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自古以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自古以来“英雄”就是诗文中被歌咏的对象。

杜甫《蜀相》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毛泽东《冬云》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董必武《邯郸烈士塔》诗:“血染沙场气化虹,捐躯为国是英雄。”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18年4月27日通过,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你认为今天这个和平年代英雄离我们远吗?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英雄呢?

请综合材料内容,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礼赞英雄 一簇星光点亮一方夜空,一束玫瑰馨香整座房宇。先进人物就像星星一样,组合成天空中的星光,奉献着自己,照亮着众多的人。国家和有关部门设立相关奖项,肯定了他们的付出,嘉奖他们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建设方面的贡献。 先进人物往往高度自律,沉浸于自己的事业,从而可以取得惊人的成绩,做出异常感人的事迹。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陆建新,从参与建设到主持项目,不断刷新着“第一高楼”的高度;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感动中国人物、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鲐背之年,仍在“禾下乘凉梦”与“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中不知疲倦地探索耕耘……如此多的先进人物,尽管身在不同的领域,处于不同的年龄,但都执着于自己的事业,呕心沥血,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褒奖他们,就是要把他们的故事讲给人们听,让人们记住他们的优秀事迹。 从“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那一个个熠熠闪光的名字,就是一面面令人敬仰、励人心志、催人奋进的旗帜。这些先进人物之所以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这样的成绩,在于他们身上有着常人没有的优秀品质,或脚踏实地,或不畏艰险,或默默奉献,或善于创新勇于突破……对他们奖励与表彰,让人们更能了解他们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国家和有关部门设立表彰各类先进的奖项,是讴歌榜样、崇尚模范的具体行动。以奖励之名号召人们学习榜样,不应该止于“诚心正意”的敬仰,而应该有起而行之、始于足下的行动。向先锋看齐,向英雄学习,筑起的将是永不流失的精神钙质。一个个奖项的设立,推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 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英雄,每一个领域都会有模范。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褒奖先进人物,正是在为社会树立楷模,弘扬正能量,让更多人在接续奋斗中成为中国的脊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隶属于材料作文。写作此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的任务,如本题——你认为今天这个和平年代英雄离我们远吗?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英雄呢,可见本次作文应该谈自己对“英雄”的理解。然后审读材料。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材料的主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此题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立意。 具体过程: 抓住材料关键词:聪明,秀出,胆力,英雄,驱虎豹,血染沙场,捐躯,为国,保护法。 本题为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是要理解这些诗句的内涵。 材料首先解释了“英雄”二字的内涵,即聪明勇敢是谓英雄。 杜甫《蜀相》中的歌颂的英雄是诸葛亮,他为兴复汉室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毛泽东的诗强调了英雄需要有胆识,敢为人先。 董必武的诗强调“捐躯为国”的是英雄。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通过,是呼吁我们要保护英雄。 和平的年代,我们当然不需要为国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们同样需要学习英雄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每一个在自己岗位上尽职尽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了一份力的人都是英雄。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的杰出代表,比如“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为中国航天事业奉献一切的人等等。作文过程中应回答,和平年代英雄与我们的距离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英雄,就此立意即可。 【立意】 1、和平年代,人人皆可成为英雄; 2、保护英雄,爱戴英雄; 3、每一个坚守职责的人都是英雄; 4、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需要每一个“英雄”助力。 【素材】 1、不是信仰造就殉教者,而是殉教者造成信仰。——乌纳穆诺 2、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赫塞 3、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张耒 4、以龙虎之姿,遭风云之时。——后汉书 5、是不是英雄要让人民来评。 6、大丈夫做事,雷厉风行。——李渔 7、英雄出于少年。 8、我们不可能全都做英雄,总得有人坐在路边,当英雄经过时为他们叫好。——威尔·罗吉斯 9、在人类自由最不受重视的地方,英雄崇拜总是盛行的。——赫·斯宾塞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礼赞英雄”这一中心论点从“是什么”“为什么”两个角度论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参照①的方式,合理反驳对方的观点。

材料一:

李贺考进士时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反对者说:“你父亲名字中的‘晋’与进士的‘进’谐音,按照避讳的原则,你不能考进士。”

韩愈反驳说:“如果这样的话,①那么父亲的名字中有‘仁’,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

材料二:

