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①
辛弃疾
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远近,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
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注)①陈季陵罢职辞行,辛弃疾在宴席上作此词赠之。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落日苍茫“既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也给离别的宴席涂上了一层凄苦的色彩;“暮云凝碧”再次写到暮色,照应开头,情含景中。
B.上片的景物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特点,其中实景是眼前的苍花落日、一叶孤舟,虚景是记忆中的水光山色。
C.“眉来眼去”写山水的美好,词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无生命的山水写得有生命有感情,以乐最写哀情,表达了浓重的离愁别绪。
D.“倦客不知身远近,佳人已卜归消息”中,“倦客”是对罢职者的委婉说法,此处是指陈季陵。而此时佳人也离开词人,二人均有难言的悲情。
E.本词除了在景物描写上独具匠心,还大量运用了议论的写作手法,如下片中的“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就是议论句。
2.这首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①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①沈郎:苏轼自比南朝诗人沈约,沈约体弱多病。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连用“压”“贴”“飞”三个动词,构成连动句式,赋予画面动感和蓬勃生机。
B.次句将时空交织在一起描写,季节是春天,天气是初睛,地点是池馆内外。
C.开头两句用华丽的辞藻勾勒出一幅春天的画面,呈现了一股清新的春之气息。
D.第三句词人自比多病的沈约,虽弱不禁风,但面对春景仍心情振奋。
E.“沙上”二句,“沙上”“竹间”分别为鸿雁和鹧鸪的栖息之地,也可能为词人举目所见之景。
2.词的上片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下片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有关意象简要分析。
名篇名句默写。
(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传神地再现了周瑜在战场上克敌制胜的潇洒风姿。
(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面对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象,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将自然景观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刘义隆北伐失败告诚统治者收复中原要有所准备,不要草率出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清照《声声慢》中,写黄昏时分,梧桐、细雨更让她愁苦难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下列词句中运用典故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见,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史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
D.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末?(反用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表明自己不愿辞官归乡)
下面均是宋代词人的词句,按词人词风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⑤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A. ①③⑤⑥/②④ B. ①②③⑤/④⑥
C. ①③④/②⑤⑥ D. ①③⑥/②④⑤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中“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化用典故,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哀思之情。这个典故所涉及的人物是
A.苏轼与王弗 B.卓文君与司马相如 C.陆游与唐琬 D.李清照与赵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