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参照①的方式,合理反驳对方的观点。
材料一:
李贺考进士时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反对者说:“你父亲名字中的‘晋’与进士的‘进’谐音,按照避讳的原则,你不能考进士。”
韩愈反驳说:“如果这样的话,①那么父亲的名字中有‘仁’,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
材料二:
有人说:“好的作品永远是少数人的专利品,作品的水平越高,看懂的人必定就越少。”
鲁迅反驳说:“如果这样的话,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一个学生表示他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他说:“我的梦想是像爱因斯坦一样,写出一部伟大的科学著作。”
语文老师反驳说:“如果这样的话,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人们为我国古代四位著名的文学家各题写的一副对联,对联与文学家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②功名事业三朝相,道德文章百世师
③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④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A.①李白 ②欧阳修 ③辛弃疾 ④李清照
B.①李清照 ②欧阳修 ③辛弃疾 ④李白
C.①欧阳修 ②李白 ③李清照 ④辛弃疾
D.①李白 ②欧阳修 ③李清照 ④辛弃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代人没机器,想要看什么书,非得自己挽起袖子抄不可,就算家里有钱,用得起雕版印刷,也得请刻工一个字一个字地雕在版上。在这种情况下,复制的质量就很难保证。因为传抄的人也是普通人,会写错别字,会犯懒,会突然走神而漏掉个把字,会因为急着出去吃饭而擅自把笔画减掉几笔……如果是大部头著作,改动一两个字或许____,但如果是诗歌在传抄时被改了哪怕一个字,那作品本身有可能“____”乃至面目全非。要知道,( ),一字之差,可能就会改变整首诗的格调,可谓____。
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我们____的经典名句,也许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如李白的《将进酒》里有个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清代有人查过古本诗集,发现这句诗居然还有好几个版本:“天生我身必有财”“天生吾徒有俊材”和“天生我材必有开”。可见版本之间的差异有多离谱。直到有近代学者在敦煌唐人手抄诗卷里发现这首诗的踪影,知道了这首诗叫作《惜樽空》,这句诗写成“天生吾徒有俊才”,我们今人才搞清楚这首诗在唐代的真正模样。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无伤大雅 伤筋动骨 一字千里 耳熟能详
B.无关大局 遍体鳞伤 失之千里 耳闻则诵
C.无关大局 伤筋动骨 失之千里 耳熟能详
D.无伤大雅 遍体鳞伤 一字千里 耳闻则诵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贵在含蓄,言在此而意在彼
B.诗歌的特点是以最少的篇幅表达最微妙的含意
C.诗歌创作需要极其认真的严谨态度与作风
D.诗歌与小说、散文、戏剧等都有明显的不同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
B.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
C.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
D.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
填空。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借古说今,暗寓了蜀道之难自古而然。
(2)李白感叹说“借酒浇愁愁更愁”,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李白的愁毕竟还有酒可浇;可杜甫面对着年华的老去、功业的无成、生命的坎坷,想喝酒却喝不得,咏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不知如何才能消泯这深重的愁绪了。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乐曲渐至无声却似愁绪潜滋暗长的妙境。
(4)古代文人擅长借典故寄托情思。李商隐《锦瑟》中借 “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荀子在《劝学》中说自己整天思考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念奴娇①
张孝祥
风帆更起,望一天秋色,离愁无数。明日重阳尊酒里,谁与黄花为主。别岸风烟,孤舟灯火,今夕知何处。不如江月,照伊清夜同去。
船过采石江边,望夫山下,酌水应怀古。德耀归来,虽富贵、忍弃平生荆布。默想音容,遥怜儿女,独立衡皋暮。桐乡君子,念予憔悴如许。
(注)①本词是绍兴二十六年九月作者在建康送别被遣归的家人李氏之作。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帆更起,望一天秋色”二句,点出了季节,且暗示了送别的地点。词人在长江边送别,不时地仰望着满天寥廓的秋色。
B.“不如江月”二句,进一层写出内在的思绪。“伊”,指李氏。词人不想化身为江上的明月,在清夜光照情人,与之同行。
C.“德耀归来”二句是说虽已富贵,怎忍抛弃曾同甘共苦的贤妻!这是词人心中痛苦的呼唤,也是对遣归李氏的悔恨和自责。
D.“默想音容”三句,写暮色中词人独立在长着香草的水边,望着远去的行舟,脑海里浮现起李氏的音容声貌,遥念着孩子。
2.这首词与柳永《雨霖铃》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请在张孝祥《念奴娇》一词中找出进行赏析,并简要分析其效果。
阅读这首词,完成小题。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①
李纲②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③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④何曾专美。
(注)①淝上:淝上之滨,晋军在此以少胜多击败前秦。②李纲,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将。③阿坚:指前秦皇帝苻坚。④周雅:指《诗经》“大雅”和“小雅”中赞颂周宣王派兵征伐西戎的诗篇。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开篇写景,描写长江白浪涛涛,奔腾千里,是阻隔南北的天然界线。
B.“结阵当蛇豕”中的“蛇豕”意思是毒蛇和野猪,在这里比喻凶残的敌人。
C.“夜闻数声鸣鹤”中的“鹤”所表达的意境与“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颢《黄鹤楼》)的“鹤”所表达的意境相同。
D.“延晋祚,庇烝民”写东晋在淝水取得胜利,使国运延续,人民得到庇护。
2.李纲与辛弃疾同为主战派,这首词表现的思想感情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