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了自尊的脖子,才能支撑起自信的头颅;有了不屈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了自尊的脖子,才能支撑起自信的头颅;有了不屈的脊梁,才能支撑起刚直的身体;有了无私的胸怀,才能支撑起无畏的抉择;有了无敌的信念,才能支撑起压顶的泰山。

一位创下奥运会200米和400米跑双料冠军的短跑老将说:“我用了十年的训练才仅仅加快了一秒多。”原来,那一秒之瞬间是用十年辛苦支撑起来的。

一位打破世界记录的举重运动员说:“我举得起世界记录,但举不起我平时流下的汗水。”原来那世界记录是由那点滴汗水支撑起来的。

请你以“支撑”为题,写一篇作文,或叙写经历,或展开议论。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不少于800字。

 

支撑 任何富有灵性的个体都应当有一道强大的动力支撑,支撑着他们尊严地前行,不屈地昂首。那是他们各自的魂,是他们不倒的脊梁。 一颗种子能在坚硬的石缝坚强地生长,一只角马在逆境会与雄狮搏斗,自然万物都在捍卫着自己世界,那就是它们的魂。 一个人想要活下去,就需要躯体的支撑,更要精神的支撑。不久前,在湖南卫视十八岁成人礼上,我看见了这样一个女孩。她上半身因疾病而无法动弹,每多活一个月对她来说都是希望。但她却没有放弃,她热爱生命,感恩社会,将每天视为上天的恩赐,每天积极的配合锻炼。这是这样一个女孩,却能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莎拉布莱曼美妙的歌曲、穿透人心灵的高音。当她在现场笑着说:“我很惭愧,以前的高音现在已经唱不上了。”当她无力的声音落下,全场却响起了持续的掌声。那一刻,即使她被一架冷泠的人造脊骨所支撑,人们依然看到了她内心深处不屈的魂,是精神在与死神搏斗。 一个团队,想在竞争中求胜,那么他们就要组成一架完美的机器,拥有自己的主心,拥有自己的魂,那是支撑着他们根本。想必大家对最近世界杯深有感触,卫冕冠军意大利与亚军法国队在第一轮小组赛纷纷落败回家,谁能想到如此结局。当人们看到他们内部矛盾时才明了个中缘由。尤其是法国队,一盘散沙,各行其是,他们让世界鄙夷,他们的脊梁倒了。反观朝鲜队,当郑大世在国歌声中激动落泪,当看到朝鲜在场上积极捍卫自己的尊严,世界记住了他们,认可了他们,他们虽败犹荣。在他们心中不是国家“踢不好就进煤矿”的交待,而是证明自己证明国家的决心与精神。 而一个国家,是必须由不屈的脊梁所支撑,中华民族,现在已不是以前的东方虫草,在国际仅有被欺压的份。中华民族的式微早已被中华儿女所结束。如今,我们已然恢复了百多年前生产大国的经济规模,超越美国,虽然只在规模上,但中国已然成为了继美国、欧盟之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如今,我们可以紧握自己的权力,能直面美国对人民币的施压,坚决对美国对台军售说“不”,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大主角。如此种种,始终建立在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是民族不倒的脊梁。 这就是魂的力量,强有力脊梁的支撑。 【解析】 [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从题干来看,这是一则命题作文。对于命题作文,考生要先分析命题的类型,是字,是词,或是短语;是动词,是形容词,还是名词。接着就要分析命题的意思,如表面意思是什么,深层意思是什么,或象征意思是什么。明确了这些之后,再进行立意作文即可。 写作要求:以“支撑”为题,写一篇作文,或叙写经历,或展开议论。 “支撑”是指向明确,内涵丰厚,值得一写的作文题。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需要太多的支撑,物质保障我们身体健康成长,精神促进我们灵魂洗礼,文化知识推进我们内涵修养。诸多“支撑”与我们的生活、学习紧密相连,将自己的历练、体验、认识和感悟写出来,“以我手写我心”,即用自己的心灵解读“支撑”。这是回答谁来写的问题。