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什么是中国精神?每个人的看法不尽相同。下面一组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什么是中国精神?每个人的看法不尽相同。下面一组画面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我国激光陀螺研究领域泰斗、工程院院士、已故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高伯龙:86岁的他,穿着跨栏背心编程的镜头上了央视。这个不起眼的小老头,用一辈子的隐姓埋名和不服输的劲头,给中国的尖端武器装上了“眼睛”,让我们的武器做到了指哪儿打哪儿。

“北斗”重要奠基人、交通运输信息化专家王淑芳:追梦“北斗”卫星导航十九年,攻克卫星导航关键技术20多项。功成名就的她,放弃部队相对轻松的安排,奔走于大江南北,到“北斗”最大的用户——交通运输行业做推广应用。

自幼喜爱音乐,因意外失去右手,却笑对未来的圆梦女孩林安露:装上智能义肢的她,和钢琴大师郎朗“四手”联弹的《乘着歌声的翅膀》,让人沉醉,让人动容。而这背后,是她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与义肢无数次的磨合“交流”。

你心中的中国精神是什么?当代社会最需要怎样的中国精神?请结合材料阐释的具体内涵,联系自己的认知、理解和感悟,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中国精神永传承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亦延绵不息,源远流长。在这片华夏大地,炎黄子孙世代传承着一种伟大坚强的精神,这种精神使我们的民族跨越了五千年不曾中断,使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而更加顽强。它就是中国精神,浩浩的中华魂。        滚滚黄河,浩浩荡荡,向东奔腾。五千年前它在奔腾,五千年后它仍不停歇。它,孕育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它,凝聚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曾记否,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从千古一帝到开皇、贞观、开元,再到腐败懦弱的清王朝,再到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从繁荣昌盛到落后挨打,从辉煌的古代文明到水深火热的近代磨难,再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曾记否,屈原吟着《离骚》饮恨汨罗江。苏武持节匈奴而饮雪吞毡,不辱国威。岳飞谨记“精忠报国”抗金有功。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谭词同在戊戌政变的压迫下,写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绝命一语。杨靖宇以棉花树皮裹腹抗击敌人。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的手枪拍案而起……他们哪一个不是具有着民族精神?        而今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民族精神与时俱进。团结一致,保家卫国的志愿军。振兴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雷锋。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大庆石油工人,彻底摘掉我国贫油国帽子。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航天工作人员,让中国人的航天梦想得以实现,从此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还有百折不挠,万众一心的抗震救灾精神。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正是这种伟大的中国精神,赋予了中华民族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无穷力量。 在时代的洪流中,有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代表,也有马云、刘永好等企业家代表,既有郎平、许海峰、姚明等体坛杰出代表,也有李谷一、李雪健等文化领域代表,既有孔繁森、吴金印、尼玛顿珠等优秀党员干部,又有孙家栋、程开甲等两弹一星功臣……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精神可钦可敬,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爱国精神、奉献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这些精神共同汇成了中国精神!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当代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在我们的肩上,背负着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尽管新的历史使命仍任重道远,但是我们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做既有知识才干,又有优良品德,立志报国的时代青年,让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世代相传。 【解析】 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材料以描述画面的形式展现了中国精神的一些具体表现,如高伯龙的矢志报国、淡泊名利,王淑芳的淡泊名利、科技报国,林安露的顽强执着、奋斗追梦等。提示语“你心中的中国精神是什么?当代社会最需要怎样的中国精神?”指导同学们论述话题为“中国精神”。论述“中国精神”的內涵要注意与题目所给的三组材料有内在关联,要找准其中的某一个精神内涵,着重进行论述,不能泛泛而谈。作为一名中国青年,将以怎样的中国精神投身于时代发展的洪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是文章的重点。 立意: ①淡泊名利,乐于奉献。 ②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 ③科技报国,时代先锋。 ④弘扬中国精神,在奋斗中追梦。 素材: 1. 2018年5月,演员范冰冰获“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奖之事一经曝光,舆论哗然。原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崔永元对此评论道:“一个真敢发,一个也真敢领。”6月6日,《人民日报》公众号发表文章称:“中国精神,到底在哪里?今天,我们必须要搞清楚!”随后,“中青在线”“新华报业网”等主流媒体以及众多自媒体纷纷转载这篇文章,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什么是中国精神”的讨论热潮。什么是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2.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作为的民族,也是一个十分注重精神世界的修炼和砥砺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向往国家统一、民族兴旺、人民安康、人生幸福的梦想,如永不熄灭的灯光,照耀中华民族前行,也激发、培育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包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仁义博爱”“扶危济困”的利他精神,“诚实守信”“谦敬礼让”的自律精神,“忧劳兴国”“俭以养德”的勤俭精神等。