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案件被曝光。施暴者手段之恶劣、残忍常常令人瞠目。校园欺凌对未成年受害者造成的心理阴影甚至会影响其一生。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2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有不少欺凌事件是发生在课间、校外,不在老师的视线内。受欺负的学生跑到老师那里告状,老师还经常认为是孩子间正常的嬉戏打闹,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北京市初二学生蒋琴(化名)认为,欺凌事件如果没得到及时严肃的处理,就容易发展得越来越恶劣。她向记者讲述,初一时,她班上有个女同学长得黑,被男生取了各种各样的外号。到了课间,几个男生经常围着这个女生坐一圈,一起取笑她。后来该女生就不爱讲话了。
“被欺凌的同学往往不敢把事情告诉家长。”河北省某中学初三学生张凯波认为,用口头批评教育的方式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收效甚微。“对于老师、家长讲的大道理,实施欺凌的学生往往已经‘免疫’了。处理力度不够,会导致他们之后越来越放纵,变本加厉。”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防治校因欺凌68.3%受访者希望学校或社区定期与家长沟通》)
材料二:说到底,频发的校园霸凌事件显示了儿童社会化进程中某一环节的缺失,对此,父母难辞其咎。他们一方面热衷于发嗲、装嫩,拒绝让孩子成长、断奶,另一方面又笃信圆滑市侩、强权即公理、摆平即水平。他们从小就对孩子诱之以利,而不是晓之以理,道破利害而不是申明原则。他们追求华而不实的表象,早早地把孩子训练出流利的成人腔,却丝毫不懂得尊重他人。这种看似离谱的错乱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家庭教育失败导致的校因霸凌事件,很多最终只能以“力争达到多方认可的结果”为结局。
一个大学生,其人格的养成和性情的塑型差不多已完成。大学的思想工作做得再好,也替代不了中小学在未成年人品德培育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那是从源头的琉波与治理,也涉及更多教育主体的协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的学生德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应当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校因霸凌:被娇纵的“邪恶宝宝”》)
材料三:
勇敢地直视对方的眼睛,并告诉他“你这样做是不对的,老师知道了会批评你的。”(Tellthemtostop.) |
逃离现场,不要让他们得逞。(Walkaway.) |
跑不了的时候,保护自己,不提倡正面反击。(Protectyourself.) |
告诉老师或者你信任的长者,寻求帮助不是软弱的变现。(Tellanadultyoutrust.) |
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不要跟欺负你的人去一些私隐的地方。(Findasafeplace.) |
和信任的伙伴在一起,结伴同行。(Sticktogether.) |
寻找新的朋友。(Findopportunitiestomakenewfriends.) |
(美国学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来,校园欺凌案呈现曝光增多、手段恶劣残忍、危害极大的趋势,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B. 因老师在校园欺凌事件中不重视,不作为,使校园欺凌事件发展越来越恶劣。
C. 北京市初二学生蒋琴(化名)讲述的故事说明,话语欺凌也是校园欺凌的一种,危害同样极大。
D. 河北省某中学初三学生张凯波认为,对实施欺凌的学生只是讲大道理,显得力度不够,未能很好地遏止他们的欺凌行为。
2.下列对上述三则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分析了校园霸凌案发生的原因,但材料一主要从学校的角度加以材料二则主要从家庭的角度进行探究。
B. 材料二认为,校园霸凌是成人社会权势地位问题的“投射”。“强权即公理、摆平即水平”这种处世态度,会使孩子将暴力奉为真理。
C. 因为中小学学生的德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所以一个人人格的养成和性情的塑型基本在未成年时完成。
D. 美国学校老师教育学生应对校园霸凌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结伴而行;二是不跟霸凌者去偏僻的地方;三是勇敢机智应对霸凌者;四是事后要寻求帮助。
3.如何才能预防校园暴力?请结合材料简要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宋代是我国古代出版业的“黄金时期”与“经典时期”。宋代奠定了我国书籍雕版的出版方式及雕版书籍的基本范式,为我国此后的文化传播做出了伟大贡献。 宋代立国之初,就确立了以文立国、以文治国的基本国策。宋代的出版政策,总体上同其“文治”政策是一致的。宋代书籍出版审查、管理、惩治的政治环境较为宽松,而其实际管治效果的宽松又使这种宽松变得更甚。宋代建立了一整套文官制度,建立了一支庞大的以文人为 主的官僚队伍,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人官僚体系。这个庞大的文人官员队伍,不仅从政治制度上,而且从作者、出版者、传播者、读者等多方面为宋代出版业造就了一支具有等量效应的国 家出版团队。
