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空空的菜篮子,到“天天过年”的百姓饭桌子;从进...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空空的菜篮子,到“天天过年”的百姓饭桌子;从进口食品难得一见,到摆上普通家庭的餐桌;从“吃饱吃好”的需求,到“吃健康”“吃特色”的需求……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自家餐桌的变化。饮食的变迁,不只丰富了我们的味蕾,还讲述着时代发展的故事。其实,40年来变迁的何止是饮食方面,还有……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      变迁与时代发展”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时代发展的认识与思考,以此作为对建国70周年的献礼。

要求:补充完整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集市变迁与时代发展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集市,对人们有着无可替代的情感。现在每逢刘旺大集人头参动,买卖兴旺。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集市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记得小时候有很多大集市,分布在大的村庄。赶集时,整个村庄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有牲口市、木货市、粮食市、柴草市、草编市、青菜市、水产市、猪羊市、杂货市、布匹市、鞋帽市等。还有包子铺、剃头铺、铁匠铺等。除了买卖,还有耍把戏、卖艺、唱大戏的、三教九流应有尽有。 集市的变化与社会需求有着必然的联系。以前没有农业机械,种地、拉东西都靠牲口,所以牲口市是必不可少的,骡马牛驴一大片,买卖方式也很特殊,需要牲口经纪人中间搭线,才能完成交易,讨价还价要用暗箱操作,买方和卖方要把手伸进经纪人的袖子,用手指谈价格,叫“摸渠”,买卖做成后,卖方和卖方都要付给经纪人服务费。那时去牲口市看热闹,感到很神秘。以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牲口逐渐淡出了农业生产,牲口市也消失了。同样,柴草市、木货市、草编市等也相继远离了集市,成为了历史。现在的集市,大都以服装鞋帽、青菜、水果、海产品、花鸟宠物等为主,规模小了很多,演唱、杂耍也很少见到,欺行霸市、赌博骗钱等不文明行为也几乎消失,可以说现在的集市文明程度提高了很多。 随着经济条件的提升,人们的需求和购买力也提高了很多。过去集市上的货物价格很低,但多数人买不起。记得那时上好的对虾,三毛两毛一对,大肥螃蟹两毛一只,看着流口水,舍不得花钱买。普通人家赶集买的是油盐、火柴之类的生活必需品。给孩子买的也只是一元钱能买十几个旳柿子、软枣、花生之类。偶尔买个肉包、火烧,孩子们就高兴得不得了。现在越好的东西、贵的东西越有人买,差的次的很少有人问津。 从赶集的人群看,退休人员和农村老人居多,年轻人青睐网购,且上班没时间赶集。赶集的目的也不尽相同,除了买卖东西,有的人专门逛花市、鸟市、宠物市等,为的是赏花观景。有的为了集市上见见老朋友、老熟人,还有的老太太,为的是能见到亲戚和娘家人。当然也有图谋不轨,专门到集市行窃的人。 集市这一古老的交易场所,在新的时代赋予了新的使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着方便和快乐。 【解析】 命题方式:命题作文 审题要点:命题作文的命题方式有的是全命题,有的是半命题,还有的是材料+题目。本次作文采用材料+题目的半命题作文形式。从命题结构看,这次作文采用词语式命题方式来命题的,考生要读懂材料内容和主旨,并且由所给的材料延伸,挖掘材料的的含意,选择讲述时代发展的故事,体现你对时代发展的认识与思考,以此作为对建国70周年的献礼。 具体过程: 命题人给出的材料首先列举了老百姓在“吃”方面的变化,然后总结说这样的变化是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自家餐桌的变化,即饮食变化。接着材料说“饮食的变迁,不只丰富了我们的味蕾,还讲述着时代发展的故事。”这句话是说饮食的变迁的影响,更强调饮食的变迁反映时代的发展。“其实,40年来变迁的何止是饮食方面,还有……”,这句话是说反映时代的发展的不仅仅是在饮食方面,其它方面也有很多变迁,涉及交通、建筑、医疗、教育等等。具体表现有:道路、集市、居住条件、出行方式、通讯工具、穿着……,这些跟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有关的各方面的显著变迁,都与40年来我们的时代发展有密切关系。考生要选择自己体会最深、反映时代发展的最典型的故事,写出自己对时代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立意】 确定立意之前要先把“ 变迁与时代发展”这一题目补充完整,比如“集市的变迁与时代发展”“道路的变迁与时代发展”“饮食变迁与时代发展”,等等。总之,文章要通过这些饮食起居的变化给老百姓带来了切身利益,歌颂我们伟大时代的快速发展,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素材】 1、时代在变化,科技在发展,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全新的中国。爸爸说,自建国以来,我们中国就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现在的中国,百姓幸福安康,孩子勤奋好学,青年力求上进,老人幸福安逸,尽享天伦之乐。中国也与外国友好往来,共创丝绸之路。这一切的美好,都要归功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它带领我们走上了新的道路。在我们身边,处处是社会进步的现象。 2、学校的每一间教室都安装了新的触屏白板电脑,上课时,老师再也不用在小黑板上写字了,不用担心粉尘对身体的危害,只要一按开关,全班都可以看到老师所写的内容,想用课件或想查一些资料,只需在白板上切换计算机,就可以有精美的课件或要找的资料。 3、现代社会车来车往,车的种类纷繁复杂,生活中已离不开车,车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观念的转变,车代表了社会的发展。以前,马路上,各类小汽车排着废气,污染环境,但现在的新能源汽年不费油,不费电,也不污染环境。 4、在广场中央,许多中老年人和青年妇女排列成一个个方阵,在工作中忙碌了一天后,在这儿跳单身舞放松、解除疲劳。在音乐的带动下,人人晃动着身躯,摆动着胳膊,脸上洋溢着笑容。周边的花花草草似乎也被音乐渲染了,昂着头欣赏着她们的舞姿,在心中默默地祝福着。一些青年小伙子,也成群结队地漫步在广场四周,欣赏城市夜景。那些大叔大妈,手拿摇扇,坐卧在草坪上,拉家常,聊聊天,好自在。小孩子在花丛边戏耍嬉戏,相互追逐,传来阵阵笑闹声。音乐、人物、美景……构建了一幅多么美丽和谐的图画,这说明我们的生活娱乐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结构】 本文可以写成记叙文,比如写“集市变迁与时代发展”,文章可以开门见山说“随着时代的变迁,集市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接着写出集市的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人们的社会需求变化了,购买力提高了,赶集的人的也与以前不一样了……。然后分析这些变迁的是因为时代发展了,最后总结“集市这一古老的交易场所,在新的时代赋予了新的使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着方便和快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准备编辑我校学生的阅读文集,下列三篇文章为其中的一个单元,请你撰写一个“编写说明”,阐述把它们放在一起的理由。不超过80个字。

