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各地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一旦发现严肃处理。

这一次教育部对“炒状元”亮剑,很让社会兴奋了一阵。然而,随着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发布,“状元”的字眼倒是少有出现,可是一些大有影响力的媒体一点也没放松“炒状元”。浙江有媒体报道了“高分天团”,三四个全省最有名高中的高分同学一罗列,谁是状元还不是明摆着的?湖北《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上说,《高考放榜!湖北这些孩子太厉害了!有人总分715分!》。这么多感叹号,不停地暗示,“有人总分715分”和“某某是状元考了715分”有什么区别?

作为一名高二学子,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一名即将参加2019年高考考生的身份,表达你对此事的看法。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请放过被“过度消费”的高考状元 今年高考过后,有报纸刊登了消费该考状元的文章。现在国家已经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我以一个即将参加2019年高考考生的身份请求媒体放过那些被“过度消费”的高考状元吧! 日前,2013年武汉理科高考状元人人网上的一条状态“得到了全市的美誉,得不到你的驻足。”传遍了网络各大媒体论坛。似乎每年高考分数尘埃落定时,随着各省市高考状元们的公布,他们总是被舆论从幕后推向前台,走进大众的视线。不论报纸、电视,还是网络,满目皆是状元们的身影。在他们被调侃、被曝光、乃至于正常的生活被打扰,有谁问过他们愿意与否? 我国作为一个长期实行科举取士的国家,羡慕和追捧考试优胜者,是民众集体意识中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从古代的文武状元、到如今的文理科状元,其往往意味着刻苦的意志、远大的志向、科学的学习(训练)方法,适当推崇或可对青少年形成一定的激励。但是如今,却更像是在各种功利动机下,对其的一种过度消费,这种对状元的疯狂崇拜和盲目迷信横亘在社会面前,挥之不去。 对精英的有意识追求、给状元一些掌声无妨,但凡事最怕过犹不及。获得高考头名是成功,但教育的成功绝不应该唯状元论。首先,一个公平的社会是可以为其公民提供更多向上的机会,考场无处不在、博弈无时不有,而高考不会固化一个人的命运,更多的风景还在社会这个主战场呈现,还记得大明湖畔的仲永吗?其次,在今天的教育制度之下,高考离其本义仍有不小差距,中国梦的大任还需要更多不拘一格的人才来担当,国家的雄伟蓝图更需要术业专攻的人才来实现,而高考的头名只是中坚力量之一。恰恰与状元相比,那些考试成绩平平者或不如意者才是数量庞大、更值得关注的群体。 要想真正减少乃至于杜绝消费状元郎的现象,政治上应该走出应试教育学分GDP崇拜的理念误区,同时改革升学选拔体制与教育评价手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营造公平公正的教育和人才选拔环境;经济上要铲除消费高考状元的背后的巨大利益链条---媒体藉以提升收视率和阅读率,进而赚取更多的知名度和争夺更多的受众群。学校藉以提高知名度,张扬校长老师政绩,进而争夺更多的优质生源和收获更多的择校费。商家藉以或代言、或奖励、或赞助为利用状元打造短期状元经济效应。 总之要因势利导、还高考状元以宁日,还社会以正确导向,其被顶礼膜拜的头衔才会从传统的神位走下来。 请放过那些被“过度消费”的高考状元吧! 【解析】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题目围绕“炒状元”展开,有国家层面教育部对“炒状元”一事的态度,有媒体层面变相“炒状元”的现象。教育部明令禁止“炒状元”,是因为“炒状元”,会弱化道德品质的价值,助长“唯分数论”的风气,有违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媒体变相“炒状元”,是因为在“炒状元”过程中,学校或商家是最大的受益者,而非状元本身。在“炒状元”过程中,如果状元们不能端正自身价值观,对于状元们自身成长也弊大于利;“炒状元”不利于全而推进素质教育,不利于为孩子们的全面健康成长营造氛围。构思时可从以下思维出发点展开:首先,教育部为何要禁止炒作状元?其次,媒体为何热衷于炒作状元?再者,炒作状元对状元本身和其他同学有何(正面和负面)影响? 参考立意: ①“状元经济”几时休; ②要做就做自己人生的状元; ③关于“炒状元”的利弊之辩; ④不要迷失在“状元”的光环之下; ⑤媒体要有社会担当; ⑥莫捧杀孩子; ⑦媒体应引导舆论而不应盲目迎合; 素材: (1)炒作“高考状元”弊端很大。其一,助长了各地区、各学校的互相攀比、恶性竞争,甚至弄虚作假之风。其二,助长了社会不正之风,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挤进”那些生产“状元”的摇篮学校,有权势的利用权势,有后门的走后门,有“金砖”的用“砖敲”。其三,容易造成王安石笔下“伤仲永”的副作用,开始被人称奇,最终默默无闻,状元变茫然,神童变愚童。为此,各地应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发展观和人才观,让高考真正回归平常、回归理性,让教育回归本义。 (2)一段时间以来,各地追捧“状元”成风,炒作“状元”的方式也怪招迭出,用高考状元作幌子搞推销的更是不胜枚举。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又出现了高考状元成网红的现象。据报道,2017年,有不少状元现身直播平台。虽然不少“状元”是抱着交流学习心得、接触现实社会的初衷而触网,但直播平台却将其作为一门生意来做,一时间消费“状元”成风。纷繁乱象背后无非两方面因素,一是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政绩心理,一是商家企业的牟利企图。 (3)用“状元”这样一个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早已在民众中约定俗成的概念,来指称在教育和考试中拔尖的人才,本身并无不妥;但给“状元”任意涂抹腐朽封建文化的油彩,以及将其商业化、政绩化或网红化,则是对“状元”的人格蔑视,更是对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矮化,必须叫停并加以整治。教育部连续颁布禁令,可谓适逢其时。 (4)江苏省某市理科状元受邀成为某上市教育机构的讲座嘉宾,先后参加了多场高考“状元”心得分享会。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省‘状元’出场费一次五六千,市‘状元’的话,稍微低一点,三四千元一次。” (5)很显然,“状元”卖心得、“走穴”,其实是被一些利欲熏心的教育培训机构所绑架。在以成绩论英雄、“一考定终身”的现实语境下,高考“状元”不仅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头衔和光环更令学生、家长羡慕不已,成为老师、家长教育学生的“活教材”,一些教育培训机构正是抓住了人们这种崇拜、迷信高考 “状元“的心理,借机大肆炒作,赚取不义之财。 (6)对“状元”的宣传和炒作,虽说能为学校和地方教育部门带来回报,但却将助长社会急功近利的教育价值观和扭曲的教育政绩观,使社会过度关注分数、排名,而不是人的全面发展和多元成长。这也是教育部三令五申严禁宣传炒作“状元”的原因和目的所在。 结构层次:文章以“请放过被‘过度消费’的高考状元”为标题,亮明观点;第一段点明身份,开篇点题:我以一个即将参加2019年高考考生的身份请求媒体放过那些被“过度消费”的高考状元吧;接下来指出现实中“炒作状元”的事实,并分析其危害;之后提出杜绝“炒作状元”现象的措施;最后,首尾呼应,再次点题:请放过那些被“过度消费”的高考状元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比喻论证,是用打比方的方式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能将抽象的道理予以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平易生动。请仿照句①的方式对下文中的比喻论证进行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扶贫“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而绣花时,每一针下针都要准确;绣花也必须是一针一线才能做成的事情;绣花还是个慢功夫,一两天绣不出好花来。