回答写什么的问题,可以写自己或他人的经历,可以思辨话题的丰富内涵,可以剖析话题的至纯理趣。至于怎么写的问题,记叙、议论即行。写什么?由题目“支撑”可以想到哪些内容呢?可以想到父母亲,是家庭的支撑;可以想到奶奶是我的支撑,可以想到班干部是班级的支撑,也可以想到亲情是“我”的支撑,写一篇记叙文;可以想到知识、意志、身体、理想等是支撑,写一篇议论文。 [立意] 构思建议:一是将文题故事化,刻画人物、编织故事和营造情景。乍看“支撑”,似乎较虚,但必须写出具体人物的具体个性,写出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写出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抑或社会背景。这样,抽象的文题就可以具象化了。二是将文题理性化,论证观点、阐述道理和理性思考。话题虽比较抽象,但如要有条理且辩证的说理,必须联系生活实际,多作辩证的理性分析。有条理,即可在本论部分或对照或正反或层进的展开有理有据的思辨性分析。如:人生需要支撑,有了支撑,有哪些方面的益处,怎样才能获得支撑。同时,还要例到理到,让人读者心服口服。 审读题中所给材料,可以写其所提供的“自尊”“不屈”“信念”“辛苦”“坚持”等,也可以写与“支撑”有关的其他内容。 [素材] 1、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阿基米德在这里说的这个支点起的就是支撑的作用。回想世间万物,哪一件不需要支撑呢? 2、词典中对“支撑”的解释是:用力顶住物体使之不倒塌或是支持局面使之不崩溃。而“支撑”的实际涵义要比这多得多:若没有高洁傲岸的品性作支撑,怎么会有周敦颐如清莲一般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风范;若不是有正义的本性作支撑,文天祥不会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豪情;若不是有执著的个性作支撑,邓稼先不会研制出两弹,从而获得两弹元勋的称号。 3、在我们的校园中,正是因为有了教师为国育才的理想作支撑,才有了桃李芬芳满天下;在我们的社会中,正因为有了亿万中国人以回报祖国的信念为支撑,才会出现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盛况。 4、岳阳楼上的范仲淹,抛却“居庙堂之高”的洋洋自得与“处江湖之远”的苦寂失意,他想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面对现实,以忧国忧民之心支撑自己为官为民,使得“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正是因为如此吧,他才感受到了岳阳楼的“大观”,让岳阳楼的佳话流传于世,盛传至今! 5、现代中,带着小妹妹上学的洪战辉,更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做支撑:勇敢的心支撑着他,让他担当起对妹妹的责任:坚强的心支撑着他,让他自强自立;善良的心支撑着他,让他与妹妹风雨同舟……还有,丛飞,赵一曼等等高尚的大写的人啊,不论是爱心还是对祖国的忠心,都在精神上支撑着他们,让他们成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结构] 这道题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 记叙文可以采用总分、分总或总分总结构,而议论文可以采取并列式、递进式或者对照式的行文结构。 如本文采用的是递进式结构。文章的第一个分论点“一个人想要活下去,就需要躯体的支撑,更要精神的支撑。”这是从个人的角度分析支撑的重要意义。 第二个分论点“一个团队,想在竞争中求胜,那么他们就要组成一架完美的机器,拥有自己的主心,拥有自己的魂,那是支撑着他们根本”,这是从团队的角度来分析的。 第三个分论点“一个国家,是必须由不屈的脊梁所支撑”,这是从国家层面来分析的。 个人、团队、国家层层递进,强调支撑的重要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脸与法治

