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代理学家们提倡的“节孝”观念,其实并不是他们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代理学家们提倡的“节孝”观念,其实并不是他们的首创。至少从汉代以来,国家政府都曾经对社会上的节孝行为进行过表彰和奖励。到了宋代,一方面,政府基本上持续了历代政府对旌表节孝的重视;另一方面,理学家们为强调士大夫应注重气节的道德标准,对“节孝”观也作出了更明确的表述。然而直至宋元时期,国家政府对于旌表节孝的行为,更多的是停留在倡导个案“典型”的层面上。有学者把明以前到明代的旌表贞节行为的演变过程,形象地描述为“由典范到规范”。典范是由倡导所致,而成为规范则必须要有一整套严格的制度化设计来加以保障和推行。明代在固定的审核标准下,对来自全国各地大量的旌表案件,予以定期、集体和分类处理,从而形成了明代旌表节孝的制度化、规律化和等级化,乃至演变至激烈化的特质。

与之相伴相行的是以朱熹为核心的理学成为明代政府所认可推行的政治意识形态范本,这就促使明朝的许多士大夫从理学的角度来诠释和欣赏政府的旌表节孝制度。这样,明政府所推行的节孝行为,就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政策,同时也成为一种社会道德的教化行为。在制度与教化的双重作用下,明清时期的节孝行为,越来越出现违反人性的激烈化特质。《儒林外史》中所描述的父亲眼看着女儿自尽殉夫并大赞“死得好”的故事,在明清两代的文献中并不罕见。在朱熹悟道、传道的福建地区,清代竟有胁迫寡妇殉节的风气。

“孝道”本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但是经过明清时期的制度化推进之后,也在不同程度上走上了泛政治化的极端道路。在上层统治者眼里,孝道的体现就是臣下的“死忠”:所谓“以孝治天下”,实际上就是天下服从一尊。就一般士庶之家而言,争取“孝行”的褒奖可以获取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实际利益。正因如此,为博得孝名而导致明清时期惨无人道的“割股疗亲”行为盛行,显然也是政府对于“节孝”制度化与教化灌输的后果。

宋代理学所倡导的“节孝”,更多的是强调士人自身的道德气节与行为准则,而到了明清时期经过专制政府的制度化、规范化之后,传统的“节孝”观被引入到激烈化的歧途。特别是随着明清时期皇权专制体制的强化和官僚阶层奴庸化的加剧,朱子及理学家们所提倡的勇于坚持士人气节的义理观,基本上成了政治上的一种“摆设”。而某些部分被强调而形成制度化的诸如“贞节”“孝道”,则根据统治者的需求而经过了新的改造和诠释。正因如此,宋代朱子及理学家们所倡导的“义理”“气节”等命题所蕴含的道德价值,还是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加以继承。

(摘编自陈支平《朱子学·理学:唐宋变革与明清实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孝”观并非始于宋代,只是宋代持续了历代对旌表节孝的重视,并对其作了更明确的表述。

B.“由典范到规范”中的“典范”是指明之前的倡导个案典型,“规范”指明代的制度化设计。

C.节孝行为成为明代社会的一种制度政策后,朱子理学就变成了政府认可的政治意识形态范本。

D.对节孝行为进行制度化设计并使之成为道德的教化行为,是“节孝”观在明清发生变异的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分析“节孝”观在明朝前后的演变,告诉人们要客观看待宋理学的内容和价值。

B.文章运用例证法,用“割股疗亲”等事例,证明了明清时期的节孝行为违反人性的特质。

C.文章论证“孝道”走上泛政治化道路,是从上层统治者和一般士庶之家两方面来分析的。

D.文章先叙说节孝观的演变过程,然后溯根源,析危害,先立后破,逐层深入,说理透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朝士大夫们从理学角度诠释和欣赏旌表节孝行为,助推了旌表节孝制度的形成。

B.本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节孝”一旦走上泛政治化道路,就很有可能会改变原本意义。

C.没有良好的国家体制和社会风气,朱子的“气节”“义理”就没有被实践的可能。

D.现在重新审视宋理学,我们既要重视和继承其道德价值,又不能忽视其反人性特点。

 

