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出下列字形正确的一项( )
A.袅娜 镶边 垝垣 义愤填膺
B.斑驳 训鸽 凋零 婆娑起舞
C.淅沥 桑葚 明月 明月铛
D.蒲苇 玳瑁 鸳鸯 夜槌而出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桑葚(shèn) 伶俜(pīnɡ)垝(kuǐ)垣夙兴夜寐(sù)
B.蕈菌(xùn)荫庇(yìn)便言(pián) 匪我愆(qiān)期
C.管弦(xián)踯(chí)躅罹(lí)难 游目骋(chénɡ)怀
D.一椽(chuán) 敛裾(jù)癸(kuí)丑否极泰来(p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野菊花
陈创
野菊花!漫山遍野的野菊花!
花朵不过一分镍币的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的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几番秋风秋雨秋霜。山野早已敛去了辽阔的绿色,只把灰脊背露在人间;紫燕和鸿雁飞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了牛儿和羊儿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唯独野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与进取,举起了开放与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她不禁锢自己,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放。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儿来就开了。从茎顶、从肋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雨唤醒,一齐把眼睛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她把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般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这时,假若你静下心来,你会从袅袅升腾的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的活泼,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
她不固守现成,匍匐的枝条看似柔弱,却从不攀援依附。枝被折去,更多的芽箭立即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的翼翮,拥护着黄花,风来想凌空而去,云过含不尽向往,活脱脱是一幅潘天寿饱和金石的《鹰瞵图》,从大别山巅挂到淮水河沿。当霜雪卷藏这幅宏篇巨构时,她的宿根却在这片沉重而冷静的土地上酝酿谋划,将屈原“上下而求索”的浩歌凝结在心,待时以串发。今年崖头岭上的几株,明年一定要发展成簇;今年篱前坎下的几丛,明年一定要繁衍成龙。星散的,要汇聚;成块的,要连片。然后,在荒滩坡,在贫瘠却是自由的土地上,左冲右突,向四面八方扩张,挺进,步步为营,为营步步。不知是山野滋育了她的野性,还是她的野性诱发了山野的野性野情。
哦,野菊花,这野性的精灵!这野性的勇敢和进取!想怎么开就怎么开,想在哪儿开就在哪儿开。你根本辖制不住她,她也从不约束自己。西风里,严霜下,万花纷谢的境遇中,孤军奋战,举一面嫩金、黄金、赤金锻造的大纛(dào,古军队的大旗),鲜明如火,嘹亮如歌,浓烈如酒,狂放如战胜者的开怀肆笑。
这是一种怎样的野性的美啊!而这野性美的烛照天地的光芒,投射在她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行动中,于生命的运动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教人体味出一种人生境界。故有久久的震颤回荡在心……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二项是( )
A.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连用两个感叹句,表达了作者惊喜的心情,表明了作者对野菊花赞美的态度。
B.第三段写到“几番秋风秋雨秋霜”之后的燕子、鸿雁、檀竹等景物,主要用来反衬野菊花斗霜开放的特点。
C.文章的第四段描写了野菊花花朵的形态,用“静”、“冒”、“睁”、“宣泄”、“毫无保留”等富有表现力度的词语,来表现野菊花团结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
D.第五段描写了野菊花的枝条、叶片、宿根等形态,表现了野菊花热情奔放,热爱生活的性格。
E.本文感情充沛,语言生动活泼,句式错落有致,读起来琅琅上口。
2.联系全文,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野菊花的野性?
3.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结合你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理解,谈谈你从野菊花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
补写下列诗文名句。
(1)匪我愆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以为期。
(2)暧暧远人村,___________。__________,鸡鸣桑树颠。
(3)是日也,天朗气清,___________。_________, 俯察品类之盛。
(4)清风徐来,___________。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歌窈窕之章。
(5)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山房”:士大夫的别墅;“春事”:春天的景色。该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1.概括《山房春事》这首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析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对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余有叹焉 叹:感慨
B.夫夷以近 夷:平坦
C.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D.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悲:悲伤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余有叹焉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可以无悔矣
3.下列不属于“此余之所得也”的“得”这一项的是:( )
A.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B.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C.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