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说劳动”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说劳动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有“作之不止,乃成君子”的警句,强调良好行为和高尚情操的形成,关键在于“作之不止”。这里所谓的“作”是指劳动和实践。即便是步入智能时代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躬行不息,作之不止,驾上劳动之车,方能开辟发展之路。 劳动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材料中有人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这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短视,只看到了科技的形式,金钱的原始价值,而没有看到“劳动”的深刻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归根结底,“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意识的全面发展,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尊重劳动、参与劳动并热爱劳动是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惟其如此,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才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脚踏实地,驰向光明! 劳动是时代飞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劳动创造了辉煌历史:巍然矗立的万里长城,无与伦比的千年古都,蜚声中外的“四大发明”,畅通繁荣的“丝绸之路”……哪一个不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见证,哪一个不是古代劳动人民汗水的结晶!劳动推动着时代进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发出隆隆的响声,循声望去,你所看到的一幅幅壮丽的时代画卷,无不是当代人民用辛勤劳动的双手推动时代前进的伟岸身影。“天眼FAST”放眼太空,“嫦娥三号”探秘月背,“北斗导航”覆盖全球,“蛟龙潜艇”遨游深海,5G发展突飞猛进……哪一件大国重器不是自强自立的劳动硕果,哪一项大国工程不是劳力劳心的辉煌见证!时至今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渐已深入人心,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无数个南仁东、袁隆平和屠呦呦式的劳动者汇聚而成的时代先锋队伍,正焕发出惊天动地的磅礴力量,推动着这个伟大的时代,披荆斩棘,高歌猛进! 社会发展赋予劳动新的时代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君子劳心,小人劳力”的阶层观念早已经不合时宜。在科技进步的背景下,简单繁重的“劳力”将逐渐被机械取代,而彰显创新的“劳心”才能适应未来,我们必须要更新劳动观念。正如白岩松所说:“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劳’更多是要用智力创造的‘劳’。”所以,我们要树立创造性劳动的理念,努力学习,完善自我,才能无愧于“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光荣称号。 习近平主席说过:“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可见,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任何一个民族的兴盛、任何一个时代的飞跃,都是由人民踏踏实实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同学们,让我们开动新时代的列车,一路播撒智慧,浇灌汗水,在劳动之花的芬芳中,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春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具体考查给材料的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材料语和要求语,然后分别解读材料语和要求语,确定作文体裁,明确立意,再进行构思。 审题:作文材料内涵丰富,具有时代内涵,传递出的是社会正能量和积极教育意识,体现出的是主流价值和中国精神。这则作文材料的主旨内容为“劳动意识”,可以说劳动是一种美德,劳动创造幸福。材料说,“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这突显出劳动的价值内涵,热爱劳动是一种精神传承,是对民族意识的践行。材料中还有“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等不同人对劳动的不同看法,很显然,这种看法是背离主流价值意识的,主干材料的最后为“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是一种总结,直接阐释出这种“不尊重劳动”现象的存在,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必须予以破除,这才是新时代的正确价值观念,人人都应尊重劳动,践行劳动意识。可见,这则材料既着眼于劳动思想的历史溯源,也关注问题的现实呈现,将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秀传统与当下社会一些对劳动的偏差认识、错误态度进行对比,引导青少年学生对这一现象及劳动本身进行深入思考,自觉弘扬劳动精神,以期在全国青少年乃至全社会中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参与劳动的良好风气。在文体上,本题明确要求写作议论文。 参考立意: 1、人人都应该在劳动中成长自己,锻造自我。 2、我们的生活要渗透劳动教育,培育劳动精神。 3、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4、劳动实现梦想,劳动创作未来。 5、让崇尚劳动蔚然成风。 6、天地有大美,劳动之美永存。 参考素材: 1、劳动是光荣的,劳动人民是伟大的。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的文明,创造了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劳动者,建成了今天的高楼大厦;是劳动者,使浩翰的荒原变成了万亩良田;是劳动者,让我们的校园整洁、干净。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2、劳动虽然辛苦,但劳动者却是幸福的,因为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劳动首先可以造就一个人,造就一个能吃苦、不畏艰难、有自信、有志气的人。其次,劳动对于培养每个人的健康人格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专家分析说,孩子的劳动时间越长,独立性越强。让孩子从小干家务,可以培养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珍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可见,家务劳动与孩子健康成长与成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3、可是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却经常发现,有些同学根本不爱劳动。个别同学当值日生不负责任,下课了黑板也懒得檫,扫地也是敷衍了事;有的同学大扫除时耍滑头,别人忙得满头大汗,他却躲在一旁;有的同学甚至懒得铺床叠被,懒得洗衣服,懒得洗脸洗脚。回到家更是以小皇帝自称,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惰生活。作为一名学生,我们从小就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到劳动最光荣,不爱劳动的人是可耻的。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所作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中国家庭的孩子每日平均劳动时间约为12分钟,还不及美国孩子的六分之一,仅为韩国孩子的四分之一,英国孩子的三分之一左右。确实,我们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太少了,这对于我们的健康成长是很不利的。 4、让我们继承前辈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勤奋劳动。在校做好学校的所有值日工作,回家主动帮父母做好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一定能从中获得许多快乐!更为我们将来走上社会,成为社会栋梁之才,做好准备。 结构示例:“说劳动”。文体:议论文。开篇以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有“作之不止,乃成君子”的警句引出本文话题“劳动”。正文部分采用层进式结构,设置三个分论点:劳动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劳动是时代飞速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发展赋予劳动新的时代内涵。结尾以习近平的名言作结,发出劳动的呼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小说《鸡鸭名家》(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鸡鸭名家

