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白手起家的人
(加拿大)斯蒂芬·里柯克
他们俩都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成功的生意人——两人都肥头大耳的,香肠一般的手指上戴着沉甸的图章戒指,身上穿着宽松舒适的马甲,腰围足有一码半长。他们俩对坐在一家一流餐馆的餐桌边,一边等侍者点菜,一边聊起天来。他们的谈话很快就扯到了过去的日子。
“告诉你吧,琼斯,”其中一个说,“我永远也忘不了我刚来这个城市的头几年。真的,那段时间实在是太艰难了!你知道吧,先生,我初到此地时,除了一身烂衣服就再也没有别的了,而我不得不借以过夜的地方——你准会不相信——是一个空荡荡的沥青桶。”他往后一仰,闭上眼睛,露出感慨万千的表情,继续说:“你不会相信的,像你这么一个过惯了养尊处优日子的人,是绝对不明白睡在沥青桶里是怎么回事的。”
“我亲爱的罗宾逊,”另一个人立即回敬道,“假如你以为我从没经历过那一类磨难,那你就犯了有生以来最大的错误了。哼,到这个城市的时候,我一分钱都没有。而说到住处,我度过一个又一个月的栖身之所——巷子深处的一个旧钢琴箱。你找上一个在暖暖和和的沥青桶里住惯了的人,让他在一个钢琴箱里熬上一两天,那你很快就会发现……”
“我亲爱的伙计,”罗宾逊有点恼火地打断了对方的话,“你这么说只能说明你对沥青桶是多么一无所知。嗨,在冬天的夜晚,把你的钢琴箱一关好,要多暖和就有多暖和,而我却怎么也睡不着,得忍受从背后灌进来的缝隙风,冷得直打哆嗦。”
“缝隙风!”另外那个男人讥笑道,同时发出一声愤懑的大笑,“缝隙风!别跟我扯什么缝隙风。我所说的那个钢琴箱,有一块该死的板整个儿都是缺的,而且那个缺口是朝北的。夜里我常常呆坐在里面沉思默想,一夜下来吹进箱里的积雪足足有一尺厚。不过嘛,先生,”他以更平静的语气继续说,“尽管我知道你不会相信,我还是要承认,我有生以来最快乐的时光正是在那个破箱子里度过的。啊,那些日子真是美好!欢乐、天真的好时光!我可以告诉你,早上在那里醒来时,常常慷慨激昂地大声叫喊。当然,你恐怕是没法忍受那种生活的——”
“没法忍受!”罗宾逊气冲冲地叫道,“我没法忍受?老天作证!我生来就是过那种日子的。我到现在都还希望能重温一下过去那种生活哩。吹什么天真!哼,我赌你当年的天真不及我的十分之一,不,不及五分之一!不及三分之一!过去那段时光真是棒极了!你尽可以发誓说这是该死的谎言,死也不相信它。”
琼斯大笑着说:“说实话,罗宾逊,在这个城里,像你们这种被好日子惯坏了消化功能的人,根本没法理解一个人怎么能安坐下来津津有味地吃一点点土豆皮,或是一点点馅饼渣,或是——”
“要说粗劣食物,”另一个人打断说,“我敢说我最清楚不过了。有多少次我早上吃的是别人准备从后门泼出去的一点冷粥,或是我去车马店讨来的一点他们准备用来喂猪的糠渣。我敢说我吃过的猪食多得多——”
“猪食!”琼斯咆哮起来,恶狠狠地用拳头捶桌子,“我告诉你猪食绝对更适合我——”
他突然吃惊地打住了话头,同时发出像猪似的咕噜声,因为侍者已过来问他们点什么吃了:“你们想吃点什么呢,先生们?”
