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国际货币论坛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8》指出,人民币国际化面临以下主要障碍:一是全球货币政策酝酿变局,金融市场波动性与溢出效应上升:二是人民币金融产品不够丰富,市场体系有待健全;三是合规审查背景下人民币跨境流动通畅度有待提高:四是CIPS业务不及预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展望2018年,报告指出,尽管贸易摩擦升温,关联储继续加息,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中国新旧动能转换加速,货币政策灵活有效,减税降费、放管服改善企业营商环境,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平稳,金融风险有效缓解,资本项目及金融市场加速开放。这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德国、法国以及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对人民币国际化投下信任票。人民币计价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中国铁矿石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A股纳入MSCI、CIPS二期正式运行,这些积极迹象的不断出现,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正在回归2.0快车道。
(摘编自人民网2018年7月15日《人民币国际化正回归2.0快车道》)
材料二:
近日,建设银行正式对外发布《“一带一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2018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推进,人民币作为新兴国际货币的地位逐步稳定,境内外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扩大人民币使用、深化人民币交易能力的兴趣继续提高:2018年人民币参与度预计将进一步提高,63%的境内企业、4716的境外企业和57%的金融机构计划增加人民币跨境结算活动,40%的境外企业和54%的金融机构计划增加人民币存款。
报告指出,在离岸市场上,建设银行积极推进人民币产品创新,不断提高在主要离岸市场的人民币做市报价能力,人民币综合化经营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17年末,建设银行英国、瑞士、智利人民币清算行运营稳定,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其中英国人民币清算行清算量累计突破20万亿元人民币,继续保持亚洲以外规模最大的人民币清算。
展望未来,建设银行将继续积极把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新趋势和新机遇,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大力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创新,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稳健发展。
(摘编自2018年5月28日《金融时报》)
材料三: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有新的思路。短期应该以稳定汇率为主。“811汇改”之后,人民币持续贬值,引起大量资本外流,这延缓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因此,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汇率市场化改革应暂缓推进。同时,中行要加强短期热钱的进出管制,防止短时间内国际投机资本的大进大出,引起境内居民恐慌性挤兑外币,给人民币汇率下跌造成更大的压力。
中期需有序推进金融改革。目前世界上主要国际货币均是开放资本兑换项目与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必须具备这两个条件。中国在经济形势逐步企稳后,要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汇率市场化改革。具体路径应该是:先推进汇率完全浮动,后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
长期要进一步夯实经济基础。决定一国货币国际地位的根本在于该国经济、金融的硬实力。因此,保持中国经济、金融稳步发展,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目的,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深度调整期,在这个阶段,国内各项经济、金融改革必须以合理的经济增长为核心,遵循一定的次序,不可为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而急功近利。