“三爷,鸭都丢了!”

佃户和长工一向都叫我父亲为“三爷”。

“怎么都丢了?”

这一带多河沟港汊,出细鱼细虾,是个适于养鸭的地方。有好几家养过鸭。这块地上的老佃户叫倪二,他要养鸭。从来没有养过鸭,这怎么行?他说他帮过人,懂得一点。没有本钱,没有本钱想跟三爷借。父亲觉得让他种了多年草田,应该借给他钱。父亲也托他买了一百只小鸭,由他代养。事发生手,他居然把一趟鸭养得不坏。

前两天倪二说,要把鸭子赶去卖了。父亲问他要不要请一个赶过鸭的行家帮一帮,怕他一个人应付不了。运鸭,不像运鸡。鸡是装了笼的。运鸭,还是一只小船,船上装着一大卷鸭圈,干粮,简单的行李,人在船,鸭在水,一路迤迤逦逦地走。鸭子路上要吃活食,小鱼小虾,运到了,才不落膘掉斤两,精神好看。指挥鸭阵,划撑小船,全凭一根篙子。一程十天半月。经过长江大浪,也只是一根竹篙,晚上,找一个沙洲歇一歇。

“不要!”

他怕父亲再建议他请人帮忙,偷偷地一早把鸭赶过荡,准备过白莲湖,沿漕河,过江。

“倪二在白莲湖里。三爷赶快去看看吧。一趟鸭子全散了!”

“散了”,就是鸭子不服从指挥,各自为政,四散逃窜,钻进芦丛里去了,而且再也不出来。这种事过去也发生过。白莲湖是一口不大的湖,离窑庄不远。出菱,出藕,藕肥白少渣。二五八集期,父亲也带我去过。湖边港汊甚多,密密地长着芦苇。新芦苇很高了,黑森森的。莲蓬已经采过了,荷叶的颜色也发黑了。人过时常有翠鸟冲出,翠绿的一闪,快如疾箭。

小船浮在岸边,竹篙横在船上。倪二呢?坐在一家晒谷场的石辘轴上,手里的瓦块毡帽攥成了一团,额头上破了一块皮。几个人围着他。他好像老了十年。他疲倦了。一清早到现在,现在已经是下午了,他跟鸭子奋斗了半日。他一定还没有吃过饭。他的饭在一个布口袋里——一袋老锅巴。他木然地坐着,一动不动。不时把脑袋抖一抖,倒像受了震动。——他的脖子里有好多道深沟,一方格,一方格的。颜色真红,好像烧焦了似的。老那么坐着,脚恐怕要麻了。他的脚显出一股傻相

怎么办呢?