有人说:“好的作品永远是少数人的专利品,作品的水平越高,看懂的人必定就越少。”

鲁迅反驳说:“如果这样的话,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一个学生表示他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他说:“我的梦想是像爱因斯坦一样,写出一部伟大的科学著作。”

语文老师反驳说:“如果这样的话,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是人们为我国古代四位著名的文学家各题写的一副对联,对联与文学家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②功名事业三朝相,道德文章百世师

③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④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A.①李白     ②欧阳修   ③辛弃疾   ④李清照

B.①李清照   ②欧阳修   ③辛弃疾   ④李白

C.①欧阳修   ②李白     ③李清照   ④辛弃疾

D.①李白     ②欧阳修   ③李清照   ④辛弃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代人没机器,想要看什么书,非得自己挽起袖子抄不可,就算家里有钱,用得起雕版印刷,也得请刻工一个字一个字地雕在版上。在这种情况下,复制的质量就很难保证。因为传抄的人也是普通人,会写错别字,会犯懒,会突然走神而漏掉个把字,会因为急着出去吃饭而擅自把笔画减掉几笔……如果是大部头著作,改动一两个字或许____,但如果是诗歌在传抄时被改了哪怕一个字,那作品本身有可能“____”乃至面目全非。要知道,(    ),一字之差,可能就会改变整首诗的格调,可谓____。

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我们____的经典名句,也许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如李白的《将进酒》里有个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清代有人查过古本诗集,发现这句诗居然还有好几个版本:“天生我身必有财”“天生吾徒有俊材”和“天生我材必有开”。可见版本之间的差异有多离谱。直到有近代学者在敦煌唐人手抄诗卷里发现这首诗的踪影,知道了这首诗叫作《惜樽空》,这句诗写成“天生吾徒有俊才”,我们今人才搞清楚这首诗在唐代的真正模样。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无伤大雅  伤筋动骨  一字千里  耳熟能详

B.无关大局  遍体鳞伤  失之千里  耳闻则诵

C.无关大局  伤筋动骨  失之千里  耳熟能详

D.无伤大雅  遍体鳞伤  一字千里  耳闻则诵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贵在含蓄,言在此而意在彼

B.诗歌的特点是以最少的篇幅表达最微妙的含意

C.诗歌创作需要极其认真的严谨态度与作风

D.诗歌与小说、散文、戏剧等都有明显的不同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

B.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

C.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

D.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

 

查看答案

填空。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借古说今,暗寓了蜀道之难自古而然。

(2)李白感叹说“借酒浇愁愁更愁”,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李白的愁毕竟还有酒可浇;可杜甫面对着年华的老去、功业的无成、生命的坎坷,想喝酒却喝不得,咏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不知如何才能消泯这深重的愁绪了。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乐曲渐至无声却似愁绪潜滋暗长的妙境。

(4)古代文人擅长借典故寄托情思。李商隐《锦瑟》中借 “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荀子在《劝学》中说自己整天思考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念奴娇

张孝祥

风帆更起,望一天秋色,离愁无数。明日重阳尊酒里,谁与黄花为主。别岸风烟,孤舟灯火,今夕知何处。不如江月,照伊清夜同去。

船过采石江边,望夫山下,酌水应怀古。德耀归来,虽富贵、忍弃平生荆布。默想音容,遥怜儿女,独立衡皋暮。桐乡君子,念予憔悴如许。

(注)①本词是绍兴二十六年九月作者在建康送别被遣归的家人李氏之作。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帆更起,望一天秋色”二句,点出了季节,且暗示了送别的地点。词人在长江边送别,不时地仰望着满天寥廓的秋色。

B.“不如江月”二句,进一层写出内在的思绪。“伊”,指李氏。词人不想化身为江上的明月,在清夜光照情人,与之同行。

C.“德耀归来”二句是说虽已富贵,怎忍抛弃曾同甘共苦的贤妻!这是词人心中痛苦的呼唤,也是对遣归李氏的悔恨和自责。

D.“默想音容”三句,写暮色中词人独立在长着香草的水边,望着远去的行舟,脑海里浮现起李氏的音容声貌,遥念着孩子。

2.这首词与柳永《雨霖铃》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请在张孝祥《念奴娇》一词中找出进行赏析,并简要分析其效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