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疏广既归乡里,日令家共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疏广既归乡里,日令家共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共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曰:“子孙几及君时颇立产业基阯,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广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堕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说服。

(选自《汉书·疏广传》)

1.解释加点的字

(1)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______

(2)与凡人______

(3)自有旧田庐______

(4)吾岂老不念之孙哉 ______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日令共具设酒食。 B.于是族人说服。

C.况曹自送死,而可迎之邪? D.吾既亡以教化子孙。

3.下列选项中“以”和“趣卖以共具”中“以”的用法一致的选项是:(    )

A.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神卜 B.尖草

C.足音辨人 D.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朝。

4.翻译

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

5.疏广散尽皇上的赏赐,不让子孙坐享其成,可见他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1. (1)多次,屡次 (2)等同 (3)只是、不过 (4)糊涂 2.C 3.D 4.这些银子,是皇上用来赡养老臣的,所以高兴和家乡人、同族人共同享受皇上的赏赐。 5.虑事长远、见识非凡 【解析】 1.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考生需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含义,同时要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含义。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语法现象。 (1)数,多次,屡次;“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译为:多次询问自己家里的余金还有多少。 (2)齐,等同;“与凡人齐”译为:与普通人等同。 (3)顾,只是、不过;“顾自有旧田庐”译为:只是家里本有旧田老宅。 (4)悖,糊涂;“吾岂老悖不念之孙哉”译为:难道我是老糊涂了不顾念子孙吗? 2.本题考查学生常用通假字的理解能力。古书中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这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叫做通假字。考生课下多读多记,能够熟练识别常见的通假字,并能够根据上下文推断文中的通假字。 A项,共,通“供”,供给;“日令共具设酒食”译为:天天让家里供给酒肴摆设酒食。 B项,说,通“悦”,高兴;“于是族人说服”译为:于是族人心悦诚服。 C项,没有通假字,“况曹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译为:何况曹操是自己来送死,怎么可以去投降他呢? D项,亡,通“无”,没有;“吾既亡以教化子孙”译为:我既然没有办法来教化子孙。 故选C。 3.本题考查虚词“以”的意义和用法。“以”的常见用法有:第一,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可译为"用"、"拿"、"根据"等;第二,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作"因为"、"由于"解释;第三,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第四,表目的或结果,译为“来”或“已至”;第五,表修饰,译为“着”“地”。“趣卖以共具”中“以”是表目的的连词,句子译为:催家人去卖东西来供给酒肴 A项,以,介词,凭借;“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译为:这时村里来了个驼背巫婆,她能借鬼神预卜凶吉。 B项,以,介词,用;“掭以尖草”译为:用细草撩拨。 C项,以,介词,凭借;“能以足音辨人”译为:能够凭借脚步声辨别来人是谁。 D项,以,连词,表目的,来;“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译为:这是我的祖上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上朝用的。 故选D。 4.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注意得分点:所以,用来;惠养,赡养;飨,享受,享有;赐,动词作名词,赏赐。 译为:这些银子,是皇上用来赡养老臣的,所以高兴和家乡人、同族人共同享受皇上的赏赐。 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能力。概括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把握文本内容,根据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来揣摩人物性格;其次,找出文中作者的议论句,或者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人物评价的语句,来评判人物性格;第三,通过事件综合起来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 本文重点讲述疏广为教子而疏财的故事,疏广的做法看似不尽情理,但他的一番议论又使人如梦初醒,假使子孙后代安逸于舒适的环境中,百害而无一利,只有让他们自己奋斗,才能打造出更健全的人格。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疏广在两千多年以前就能有这样的教子思想,真是不可多得,这些思想体现疏广是一个虑事长远、见识非凡的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 相思愁白苹。

1.本诗按内容分,属于_______诗,颈联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诗人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浓墨渲染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心情。

B.诗中“飞鸟”隐喻南游的友人,“没何处”写出诗人深切关怀着了远行的友人,烟水迷茫,前途未卜,不知何处才是友人的归宿之地。

C.“远”字点出凝神远眺的诗人视线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友人,“一帆”形容友人只身乘船南游的孤寂。

D.诗人想象友人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苹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

3.这首诗运用什么手法来抒写离愁别绪?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文言知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都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①六王毕,四海    