(摘编自2018年7月31日《新一代经济学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根据2018国际货币论坛发布的报告可知,人民币国际化目前客观上存在一些障碍,展望未来不难感知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令人担忧。
B. 建设银行发布的报告指出,2017年人民币在离岸市场上综合化经营水平持续提升,建行将要加强创新,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稳健发展。
C. 由于“811汇改”后人民币持续贬值、大量资本外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延缓,因此我国当务之急是采取相应措施来稳定人民币汇率。
D. 人民币国际化中期目标是有序推进金融改革,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汇率市场化改革,可先推进汇率浮动后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然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因为举措得当,2018年我国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从而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B. 德、法与越来越多新兴市场经济体信任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计价原油期货交易等迹象的出现,标志人民币国际化正在回归2.0快车道。
C. 建设银行英国、瑞士、智利人民币清算行运营稳定,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增强,说明在离岸市场上,建行人民币综合化经营水平持续提升。
D. 人民币国际化的近期追求是深入夯实经济基础,因为保持中国经济、金融硬实力,决定人民币国际地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目的与基础。
3.关于人民币国际化,2018年国际货币论坛与中国建设银行的报告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痴李老三
韦名
城不大,如一大铁锅平放地上,锅沿四周是高高的山,锅底略略平缓的地方便是城。城里人戏称为锅城。
锅城人好戏,由来已久。城志载曰:“梨园婆娑,无日无之……举国喧阗,昼夜无间。”
早年,大凡城里庙会、祭祀或富人家红白喜事,无不搭台唱戏,热热闹闹。当年的锅城,戏是无日不演,看戏呢,则是通宵达旦。
可自锅城人热衷于办企业挣大钱,过上快节奏的生活,锅城演戏几近销声匿迹。慢节奏的戏也几乎无人问津。
城南李老三却是热衷依旧,不仅爱听,更爱唱。
李老三,原名李阿山,独喜潮剧《柴房会》,因钦敬戏里正直、善良、诙谐、幽默的李老三而改名。《柴房会》是一出经典潮剧,讲的是小商人李老三夜宿客栈柴房,半夜遇鬼魂莫二娘,正直善良的李老三怜悯莫二娘的悲惨遭遇,毅然助其复仇的故事。
年轻时,李老三唱《柴房会》,身兼二角。一会是声音洪亮朴实、字正腔圆的男声念白,一会又是悲戚戚、哭啼啼的女声唱。爱戏的李老三早年听遍了四邻八乡演出的《柴房会》,每每听完看完,回家又学又评,十足一个戏痴。
戏痴李老三足足等了30年,找了一个同样是戏痴的女人。女人喜听喜看却不会唱。闲暇时,李老三一字一句教女人学念学唱。低矮的泥砖房里,常常传出《柴房会》精彩片段。清汤寡水的日子里,女人和李老三夫唱妇随,常引来邻居伫足听戏。夫妻俩纵然艰辛,生活却因戏而精彩。日子就在这一唱一和中悄悄流逝。
一日,农闲在家的李老三夫妇又在家拉开架势。
女声:不怕,奴自藏于大哥伞下,便能去得。
男声:天地不公,世道崎岖,恶人自在,屈死无事,我老三越思越想,就是身无盘缠,一路上我求爹爹拜奶奶,忍饥受饿当花子,哪怕是剥破脸皮风霜苦,定教冤魂吐气把贼诛。
女声:大哥仗义恩德难忘,等候来生做马报还。
……
夫妻二人边走边唱。走着,唱着,女人忽然软绵绵地靠在了李老三的肩臂上。女人走了。
李老三右手持着一把红伞,一直为女人撑着。送走了女人,李老三收藏了红伞和黑戏包。伞是女人先前买的道具,戏包是李老三和女人手牵手逛街时一起看中买的。李老三相信,女人自藏于伞下。李老三自此只听戏不唱戏。
在锅城,李老三靠着录音机,一个人孤零零地听了几年戏后,经不住儿子劝说,进城了。那是一个锅城根本无法比拟的真正的城。在城里,李老三先是靠录音机听《柴房会》。录音带换成了光盘,李老三不仅有声听,还有得看。
莫二娘:(入室,见室中有异,又闻蚊帐内鼻鼾之声,揭帐探视。)啊!是何方狂汉,酣睡在帐中?(莫二娘用手一拂,老三翻身下床。)
李老三:哎呀!怎么静静跌落眠床下?(老三坐地搔首狐疑。)
……
看着电视里李老三初遇鬼魂莫二娘,戏中的李老三在二丈高的竹梯上蹿下跳,欲逃无路,惊恐万状……李老三目不斜视,看完,想唱又不张口,一动不动,呆呆坐上半天,恍若隔世。
一日,李老三在报上看到城里大戏院请了一著名潮剧团,连演三天,戏目有《柴房会》。看到《柴房会》三个字时,李老三的眼直了。《柴房会》开演那晚,李老三收拾齐整,带着收藏多年的红伞和黑戏包,一人持两票早早到大戏院。“还有一位呢?”李老三进场时,服务员问。李老三看了看年轻的服务员,笑笑没吭声,径直入场往戏院中间走。偌大的戏院,李老三第一个进场。走到8排正中1、2号位置——那是看戏的最佳位置。李老三在1号位坐下,把红伞和黑戏包小心翼翼地放在2号位置。红伞和黑包在空无一人的大戏院里格外显眼。
戏开演了。“为生计,走四方……”,戏里,李老三朗朗上口的开场白震慑了满满一戏院的“潮粉”。李老三在座位上身体微微前倾,聚精会神,竖耳聆听,右手却不忘抚着2号座位的红伞黑包。
莫二娘:尊一声,我的我的……大恩人!