①绣花每一针都要准确,说的是扶贫一定要精准有针对性。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电子阅览室的阅读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清楚,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查看答案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不得超过 15 个字。

在 60 多年“三起两落”的沉浮变迁中,人工智能的发展既经历过“寒冬”,也经历 过“暖春”。2017 年 7 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正式上升 为国家战略。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数据、人工智能再次成为“高频词”。 作为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发展方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担负着助力传统产业转型 升级的重任。

相机可以根据人脸识别进行美颜,手机因为语音交互而不再冷冰冰,网购可以通过购 买记录进行个性化推荐……21 世纪的今天,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准备迎接它的黄金时代。在成都召开的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首届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大会 上,微软(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黎江向大家介绍了“高 IQ”的微软小娜和“高 EQ” 的微软小冰。这两款智能机器人,前者侧重通过语音交互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而后者已 经能够理解人的想法和情绪。“微软小冰会写诗,也会作曲,还能主持电视节目,”黎江 说,“人工智能正在经历由点到面,最后走向整体的大变革。”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原有免签政策基础上,中国再次选择海南来为免签政策“扩容”,除了是直接对海南发展的政策支持,也必然蕴含着中国免签政策进一步开放的试验价值。

B. 会议指出,“文山会海”历来是易回潮、易反复的顽疾。要抓住深入推进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建章立制动真格,狠抓整改求长效。

C. 人民空军深入开展海上方向实战化军事训练,备战打仗能力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表明我们有坚定的信心、充分的意志和足够的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D. 将“生态文明”写入国家根本法,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路径转变、优化升级的深刻理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永远敞开怀抱,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携手国际社会,相濡以沫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

②去年上半年,我们的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都有所增加,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伐功矜能,止步不前。

③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吸引住了。

④长城汽车的H6一月份销量继续在同类车中领先,达到3.6万辆,这惊鸿一瞥的数字背后,折射的是国产车的质量越来越值得人们信赖。

⑤不切实际的幻想是痴人说梦,没有行动的念想是黄粱美梦,不着边际的臆想是南柯一梦,远离现实的遐想是太虚幻境,没有支撑的空想是海市蜃楼。

⑥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实现加快发展的终南捷径、不二法门。

A. ③⑤⑥    B. ②⑤⑥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