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问马克·吐温,小错误与大错误有什么区别。马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问马克·吐温,小错误与大错误有什么区别。马克·吐温说:“如果你从餐厅里出来,把自己的雨伞留在那里,而拿走了别人的雨伞,这叫小错。但如果你拿走了别人的雨伞,而把自己的雨伞留在那里,这就叫大错。”

要求:整体把握材料,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注意卷面整洁美观。

 

孰能无过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流传了五千年的警示名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过,就是错误。因此,在默认的想法中,错误仿佛就成了一个彻底的不能再彻底的贬义词。可如今,我想单独将“孰能无过”这一句拿出来,在思想潮流的不断变化之下,错误这个词也应该具有新的意义。个人认为,假如这个错误是无心之失而非故意为之,那么这就是小错,只要能反思并及时的纠正错误,都可以求得原谅;但如果这个错误是有心之过,又不知悔改,那么这就是大错,我们就不可以原谅。正所谓:无心之失,可以谅也;有心之过,不可谅也。 泰戈尔说:“如果你对一切错误都关上了门,那么真理也会将你关在门外。”哲学上真理的定义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客观事实是不为人的意志改变的,但是人的认识确实在不断的发展之中的。错误就成了不可避免地存在,爱迪生也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人类能够从失败中吸取经验,一个个错误就成为了成功的构成模块。 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有时候一些美丽的错误我们可以称之为巧合。可乐在开始上架的时候并不是作为一种饮品上架的,而是在药店里,售货员机缘巧合地将可乐与白糖一同售出,本以为是个错误,却没想到第二天得到的消息竟然是夸赞,自此可乐渐渐成为大众喜爱的主流饮料。 培根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历史是前人做的事,有功也有过,人们能够以古鉴今,让错误对于人类的发展阶段起着不可代替的促进作用。 其实对于错误这个词,词典上给出的解释是不正确,与客观实际不符合的观念。事物都有两面性,那么错误自然也分积极和消极两面。我国古语云:无意是小错、有意是大错。确实如果这个错误是有意为之的话,则是大错,不可原谅。 例如一些司机在违反了交通规则受到了教育交了罚款后,仍然执迷不悟,最后因交通事故酿成惨剧的比比皆是;还有一些高官,依仗着自己的权利,贪污受贿,最后晚节不保,后悔莫及;一些娱乐明星,偷税漏税,深陷囹圄。由此可见,有意为之的大错,应该悬崖勒马,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新的时代,新的气象,年轻的人们就该“躁”起来,一点小错误算不得什么,反正有足够的耐性,足够的精力去改正,变完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但如果是有意为之的大错误,请悬崖勒马,及时改正。 错误,也是一位特殊的老师。孰能无过。一问,怎么能不发生错误;二问,怎么能缺少错误。你我都非圣贤,因此,孰能无过呢?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材料作文。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抓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或者由果溯因等方法,来确定材料的最佳立意。本材料中的这两句话看起来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叙述顺序不同,却反映了不同的错误。小错中,先说把自己的雨伞留在那儿,再说拿走了别人的雨伞,表示你是无心的是一个疏忽;大错中,先说你拿走了别人的雨伞,再说把自己的雨伞留在那里,表示你事先已经有预谋,或者是自己的伞不好,或者是羡慕别人的东西想窃为己有,还掩饰自己的错误。二者中,小错表示一种无意识的疏忽;大错表示有心的预谋,并且还极力掩饰自己的错误。故此确定本次作文的立意可以围绕“无意是小错、有意是大错”来展开论述即可。 最佳立意:无意是小错、有意是大错 无心之失、有心之过 无心之失与故意为之 论错误 写作素材: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了一幅珍贵的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主办方的体谅和宽容,驱散了我们习以为常的暴躁和冷漠。温暖了男孩幼小的心灵。 中国女子佩剑队以一剑惜败,而网民却将指责的标枪冰冷地向她们掷去,一时间,包盈盈因为在决赛中发挥不佳而成了中国队的罪人,国民的敌人。可谁又记得,半决赛中正是因为包盈盈的出色才战胜法国队,进入了决赛。忘记她的失误吧,比比赛更重要的是奥林匹克坚持和包容的精神!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一个犯了错的人就像一只在黑暗中迷路而触犯你的飞虫,我们不必只想着惩罚和消灭,只要设法给它一个光明的方向,给它一个投奔光明的机会就好了。我想,对待每一个有缺点错误的人都应如此。对于别人的错,不仅要勇于忘记,更应该给予他们关怀,让他们迷途知返,引导他们走向光明。 只如惊鸿照影来恰如平静的湖心里误投的一枚石子,恰如幽蓝的天幕中惊飞的一只鸿雁,恰如荒僻的草丛中偏巧开出的一朵娇花——人生的有些际遇,即使错了,也错得那么美丽。情感的青藤就在那美丽的错误中蠕蠕而生。 着一袭纱衣,撑一把纸伞,从郑愁予的江南里缓缓走来。他笔下的三月,那三月里达达的马蹄声,是个秀美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轻轻地,悠长而略带惆怅的情感从他口中吟咏而出。人的一生,永远都在寻找心灵的归属。漫漫长途,一脚踏进路旁小屋,想要停下,可是,远方才是你真正的家。感谢错误,因为忧伤之余,你发现,再远的征程都挡不住自己归家的脚步。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间精神小屋是完全属于你的。它等了好久,等你把它当成温暖的家。那个在沈园,在《钗头凤》里演绎了千年的错误,直到今天还可以将泪水唤回我们的眼睛。  掬一捧江水,寻一份豪气,从苏东坡的大江东去里缓缓走来。他眼中的赤壁,是个壮美的错误。东坡的一生,本来就受到许多错误的对待。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弃雕梁之美,而居松茅之椽。在不公的命运里,他尚且吟啸徐行,这小小的赤鼻矶,又何足挂齿?错误的地点遇上不错的人,错误的地点引发不错的诗情。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为情感找一个载体。不必太在意载体的对错,只要能让你向着天地高昂起灵魂的旗帜,便已足够。你还在为小小错误纠缠不清吗?且看东坡壮怀激烈,歌大江东去。在这个过分讲究是非对错的时代,有些不伤原则也不伤大雅的小错误,恰恰成就了人生的美丽。美丽的错误,让你拥有砰然心动的巧合,让你珍惜生命里的点点滴滴,让你包容命运中深深浅浅的缘分。 写作结构:议论文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对比式的结构行文,首段根据材料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无意是小错、有意是大错”,然后围绕这个论点,从正反两个方面列举一些事例来展开论述,最后回扣中心论点,总结全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每处不超过6个字。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要让人们不断增强幸福感,必须坚持发展,使财富更加丰饶充盈。人在社会中只有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不受歧视,才会感到幸福。如果心理失衡,即使自己的经济收入比过去多,但看到在同样付出的情况下别人却拿得更多,也会感到不快乐。一个基本生活不愁的人,由于对钱财没有贪欲就会知足常乐;而一个腰缠万贯的人,将幸福完全物质化,在钱财上总觉得比上不足,内心就会长戚戚。