这其中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主要内容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正是凭着这种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创造和不断发展了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 3. 2018年6月23日,若不是来到《朗读者》,魏世杰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还不知道——他的故事,不仅让主持人董卿落泪,更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他曾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倒霉老头”,但即使“倒霉”,这位已77岁高龄的“核弹老人”却仍然强调:“要热爱幸福的生活,也要热爱苦难的生活。” 1964年,刚从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的魏世杰受国家委派前往青海和钱三强、邓稼先等科学家一起进行“两弹一星”的研制。他在戈壁荒滩上一干就是26年,为我国的核武事业奉献了全部青春。魏世杰负责炸药部件的行动测试,每一百次就有二十次会爆炸,几乎每天都在和死亡共舞。就是在這样的环境下,他终于等来了氢弹爆炸成功的喜讯。26年后,魏世杰终于可以回家和儿女团聚。但命运并没有给他一个子孙绕膝的退休生活。他需要面对的,是一个患有先天性智力残疾的儿子和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女儿。面对这样的境况,他的妻子受到很大打击,也患上了精神分裂症。魏世杰说:“我一家四口有三个重病号,所有的重担基本都落在我一个人身上。我叫自己‘倒霉老头,你说是不是恰如其分?……我这个人一辈子啊,上半生我是在研究这个核武器,这算是为国家;后半生呢,回到家里边,照顾我的亲人,我尽到了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这叫为家。” 4.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是享誉全球的“杂交水稻之父”。早在1964年,袁隆平就已经开始研究杂交水稻。为了找到“不育植株”,他历经六年风风雨雨,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终于在海南一处不起眼的小水沟里找到了这种“不育植株”,然后经过20多年的努力,研究出了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籼型杂交水稻”,增产稻谷两亿吨,不仅回答了西方学者“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而且令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遥遥领先世界,为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2018年,谁又能想到已经88岁高龄的袁隆平,还奋斗在水稻研究的第一线。他不断改良水稻品种,运用“四维改良”技术,在迪拜热带沙漠种植中国杂交水稻并初获成功,这是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让天方夜谭变成了现实,为沙漠地区提升粮食自给能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再添“中国贡献”。努力创新永无止境。正如袁隆平所说:“成功没有捷径。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至于荣誉,我认为它不是炫耀的资本,也不意味着‘到此为止,那只是一种鼓励,鼓励你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5.“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孟凡超是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2004年,他开始主持港珠澳大桥的可行性研究,2009年12月完成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初步设计,2012年10月他又主持完成了港珠澳大桥深水区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2018年10月24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孟凡超感到无比自豪。在他眼里,这座大桥就像是一个自己辛苦哺育出的孩子。 “港珠澳大桥是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全长55公里,世界上还没有先例。”孟凡超说,当时自己的压力非常大,但是他喜欢挑战。当时,登陆点的选择问题成了可行性研究的“拦路虎”。那年,孟凡超和设计团队都没有回家过年,他们沿着伶仃洋西岸一步一步寻找最佳登陆点,却都无功而返。有一天,孟凡超从澳门返回珠海,就在要进入拱北口岸关口时,他发现在澳门和珠海的关口之间有一个过渡地带。他喜出望外,立即用脚步去丈量,发现这个位置有50米左右的宽度,可以建成6车道。最终,拱北登陆点得到了港珠澳三地的一致认可。2018年,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通过验收。放眼世界,可以和它相提并论的,只有连接丹麦和瑞典的厄勒海峡大桥,但后者长度还不及它的1/3。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完成,孟凡超突然有些失落:“我一生中几十年如一日都在搞设计,追求更高标准,找一些坎来爬,突然停下来,感觉有些不习惯。” 结构层次: 《中国精神永传承》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以诗一般的语言开端,点出中国精神在华夏大地上延绵不息,源远流长。然后作者如数家珍一般,列举在中华历史上留下声名的人,屈原、苏武、岳飞、文天祥、谭词同、杨靖宇、闻一多,之后作者又列举了新中国成立后做出杰出贡献的人,雷锋、大庆石油工人、航天工作人员、袁隆平、屠呦呦、马云、刘永好等人。文章热情讴歌这些人,因为他们身上的精神汇成了“中国精神”。最后,文章联想到时代青年,希望他们做既有知识才干、又有优良品德立志报国的时代青年,让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世代相传。文章立意高远,论证充分,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学会区分不同种类的垃圾实际并不算太难,一开始可能需要对照垃圾分类图表,熟悉之后就会在头脑中形成基本概念。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做减法”,即弄清哪些是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和大件垃圾,剩下的几乎都可归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顾名思义是不宜焚烧的垃圾,包括金属制品、玻璃制品、陶瓷、干电池等。这类垃圾不是经常有,因此_____,通常一个月回收一次。资源垃圾就更好分类,包括塑料瓶、饮料食品用玻璃瓶、饮料食品用铝罐铁罐等,并且都要清洗干净,捆扎整齐。至于大件垃圾则主要是边长超过30厘米的家具等,扔大件垃圾需要提前向当地的大件垃圾处理中心申请,并且需要付费。各种资源垃圾_____,不能混在一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话,以一名驻外记者的身份向国内大众媒体发一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

