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以“挫折”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以“挫折”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在逆境中成才   雄鹰搏击长空,练就了强劲的翅膀;骏马驰驶草原,拥有了矫健的身姿;彩虹冲破风雨,焕发出七彩光芒。可见,世界万物的成才无不是从逆境而来的。 逆境可以丰富一个人的阅历。 一个人在逆境中往往要比在顺境中看得更深远,承受得更多。南唐后主——李煜,倘若没有亡国的经历,他的词也不会达到那么一个高峰。被囚禁之前,他也曾过着“歌台暖响,舞殿冷袖”奢靡浅薄的生活,整日里歌舞升平,一派“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东风”的逸乐景象。一旦归为臣虏,再也无颜面对那“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无限江山时,李煜终于用血泪奏响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绝唱,成就了自己“千古词帝”的美称。可见,逆境往往赋予人更多的阅历和深沉,它随着年代的推移而自然倍增,时间越久,成才的机遇就愈多。 逆境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潜力。 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创造了不朽的《命运交响曲》;屈原在颠沛流离的情况下倾吐了《离骚》;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身患重症之下写就了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在逆境中像不知名的野花一样被人践踏,但只要在逆境中挺过去,便会花开四野,芳香四溢,释放无限的潜力。 逆境可以彪炳一个人的坚持。 古往今来,人事代谢的自然规律如自然轮回,升沉浮降、滔滔滚滚,其中不可缺少的更有逆境中的坚持。两千年前,丹青史书记载“苏武杖节牧羊,餐冰卧雪,他宁死不屈、矢志不渝”“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他的坚持是对家国的愁思,他的担当是身上承载的大汉尊严,他的挂念是汉朝的锦绣山河。苏武这一位用无悔青春捍卫大汉尊严,一位用无悔青春誓死报国的义士,一位怀抱汉匈和睦夙愿的忠士,因为他有了坚持,他用那铮铮铁骨的坚持在逆境中敲响了千秋绝唱。 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可见,每个成功者都必先经历过逆境的洗礼才能完成人生绚丽的涅槃。正如尼采所言,没有岩石的阻挡,哪能激起美丽的浪花。所以,我们要经历逆境,战胜逆境,让逆境成为脚下的奠基石!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作文的能力。关键字是:挫折。所谓挫折,是指挫败、阻挠、失意的意思。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消极的情绪反应。生活中的“挫折”范围很广,学业上的困难、生活中的坎坷、人生中的逆境……而我们面对“挫折”的态度至关重要,直视、面对、跨越……从文体来看,材料有明显的限定,要求写议论文,因此,文章要有明确的观点,有清晰的思路,做到有理有据。 参考立意: 生活因挫折而增添意义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 鼓起勇气面对挫折 可用素材: 1.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从严师到挚友,从严格到赏识。如今,表扬成为激励式教育的又一方式。表扬在激励学生方面确有重要作用,但有些人过于夸大表扬的作用,于是出现了细微之处见真谛,平凡中找出不平凡,挖掘不明显的优点加以赞扬。甚至还要在最少期望时赞扬学生。伴随而生了种种表扬法:登榜表彰、上报表彰、大拇指称赞、微笑称赞法等。还有人提出:一句表扬顶得上一百句批评,对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我认为这种观点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2. 战胜挫折,需要永不言弃的顽强品格。所谓“苦心人,天不负”,曹雪芹就是最真实的写照。他在创作《红楼梦》时遭到了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挫折:缺少吃穿,族人反对该书,统治者猜忌该书,甚至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他的创作。但是他没有放弃,他战胜了这些挫折,使《红楼梦》这一旷世奇着横空出世。如果曹雪芹在遭受这些挫折与磨难,轻言放弃,就不会铸就《红楼梦》这一经典名著。在挫折面前,我们要敢于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用顽强的品格点燃成功的火把。 3.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夫,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历史上哪一位名人不是在挫折和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呢?西汉的司马迁,因为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获罪被处以腐刑,他承受了在当时士大夫阶层看来比死都还难受的奇耻大辱,秉笔直书,写下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留下了富含哲理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千古名句。司马迁笑傲生死,以顽强的意志拼搏,获得了生命的升华。“西伯拘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 4.挫折教育的思想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不仅人是如此,动物也一样。美国阿拉斯加自然保护区,这里的管理人员为了保护野鹿,将狼消灭了。从此,鹿再也不必为逃避天敌而奔跑,于是病弱残疾者与日俱增,最后竟至濒临绝种的境地。