1.C 2.D 3.B 【解析】 1.试题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C项,“节孝行为成为明代社会的一种制度政策后,朱子理学就变成了……”不正确,原文说的是“与之相伴相行的是以朱熹为核心的理学成为明代政府所认可推行的政治意识形态范本”,是“与之相伴相行”,而不是“之后”。故选C项。 2.试题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认真比照,考查其表述正确与否。D项,“先立后破”不正确,由原文来看,应为“先破后立”。故选D项。 3.试题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为可能说成绝对,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A项,“助推了旌表节孝制度的形成”不正确,原文说的是“这就促使明朝的许多士大夫从理学的角度来诠释和欣赏政府的旌表节孝制度”,可见,“明朝士大夫们从理学角度诠释和欣赏” 的就是“旌表节孝制度”,而不是“助推了”旌表节孝制度的形成。C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依据,且“没有……就没有被实践的可能”表述过于绝对。D项,“宋理学……反人性特点”不正确,原文说的是“明清时期的节孝行为,越来越出现违反人性的激烈化特质”。故选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为了督促学生抓紧时间学习,提高成绩,培英中学最近出台了一项规定:学生凡读“闲书”被发现的,一律写检查,同时回家“反思”三天,以示惩罚。消息传出,老师、学生、家长都议论纷纷,有的认为规定得好,它必将产生很好的效果;有的认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何谓“闲书”做出界定,不宜一刀切;有的认为罚得太重,同样不利于学生学习……

对此你有何感受和思考?假设你是培英中学的学生,请你写一篇文章给校报,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观点,要求不超过30个字。

什么人容易成为作家?作家天生具备某种责任,要对当下发生的事情发出自己的声音,是批评也好,建议也好,反正需要提醒社会,使这个社会变得更和谐。对一个作家来说,成名前还要守得住寂寞,整天满世界跑,遍地开花,就有可能遍地荒漠,不可能有沉淀的思想。经验、观察和想象都很重要,但这些都是途径,作家最先要完成的是把握自己的内心,明白“为什么而做”。

 

查看答案

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萤火虫的食物是蜗牛。蜗牛一旦有什么危险,就把头缩进硬壳里,很多天敌拿它无可奈何。__?萤火虫的头顶有一对颚,很细,很尖利。萤火虫捉蜗牛时,先用颚在蜗牛身上轻轻敲打,____,甚至觉得被敲打几下如同按摩一样很舒服。萤火虫的敲打,是向它注射一种毒液。蜗牛在毫无警觉中被麻痹,直到失去知觉。当蜗牛被毒倒后,萤火虫再注射另一种液体,____,然后用管状的嘴喝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悠久的文明传统里,我们能      哪些有利于解决当代问题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长期与周边民族和平相处,并创造性地吸收、转化外来文化,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一智慧值得当代中国社会借鉴。敦煌大量莫高窟里的壁画,以文物形式表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胸怀,提醒我们:在文化发展方面永远不能      、停滞不前。

中华文化就像长江、黄河一样,不断接纳不同的文化支流,最终汇入人类文明的汪洋大海。这一类自然与文明高度重叠的现象,还有很多。(     )中国的现代化,要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上,扎根于        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回顾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并不是要        ,而是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在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造福当代中国人,进而为全人类的幸福作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汲取  墨守成规  丰富  沾沾自喜

B.吸取  墨守成规  丰富  趾高气扬

C.吸取  故步自封  丰厚  趾高气扬

D.汲取  故步自封  丰厚  沾沾自喜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大量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以文物形式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胸怀

B.敦煌莫高窟里的大量壁画,以文物形式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胸怀

C.大量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以文物形式表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胸怀

D.敦煌莫高窟里的大量壁画,以文物形式表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胸怀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将这些自然遗产打上了人类文明的深刻烙印。

B.这些打上了人类文明深刻烙印的自然遗产,正是中国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的体现。

C.这些自然遗产打上了人类文明的深刻烙印,正是中国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的体现。

D.中国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体现在这些打上了人类文明的深刻烙印的自然遗产上。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锦瑟》一诗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它表现的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了诗人全部的情感。

(4)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5)《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措施之后,“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