“吃什么!”在沉默了片刻后,琼斯说,“吃什么!噢,什么都行,给我一点冷粥吧,假如你们有的话,要不就来一块咸肉——你爱上什么就上什么,对我来说都一样。”
侍者脸色漠然地转向罗宾逊。
“你也可以给我来点儿冷粥,”说着,他挑战似的瞟了琼斯一眼,“要昨天剩下的,要是你们有的话,再来一点土豆皮和一杯脱脂牛奶。”
一阵沉寂。琼斯坐回他的椅子里,板着脸看着罗宾逊。有那么一个片刻,他们俩彼此虎视眈眈地瞪着对方,火药味十足。然后罗宾逊在座位上慢慢地转过身子并招呼那个侍者——他正一边走一边喃喃叨唠他们点的菜名。
“喂,服务员,”他怒容满面地叫道,“我看菜单得稍微改一下,我要把冷粥改为——呃,对了——要一小块热松鸡。还可以给我上一份或两份半壳牡蛎,还要一点清炖肉汤,还可以上一点鱼,一点斯蒂顿干酪、一颗葡萄或一颗核桃。”
侍者又转向琼斯。
“我想我也点同样的,”他简简单单地说,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另外再给我上一夸脱香槟。”
如今,琼斯和罗宾逊见面的时候,对沥青桶和钢琴箱的回忆早已被他们忘得一干二净了,就像盲人的房屋被山崩埋得无影无踪一样。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些日子真是美好!欢乐、天真的好时光!”“过去那段时光真是棒极了!”只是表现了他们的互相攀比,并不表示他们真的怀念过去。
B.到二人在侍者面前点菜这个情节,整个故事来到了结尾。二人互相攀比白手起家时的穷困,表现自己能吃苦受累,却在点菜时露出了真面目。
C.“侍者脸色漠然地转向罗宾逊”这句话中“脸色漠然”一词不能删除,它表现了侍者对二人的行为毫无触动的情形,由此可表现出二人的虚假。
D.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交代了琼斯和罗宾逊以后见面的情景,引发读者对标题“白手起家的人”进行深入思考,并暗示写作目的。
2.小说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塑造文中“手起家的人”?请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充满强烈的讽刺色彩,请认真阅读小说,概述小说的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预付式消费是一种新型消费模式,具有“先付费,后兑现”“一次性付款,多次消费”和消费周期长、消费不连续等特点。它是一种典型的信用消费,完成整个消费过程的基础是经营者持续经营,并信守与消费者的各项约定。预付资金的本质是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预付款。消费者在购卡享受各种优惠的同时,应当了解,预付款不同于“定金”,它只是提前支付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款项,对交易双方并无其他惩罚性约束作用,一旦经营者不能履行交易约定,消费者只能要求经营者退还预付款。
关于预付式消费的几点建议:冷静地分析哪些是近期会频繁发生的消费,针对这一类消费考虑办理预付卡;要控制消费冲动,尤其不要被经营者的大幅度折扣吸引。
(摘编自搜狐网《办了卡,商家跑路了怎么办?》)
材料二:
所谓预付式消费,即通过网上办理或实体店办理预付费的消费模式,一次性付款但分期消费,单次消费金额比不办预付消费要便宜。
对于怎样的商户可以发行预付卡、发行预付卡是否要有资金账户的监管,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此没有相关规定,所以市场监管部门很难进行有效监管,只能亡羊补牢。预付式消费一方面有利于商家提前回笼资金、锁定客户,另一方面也让消费者获得实惠。但近年来预付式消费隐藏的问题越来越多,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
对预付式消费应当制定一些规则,如明确具备相关资质才可从事预付式消费;预付费资金应有资金监管;从事预付式消费的企业应缴纳保证金;应保障消费者对预付费使用情况的知情权。
(摘编自《预付式消费乱象何时休》等,《法制日报》2019年6月13日)
材料三:
记者:最近,有关预付卡风险的话题再次受到人们关注。您对预付卡持什么态度?
邱宝昌:预付卡消费,于消费者而言是一种相对比较新的消费模式,于经营者而言也是一种比较新的经营模式。这样的消费经营模式对消费者和经营者都有利,消费者可以节省费用,经营者可以克服经费不足的困难,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如果在正常经营的情况下,这种预付卡模式对经营者和消费者而言是双赢,所以法律没有禁止这种模式。
朱巍:办理预付卡可以享受折扣,为消费者省下不少钱,但在办理后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服务态度转变、存在霸王条款等。因此,办不办预付卡,要看具体商家的具体做法,看商家是否值得信任。
记者:退卡退钱商家不得拒绝,但有些风险是消费者无法预见到的,比如资金链断裂无法给消费者退款,或者商家卷钱跑路。遇到这种情况,消费者如何维护权益?这种乱象应如何规范?
