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有关广东澄海中学校歌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抗战时期校歌:世界风云万变,国家情势颠危。焚膏继晷兮努力,破浪乘风兮有时。愿我同学,劬勤自励,为澄海向导者,为中华好男儿。
解放战争时期校歌:礼义廉耻,师生景崇,修齐治平,一道共宗。聚英才兮乐育,促世界兮大同,如日月经天,永垂教育于无穷。
现在的校歌(八十年代至今):红色澄中,敲响了阵阵勤学校钟,进此大门,毋辜负他的历史光荣。中华正在崛起,我们致远任重。德智体美样样发展,文科理科都不放松,我们要扫千年污垢,树一代新风,准备着为国家创大业,为人民立新功。
以上文字,给了你什么样的感悟或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下面是某校园举办诗歌朗诵比赛的构思,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下面话语情境各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找出并修改,使之准确、简明、得体。
情境一 [招领启事] 有位同学于5月7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48元、饭票、手机充值卡等,望失主前往学校政教处找李老师认领。
情境二[家长会邀请函] 时间飞快,您的孩子已进入生死攸关的最后阶段。为此,本校定于本月20日上午10时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家长会,希望您准时参加。
情境三[征稿启事] 《新荷》是我校文学社自办的期刊,它的发展离不开同学们的大力支持,所以本刊诚邀同学们踊跃投稿。
情境四[广播稿] 《蘑菇圈》(中篇小说)近日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作者阿来是我国著名作家,尤以小说创作见长。
情境五[某律师上诉状] 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依法应认定无效。
情境一: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情境二: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情境三: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情境四: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情境五: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一个新生代在成长之初,都可能遭到 的误解。但事实证明,正是前后相续的努力、 的奋斗,最终让他们成长为 的社会中坚力量,在与时代的同频共振中书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也写下国家发展、时代进步的新篇章。
有人说,“把个人和时代的交叉点写出来,就是伟大的故事”。对“00后”而言,( )。成熟沉稳不是自我标榜,超出年龄的成熟还要服从客观和理性;独立自主不是自说自话,仗剑天涯之前功夫必须修炼到家; 不能随心所欲,即便在互联网世界轻车熟路也要恪守“交规”……只要将天马行空的能量收至到成长的轨道,在各自的际遇中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就能不负个人的才能和韶华,不枉时代的青睐和瞩目。
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00后”的未来不可限量,必将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今不如昔 一如既往 不负众望 信马由缰
B.今不如昔 一脉相承 不负众望 信手拈来
C.今非昔比 一脉相承 不孚众望 信手拈来
D.今非昔比 一如既往 不孚众望 信马由缰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限可能”是一种善意的提醒,也是全社会对他们的期许
B.“无限可能”不仅是全社会对他们的期许,而且是一种善意的提醒
C.“无限可能”是全社会对他们的期许,也是一种善意的提醒
D.“无限可能”不仅是一种善意的提醒,而且是全社会对他们的期许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只有将天马行空的能量收束到成长的轨道,在各自的际遇中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才能不负个人的才能和韶华,不枉时代的青睐和瞩目。
B.只有将天马行空的能量收至到成长的轨道,在各自的际遇中脚踏实地、志存高远,才能不负个人的才能和韶华,不枉时代的青睐和瞩目。
C.只要将天马行空的能量收束到成长的轨道,在各自的际遇中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就能不枉时代的青睐和瞩目,不负个人的才能和韶华。
D.只要将天马行空的能量收至到成长的轨道,在各自的际遇中脚踏实地、志存高远,就能不枉时代的青睐和瞩目,不负个人的才能和韶华。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赤壁》中,从反面落笔,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归之于偶然的东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连用多个比喻,并联系某些自然现象,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的观点。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上片中,作者站在北固亭上瞭望眼前的一片江山,脑子里闪过千百年来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的两位英雄人物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池口风雨留三日①
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②,身闲心苦一舂锄③。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莫④窗归了读残书。
注释:①熙宁、元丰年间,作者一直位卑职微。元丰三年(1080)秋,他自汴京赴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任县令,于池口镇为风雨所阻,逗留三日,作此诗。②属玉:鸟名。③舂锄:即白鹭,其啄食姿态如农夫舂锄,故名。④莫:即“暮”。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了一幅孤城风雨图,笔致淡雅素朴,不假藻饰,而富有诗情画意。虽纯为写景,但内心情意已曲曲传出。
B.颔联远近结合,远眺山水,近观白鹭,这些景物又触动了他的情怀,于是触景生情,于闲适宁静中见出内心的波澜。
C.颈联以人起兴。渔翁刚从屋舍来水边收网,这一偶然的景象却触动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于寻常事物中获得妙悟。
D.尾联化用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语句,抒发对世事变迁、欢乐不再的失落感,和对人生短暂的痛惜。
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一句是词人辛弃疾对“莼鲈之思”的一种反用巧思。本诗中也有类似的用法,请指出并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