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去年的世界女排锦标赛上,塞尔维亚获得冠军,意大...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去年的世界女排锦标赛上,塞尔维亚获得冠军,意大利收获亚军,中国队取得第三名。在半决赛中,中国女排经过五局苦战,以2:3惜败意大利,无缘决赛。有人说,意大利队是中国队的劲敌,如果中国队采用不违反规则的规避战略,在六强赛中故意输给荷兰队,以小组第二的成绩进入半决赛,就可以避开意大利队,大幅增加进入决赛的概率。也有人说,中国女排放弃精心算计,把每一场比赛都当硬仗来打,这种守诚精神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

对于“规避”和“守诚”,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自重人生不放水 一个青年跳入河中,救出落水的儿童,一时被传为英雄。可是在记者采访他救人动机时,他竟说是因为岸上围观的人太多而把他挤进河里去了。许多人说他傻,认为他白白失去了就要到手的“英雄”称号。然而,我为这个青年的诚实点赞,巧取的桂冠无光彩自重人生不放水。 所谓自重人生不放水,就是坚守初心,自我尊重,不虚与委蛇,为自己谋求名利。在2018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半决赛中,中国女排以2:3惜败意大利,失去了决赛权。有人认为意大利队是中国队的劲敌,在六强赛中,如果中国队故意输给荷兰队,以小组第二的成绩进入半决赛,就可以避开意大利队,但是在郎平的竞技词典里,从来没有“放水”一词,她把每一场比赛都当成硬仗来打。不采取规避的战略,一心一意打好每一场球,这就是尊重自我,这就是自重人生不放水。 放弃精心算计,不希求靠技巧胜出,只想真刀真枪的干一场,这才是自重自强的体育精神!通过“放水”,避开强队,虽然并不违规,但也失去了自重自强的精神追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也是一场竞赛,社会把种种桂冠戴到各类佼佼者的头上,以表彰他们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作为每一个参赛者,应当如实的表现自己,优劣等第皆有裁判根据规则去评定。可是,有些人偏不这样。他们功力不足,又求胜心切,非要登上冠军宝座,于是就施展种种“放水”技巧,上演种种夺冠的闹剧和丑剧。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作家方方曾披露的鲁迅文学奖“跑奖”内幕,就是一个典型。 做人做事当然要讲究策略,但是人们一味追求机巧的现状不能不让人担忧。许多人在拜金浊浪的冲击下,以夸逞聪明、纵恣弄巧为能事,为了金钱竟把“伪诈”视若拱壁,将“厚黑”奉为奉为圭臬。“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当靠着诡计偶获胜利,便以为永远都会获胜,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实在太多了。 陶渊明有诗云“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学着做一位守拙者,不忘初心,不断升华人生境界,渡过人生的大江大河,走向光明的未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为材料作文题。 审题:材料作文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材料主旨并进行立意。解答时,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材料的主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以及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立意。 本题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立意。 材料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叙述事实,后一部分陈述两种不同的意见。事实部分介绍了中国女排在半决赛中的表现和成绩,是为了引出关于此事的两种意见,因此写作时所要关注的重点应是这两种不同的意见。意见分歧的焦点是中国队是不是应该在六强赛中故意输给荷兰队,以避免在半决赛中遇上强大的对手意大利队。命题人已经将这种意见分歧用“规避”和“守诚”予以明确概括,所以作文时要围绕“规避”和“守诚”两个关键词进行思考。 角度一:赞同合理“规避”,讲究策略。歌颂机智巧为,批判简单鲁莽。 角度二:赞同“守诚”,歌颂不忘初心。可以探讨体育精神,可以审视商业行为,也可以论述人格品德,谈意义,论价值,析危害,挖根源,多方面、多角度进行阐述。 角度三:辩证分析,综合立意。肯定“规避”,讲究策略,不等于提倡不择手段;肯定“守诚”,不等于拒绝智取。 参考立意:“规避”是一种好策略、“守诚”是不忘初心的体现等。 行文结构:以另一个故事引出坚守初心的观点;再结合女排的比赛表明自己的观点:放弃精心算计,不希求靠技巧胜出,只想真刀真枪地干一场,这才是自重自强的体育精神;由比赛上升到人生,人生也应该自重,当靠着诡计偶获胜利,便以为永远都会获胜,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结尾再次点题,表明体育精神不在于获得胜利,而在于坚守初心,坚守诚心。 素材: 1、不信不利,不成不行。 ——晁说之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王充 3、狡猾的小聪明并非真正的明智。它们虽然能登堂却不能入室,虽能取巧却并无大智。靠这些小术要得逞于世,最终还是行不通的。 ——【英】 培根 4、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艾琳·卡瑟 5、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年少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数千名考生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题是自己练习过的,他就如实上奏皇帝,并请求改换考题。皇帝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对他进行了褒奖。 6、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有人站出来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7、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小时候,特别喜欢读克雷洛夫和得米特里耶夫的寓言故事。一天,得米特里耶夫来屠格涅夫做客,屠格涅夫的妈妈为了显示儿子的才能,就让儿子给客人朗诵一篇寓言。朗诵完毕后,得米特里耶夫问屠格涅夫他的寓言好不好,屠格涅夫说:“好,但克雷洛夫的寓言比你的好!” 得米特里耶夫听后并不生气,反而夸屠格涅夫是诚实的孩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2019年10月19日,全国首台5G网络智能无人驾驶矿用车亮相于在江西南昌举办的2019世界VR产业大会上。该车由中国航天重工、江铜集团城门山铜矿、青岛慧拓智能机器有限公司和航天系统公司联合研制。据航天重工董事长虢劲松介绍,与无人驾驶汽车应用相比,矿区采矿道路条件较差,无固定清晰路标,还可能出现某些不可预测的障碍物,因此路面循迹避障的算法设计是无人矿车驾驶系统的重难点。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文明往往是内聚力和外引力的统一体。一方面,它通过内聚力来维系自身的特质,使自身得以传承和延续。另一方面,  ______ ,使自身得以开放发展。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______ ,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就会走向衰落。只有保持开放,通过交流对话,积极同其他文明进行交流互鉴,才能更好获得外部参照,保持旺盛生命活力。多年来,世界格局不断变化,人们对不同文明共生共存规律的认识逐渐深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_____,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下列小题。