朱巍:办理预付卡的钱应该由第三方监管,并非由商家直接使用,消费者每消费一次商家可以从账户中提取一次,这样可以避免预付卡资金的控制权直接掌握在商家手中,也避免了商家在监管部门监管范围以外将钱挪用。
当下,我们应该考虑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未雨绸缪。一是消费者要擦亮眼睛,尽量不要办这种卡,如果要办卡必须谨慎签订合同;二是引入第三方对账户进行监管,如果第三方监管不到位,让钱进入商家账户,消费者不用承担损失。
对于预付费模式,可以不禁止,但应该加以规范,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规制,从而让这种新型消费模式健康发展,在保护好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避免经营者犯错误
(摘编自《建规立制推动预付式消费健康发展》,《法制日报》2019年6月13日)
1.下列不属于“预付式消费”的特点的一项是( )
A.消费者一次性付款但是分期消费。
B.预付式消费存在一定的风险。
C.预付式消费是一种典型的信用消费。
D.预付式消费周期长、消费不连续。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预付式消费有利于商家提前回笼资金、锁定客户,同时也让消费者获得实惠,对经营者和消费者而言是双赢。
B.预付资金不同于“定金”,它只是提前支付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款项,因此对经营者没有惩罚性约束作用。
C.对于预付式消费商户的资质等问题,目前我国法律对此没有相关规定,因此市场监管部门难以进行有效监管。
D.预付卡消费是一种较新的消费模式,尽管出现诸多问题,可以不禁止,但应该加以规范,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规制。
3.请结合材料,阐述如何解决预付式消费出现的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现实生活中,民事法律关系纷繁复杂、变动不居,而民事法律规范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这导致有些民事纠纷在处理过程中可能找不到特别合适的民事法律规范作为依据。但一些民事行为不符合社会公德,有违善良风俗,如果因为没有民事法律规范作为依据而不处理,就可能在社会上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带来“破窗效应”。处理这些民事纠纷,应运用好公序良俗原则,即民事行为不得违反民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则。科学运用公序良俗原则处理民事纠纷,对于惩恶扬善、维护正义、保证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公序良俗是指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公序良俗的含义非常广泛,并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公序良俗原则在许多国家的民法典中都有所体现。我国1986年通过的《民法通则》使用“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等词语来表达相关法律精神。2017年通过的《民法总则》在总结现有民事立法、司法实践经验和借鉴国外民法典立法成果的基础上,在我国民事立法中首次明确了公序良俗原则。《民法总则》中的一些条文直接涉及公序良俗。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十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其中第三项规定的条件就是“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总则》将公序良俗原则上升为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这是法治精神在民事法律制度中的体现,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在立法中的彰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对意思自治进行必要的限制。民法尊重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但意思自治必须以公序良俗原则为基础,即不得违背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如果违背公序良俗,其民事法律行为理应无效。二是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补充。现行法律法规不可能预见所有民事法律行为和关系,法律条文可能滞后或存在漏洞。公序良俗原则作为一种弹性条款,可以起到补充完善法律条文的作用,在法律规定不明确的时候用以判断民事行为的效力。三是有助于更好地弘扬社会公德,保障民事活动在良好公共秩序中进行,并引导社会风气向上向善。
当然也要看到,公序良俗原则毕竟是具有一定模糊性的民法原则,在司法实践中主要依靠法官自由裁量进行运用。为了避免法官随意运用这一原则可能造成案件裁判结果的不公平,在司法实践中运用公序良俗原则应遵循一定的规则。首先,应穷尽法律规则,即对于民事纠纷如果有具体民事法律条款加以规范的,应优先适用具体条款,不能随意选用原则性一般条款。在各个具体领域,公序良俗原则应作为兜底条款适用。其次,对于什么是公序良俗也需要结合社会道德观念以及一般常识加以判断,从而确定具体民事行为是否违背公序良俗原则。还可以运用司法大数据进行公序良俗原则类案适用方法研究,为法官裁判提供依据。我们要科学合理运用公序良俗原则,既协调复杂的民事法律关系,又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不断提高社会文明水平。
(摘编自侯国跃、常亚楠《科学运用公序良俗原则处理民事纠纷》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某些民事纠纷找不到特别合适的民事法律规范作为依据,使得民事法律关系纷繁复杂。
B.我国1986年、2017年通过的民法中皆直接涉及公序良俗,对维护正义有重要意义。
C.《民法总则》将公序良俗原则视为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有助于弘扬社会公德。
D.公序良俗原则可能造成案件裁判结果不公平,故民事纠纷应先适用民事法律条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充分运用事实论据论证了论点“科学运用公序良俗原则处理民事纠纷”。
B.文章既分析了为何要运用公序良俗原则,也分析了怎样运用公序良俗原则。
C.将公序良俗作为民法基本原则之一,体现了民法规范与社会道德规范的高度统一。
D.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序良俗原则的积极意义在于,可以弥补现行法律规定的缺陷和不足,协调各种利益冲突。
B.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如果违背了公序良俗,将不会得到民法的尊重,其民事法律行为也是无效的。
C.在各个具体领域,民事纠纷最终都会得到解决,原因在于将公序良俗原则作为兜底条款适用。
D.在彭宇案、许云鹤案这类因搀扶倒地老人而引发纠纷的案件审理中,不一定要遵循公序良俗原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班主任在曰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力”的新规,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深思:批评教育,这一看似天经地义的教师权力,竟然到了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出面保护的地步?
对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这一新规,你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①必须写议论文;②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不得泄露考生个人信息。
下面是某超市的进货业务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下面这封书信有多处使用不规范或不得体,请找出五处并加以修改。
尊敬的×××先生:
寄呈的《美玉生烟》已收悉,再三过目,深感敬佩。你深厚的古诗词功底,独到的解读之法,对我的诗歌创作有些许帮助,我自愧不如。这里按你的要求,我冒昧地对几处作了雅正。随信寄回,谨供参考。
顺祝
冬安!
××君
2018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