李老三:叫一句,我的我的……冤鬼魂。
……
台上,李老三和莫二娘边走边唱。台下,李老三听着看着身子忽然一软,斜靠在了2号位上。
戏痴李老三走了。李老三是伴着他带来的红伞和黑包里自己画的一张工笔老妇人像安详走的。
戏还在唱。
(节选自2017年2期《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标题“戏痴李老三”,有揭示主人公形象特点的作用,同时“戏痴”二字又暗示了小说的主要情节,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开头描写锅城的地理形势,介绍锅城人喜爱演戏、看戏的民间风俗,这些环境描写有力地增强了这个李老三人物形象的真实性。
C.李老三在妻子去世时一直为她撑着红伞,他相信妻子就藏在红伞下,戏院看戏时仍带着红伞,这样写的目的是表现他思想很迷信。
D.李老三夫妇热爱潮剧《柴房会》,妻子是演此戏时离开了人间,李老三是看此戏时离开了人间,可见小说歌颂的是重情重义的爱情。
2.小说中三处戏文的呈现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为什么把戏里角色李老三与戏外戏痴李老三对照着写?请结合作品内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宋四家”之一黄庭坚,诗书俱佳,与苏轼并称“苏黄”。黄庭坚书法对当代书法创作有多重意义:对其形式语言的模仿借鉴,是书法学习的初级阶段:对其书理的发现运用,是书法学习的中级阶段:对其天人合一精神的领悟贯通,是书法学习的高级阶段。这三个阶段,姑且称之为由“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再到“本我之境”。
这里的“无我之境”是指深入学习对象,意识不到“我”的存在。学习任何一门艺术或任何一种风格,对其形式语言进行模仿和运用是最为重要的基础阶段。为深入了解和学习书法对象,习书者需要做到“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需要澄心静虑,下大力气研究书法传统,深耕艺术经典,做到李可染先生所言的“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认真体悟经典艺术特点。在这个阶段,遵从要比变通重要,因为只有达到信仰的程度才会深入其中。专一不二是为“无我之境”。
进一步的学习则是了解与掌握书法经典的方法和原则,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即达到“有我之境”。这是对方法论的学习和掌握,大致属于“遗貌取神”,“神”就是艺术本体的方法和原理。例如,黄庭坚书理,体现在章法、结字和笔法等方面。黄庭坚草书的章法是“大九宫”原理,是穿插争让的“嵌合”之法。推而广之,凡是一流书法作品在形式上都符合“大九宫”原理和“嵌合”之法。黄庭坚的书法结字上灵活多变,他把每个字内部的矛盾关系——欹正、疏密、宾主、参差、虚实、向背、繁简等,夸张出来,又能处理妥当,创造了独特的结字法。黄庭坚的笔法也充满律动和涩势,中锋行笔,笔画圆劲而有弹性,如千里阵云,力透纸背,对后世影响很大。上述对黄庭坚书风的研究与熟练运用,属于“有我之境”。因为这个阶段不再是生吞活剥地搬用形式,而是开始回味审视所学对象,并运用其原理形成新的形式。不过,这个阶段还不是真正的“自我”,因为自我的独创性还未形成。
“本我之境”是出乎对象之外,发现与形成独特的艺术“自我”,即形成个人艺术独特的风格面貌。通过艺术历程中漫长的“无我”“有我”阶段,有作为的艺术家一定会形成独特的“自我”,即“本我”。“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是黄庭坚关于书法原创性的宣言,显示出他卓尔不群的铮铮风骨。黄庭坚最终从自然中获得书法创造的原动力。他在《山谷题跋》中写道:“张长史折钗股,颜太师屋漏法,王右军锥画沙、印印泥,怀素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索靖银钩虿尾,同是一笔心不知手、手不知心法耳。”黄庭坚找到了书法艺术与自然规律相通之关键——“同是一笔法”,也就是从自然界发现书法创造的原动力。实质上,艺术家只有回到自然,在自然、社会、人生中得“道”,才会获得艺术创造的本源,从而通过“天人合一”的体验,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
(节选自刘宗超《书法研习三境界》,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黄庭坚学习书法有三个阶段,这三阶段分别是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和本我之境。
B. 无我之境指对艺术对象的形式语言进行模仿和运用,这阶段遵从要比变通重要。
C. 有我之境指对艺术本体的方法原理的学习和掌握,这阶段运用原理形成新形式。
D. 本我之境指出乎对象之外形成个人艺术独特的风格,有作为艺术家表现出自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谈到黄庭坚及其书法学习的三阶段,对下文的深入论述起总领作用。
B. 文章第二段引用李可染先生等言论,论述了书法学习基础阶段如何进行模仿。
C. 文章以黄庭坚书理为例,从章法、结字和笔法等方面解析了有我之境的含义。
D. 文章指出黄庭坚的书法因为达到了本我之境,所以能从自然之中获得原动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模仿借鉴、书理运用到领悟天人合一精神,这过程仅仅适用于书法艺术。
B. 只要深入书法学习对象,达到信仰的程度,就能自然达到书法的本我之境。
C. 如果学习黄庭坚书法时理解并熟练运用其书理,就能达到书法的有我之境。
D. 艺术家回到自然就能获得艺术创造本源,从而通过体验创造新的艺术风格。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末,习近平从北京到陕西省延安市梁家河,在那里插队当了7年农民,他和乡亲们一起住窑洞、睡土炕,过着艰苦的生活。在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苦难中,他树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追求和崇高使命。
材料二
永贞革新后,柳宗元先后被贬为邵州刺史、永州司马、柳州刺史。在柳州,他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四年时光。当时的柳州还是蛮荒之地,他强忍内心极大的痛苦,推行“兴办教育”“改变陋俗”“发展农事生产”等一系列兴利除弊、惠及民生的政治措施,改变了柳州面貌,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你的生活,畅想未来,写一篇文章。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下面是某中学议论文写作要求思维导图,请把这个图的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个字。
下面是某班班长的班会总结发言,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够简明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为了让我们班有一个良好的班风,我们坐在一起献计献策。刚才同学们的抛砖引玉,体现了对班级的爱心和责任心,我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表示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也表示会发奋努力,迎头赶上。我殷切期望大家携起手来,共同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班风有一个彻底的改观!这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