宋代通过科举考试不仅录取了大批人才,尤为重要的是在全国树立了学习与阅读的理 念,成为直接推动出版业发展的社会文化动力。科举制度确立了宋代读书人的基本学习范式,造就了他们基本相同的学习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此同一学习范式及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主导 下,宋代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读书人世界。宋代书籍出版的繁荣与教育发达是互为因果的。书籍出版促进了教育发展,教育发展也促进了书籍出版,从而促使书籍出版与教育的共同发展与繁 荣。宋代教育的平民化也促成了书籍出版结构的全面性,即书籍内容、种类的通俗化、平民化,开发出版平民化书籍,按照不同社会阶层、不同人生阶段策划出版不同的书籍,从而全面 开拓了书籍出版的社会空间,使得书籍成为一种具有大众媒介属性的社会化的文化传播媒介,因而对书籍出版的推动与促进是社会性的,其影响也是深远的。 雕版印刷术作为人类媒介技术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一种在宋代得到普及并形成的一种完善而成型的手工业生产技术,一种在宋代以前技术的基础之上的创新发明——绝非偶然, 而是宋代科学技术全面进步的必然结果。宋代手工业作坊种类繁多,其规模和内部分工的细密均超过了前代。生产技术显著进步,手工业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大为增加。在宋代手工业生产 技术普遍进步的基础上,宋代形成了一门具有社会普遍价值的新型手工业生产领域——雕版印刷业,而与之密切相关的造纸、制墨等手工业也获得了新的发展。虽然雕版印刷业大致在隋末 唐初已经产生,但是真正形成一种社会性的手工业门类,应该还是在宋代。
同时,宋代城市的繁荣不仅为书籍出版提供了域市空间,从而使书籍出版中心赖以形 成;而且也为书籍消费提供了城市人口集合意义上的需求总量。同时,城市还为宋代书籍的销售与传播提供了空间交通上的中心地位,以及文化传播上的中心地位。
(选自田建平的《宋代出版业的发展与繁荣》,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宋代在书籍雕版印刷、出版方式和书籍范式等方面为此后的出版业奠定了基础。
B. 宋代文人们为雕版印刷业各领域提供了一支具有等量效应的国家出版团队。
C. 雕版印刷在宋代开始运用到商业方面与宋代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D. 宋代注重平民化教育、开拓书籍出版的社会空间,书籍成为文化传播媒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论证了科举考试、教育平民化、科学技术等对宋代书籍出版、销售等的影响。
B. 文章具体分析了宋代的政治制度,以此论证雕版印刷业在宋代繁盛的重要原因。
C. 作者认为宋代书籍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是互为因果关系的,是相互促进的。
D.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首段概括宋代出版业的状况,尾段概括城市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A. 如果没有以文立国、以文治国的国策,宋代就没有庞大的以文人为主的官僚队伍的出现。
B. 科举考试推动出版业发展,说明没有人才选拔考试,宋代就没有全国性的学习理念。
C. 宋代读书人有大致相同的学习观等,说明宋代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基本学习范式的确定。
D. 书籍成为文化传播媒介是因为宋代教育的平民化促成书籍出版的结构变化。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达尔文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人认为,人生在世,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适应环境。他们认为,人不可能要求环境来适应你,只能是你去适应环境。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社会规律。也有人认为,人最重要的是保持自我,随波逐流容易,洁身自好、保持独立完整人格难。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得抄袭、套作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2)鹰击长空,____,万类霜天竞自由。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
(5)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夫择师为难,敬师为要。择师不得不审,既择定矣,便当尊之敬之,何得复寻其短?吾人一涉宦途,既不能自课其子弟。其所延师,不过一方之秀,未必海内名流。或暗笔其非,或明指其误,为师者既不自安,而教法不能尽心;子弟复持藐忽心而不力于学,此最是受病处。不如就师之所长,且训吾子弟之不逮。如必不可从,少待来年更请他师,而年内之礼节尊崇,必不可废。
(选自《板桥家书》)
1.写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用原文回答)
2.简要分析作者的说理技巧。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除夜作
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两首诗都运用了_________意象,抒发了诗人_____的情感。
2.两首诗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