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马儿舍弃了温暖的巢穴,获得了广阔的天空。嫩芽舍弃了舒适的土浆,获得了优美的身姿。
舍清溪之幽,得江海之博;舍方寸之慈,得苍穹之大;舍举目之求,得大地之志。
“舍”“得”既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报拟;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能套作,不能抄袭;④不少于700字。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阅读是一种责任,一种如繁衍生息一样的天职。不论阅读是严肃庄重的,是轻松愉悦的,还是枯燥繁复的,①_____。向知识和道德进化是人类永恒的方向,阅读是朝着这个方向迈进的重要路径。阅读是件寻常事,它须臾不离人们的生活,让寻常的日子过得坚定有力,充满情感。②_____,阅读每前进一步,人的进化就更深一步。既然如此,③_____?阅读,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常态。
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为“一分钟试卷”下定义,要求要点完备,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提示:答案必须为单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正音”,如今要被“别字”________地取而代之?专家们陈述如此“修正”的理由,“就比如说‘确凿’的‘凿(záo)’字,大家都这样读,读着读着就成了‘对的’。”这让大家愈发不淡定了。语言文宇从来都是变动不居、与时俱进的,当然不能________,全依祖宗,一字不能易。否则,我们“也许”仍在之乎者也和繁体字中呢喃沉浮呢!然而“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传递和表达。”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代表着国家尊严和文化传承,兹事体大。如果少了________的敬畏之心,在改动时随意性太强,会带来简单粗暴、杂乱混淆甚至人文历史的断裂。( )但这并不是说,祖先魂魄所依的皇皇汉字,就一定要向“错误的大多数”屈服。像“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这样的名句,几乎是每一代小朋友开蒙必读,这个读音不仅合辙押韵且________。倘若改成“xié”,便让晩唐七绝圣手杜牧陷入不会“押韵”的窘境。久而久之,我们的后人还怎么体会唐诗的铿锵优雅、宋词的婉转清丽?怎么告诉孩子某处读音的别扭该由谁来负责?兹事体大,且请广开视听,慎之又慎。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堂而皇之 抱残守缺 诚惶诚恐 浑然天成
B.冠冕堂皇 食古不化 战战兢兢 浑然天成
C.堂而皇之 食古不化 诚惶诚恐 水乳交融
D.冠冕堂皇 抱残守缺 战战兢兢 水乳交融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标点使用有误,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传递和表达。”
B.“对于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
C.“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
D.“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语言文字的改革,要兼顾历史流变、地域融合,要尊重约定俗成,也要注意外来语言的转化吸收。
B.语言文字的发展,要兼顾历史流变、地域融合,要注意外来语言的吸收转化,也要尊重约定俗成。
C.语言文字的改革,要兼顾历史流变、地域融合,要注意外来语言的吸收转化,也要尊重约定俗成。
D.语言文字的发展,要兼顾历史流变、地域融合,要尊重约定俗成,也要注意外来语言的吸收转化。
名句名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以叹息感慨的语气,写出了蜀道的曲折盘旋,从而表现蜀道之“难”。(李白《蜀道难)
(2)苏轼被贬黄州,游赤壁见山、石、浪涛之不凡,而心情澎湃,不禁发出________,________的赞叹,也为后文盛赞古代英雄人物张本。(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秋天雨前景象,渲染了阴沉压抑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不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文后小题。
登 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②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③。
(注)①玉垒:山名。②西山寇盗:指吐蕃。③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1.下列选项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语壮境阔,寄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B.首联提挈全篇,花伤客心,以哀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正衬手法。“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C.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诗人登楼有感而发,发表自己对天下大势的一系列感想。
D.尾联运用典故,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寄意深远。
2.首联诗人写到“花近高楼伤客心”,结合全诗谈谈诗中“伤客心”的原因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