围着的人说:

“去找陆长庚,他有法子。”

“哎,除非陆长庚。”

“只有老陆,陆鸭。”

陆长庚在哪里?

“多半在桥头茶馆。”

桥头有个茶馆,是为鲜货行客人、蛋行客人、陆陈行客人谈生意而设的。区里、县里来了什么大人物,也请在这里歇脚。卖清茶,也代卖纸烟、针线、香烛纸祃、鸡蛋糕、芝麻饼、七厘散、紫金锭、菜种、草鞋、写契的契纸、小绿颖毛笔、金不换黑墨、何通记纸牌……总而言之,日用所需,应有尽有。这茶馆照例又是闲散无事人聚赌耍钱的地方。茶馆里备有一副麻将牌,一副牌九。推牌九时下旁注的比坐下拿牌的多,站在后面呼幺喝六,呐喊助威。船从桥头过,远远地就看到一堆兴奋忘形的人头人手。船过去,还听得吼叫:“七七八八——不要九!”——“天地遇虎头,越大越封侯!”常在后面斜着头看人赌钱的,有人指给我们看过,就是陆长庚,这一带放鸭的第一把手,诨号陆鸭,说他跟鸭子能通话,他自己就是一只成了精的老鸭。——瘦瘦小小,神情总是在发愁。他已经多年不养鸭了,现在见到鸭就怕。

“不要你多,十五块洋钱。”

说了半天,讲定了,十块钱。他不慌不忙,看一家地杠通吃,红了一庄,方去。

“把鸭圈拿好。倪二,赶鸭子进圈,你会的?我把鸭子吆上来,你就赶。鸭子在水里好弄,上了岸,七零八落的不好捉。”

这十块钱赚得太不费力了!拈起那根篙子(还是那根篙,他拈在手里就是样儿),把船撑到湖心,人仆在船上,把篙子平着,在水上扑打了一气,嘴里啧啧啧咕咕咕不知道叫点什么,赫!——都来了!鸭子四面八方,从芦苇缝里,好像来争抢什么东西似的,拼命地拍着翅膀,挺着脖子,一起奔向他那里小船的四周来。本来平静辽阔的湖面,骤然热闹起来,一湖都是鸭子。不知道为什么,高兴极了,喜欢极了,放开喉咙大叫,“呱呱呱呱呱……”不停地把头没进水里,爪子伸出水面乱划,翻来翻去,像一个一个小疯子。岸上人看到这情形都忍不住大笑起来。倪二也抹着鼻涕笑了。看看差不多到齐了,篙子一抬,嘴里曼声唱着,鸭子马上又安静了,文文雅雅,摆摆摇摇,向岸边游来,舒闲整齐有致。兵法:用兵第一贵“和”。这个“和”字用来形容这些鸭子,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他唱的不知是什么,仿佛鸭子都爱听,听得很入神,真怪!

这个人真是有点魔法。

“一共多少只?”

“三百多。”

“三百多少?”

“三百四十二。”

他拣一个高处,四面一望。

“你数数。大概不差了。——嗨!你这里头怎么来了一只老鸭?”

“没有,都是当年的。”

“是哪家养的老鸭教你裹来了!”

倪二分辩。但也没用。他一伸手捞住了。

“它屁股一撅,就知道。新鸭子拉稀屎,过了一年的,才硬。鸭肠子搭头的那儿有一个小箍道,老鸭子就长老了。你看看!裹了人家的老鸭还不知道,就知道多了一只!”

倪二只好笑。

“我不要你多,只要两只。送不送由你。”

怎么小气,也没法不送他。他已经到鸭圈子提了两只,一手一只,拎了一拎。

“多重?”

他问人。

“你说多重?”

人问他。

“六斤四——这一只,多一两,六斤五。这一趟里顶肥的两只。”

“不相信。一两之差也分得出,就凭手拎一拎?”

