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文 勃字子安,太原人,王通之诸孙也。六岁善辞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文

勃字子安,太原人,王通之诸孙也。六岁善辞章。麟德初,刘祥道表其材,对策高第。未及冠,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闻之怒,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登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之功,赋诗见情。又尝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救除名。父福畤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才,因请为之。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酒酣辞别,帅赠百缣,即举帆去。至炎方,舟入洋海溺死,时年二十九。

(选自辛文房《唐才子传》,有删改)

乙文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 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 “亦是老先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 ”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选自王定保《唐摭言》,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B.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C.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D.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策,汉代试士,将设问写在简策上,应试者因其所问而作答,称为“对策”。后代也有以此取士。

B.及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会行冠礼,以示成年。故男子年满二十岁, 称为“及冠”。

C.左迁,降低官职。古代贵右贱左,因此将贬官称为“左迁”,将升官称为“右迁”。

D.衡庐,指衡山和庐山。两者都属于五岳,其他三岳分别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和北岳恒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勃年少成名。他极有才华,六岁就能写文章,不到二十岁就做了官,还被沛王征召做署府修撰。

B.王勃因文生祸。他因开玩笑写了一篇声讨英王斗鸡的檄文而被高宗嫌恶,定为死罪,因为父亲求情才免于死罪。

C.王勃探亲逢盛事。王父受王勃连累被降职,王勃去看望父亲时恰巧遇到滕王阁举行盛会,在会上写下《滕王阁序》。

D.王勃才情出众。甲文和乙文都记叙了王勃写《滕王阁序》的过程, 虽细节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王勃的非凡才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2)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

 

1.C 2.D 3.B 4.(1)王勃欣然面对宾客执笔,一会儿就写成了,文章没有任何修改,满座宾客都大为震惊。 (2)阎公十分恼怒,生气地甩衣袖起身(离开),专门派人窥伺王勃如何下笔。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勃”为“在座”的主语,不应该断开,排除B项、D项。 “子婿”为“孟学士”,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 句意:都督阎伯屿不信他,王勃虽然也坐在宴席间,但是为了让自己的女婿在宾客面前显示才华,早就嘱咐他构思一篇序文。 故选C。 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D项,“两者都属于五岳”错误。五岳分別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和中岳嵩山。庐山不属于五岳。故选D。 3.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B项,“他因开玩笑写了一篇声讨英王斗鸡的檄文而被高宗嫌恶,定为死罪”错误。王勃因写声讨英王斗鸡的檄文被高宗嫌恶,但高宗并没有定他死罪。王勃被判死罪是因为他藏匿并杀害犯死罪的官奴。另外,他被赦免不是因为父亲求情,而是因为恰逢皇帝大赦天下。故选B。 4.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操觚”,原指执简写字,后即指写文章;“顷刻”,一会儿;“就”,完成;“文不加点”,比喻作文一气呵成,无须修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2)“而”,连词,表修饰;“起”,起身离开;“专”,专门;“伺”,窥伺;“其”,代词,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的一种察举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B.期功: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期,穿一周年丧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这都指关系比较近的亲族。

C.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就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D.晦:阴历每月第一日;望:望日是阴历十五,既望是十六;朔:阴历每月的最后一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与例句“农人告余以春及”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奚以知其然也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D.访风景于崇阿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与例句“之二虫又何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复驾言兮焉求 B.田园将芜胡不归 C.莫之夭阏者 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关于典故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东汉名臣陈蕃到豫章做太守(147),立志做一番大事,一到当地就急着找名流徐孺子请教天下大事,随从劝谏应该先到衙门去,结果被他臭骂。当时徐稚已年过50岁,当陈蕃派人将他从槠山请来时,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张可活动的床,徐稚来时放下,走后挂起。因此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B.《汉书·冯唐传》亦载。冯唐身历文、景、武帝三朝,一直只做到郎官,至武帝时,有人举荐了他,可是他己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后世遂用“冯唐易老、冯唐已老、老冯唐、叹冯唐”等慨叹生不逢时,命运不好,或表示身已衰老,再不能有所作为。

C.庄周向监河侯借粮食,监河侯答应等封邑地方的赋税征收到手后借给他一大笔钱。庄周听了生气说,车辙中的鲋鱼需要的是斗升之水,如果拖延时间去取西江之水,就等于将鲋鱼置于枯鱼之肆。后来形成了成语“涸辙之鲋”,用以比喻处在困境之中急待救助的人。

D.杨得意是汉武帝时一位掌管天子猎犬的官员,一次武帝读到《子虚赋》,连连称赞,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杨得意告诉武帝这篇赋是自己写的,于是武帝就召见杨得意。杨得意把自己的《大人赋》上奏武帝,“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这一句是说如果杨得意没有遇到赏识自己的人就只能抚凌云之赋而自我惋惜了。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两个句子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雄州列,俊采驰         则刘病

B.宾主尽东南之美             目吴会于云间

C.奚以之九万里而为         台隍夷夏之交

D.涉以成趣               无应门五尺之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