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闲,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屯。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师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由大司寇行相事                  摄:代理

B.沮之而不可则致地,迟乎!        庸:难道

C.桓子受齐女乐                    卒:最终

D.孔子遂行,宿屯                  乎:语气词“啊”

2.选出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

A.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

B.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

C.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

D.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

3.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

A.齐国人用女乐迷惑鲁国国君,于是鲁国国君多日就不理政务,祭祀时又不遵守礼制,孔子于是就离开了鲁国。

B.师已送了孔子后,把孔子走时的话告诉了季桓子,季桓子叹息着说:“孔子是怪罪我收下了齐国的女乐”。

C.孔子做了大司寇以后,有喜色。门人批评了他,孔子没有接受批评,因为他认为自己高贵了,下人也会高贵。

D.孔子把鲁国治理得很好,齐国人很害怕,想送土地给鲁国,黎鉏提出不同意见,齐国国君采取了他的建议,先送舞女骏马给鲁国。

4.翻译文中的划线的句子。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

 

1.D 2.A 3.C 4.齐国人听了这个消息害怕起来,说:“孔子在鲁国执政一定会称霸,一旦鲁国称霸,我们靠它最近,必然会首先来吞并我们。何不先送一些土地给他们呢?”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兼用排除法。 本题: D项,孔子遂行,宿乎屯,译为:孔子于是离开了鲁国,当天就在屯地住宿过夜。乎,相当于“于”,介词,在。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本题: 画线句“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译为:于是就从齐国挑选了八十个美貌女子,都身着华丽的衣服,跳着《康乐》之舞,身上毛色有文采的马一百二十匹,一起送给鲁君。此句中,“好者八十人”是对“女子”的一种修饰,作定语,中间不能断开,所以排除BD两项;“三十驷”是用来修饰“文马”的,中间不能断开,所以排除C项;正确断句为: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本题: C项,原文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应该译为:孔子说:“有这个话。但不是还说‘乐在身居高位而礼贤下士’吗?”所以题干“孔子没有接受批评,因为他认为自己高贵了,下人也会高贵”错。应该是孔子接受了批评,他引用的话的意思是由于富贵而快乐的人即使高贵了,也会礼贤下士。 故选C。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本题: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翻译为:齐国人听了这个消息害怕起来,说:“孔子在鲁国执政一定会称霸,一旦鲁国称霸,我们靠它最近,必然会首先来吞并我们。何不先送一些土地给他们呢?”翻译时注意得分点:闻,听说;为政,执政;霸,称霸;为,被;先,首先;盍,何;致,送给,给予;焉,第一个为代词,它;第二个为句末语气词,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词语活用现象与“欲其身”中的“洁”用法相同的一项

A.七十者帛食肉 B.子路宿

C.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D.其杖而芸

2.选出对下列各句加点的“以”和“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杖荷蓧   ②子路行告   ③长幼节,不可废也   ④君子仕也,行其义也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3.选出对文章的分析与理解不当的一项

A.孔子不因洁身自好而离开政治,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是值得肯定。

B.荷蓧丈人隐退从事农业生产,这点要比孔子高明。但他避世隐居远离政治的态度是消极的。

C.子路“至,则行矣”,说明荷蓧丈人受了孔子的影响,也“知其不可而为之”去了,由此看出,荷蓧丈人对孔子是敬佩和赞赏的。

D.孔子虽然也深感自己的“道”不会被诸侯采纳,但是仍然率弟子周游列国。他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

4.翻译文中的划线的句子。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选出对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点也                  与:赞同,赞许

B.方六七十,五六十        如:如果,假若

C.以吾一日之长尔          乎:相当于“于”,表比较,意为“比”。

D.子路率而对曰            尔:相当于“然”,表状态“……的样子”

2.选出下列各句中不体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家风度的一句

A.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C.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D.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3.选出下面关于孔子和曾皙的对话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A.曾皙的出场不同于别的弟子,子路等人坦诚志趣时,他一边聆听孔子与他们的对话,一边悠然自得地鼓瑟,这一举动反映了当时师生和谐对话的气氛。

B.孔子提问曾皙时,曾皙鼓瑟正接近尾声,他铿的一声停止鼓瑟,站起来回答,这似乎很平常的动作描写,却生动地显示出了曾皙洒脱而知礼地形象。

C.曾皙的回答不同于他人,他直接用非常哲理性的语言述说了他的志向,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表现出他高于其他几个弟子地地方。

D.听了曾皙的回答,孔子喟然长叹。这喟叹表现了孔子对曾皙志向的赞许,又表现了孔子对曾皙勾画地那种理想境界的向往;师生之间产生了感情上地交流与共鸣。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句式的性质与例句“富哉言乎”相同的一项

A.不吾知也 B.敏于事而慎于言

C.贤哉,回也 D.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活用特点与“己欲达而人”的第二个“达”相同的一项

A.瑟希,铿尔 B.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

C.子夏曰:“贤易色” D.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

A.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B.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C.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