“不相信?不相信拿秤来称。称得不对,两只鸭算你的;对了,今天晚上上你家喝酒。”

到茶馆里借了秤来,称出来,一点都不错。

“拎都不用拎,凭眼睛,说得出这一趟鸭一个一个多重。不过先得大叫一声。鸭身上有毛,毛蓬松着看不出来,得惊它一惊。一惊,鸭毛就紧了,贴在身上了,这就看得哪只肥,哪只瘦。晚上喝酒了,茶馆里会。不让你费事,鸭杀好。”

“杀的鸭子不好吃,鸭子要吃呛血的,肉才不老。”

什么事都轻描淡写,毫不装腔作势。说话自然也流露出得意,可是得意中又还有一种对于自己的嘲讽。这是一点本事。可是人最好没有这点本事。他正因为有这些本事,才种种不如别人。他放过多年鸭,到头来连本钱都蚀光了。鸭瘟。鸭子瘟起来不得了。只要看见一只鸭子摇头,就完了。这不像鸡。鸡瘟还有救,灌一点胡椒、香油,能保住几只。鸭,一个摇头,个个摇头,不大一会,都不动了。好几次,一趟鸭子放到荡里,回来时就剩自己一个人了。看着死,毫无办法。他发誓,从此不再养鸭。

“倪老二,你不要肉疼,十块钱不白要你的,我给你送到。今天晚了,你把鸭圈起来过一夜。明天一早我来。三爷,十块钱赶一趟鸭,不算顶贵噢?”

他知道这十块钱将由谁来出。

当然,第二天大早来时他仍是一个陆长庚:一夜“七戳五在手”,输得光光的。

“没有!还剩一块!”

一九四七年初,写于上海(取材于汪曾祺的同名小说)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一路迤迤逦逦地走。迤迤逦逦:缓慢行驶的样子

B.鸭子不服从指挥,各自为政。各自为政:各自认为自己是对的

C.他的脚显出一股傻相。傻相:笨拙可笑的样子。

D.什么事都轻描淡写。轻描淡写:说话时把某件事轻轻带过,不刻意强调

2.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地人习惯称陆长庚为“陆鸭”,汪曾祺却以“名家”冠之,从中可看出作者对劳动者持有的温情和对劳动技艺的欣赏。

B.小说对茶馆中聚集的各色人物和经营的各种物品的介绍,对赌钱的热闹场面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当地的市井风俗。

C.陆长庚帮助倪二成功地找回游散的鸭子,但是找回鸭子后他却向倪二强行要两只鸭子,这可以看出陆鸭性格中贪婪狡黠的特点

D.小说展现了陆长庚赶鸭时的得意和风采,也写了他身为赶鸭名家却屡遭养鸭失败、混迹茶馆常输光本钱的失意与无奈。

3.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对白莲湖自然环境的描写,请简述其在文中的作用。

4.陆长庚是当地“放鸭的第一把手”,从文中看,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高超的技艺?

 

查看答案

请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写原文内容。

①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我们要夸赞对方家乡物产丰饶,人才众多,可以用王勃《滕王阁序》里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③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______________,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

④《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而肯定了现在。

 

查看答案

根据《红楼梦》前40回的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人物字号和性格,判断下列的描写,符合李纨在大观园居所景色的是

A.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B.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

C.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

D.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如翠带飘飘,或如金绳盘屈……

2.根据《红楼梦》的人物性格,判断下列咏菊的诗句中,薛宝钗所作的是

A.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B.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C.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D.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3.下列对《红楼梦》写作特点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叙述故事时,有时插入似乎是阻止情节发展的某些事件,使文章富于变化:如英莲随薛蟠入京后,中间插入刘姥姥一段,后借周瑞家眼中才交代她在薛家的身份。

B.有些段落对所描写的人物不作正面刻画,而是着力渲染与其特征相反的方面,互相映衬:如《西江月》用“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来突出宝玉的“情痴”。

C.故意设置相似的情节,使其重复出现,但这些情节展现的细节或人物绝不雷同:如甄宝玉挨打和贾宝玉挨打,薛宝钗的冷香和林黛玉的奇香。

D.重视对人物的细节刻画,对每个主要人物的相貌、衣着、行为、性格,均有极其细致的描写:如刚入贾府时林黛玉的衣着,史湘云的相貌。

4.《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一句“我来迟了,未曾迎接远客”,成为了王熙凤的典型语言,凸显其性格的一个侧面。在《红楼梦》中,许多人物都有典型的语言,展现了其特有的性格。请你从下面任选其一,赏析该人物形象。150字左右。

