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1.“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70多份合作文件;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稳步推进。“共”字成为2019“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材料2.2017年11月15日,5岁的白血病患者迈尔斯实现了人生的最大梦想——像“蝙蝠侠”那样拯救世界。为了帮他实现这个梦想,旧金山万名志愿者配合出演。这种为了满足某个特定对象而共同行动的行为,有人将之命名为共情。
材料3.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为此,习主席提出4点主张,其中就有“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材料4.面对美国的封杀,任正非说“不能狭隘地认为爱华为就用华为手机”,华为离不开供应商,也离不开国际市场,必须要融入世界,共同成长。
“共”字历史悠久,我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中就有“共”字:,像是两手持物。“共”,有共同具有或承受,共同、一起,在一起、一齐,一共、总计,与、和等多种意思;当下,时代更赋予了“共”字新的内涵。
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写一篇文章,体现你作为青年人的思想与感悟,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根植于中华大地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文化精华。然而,由于时代和环境差异, ①___,不管是摆放在博物馆还是故纸堆里,它们总是向外界表示着略显保守和僵硬的“面孔”。②___,才能成为鲜活、可亲的大众文化。可以说,③___,而是缺少把传统带入现代生活的创意。而今,当综艺“爱上”诗词,当故宫变得“萌萌哒”……中华传统文化,正在经历“蝶变”,正在用老百姓更加享受的方式,悄然勾勒出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
下面是五种实用文的部分摘录,每则有一处不当。请根据文体特点,分别找出其不当之处并作修改。
(1)校团委决定5月10日下午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校团委通知)
(2)我社向广大师生征稿,稿件要求内容积极向上,文体形式不限,提倡抒写个性。有疑问请质询我社。(文学社征稿启事)
(3)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今天是我校100周年校庆,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广播稿)
(4)有位同学于11月7日上午拾得皮包一个,内有人民币500元、公交卡、手机、钥匙等,请失主到政教处找李主任认领。(招领启事)
(5)诚邀您阅读此函,并携孩子报名参加大会。我们将全力提供服务,期待您孩子的精彩表现能获得评委的垂爱。(邀请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位于我国大西北腹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被沙漠包围,生态系统脆弱,长期处于荒漢化的威胁中。多年来,宁夏几代治沙人 ,用辛勤和智慧,锁住了漫天黄沙,构筑了一道道绿色屏障,创造了一个个绿色奇迹。
黄沙滚滚不见路,跟着驼铃找宁夏。这是60多年前宁夏的真实写照。严重的沙害不仅严重威胁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还长期制约着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安全。 ,只要刮一场大风,上了房顶的沙子和沙漠连成一片,村民晚上回家可以沿着沙坡走上自家房顶。随着荒漠化的日益严重和沙漠的不断进逼,很多村庄甚至被迫数次搬迁。( )。在灵武市的黄河东岸,百余亩“天使林”“师生林”等公益林在阳光下 ,与一片片、一坡坡幼林一起默默抵御着风沙的侵蚀。在这片万亩荒滩上植树造林的带头人是“全国治沙英雄”王有德,40年来他带领宁夏白芨滩防风圃沙林场干部职工一起战沙魔,营造了63万亩绿色屏障,阻挡住毛乌素沙漠向西侵蚀,创造了世界闻名的“白芨滩治沙路径”。从被迫抗争到主动出击,从“要我治沙”到“我要治沙”,从“老典型”到“新面孔”……在与沙漠 的搏战中,不断涌现出的治沙人,建起了一片片绿色“长城”,改变了宁夏山川大地的面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前仆后继 抚今追昔 巍然屹立 旷日持久
B. 前赴后继 抚今追昔 傲然挺立 旷日持久
C. 前赴后继 曾几何时 傲然挺立 经年累月
D. 前仆后继 曾几何时 巍然屹立 经年累月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严重的沙害不仅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还长期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安全。
B. 严重的沙害不仅长期制约着当地群众的生产安全和生活,还严重威胁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C. 严重的沙害不仅严重威胁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还长期制约着当地群众的生活安全和生产安全。
D. 严重的沙害不仅长期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安全,还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宁夏治沙人没有屈服于困境乃至绝境
B. 面对困境乃至绝境,宁夏治沙人没有屈服
C. 宁夏治沙人对于困境乃至绝境没有屈服
D. 面对困境乃至绝境,宁夏治沙人没有被屈服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第一段中“__________”一句,写了鹏背之广;“_________”一句,写了鹏翼之大。
(2)古人“闲来无事不从容”。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苏轼闲游承天寺,借月、竹、柏抒旷达之情,最后说“_______”。李白在《行路难》中闲来垂钓,却“___”。
(3)《琵琶行》写琵琶女演奏时,先用“______”校弦试音,但诗人却用“______”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内心世界的波涛汹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众人
(宋)王安石
众人纷纷何足竞,是非吾喜非吾病。
颂声交作莽①岂贤,四国流言旦②犹圣。
唯圣人能轻重人,不能铢两为千钓。
乃知轻重不在彼,要之美恶由吾身。
(注)①莽:王莽,汉平帝时为大司马,时群臣奏言“大司马莽功德比周公”,一时“颂声并作”,王莽后篡汉建立新朝,民不聊生。②旦:姬旦,即周公,成王幼年即位,由周公摄政,其弟管叔、蔡叔等造谣攻击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标题的“众人”指普通人,“何足”二字说明作者并不在意他们的议论纷纷,反而坚定地认为这些是非是值得高兴而不是担忧的。
B.三四句用典,说明大家交口称赞的不一定是圣贤,反之亦然,还巧妙地暗示了自己的处境,且与尾句相呼应,点明了自己做人的方向。
C.从诗歌艺术方面看,全诗以说理和散文笔法为诗,较为缺乏形象和情感的打造,虽表现出宋诗重议论的特点,但读起来诗味并不丰厚。
D.本诗内容虽主要写的是对待他人意见的态度,我们却能从中感受到一位立场坚定、充满自信,以圣贤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诗人的风骨。
2.本诗内容恰好阐释了《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现出的哲理,请指出哲理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