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内容的引用与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锦瑟》诗人从“追梦”中醒来...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内容的引用与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锦瑟》诗人从“追梦”中醒来,知道梦已远去,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怀的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罔然。

B.《师说》中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话观点相同。

C.诸葛亮忠心辅佐刘备父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得到了极高的赞誉,这可借用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来概括。

D.韩愈在《杂说(四)》中描绘千里马惨遭埋没的句子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引用与解说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在细节上做文章。同时防止命题陷阱,如: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因果倒置、无中生有等。本题要求选出“对相关内容的引用与解说,正确的一项”,可采用排除法。 A项,引用错误。“只是当时已罔然”中的“罔”应写作“惘”。 B项,引用错误。“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的原文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D项,解说错误。描绘千里马惨遭埋没的句子应该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是怀才不遇的人常用来慨叹的句子。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鸡人报晓筹: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传唱报晓。鸡人,打扮得像公鸡的宫人。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指代时间。

B.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C.蛮夷:古代用以指边远民族。四夷:为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族之泛称。即东貊、南蛮、北胡和西戎的合称。

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乞骸骨、视事等名称,指官员辞职归家。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都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臣所以去亲戚以事君者

B.以为轮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C.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D.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王无岁                        罪:罪过

B.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

C.璧有瑕,请指示王                指示:指点、指引

D.聚而笑之                   群:成群的人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木”和“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5)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中军帐内为武判官设酒宴饯别并奏起了优美乐曲的情景。

(6)《观刈麦》中最能表现割麦农民极度辛苦而又企盼延长干活时间这种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方面勾画了一个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的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受世俗羁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潭中的鱼,先是鱼儿一动不动,接着“________________”写鱼儿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似与游者相乐”。

(10)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

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①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的前两句写诗人日暮登楼所见,寥寥几笔,由下及上地勾勒出一幅苍茫的画卷。

B.本词用字精妙,“芙蓉落尽天涵水”中“涵”字写出了天空苍茫、水天一色的特点。

C.“贴云寒”写出了燕飞行之高 ;着一“寒”字,又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

D.此词上片主写景,下片主言情,用语清婉雅丽,情真意切,不失为赠答词中的佳作。

2.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