林语堂

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脸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倾家荡产而为之,也不为过。在好的方面讲,这就是中国人之平等主义,无论何人总须替对方留一点脸面,莫为已甚。这虽然有几分知道天道还好,带点聪明的用意,到底是一种和平忠厚的精神。在不好的方面,就是脸太不平等,或有或无,有脸者固然极乐荣耀,可以超脱法律,特蒙优待。而无脸者则未免要处处感觉政府之威信与法律之尊严。所以据我们观察,中国若要真正平等法治,不如大家丢脸。脸一丢,法治自会实现,中国自会富强。譬如坐汽车,按照市章,常人只许开到三十五哩速度,部长贵人便须开到五十六十哩,才算有脸。万一轧死人,巡警走上来,贵人腰包掏出一张名片,优游而去,这时的脸便更涨大。倘若巡警不识好歹,硬不放走,贵人开口一骂,“不识你的老子”,喝叫车夫开行,于是脸更涨大。若有真傻的巡警,动手把车夫扣留,贵人愤愤回去,电话一打警察局长,半小时内车夫即刻放回,巡警即刻免职,局长亲来诣府道歉,这时贵人的脸,真大的不可形容了。

不过我有时觉得与有脸的人同车同舟同飞艇,颇有危险,不如与无脸的人同车同舟方便。比如前年就有丘八的脸太大,不听船中买办吩咐,一定要享在满载琉磺之厢房抽烟之荣耀。买办怕丘八问他识得不识得“你的老子”,便就屈服,将脸赏给丘八。后来结果,这只长江轮船便付之一炬。丘八固然保全其脸面,却不能保全其焦烂之尸身。又如某年上海市长坐飞机,也是脸面太大,硬要载运磅量过重之行李。机师“碍”于市长之“脸面”也赏给他。由是飞机开行,不大肯平稳而上。市长又要给送行的人看看他的大脸,叫飞机在空中旋转几周,再行进京。不幸飞机一歪一斜,一颠一颠,碰着船桅而跌下。听说市长结果保全一副脸,却失了一条腿。我想凡我国以为脸面足为乘飞机行李过重的抵保的同胞,都应该断腿失足而认为上天特别赏脸的侥幸。

其实与有脸的贵人同国,也一样如与他们同车同舟的危险,时觉有倾覆或沉没之虞。我国人得脸的方法很多。在不许吐痰之车上吐痰,在“勿走草地”之草地走走,用海军军舰运鸦片。被禁烟局长请大烟,都有相当的荣耀。但是这种到底不是有益社会的东西,简直可以不要。我国平民本来就没有什么脸可讲,还是请贵人自动丢丢罢,以促法治之实现,而跻国家于太平。

1.文中划线句“可以洗,可以刮”的“脸”指的是什么?“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的“脸”指的又是什么?文章第一自然段中加点的“有脸者”“无脸者”分别指什么?

2.请从三个方面概述“有脸者”“不丢脸”的害处。

3.为什么说“脸一丢,法治自会实现,中国自会富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青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功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 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稣稣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吒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六脏之浊气。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需眼角余光的照看。

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笑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带着笑花子去邻居家看看电视,或者去老朋友那里串门坐人家。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白居易的“此恨绵绵无绝期”,他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的诗作。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虽然不识几个字,三明爹却是他背诗的最好听众。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何爹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1.小说为什么把何爹的剃刀比为关帝爷的“青龙偃月刀”?

2.何爹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3.文章最后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有何作用?

4.面对传统的技艺在社会发展中逐渐衰微,何爹选择了“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你对此有何看法?请具体陈述。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访风景于崇阿。(王勃《滕王阁序》)

(2)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   (庄子《逍遥游》)

(3)安能以皓皓之白,__________。(《渔父》)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5)_________, 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6)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长亭送别》)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_________  (司马迁《报任安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

2.“微霜初渡,树色催寒”两个意象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3.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二)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①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秋水》)

注:①练,练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及大知   知:同“智”,智慧 B.未有知其者   修:长

C.惠子梁     相:相互 D.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在这时候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是

A.五百岁为春   奉宣室何年

B.后图南     土地平旷,屋舍俨

C.夫鹓鶵发南海  或重泰山,或轻于鸿毛

D.庄子往见    众人匹,不亦悲乎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2)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4.选文(一)末句说“此小大之辩也”。找出文中所举的“小”与“大”的例子,并说出作者对它们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