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有效解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有效解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中国方案。面对世界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起了世界各国日益广泛的关注和日趋深入的讨论。

杜维明从儒家道德与“文明对话”的角度讨论了建立共同体的可能性。在他看来, 共同体”这个词的理想含义在于,“人们在一起共同生活、分享一种共同价值和实实在在的公民道德,并通过致力于实现公善而联合为一体。然而,这样一种统一体允许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信仰差异,只要这种多样性和差异不致侵害他者的基本自由和权利”。对于儒家而言,道徳是形成一个良好社会的必要前提。因此,在儒家“修齐治平”的语境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首先展现为一个道德共同体,杜维明称其为“信赖社群”。对于一个“信赖社群”而言,人与人的交往不仅基于秩序的建构,更在于内心的彼此信赖与道德的影响。

对于儒家生态哲学而言,讨论的范围仅限于人与人的关系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共同体中。儒家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表现为一种扩大化的“信赖社群”,在此关系内人与其他生物都是平等、自由的。早期人类文明普遍有着对人的道德关怀大于动植物的特征。例如,亚里士多德就认为,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皆是人用以维持生计的生产材料。在中国,商周时期的宫廷亦曾以大量牺牲献祭。《论语》也记载,孔子退朝后听说马厩着火,问人的伤亡情况而不问马。但是,儒家文化与传统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于,它不是将动物作为没有自我意识、服务于人类的纯粹工具,而是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儒家虽然承认人在思想与行动上的优先性,但同时能够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在同一场域中的存在物,将自身的权力欲望转化为一种平等和友爱的精神。在儒家看来,人类与自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一方面,人能够通过道德实践参与到天地的运作之中,影响自然万物的生长;另一方面,自然也影响、转化着人的生活,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天道”的尊重和遵循。可见,人类与自然万物之间也是彼此“信赖”、观照的,我们将这样一种共同体结构视为“信赖社群”的扩大化。

这样一种道德共同体有着显著的现实效应,可以为21世纪人类发展提供生存论层面上的启发。尽管全球生态伦理的确立还只是一种构想,但是从人类未来的发展上看,这构想是适合于当前需要的。

(摘编自单虹泽《儒家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依据儒家文化提出的以解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中国方案。

B.杜维明对共同体含义的认识是建立在儒家道德与“文明对话”基础之上的,具有当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C.儒家生态哲学不仅关注了人与人的关系,也关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扩大化的“信赖社群”。

D.传统西方文化将自然作为纯粹的工具,不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这一点与儒家文化一致。

2.下列对文章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结构展开论述突出了儒家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B.文章从儒家道德共同体与儒家生态哲学人手,分析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

C.文章将儒家文化与传统西方文化作对比,强调儒家文化对人的道德关怀的内在价值。

D.文章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讨论,是按从现实到历史再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应对世界前所末有之大变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B.儒家有关人类要对自然平等友爱的观点为全球生态伦理的确立提供启示和支持。

C.对于儒家道德共同体的认识较之于儒家生态哲学的认识前者更为深入和完善。

D.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要成为人类发展的共同理念,还需作出长久的努力。

 

1.B 2.C 3.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本题 A项,“依据儒家文化”于文无据。原文说“在儒家‘修齐治平’的语境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儒家生态哲学视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表现为……”可见“儒家”是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 C项,“儒家生态哲学”“是一种扩大化的‘信赖社群’”错误,原文为“儒家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表现为一种扩大化的‘信赖社群’”,选项张冠李戴。 D项,“这一点与儒家文化一致”错误,从原文第三段“儒家文化与传统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于,它不是将动物作为没有自我意识、服务于人类的纯粹工具,而是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看,西方文化这一点与儒家文化不一致。 故选B。 2.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C项,“强调儒家文化对人的道德关怀的内在价值”有误,此处原文不是谈对人的道德关怀,而是对自然的关怀,见原文第三段“儒家文化与传统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于,它不是将动物作为没有自我意识、服务于人类的纯粹工具,而是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 故选C。 3.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对应原文逐项分析。本题C项,“前者更为深入和完善”错误,文中并未比较对两者的认识程度,选项无中生有。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新兴的网络媒体和社交软件不断涌现。不管是微博营销,还是打造自媒体,都要建立在拥有大量“粉丝”的基础上。“粉丝”数量逐渐成为衡量一个社交平台账号是否具有价值的筹码。正是由于对“粉丝”的大需求,“圈粉”一词作为新兴的时尚用语走进了我们的语言生活,用来指“通过各种方式扩大自己的粉丝群”。如今,“圈粉”甚至已走出网络,在传统纸媒与官方语境中也频频亮相。

