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云南省的一位扶贫干部“狠怼”贫困户的视频火了。视频里,这位干部对贫困户说:“幸福不是张嘴要来的,不是伸手要来的,不是在家中跷着脚等来的!你看看那些开车、住大房子的人家,哪个是靠低保富起来的?不都是靠自己的双手奋斗出来的吗?”
对此,有网友说“讲得好”“有道理”;也有网友不以为然:大道理谁不会讲?农产品价格低廉,守着一亩三分地,一年忙到头,累死累活也发不了家,致不了富。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下面是某班主任在迎新生师生座谈会上发言的初稿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班的任课教师个个都是精英。语文老师在教学上颇有建树,今年又成功忝列特级教师,成为我们学校的骄傲。数学老师教学成绩突出,教学方法灵活,其教法被其他老师纷纷效尤。英语老师不光课教得好,还是位作家,今天他为大家送上他的新书,请大家笑纳。音乐老师歌声悠扬,稍后她将为大家献丑唱一首歌,请大家欣赏。最后希望大家在座谈会上不吝赐教,畅所欲言即可。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巧字。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生活中的“刷脸”应用也越来越常见。手机支付、高铁站安检、入住宾馆或是上班打卡,“刷脸”已经屡见不鲜。然而,①________,也引发了一些信息安全方面的担忧。尤其是在“刷脸”过程中,用户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甚至用户在不同情境状态下的情绪等大量信息都被采集。②_________,用户个人隐私就有可能处于“裸奔”状态。在人脸识别技术蓬勃发展、行业应用方兴未艾的当下,相关部门必须未雨绸缪、多管齐下,③________。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华为今日正式发布自有操作系统:鸿蒙!消息甫出, 燃爆舆论场。
不仅是“鸿蒙”系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而且是“鸿蒙”这个名字所具有的深刻隐喻,人们都看到了华为的抱负,华为的隐忍与坚守。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不 ,不下“先手棋”,不抓住创新主动权,如何避免“卡脖子”?怎能化危为机?不必妄自菲薄,也无需妄自尊大。鸿蒙一开,并不等于 ,用任正非此前的话,就是“我们仍然缺乏良好的应用程序生态系统”。整个系统建立良好生态,需要时间,也需要机会。更何况,面对“群狼”环伺,( )。
鸿蒙一开天地宽!华为加油,中国加油, 中华当有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猝然 深思熟虑 万事亨通 切记
B.猝然 谋深计远 万事亨通 谨记
C.顿时 谋深计远 万事大吉 切记
D.顿时 深思熟虑 万事大吉 谨记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是“鸿蒙”系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而且是“鸿蒙”这个名字所具有的深刻隐喻,都让人看到了华为的抱负,华为的隐忍与坚守
B.无论是“鸿蒙”这个名字所具有的深刻隐喻,还是“鸿蒙”系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都让人看到了华为的抱负,华为的隐忍与坚守。
C.无论是“鸿蒙”系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还是“鸿蒙”这个名字所具有的深刻隐喻,都让人看到了华为的隐忍与坚守,华为的抱负。
D.不仅是“鸿蒙”系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而且是“鸿蒙”这个名字所具有的深刻隐喻,人们都从中看到了华为的隐忍,华为的坚守与抱负。
3.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百倍的努力,不断的超越,才能实现突围
B.百倍的努力,不断的超越,才能帮助我们实现突围
C.我们要实现突围,只有百倍努力,不断超越
D.我们要实现突围,更需百倍努力,不断超越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用比喻的手法描写鲲鹏展翅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月亮升起和缓慢移动的过程,逼真传神,生动形象。
(3)杜甫在《望岳》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其南北坡产生一面昏暗、一面明亮的奇异景观。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罢郡归洛阳寄友人①
刘禹锡
远谪年犹少,初归鬓已衰。门闲故吏去,室静老僧期。
不见蜘蛛集②,频为佝偻欺。颖微囊未出,寒甚谷③难吹。
濩落④唯心在,平生有己知。商歌⑤夜深后,听者竟为谁?
[注]①此诗为作者被免职而重归故地洛阳后所作。②蜘蛛集:古人认为蜘蛛聚集,寓示着喜事临门。③谷:指谷风,即东风。④濩落:沦落失意的样子。⑤商歌:春秋时宁戚高唱商歌,以引起路过的齐桓公注意,后得到赏识并成就大业。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二句,以“远谪”对“初归”,远谪时的年轻人,归来时已变成了鬓发苍苍的老人,反映诗人这些年来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悲辛。
B. 第三、四句,描写了古吏离去、门庭冷落与内室宁静、邀约老僧两个情景,反映诗人因世情冷漠而心灰意冷,便借学禅问佛来寻求寄托。
C. 第五句以“不见”写出诗人一直难遇好事的失意,第六句以“欺”字写出诗人身形佝偻、行动不便的窘况,两句表现出诗人的落魄、衰老。
D. 全诗紧扣题目展开,先由“罢郡归洛阳”之事起笔,接着写自己归来后的真实境况和切身感受以“寄友人”,于娓娓倾诉中贯注了真情。
2.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