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念奴娇·重九席上① 辛弃疾 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念奴娇·重九席上

辛弃疾

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谁与老兵共一笑,落帽参军华发。莫倚忘怀,西风也解,点检尊前客。凄凉今古,眼中三两飞蝶。

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爱说琴中如得趣,弦上何劳声切。试把空杯,翁还肯道,何必杯中物。临风一笑,请翁同醉今夕。

(注)①此词作于庆元六年秋龙山小宴席上,当时词人61岁,赋闲家居于江西。②“老兵一笑”“落帽参军”分别指晋人桓温、孟嘉在龙山高会的趣事。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取桓温、孟嘉的典故,写酒席上的雅量趣事,追忆仰慕魏晋风度。

B.上片先写龙山重阳小宴,再忆晋人的龙山盛会,由实到虚,令人浮想联翩。

C.词人的生活经历与陶潜有契合点,戏谑“何必杯中物”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D.下片借用陶渊明的典故,描写了词人赋闲时家宴生活的场景,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2.该词表达了词人那些情感?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1.D 2.(1)抒发了词人在现实中倍感物是人非,知音稀少的凄凉之情。词人追忆晋人龙山盛会的雅量趣事,然而晋人已逝,樽前客稀,唯余“眼中三两飞蝶”的凄凉。 (2)抒发了词人对陶潜躬耕归隐的仰慕之情。由于“凄凉今古”,知音稀少,故词人空杯向陶,赞叹“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须信采菊东篙”也体现了词人对陶潜归隐生活的仰慕。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D项,“描写了词人赋闲时家宴生活的场景”分析错误,下片并未有家宴生活场景的描写,只有“空杯问陶”的趣语。 故选D。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本词上片“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 由眼前的重阳宴会而想起了东晋风流名士在龙山举行的高会。如今往事已过千年,词人在这重阳宴会上把酒临风,想要效仿魏晋风流,但是知音太少,无人可与自己交谈,再加上看到眼前飞过的两只蝴蝶,就更让辛弃疾感慨万端了。 本词下片“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 承接上文引出东篱采菊的爱酒高人陶渊明。“须信采菊东篱”表现词人对陶潜归隐生活的羡慕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论亡后用,三吴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题目: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文后题目。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

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B. “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C. “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

D. “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查看答案

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改写成一段写景的文字,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扃,门窗关闭。③秣(mò)陵:与下文“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④试灯: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样,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B. 次句“云窗雾阁常扃”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关”,同一机杼,都表现了孤傲高洁、恬然自适之情。

C. “柳梢梅萼渐分明”写出词人喜见之景:柳梢吐绿,梅萼泛肯,一片早春风光。写景如画,不设色,淡墨勾线,寄寓着词人的欣喜之情。

D. 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

E.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

2.前人评李清照《临江仙》“‘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人皆以为巧”,请分析此二句巧在何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

辛弃疾

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远近,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

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注)①陈季陵罢职辞行,辛弃疾在宴席上作此词赠之。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落日苍茫“既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也给离别的宴席涂上了一层凄苦的色彩;“暮云凝碧”再次写到暮色,照应开头,情含景中。

B.上片的景物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特点,其中实景是眼前的苍花落日、一叶孤舟,虚景是记忆中的水光山色。

C.“眉来眼去”写山水的美好,词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无生命的山水写得有生命有感情,以乐最写哀情,表达了浓重的离愁别绪。

D.“倦客不知身远近,佳人已卜归消息”中,“倦客”是对罢职者的委婉说法,此处是指陈季陵。而此时佳人也离开词人,二人均有难言的悲情。

E.本词除了在景物描写上独具匠心,还大量运用了议论的写作手法,如下片中的“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就是议论句。

2.这首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