对“圈粉”盛行的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近年来,自热方便火锅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然而央视新闻记者调查发现,自热火锅虽然美味快捷,①________。报道中提到,发热包发热时,会产生氢气和还原性气体,而不纯的氢气在燃烧时可能产生爆炸。另外,自热火锅的配料食品包,往往是真空包装长期储存,食品安全和品控是否合格也是大问题。我们强调这些隐患的原因是②________,属于《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中食品明细未包含的食品品种,就全行业来看,技术标准尚未完全建立,导致它的生产和销售仍在存在漏洞。所以出于食品安全考虑,有必要尽快明确标准,从准入门槛到产品成分再到最终的废弃物处理③________。不管怎么说,在食品安全上保持高度的警觉绝不会错,绝不能等到事故发生再去查遗补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阅兵仪式的音响保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声音采集处理和扩音传输。天安门广场今年国庆新________的一组“红飘带”景观雕塑,成为了音响保障指挥部新的“烦恼”。音响部第一次实地演练时发现,“红飘带”的金属面对声音的反射非常严重:一方面影响现场观众收听感受;另一方面增加环境中的杂音噪音,十分影响徒步方队脚步声等细节的收音效果。发现这一问题后,音响部选择用扩音压制回声法——根据此前测量反射声时差,适当延迟现场扩音时间,保证扩音时声音与反射回的声音同步。使用这种方法,解决了此前历次天安门阅兵都没有解决的反射声难题。

今年阅兵现场又增加一项________,观众席进行了分区,观众分低、中、高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间距大约9米,各自对声音要求不一样。高区距离远,低区靠近长安街,自然声、坦克声影响很大。“________”,几乎是天安门阅兵音响工作要求的最好形容。于是今年首次尝试分区控制,每个分区单独设置一个调音台,并安排了音响效果观察员进行实时________。

为了每一处细节,现场共设置了364个话筒,天安门广场灯杆上更新161根扬声柱。长安街沿线安装流动扩声设备520组。在音响部考虑地面反射情况后,确定两次正步之间太约75厘米。因而阅兵当天,在天安门前地面每75厘米就被安装一个地面话筒。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句,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设置  任务  你方唱罢我登场  监测

B.设计  任务  远近高低各不同  监控

C.设置  变量  远近高低各不同  监测

D.设计  变量  你方唱罢我登场  监控

2.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和文中画线句子中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周朴园: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B.国王——国王——都是他一个人的罪恶。

C.清晨在花园中,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然而距离一家大百货商店,只有一箭之地。

D.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一些东西,想一些东西,逗逗乐,画画画儿,唱唱歌儿.…

3.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音响部考虑地面反射情况后,又确定了两次正步之间大约75厘米。因而阅兵当天,在天安门前地面每75厘米就有一个地面话筒。

B.音响部考虑地面反射情况后,又确定了两次正步之间大约75厘米。因而阅兵当天,在天安门前地面每75厘米就有一个地面话筒。

C.音响部在考虑地面反射情况后,确定两次正步之间大约75厘米。因而阅兵当天,在天安门前地面每75厘米就被安装一个地面话筒。

D.在音响部考虑地面反射情况后并确定两次正步之间大约75厘米后,阅兵当天,在天安门前地面每75厘米就被安装一个地面话筒。

4.请用一句话对上面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概括,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35个字。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声誉甚高,引来了纨绔子弟竞相追捧。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类比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黄牛峡位于长江水路的中段,水急礁险,行船又称黄牛滩。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老莱子彩衣娱双亲的典故,既反映了战乱之中天伦孝道难见的现实,又暗扣诗题中“觐省”之意。

B.颔联从自己“无家寻弟妹”想到友人“何处访庭闱”,两句结构对仗意义上下相承,由己及人,寄慨遥深。

C.结尾用“犹恐”二字,表现乱世之中前路茫茫、世事难卜的迷惘,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

D.作者寓居成都,作别友人,将国难家恨、与友人难分难含之情共治一炉,深沉委婉,堪称唐代送别诗的佳作。

2.诗歌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请从情景关系和结构安排两方面对此联进行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