《孔乙己》  《装在套子里的人》  《祝福》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有环境专家表示,目前超大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的主要痛点很多。源头上,居民对垃圾分类知晓率高,____,处于“理念上认同,行动上滞后”的阶段。调查显示,目前一些城市在源头的垃圾分类上主要靠垃圾劝导员、志愿者和垃圾处理公司工作人员进行二次分拣,______,甚至存在避开居民做动员工作的倾向。末端上,____。比如,厨余处理设施比例远低于厨余垃圾在生活垃圾中的比例;垃圾焚烧厂规划不合理等。而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各环节因为监管不力而出现脱节、相互推责现象,更是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往常的过年之际,宾朋聚会应接不暇,吃喝宴请,热闹非凡。(      ),为了撑面子,     ,觉得浪费攀比是情理之事。而今,“舌尖上的浪费”乃至成为声势浩大的“全民运动”,“你今日光盘了吗”成为朋友彼此的问候语,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返璞归真,厉行节约已经成为每个人的行动准则。在“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环境中,将节约真正地落实于行,从而人人都在经受着滋养与熏陶。新春走亲访友,以往包装精美的高档礼品深受民众的欢迎,而今这样的礼品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变得      。不比价格讲求实惠成为老百姓挑选礼品的第一标准,“俭以养德,惜而修国”的古训      发扬光大,餐桌“瘦身”、餐具“光盘”成为大家的一致选择。勤俭持家,      ,传统的节俭美德占据了时代风尚的主流。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比阔气     无足轻重     能够     各取所需

B.讲排场     无人问津     能够     物尽其用

C.比阔气     无人问津     得以     物尽其用

D.讲排场     无足轻重     得以     各取所需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世俗的熏陶中,人们似乎有着功利的思维定式

B.人们似乎有着功利的思维定式,在世俗的熏陶中

C.似乎在世俗的熏陶中,有着功利的思维定式的人们

D.人们似乎有着功利的世俗熏陶中的思维定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节约真正地落实于行,人人才能经受得住熏陶与滋养。

B.人人只有经受住滋养与熏陶,节约才能真正地落实于行。

C.人人都在经受着熏陶与滋养,从而将节约真正地落实于行。

D.节约要真正地落实于行,人人都必须经受着滋养与熏陶。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饮酒·其五》中,“____________”两句写景,含蓄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也是对他人的规劝,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听者的反应从侧面衬托出了琵琶女的高超琴技。

(3)辛弃疾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用“____________”两句,暗示朝臣用流言中伤自己,同时寄托老骥伏枥之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张秘校喜雪三首(其二)

黄庭坚

巷深朋友稀来往,日晏儿童不扫除。

雪里正当梅腊尽,民饥可待麦秋无。

寒生短棹谁乘兴,光入疏棂我读书。

官冷无人供美酒,何时却得步兵厨

(注)①乘兴:见《晋书·列传第五十》:(王徽之)尝居山阴,夜雪初霁,忽忆戴逵。逵时在剡,便夜乘小船诣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②步兵厨:见《三国志·魏书·王卫二刘傅传》载:“(阮)籍以世多故,禄仕而已,闻步兵校尉缺,厨多美酒,营人善酿酒,求为校尉,遂纵酒昏酣,遗落世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次韵,古人“和韵”的一种格式,指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和韵大致可以分为依韵、用韵、次韵几种方式,其中次韵要求最高。

B.诗人的朋友很少来往,他自叹“官冷”无酒,心情失落,即使满园积雪,也懒得命人打扫,可见诗人苦于官卑位低,渴望朝廷重用。

C.颔联写到雪中腊梅花期将尽,联想到雪对于农民麦收的重要意义,既可见诗人的审美情趣,又可以感受到诗人心忧百姓的宽广胸怀。

D.“光入疏棂我读书”,典出《艺文类聚》:“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诗人化用典故,表达热爱读书的高雅情趣。

2.本诗题目为“次韵张秘校喜雪”,试分析全诗是如何围绕“喜雪”展开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