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为了督促学生抓紧时间学习,提高成绩,培英中学最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为了督促学生抓紧时间学习,提高成绩,培英中学最近出台了一项规定:学生凡读“闲书”被发现的,一律写检查,同时回家“反思”三天,以示惩罚。消息传出,老师、学生、家长都议论纷纷,有的认为规定得好,它必将产生很好的效果;有的认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何谓“闲书”做出界定,不宜一刀切;有的认为罚得太重,同样不利于学生学习……

对此你有何感受和思考?假设你是培英中学的学生,请你写一篇文章给校报,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佳作展台】 “闲书”宜禁 不宜禁绝 “闲书”者,课外书也。学生所读课外书,一定是其依照兴趣所选之书,或为名著经典,或为流行读物。读之有弊有利,弊端颇大,利亦不小,所以应禁,不宜禁绝。 学校做出禁读“闲书”的规定,自然是因为它浪费精力,影响学习。诚然如此。一方面,“闲书”多是学生自愿去读的书,一读就可能“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如此一来,学生的时间必然被侵占不少,学科学习时间自然大量减少。《淮南子·原道训》中有“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如此宝贵,大量浪费着实可惜。另一方面,“闲书”可能不太健康,容易传播一些负能量,这会导致一些学生思想中毒。《礼记》中有“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古人虽然说“开卷有益”,但这样的“卷”不能修身,开而有弊,不读也罢。 然而,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不让读“闲书”的做法,可能会适得其反。不让读“闲书”,则读书就成了非常功利的行为,学生总是围绕着考试读书,他们怎么可能有阅读兴趣?怎么可能有广博的知识?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一切学科的基础,而不读“闲书”,只看课本和教辅,语文素养就不可能提高,阅读能力也很难增强,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愿望,也许只能是镜里拈花,水中捉月。 何况,“闲书”有好坏,读之有利弊,只看到不好的一面,也不合适。有些所谓“闲书”,像《哈利·波特》《三体》《查理九世》等,内容是比较健康有内涵的,写作水平也是相当高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读读这样的书,不仅能激发想象力,提高语言水平,还能够使心情轻松愉悦,成为精神的极好调剂品。不要认为“闲书”看多了,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对他们的成长没有积极意义;其实正好相反,平时读些课外读物,正是对日常课堂学习很好的补充。 家长也好,教师也好,学校领导也好,应当把目光放长远一些。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非常值得珍惜的,不能因为考试而扼杀这种兴趣。老师和家长应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一定的指导,但没有必要过多干涉。如果学生上了十几年学,除了课本与教辅,没有读过几本书,没有形成阅读的爱好和习惯,也算是十分悲哀的事。 培养阅读习惯是为学生的一生打底子,是在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方式,所以“闲书”宜禁,不宜禁绝。 【解析】 试题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所给的材料是某中学最近出台了一项规定:学生凡读“闲书”被发现的要惩戒。消息传出,学生、家长和老师都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规定得好,必将产生很好的效果;也有人认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闲书”要具体界定,不宜一刀切;还有人认为罚得太重,同样不利于学生学习……写作要求:写一篇文章给校报,表达自己的看法。审清材料:本题以学生熟悉的事件为材料,要求对学校禁止读“闲书”一事进行评论,所谓“闲书”,在校方看来,就是跟课本乃至高考没有直接关系的一切课外读物,包括中外名著、流行作品(如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系列推理小说,等等)以及一些时尚杂志等。从学校出台这一规定的初衷来看,禁读“闲书”有一定道理,但另一方面,读“闲书”可以引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广见闻,提高阅读水平,还能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调剂,所以又不宜完全禁止读“闲书”。有专家指出,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阅读可以说是一个人生存的必备本领。优秀的课外读物,总是开卷有益的,可以让孩子们看到更开阔、更真实、更多彩、更立体的世界。中学生要提高语文素养,还就得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当然,家长和老师也要正确引导,界定“闲书”的范围,不可让宜扬暴力、淫秽、恐怖、颓丧的书籍毒害我们的下一代。参考立意:具体写作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赞同禁读“闲书”的校规,写作时要分析其理由,主要谈读“闲书”良莠难辨,会分散精力,易误人歧途,影响学业成绩,影响学生前途。二是不赞同禁读“闲书”的校规。写作时主要从读“闲书”的好处人手,谈课外阅读的意义。三是两种观点折中,主张禁止其不利者,不禁其有利者。考生应将读“闲书”的利弊分析到位,辩证思考,语言得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观点,要求不超过30个字。