①“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的,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越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刘姥姥初进荣国府对王熙凤的话)

②“好姐姐,好亲姐姐!别说两三件,就是两三百件我也依。只求你们同看着我,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有迹,还有知识。”(贾宝玉对袭人规劝前的话)

③“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它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宝黛一同葬花时,林黛玉对贾宝玉所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达死生之分,则利害存亡弗能惑矣。故晏子崔杼盟而不变其义。延陵季子,吴人愿以为王而不肯。孙叔敖三为今尹而不喜,三去令尹而不忧。皆有所达也。有所达则物弗能惑

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孔子闻之曰:“夫善哉!不以腐肉朽骨而弃剑者,其次非之谓乎?”

禹南省,方济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禹仰视天而叹曰:“吾受命于天,竭力以养人。生,性也;死,命也。余何忧于龙焉?”龙附耳低尾而逝。则禹达乎死生之分也。

天固有衰歉废伏,有盛盈坌息;人亦有困屈匮,有充实达遂,此皆天之容物理也。古圣人不以感私伤神,俞而以待耳。

晏子与崔杼盟。其辞曰:“不崔氏而与公孙氏者,受其不祥!”晏子附而饮血,仰而呼天曰:“不与公孙氏而与崔氏,受此不祥!”崔杼不说,直兵胸,句兵钩颈,谓晏子曰:“子变子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则今是已!”晏子曰:“崔子!子独不为夫诗乎!《诗》曰:‘恺悌君子,求福不回。’婴且可以回而求福乎?子惟之矣。”崔杼曰:“此贤者,不可杀也。”罢兵而去。晏子之仆将驰,晏子抚其仆之手曰:“安之!毋失节!疾不必生,徐不必死。”晏子可谓知命矣。命也者,不知所以而然者也,人事智巧以举措者不得与焉。故国士以义为之决而安处之。

白圭问于邹公子夏后启曰:“践绳之节(1),匹士之志,三晋之事,此天下之豪英。以处于晋,而闻晋事。未尝闻践绳之节、匹士之志,愿得而闻之。”夏后启曰:“以为可为,故为之;为之,天下弗能禁矣。以为不可为,故释之;释之,天下弗能使矣。”白圭曰:“利弗能使乎?威弗能禁乎?”夏后启曰:“生不足以使之,则利曷足以使之矣?死不足以禁之,则害曷足以禁之矣?”

故贤主使不肖以赏罚,使贤以义。使其下也必义,赏罚,然后贤不肖尽为用矣

(取材于《吕氏春秋·知分》)

注释:(1)践绳之节:正直之士的节操。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亦有困屈匮        穷:困厄

B.直兵胸                造:制造

C.闻晋事            迭:多次

D.赏罚                 审:慎重地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死生之分                    其孰能讥之

B.故晏子崔杼盟而不变其义        崔氏而与公孙氏者

C.而以待耳                  不知所以而然者也

D.不与公孙氏而与崔氏          古之学必有师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所达则物弗能惑

有所通达,那么外物就不会迷惑他

B.则今是已

那么现在这样就是对的了

C.疾不必生,徐不必死

快了不一定就能活,慢了不一定就会死

D.然后贤不肖尽为用矣

这样之后,贤德之人和不肖之人就都能为自己所使用了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

②生不足以使之,则利曷足以使之矣?

5.本文说“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意思是通达事理的人,通达死生之义。《滕王阁序》中说“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请结合选文和你的阅读积累,谈谈对“达人(士)”的看法。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虽然具有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缺少飘零之意。

B.“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突出了环境的冷寂,僧人的孤零与自在无碍,若换成“敲”就不免打破了岑寂,平添了一份搅扰。

C.“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语出贺铸的《青玉案》。“一川烟草”,写出“闲愁”的辽漠无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把不可捉摸的情感,写得形象、真切、丰实而不觉其抽象了。

D.“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语出苏轼的《惠山烹小龙团》,既道出了“小龙团”茶如天上明月一股的稀缺珍贵,又让人联想到与其形似的月亮,苏轼与友人共享名茶,月照宾主,茶沁心脾,真是心旷神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