中国印章文化源远流长。印章在古代主要用作身份凭证和行使职权的工具。《说文解字》言“印,执政所持信也”,揭示了印章功能的核心——信。“示信”’,是印章文化功能最本质之点。秦以前,官、私印都称“玺”,起初作为商业交流货物时的凭证。秦以后,印章范围扩大为证明当权者权益的法物。印章和政治仪礼结下了不解之缘,汉初名臣张良_____,解印绶辞归,意味着权力的卸除。

印章的发展史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次在秦汉时期,另一次在明清时期。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明清是印章热的时代,期间名家竞起,流派争衡,印学理论更是_____,促成印章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潮。印章在发展中,出现了丰富的品类,如表字印、室名印、别号印、收藏印、鉴赏印、考订印等等,_____。印章可分为实用的、非艺术性的印章和艺术性的印章。_____,这两部分不是截然分开、互不包容的,而是变动不居、互为转换的。

今天,印章的示信功能已明显削弱,但它的美学系统正在加强甚至扩展。(     ),已显露其“出蓝”之势。印章艺术,正以一种中国的语言方式,向世界讲述着文明古国的历史和文化。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功成身退 层出不穷 俯拾皆是 因而

B.韬光隐晦 应接不暇 不一而足 然而

C.功成身退 层出不穷 不一而足 然而

D.韬光隐晦 应接不暇 俯拾皆是 因而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秦印注重实用,无论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

B.秦印注重实用,无论是外形,还是印文、章法,都呈现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

C.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外形,还是印文、章法,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

D.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呈现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对秦汉范型来说,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

B.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对秦汉范型来说

C.对秦汉范型来说,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

D.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对秦汉范型来说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李密在《陈情表》中委婉地向晋武帝表达他不仕的苦衷:“母、孙二人,___________。”

⑵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手法展现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_____ ______ 

⑶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则说“______ 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①,三黜名惭柳士师②。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③东过连山④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①[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②[柳士师]柳下惠。士师,狱官。《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因“直道事人”三黜。③[桂江]漓江,此处指柳宗元将要前往的柳州。④[连山]指诗人所往之地连州。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一、二句以叙事起,寥寥数笔即勾画出诗人和朋友屡遭挫折的经历,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B.颔联以典明志,“事异”两字,带有自嘲的口气,暗含对当政者的不满和牢骚;“名惭”写出诗人对柳士师的敬意。

C.“并”“尽”二字有情有致,描绘出两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并影荒郊,翘首仰望之景,意境凄惋。

D.诗人以“回雁”、“哀猿”反衬离别之情,诗境也变得凄厉了,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2.“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柳永名作《雨霖铃》的结句。比较这首诗的尾联和《雨铃霖》的结句艺术手法上的异同之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