什么人容易成为作家?作家天生具备某种责任,要对当下发生的事情发出自己的声音,是批评也好,建议也好,反正需要提醒社会,使这个社会变得更和谐。对一个作家来说,成名前还要守得住寂寞,整天满世界跑,遍地开花,就有可能遍地荒漠,不可能有沉淀的思想。经验、观察和想象都很重要,但这些都是途径,作家最先要完成的是把握自己的内心,明白“为什么而做”。

 

查看答案

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萤火虫的食物是蜗牛。蜗牛一旦有什么危险,就把头缩进硬壳里,很多天敌拿它无可奈何。__?萤火虫的头顶有一对颚,很细,很尖利。萤火虫捉蜗牛时,先用颚在蜗牛身上轻轻敲打,____,甚至觉得被敲打几下如同按摩一样很舒服。萤火虫的敲打,是向它注射一种毒液。蜗牛在毫无警觉中被麻痹,直到失去知觉。当蜗牛被毒倒后,萤火虫再注射另一种液体,____,然后用管状的嘴喝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悠久的文明传统里,我们能      哪些有利于解决当代问题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长期与周边民族和平相处,并创造性地吸收、转化外来文化,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一智慧值得当代中国社会借鉴。敦煌大量莫高窟里的壁画,以文物形式表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胸怀,提醒我们:在文化发展方面永远不能      、停滞不前。

中华文化就像长江、黄河一样,不断接纳不同的文化支流,最终汇入人类文明的汪洋大海。这一类自然与文明高度重叠的现象,还有很多。(     )中国的现代化,要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上,扎根于        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回顾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并不是要        ,而是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在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造福当代中国人,进而为全人类的幸福作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汲取  墨守成规  丰富  沾沾自喜

B.吸取  墨守成规  丰富  趾高气扬

C.吸取  故步自封  丰厚  趾高气扬

D.汲取  故步自封  丰厚  沾沾自喜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大量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以文物形式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胸怀

B.敦煌莫高窟里的大量壁画,以文物形式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胸怀

C.大量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以文物形式表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胸怀

D.敦煌莫高窟里的大量壁画,以文物形式表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胸怀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将这些自然遗产打上了人类文明的深刻烙印。

B.这些打上了人类文明深刻烙印的自然遗产,正是中国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的体现。

C.这些自然遗产打上了人类文明的深刻烙印,正是中国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的体现。

D.中国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体现在这些打上了人类文明的深刻烙印的自然遗产上。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锦瑟》一诗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它表现的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了诗人全部的情感。

(4)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5)《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措施之后,“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行

吴兆骞

惊沙莽莽飒风飙,赤烧连天夜气遥。

雪岭三更人尚猎,冰河四月冻初消。

客同属国思传雁,地是阴山学射雕。

忽忆吴趋歌吹地,杨花楼阁玉骢骄。

(注释)①吴兆骞(1631-1684)清初诗人。字汉槎,号季子,吴江松陵镇(今属江苏苏州)人。少有才名,与华亭彭师度、宜兴陈维崧有“江左三凤凰”之号。顺治十四年科场案,无辜遭累,遣戍宁古塔二十三年。②属国,指汉朝的苏武,被扣匈奴19年,获释归国后曾任典属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的第一联紧紧围绕“夜行”展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夜行中所见景物的特点。

B.“惊沙”“飒风飙”突出了西北的特点,“赤烧连天”是指烧野草的火焰在远处与天边相连。

C.颔联写三更雪原尚有人打猎,冰河四月才开始解冻,描写了当地的生活习性和物候特征。

D.尾联中“杨花”“楼阁”“玉骢”三个意象,虚实相生,描写春天来临时江南繁华的生活场景。

2.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