这时,管理人员醒悟了,将几只凶残的狼引回鹿苑。有了天敌的威胁,鹿群频于奔命,很快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由此可见,挫折不仅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需要,更是我们生存的需要。试想,一个从小到大从没经历过哪怕最小挫折和些轻微风浪的人,如果在他以后的生活中突遇稍大些的风浪,他能不惊慌失措,胡乱作为吗!挫折教育的实质就象是给学生打的免疫预防针,用小的感染来激发其自身免疫功能的建立。 行文结构: 文章论点鲜明,论据典型,逐层阐发观点,分别从“逆境可以丰富一个人的阅历”“逆境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潜力”“逆境可以彪炳一个人的坚持”三个角度议论阐发,作为一篇议论文,本文文体标准,结构严密,堪为典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正式颁发5G牌照,批准四家企业经营“第五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华为官方微博发文表示,华为公司自2009年起着手5G研究,已实现全系列业界领先自研芯片的规模商用。包括全球首款5G基站芯片组天罡、5G终端基带芯片巴龙以及终端处理器芯片麒麟980,华为公司将凭借全面领先5G能力,全力支持中国5G建设。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9年,_______。青蒿素在人体内半衰期(药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很短,仅1至2小时,而临床推荐采用的青蒿素联合疗法疗程为三天,青蒿素真正高效的杀虫窗口只有有限的4至8小时。而现有的耐药虫株充分利用青蒿素半衰期短的特性,改变生活周期或暂时进入休眠状态,_______ 。同时,疟原虫对青蒿素联合疗法中的辅助药物产生明显的抗药性,使联合疗法“失效”。经过三年多科研攻坚,屠呦呦团队提出新的治疗应对方案:③____,由三天疗法增至五天或七天疗法;二是更换青蒿素联合疗法中已产生抗药性的辅助药物,疗效立竿见影。国际顶级医学权威期刊近期刊载了屠呦呦团队该项重大研究成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00年前,中国大地      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以磅礴之力       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信心,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中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多地体现为“家国情怀”,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   ,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  )。五四时代的青年们心怀天下,为济世救民,不惜       ,慷慨赴难。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和奋斗动力,最终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这才是五四精神最大的当代价值,也才是我们对五四运动100周年最好的纪念。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爆发  鼓动  临危受命  夙夜在公

B. 暴发  鼓动  挺身而出  舍身取义

C. 爆发  鼓舞  挺身而岀  舍身取义

D. 暴发  鼓舞  临危受命  夙夜在公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

B. 家国情怀的精髓,乃是担当和责任

C. 责任和担当,家国情怀的精髓就体现在里面

D. 家国情怀的精髓,就体现在担当和责任里面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家国同构,秉承五四精神,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和奋斗动力

B. 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加快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

C. 家国同构,秉承五四精神,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和精神支撑

D. 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增强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诗人远离故乡,又处暮年,表达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亭送别》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是离人的眼泪染红了层层霜林,衬托了主人公悲伤的心情。

(3)《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之理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泊岳阳楼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1.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盏;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

B.在本诗中,杜甫十分重视炼字,比如颔联中的“翻”“洒”就是炼字的典范。

C.全诗以豪景抒悲情,岸风夕浪,舟雪寒灯做起伏,及滞留,危难而转图南鲲鹏,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

D.作者在尾联进行了情感的突转,从颔联的慷慨豪迈转为尾联的漂泊愁苦。

2.本诗与《登高》相比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