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首次将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这进一步彰显了就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先位置,丰富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内涵。

2012年以来,虽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趋于减少,但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庞大,在就业方面始终存在巨大压力。由于措施得当有力,我国已经连续6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超过1300万人,失业率始终稳定在较低水平。但随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未来几年的就业仍将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此外,一些特殊就业困难群体、零就业家庭等需要给予特殊关照。与缓解就业总量压力相比,就业结构矛盾的缓解和就业质量的提高难度更大,更需要政策持续发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04月16日)

材料二:

[注]CIER指数=市场招聘需求人数/市场求职申请人数,Q4指第四季度。

(数据来源于互联网)

材料三: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决定就业的主要因素。虽然增长的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即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会有变化,相同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不一定会带来相同规模的就业,但总体来看,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前提。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也是把经济增长当作首要目标来追求的。但实际上,就业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我国现在已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与高速增长阶段相比,现阶段的经济增长更依赖于创新,更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更依赖于人力资本红利的增加。最近20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劳动者受教育年限大幅度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显著增加,这是创新的重要源泉。可以预期,随着教育被定位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国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一更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存量如果能够最大可能地实现就业,无疑会进一步推动创新,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最终实现更高水平的增长。因此,解决好就业问题,既事关民生,也事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赖德胜《作为宏观政策的就业优先政策》)

材料四:

在信息化时代,由互联网创造的巨大信息交互平台,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参与者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渠道。互联网提供的及时有效的信息,加强了雇主与雇员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沟通,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工作搜寻等方式,影响个人的就业决策。此外,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广泛应用,还创造了新的工作岗位和新的职业类别,为个体的就业带来多元化选择,能够使个人获得更多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的机会,为提高个体的就业质量带来新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53.2%,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水平仍然较低,并且由于城乡分割、个体差异的存在,在中老年、女性和农民工等人群中的互联网使用率和使用技能都普遍偏低。

(摘编自《互联网使用、就业决策与就业质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存量就业高水平的经济增长

B.各级各类教育长足发展人力资本存量

C.人口基数大劳动力数量大政策持续发力

D.互联网技术新岗位、新职业个体就业质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2年以来,由于措施得当有力,我国失业率稳定在较低水平,但由于人口基数大、经济增速放缓等多重因素,未来几年就业压力仍然是巨大的。

B.尽管相同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一定带来相同规模的就业,但不可否认,经济增长是决定就业的主要因素,因此,当前应当把经济增长当作首要目标。

C.由材料二可知,2017及2018年环保、印刷、包装、造纸行业都处在就业饱和状态,就业前景不容乐观;2018年处在就业饱和状态的行业有所增加。

D.如果提升中老年、女性和农民工等人群对互联网的使用率和使用技能,这将对他们的就业有一定的帮助,对缓解就业压力将起到积极作用。

3.请你结合材料给急需就业者提三条建议。

 

1.C 2.B 3.①了解国家相关就业政策;②避开就业需求饱和的行业,选择招聘需求人数较多的行业;③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个体的就业竞争实力;④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了解就业情形。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C项,“更需要政策持续发力”说法不当,原文说的是“与缓解就业总量压力相比,就业结构矛盾的缓解和就业质量的提高难度更大,更需要政策持续发力”,更需要“政策持续发力”的应是“就业结构矛盾的缓解和就业质量的提高”。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B项,“当前应当把经济增长当作首要目标”错误。根据材料三“我国现在已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与高速增长阶段相比,现阶段的经济增长更依赖于创新,更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更依赖于人力资本红利的增加”可知,“当前应当把经济增长当作首要目标”说法错误。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题干是“请你结合材料给急需就业者提三条建议”,首先要确定答题区间,然后整合材料,组织答案。本题的题干已经给了答题的方向,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结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这进一步彰显了就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先位置,丰富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内涵”分析,并依据我们的社会经验,急需就业者对国家相关就业政策要及时了解,找到就业方向;结合材料二图表内容分析,急需就业者要避开就业需求已经饱和的行业,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招聘需求人数较多的行业,增加就业几率;结合“在信息化时代,由互联网创造的巨大信息交互平台,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参与者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渠道。互联网提供的及时有效的信息,加强了雇主与雇员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沟通,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工作搜寻等方式,影响个人的就业决策”“为个体的就业带来多元化选择,能够使个人获得更多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的机会,为提高个体的就业质量带来新的可能”等分析,就业者要学会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时了解就业情形,结合自身进行调整,以增加就业机会。结合“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劳动者受教育年限大幅度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显著增加,这是创新的重要源泉。可以预期,随着教育被定……并最终实现更高水平的增长”分析,急需就业者要提高个体的就业竞争实力,必须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水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剥一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的理念,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

B.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是自古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结构上采用并列式分论点平行展开。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这一重要观点。

3.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C.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

D.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说中国故事做中国好人:90后小伙小蔡,10岁时因为一次意外,导致视神经萎缩,休学养病和就读盲校期间,他努力学习各种技能,后来在亲人支持下,开办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服务残疾人群体。高二学生小王春节回家,看到村里的土路坑坑洼洼,利用网络众筹平台,发起“乡村路,我心中的泥泞”众筹项目,促成了修路工程的启动。大学生小何应征入伍守卫祖国西南边陲,两年后光荣退伍返回学校,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因奋勇营救落水女子,不幸失去年轻的生命。

这三人中,谁的故事更能打动你?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生活中的现象常常隐含着某种假设,在各类文学作品或论述类文章中也常常含有某种假设。正是这些隐含的假设,才使得所说的观点成立。请参照示例写出下面两句话成立所隐含的假设。

例: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蓬草生长在麻地里,麻是笔直生长的,蓬草不须扶持就会长得挺直。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_________

(2)穷山恶水出刁民。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模仿示例,根据以下汉字的字形推断成语,并说明理由。

示例:扰(半推半就,理由:“推”字的一半加“就”字的一半组成“扰”字)

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天,我们早已远离战火纷飞的艰险,但“撕破我的历史”的考验却同样时刻存在。面对先烈先贤们的         、流血牺牲,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扪心自问:得失之间,是否多了一点私心杂念?困难面前,是否多了一些        一个人一旦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一旦被一己之私遮蔽了双眼,才会很快走上“下坡路”。朱德同志生前常说:“我别无他求,只求做一个自自然然的共产党员。”(   ),才会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也才能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开阔。人生每迈出一步,其实都是在书写自己的历史。擦亮“勿撕破我的历史”的信条,坚定高远的理想信念与精神追求,我们才能在面对考验时保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定力,作出            的抉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豪情壮志  患得患失  问心无愧 B.激情满怀  患得患失  问鼎之心

C.豪情壮志  唯唯诺诺  问心无愧 D.激情满怀  唯唯诺诺  问鼎之心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人一旦被一己之私遮蔽了双眼,一旦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便会很快走上“下坡路”。

B.一个人一旦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一旦一己之私遮蔽了双眼,便会很快走上“下坡路”。

C.一个人一旦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一旦被一己之私遮蔽了双眼,便会很快走上“下坡路”。

D.一个人一旦一己之私遮蔽了双眼,一旦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便会很快走上“下坡路”。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朗如日月、一身正气、不忘初心 B.不忘初心、一身正气、朗如日月

C.不忘初心、朗如日月、一身正气 D.朗如日月、不忘初心、一身正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