11月19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网络版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关于β淀粉样蛋白产生过程新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裴钢院士研究组经多年研究后发现,β2肾上腺素受体被激活后,会增强γ分泌酶的活性,进而能够增加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症,即通常所说的老年痴呆症的β淀粉样蛋白的产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高价冲刺班的火热,与学生家长急于提高孩子成绩的功利心和焦虑感有关。于是,让孩子报个课外辅导班已经_____________。可是效果到底怎么样呢?一些孩子反映,没什么太大的帮助。花这么大的代价请老师,结果效果很一般,甚至没起到什么作用,其实这并不让人感到_____________。自己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一方面各校对毕业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抓得非常紧且到位,事关自己的声誉业绩,学校老师的责任感也非常强;另一方面,不仅自己的老师能给予紧张备考的学生无微不至的心理关怀,还能对学生指导更有的放矢。尤其面对不够努力或分数不理想的学生,不仅能够时时鞭策,更能进行有效激励引导。明白了这些道理,自然也就不用紧张乃至恐慌了。退一步说,(            )。

校外培训机构里的许多孩子,有很多是因为受到了来自同伴的压力,跟风而为,被家长送去学的。还好,近日,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出现的“超纲教学 ”“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此政一出,许多家长__________,直称是符合新时代的教育环境,可谓___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炙手可热    出乎意料    拍手称快    众望所归

B.风靡一时    出乎意料    拍手叫好    大势所趋

C.炙手可热    见怪不怪    拍手叫好    众望所归

D.风靡一时    见怪不怪    拍手称快    大势所趋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学生连自己的老师都“没底”,那就更难相信培训机构的老师了。

B.一个家长连自己孩子的老师都“没底”,那就更难相信培训机构的老师了。

C.如果连自己的老师都“没底”,那么凭什么相信培训机构的老师就值得“依赖”呢?

D.既然连自己的老师都“没底”,那么凭什么相信培训机构的老师就值得“依赖”呢?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另一方面,自己的老师不仅能给予紧张备考的学生无微不至的心理关怀,还能对学生指导更有的放矢

B.另一方面,自己的老师不仅能对学生指导更有的放矢,还能给予紧张备考的学生无微不至的心理关怀

C.另一方面,不仅自己的老师能给予紧张备考的学生心理关怀的无微不至,还能对学生指导更有的放矢

D.另一方面,不仅自己的老师能对学生指导更有的放矢,还能给予紧张备考的学生无微不至的心理关怀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屈原希望以古贤为榜样,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

(2)《将进酒》中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旅夜书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因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政治抱负,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

(4)李商隐在《无题(二)》中通过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身贫寒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困苦,表现杜甫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注]①雕胡:浅水植物“菰”的别名,秋天结小圆柱形的果实,叫做菰米。用菰米做饭,称“雕胡饭”,古人当做美餐。②漂母:在水边漂洗丝絮的妇人。《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时韩信少时穷困,在淮阴城下钓鱼,一洗衣老妇见他饥饿,便给他饭吃。后来韩信助刘邦平定天下,功高封楚王,以千金报答漂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寄宿山村,因远离家乡饱尝羁旅之思,故心中满是寂寥之意难以言欢。

B.盘子和菰米是白的,在诗人的眼中,月光下的这盘菰米就像珍珠一样耀目。

C.荀媪诚恳款待诗人,诗人感到受之有愧,再三推谢,不忍心享用这顿美餐。

D.全诗朴素自然,于不事雕琢的平铺直叙中颇见神韵,在李白诗中别具一格。

2.颔联中“苦”“寒”二字颇具神韵,请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