请概括衡量幸福指数的三个要素:(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格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营养器官的某一部分,如茎或叶或根,少数种类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在外形上__________的一类植物。它们大部分生长在干旱地区,每年有很长的时间__________,仅靠体内贮藏的水分维持生命。有时候人们把这类植物称为沙漠植物或沙生植物,_________。因为多肉植物虽然有许多生长在沙漠地区,但却不是都生长在沙漠,而且沙漠里也还生长着许多不是多肉植物的植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葫芦谐音“福禄”,代表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葫芦外形柔和圆润、线条流畅,上下球体_____________,符合“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左瓢右瓢,可盛千百福禄;大肚小肚,能容天下万物”,葫芦_____________着多层次的吉祥文化,幸福、平安、和谐、多子等。可以说,(        )其实,我国人民不仅喜爱葫芦,葫芦对“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与葫芦文化都有共同的情感基础。一般认为葫芦的原产地是非洲,我国人民与非洲人民均有_____________的葫芦种植历史。历史文献_____________,印度人民对葫芦“多子多孙”的文化寓意与中国人民有共识,这一点可以由季羡林先生所翻译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第一篇第三十七章第十七首诗所记载的“须摩底呢,虎般的人!生出来了一个长葫芦,人们把葫芦一打破,六万个儿子从里面跳出”予以证实。蒙古的民间故事《金鹰》同样表明,葫芦在蒙古民间具有繁衍生息的含义。葫芦作为日用品和吉祥工艺品,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广泛喜爱。中亚的阿富汗人惯用葫芦做喜庆场合用的化妆品容器和鼻烟壶。在以色列、土耳其和一些阿拉伯国家,常见葫芦用作烟具和装饰工艺品。甚至在美国、日本、南美洲诸国,均可见到葫芦文化的踪迹。

1.依次填入文中橫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脉相承    包含    源远流长    表明

B.浑然天成    包含    博大精深    标明

C.一脉相承    蕴含    博大精深    标明

D.浑然天成    蕴含    源远流长    表明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凝结在葫芦身上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被葫芦代表了

C.葫芦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D.葫芦身上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人民不仅喜爱葫芦,“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都对葫芦与葫芦文化有共同的情感基础

B.不仅我国人民喜爱葫芦,“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都对葫芦与葫芦文化有共同的情感基础

C.不仅我国人民喜爱葫芦,葫芦对“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与葫芦文化都有共同的情感基础

D.我国人民不仅喜爱葫芦,还对“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的葫芦文化深有感情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述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形象地表述了孔子对富贵的态度。

(2)李商隐的《锦瑟》诗中,通过营造倘恍迷离的意境,用美好的事物表达可望而不可即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境界开阔,点明送别之地和杜少府将要赴任之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梅花

张道洽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描写了梅花生长的环境——竹林深处,“一径苔”写出人迹罕至之感。

B.颔联用拟人手法,写它羞于与向阳之雪为伍,耻于向东风自荐,表现其孤高傲岸的品格。

C.颈联写梅花不管是长在野桥边还是长在深谷中,都是自生自灭,写出了它的疏野不羁。

D.诗人咏梅,既是赞美梅花,也是托物言志,表达了对美好情操的向往之情。

2.诗歌的尾联说“只恐忽吹花落来”,你是怎样理解“只恐”的含义的?请结合诗句分析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