来于秦   

③燕赵之收藏秦者秦也        

⑤东犬西吠   

二世

⑦金块砾           

⑧以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⑧  C.④⑥⑦  D.④⑤⑥

(2)下列选项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____________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B.后人哀之

C.儿之成,则可待乎!          D.王披襟当之

(3)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______

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C.其制稍异于前。                   D.至于赤壁之下。

 

查看答案

文学文化常识。

(1)柳永,字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朝代)第一个专力作词的人。《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建康是______市的旧称。

(2)黄庭坚以诗文受知于苏轼,和_________、晁补之、张耒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3)《项脊轩志》的作者是明代后期著名散文家________。文中描写修葺后的项脊轩月夜之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

(1)寒山转苍翠,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人生几何?

(3)倩何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长安不见使人愁。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谎言都是虚构的,但虚构的未必就是谎言,就如这世界的艺术舞台上最伟大的悲剧、喜剧大多是虚构的,但它们恰恰因为“虚构”才更有震撼人们灵魂、启迪人们心智的伟大力量。因为这样的虚构是概括了千头万绪的社会表象之后而从中结晶出来的本质。

②几日前,央视的科学教育频道报道,史学界有专家对秦王朝的阿房宫真实性提出了有根有据的否定。基本上已认定,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到的“阿房宫”为子虚乌有,即便往大了说,也仅仅认为那是个没有完工的“烂尾工程”。

③听到这个消息真让我好伤心,我伤心的倒不是司马迁的“造假”,而是我们当今的史学专家们,干吗非要戳穿这个比真实都更真实的谎言呢。阿房宫在中国朝野的所有人心中就是秦王朝暴敛民脂民膏的见证,阿房宫就是秦始皇行淫寻乐的天堂,阿房宫就是秦王朝走向灭亡的墓穴。

④因为有了司马迁笔下的阿房宫,才让历代的王朝在夺得江山后大兴土木、兴建宫殿的狂欲有所收敛。司马迁告诫历代王朝,强大的秦王朝覆灭,虽然不全是阿房宫惹的祸,但在这祸水之中,绝对有阿房宫的一瓢水,这已让历代帝王和谏官们都深信不疑,并成了一个王朝在巩固自己的地位、教导徒孙们的一面镜子了。

⑤到了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这篇文学作品使司马迁那寥寥的笔墨一下了就丰润饱满了,这篇作品的史学警诫价值远远大于它的文学审美意义。

⑥杜牧凭着他的文学天赋,极力铺叙阿房官建造的豪华,“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能有这么密的建筑吗?),“廊腰缦回,檐牙高啄”,“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太夸张了),从骊山一直建到咸阳,遮蔽了天空和太阳。一天之内,一座宫殿里,竟有不同的气候。杜牧这样竭尽笔力宣染阿房宫的奢华,其目的就是要告诫后人,这样穷凶极恶地暴殄天物,就是为自己掘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这才是杜牧写《阿房宫赋》的目的。

⑦别小看了这两篇虚构的文字,它们在某些时候真能起整个封建王朝想大兴土木时的一个“诽谤木”作用了。这可不仅仅是几句简单的告诫,因为那伟大的文字后边,还有个强大王朝的覆灭作了注脚。哪个皇帝都不怕诅咒和谩骂,但哪个皇帝不怕自己的江山动摇呢?所以中国的历代封建皇帝在建造宫殿时,没人再敢超过那个虚构的阿房宫了。这不仅是皇帝宝座的万幸,也是老百姓的万幸,伟大的虚构如此看来也是有力量的。因为虚构的是细节,真实的却是事物内在的本质,否则谎言怎么会有力量呢。

⑧中国的儒家文化中没有忏悔的宗教性质内存,为了限制皇权的无边,调控人的欲望膨胀,文人们便美好地虚构了许多神话、寓言,来拐弯抹角地劝诫帝王,甚至包括平民。虚构的阿房宫,我想就是其中的一个范例吧。

⑨这个虚构的“寓言”性质的作品,就成了封建社会里帝王们大兴土木之前的一个 “舆论监督”的报警器。专制暴政的帝王,当然不会从老百姓的角度考虑自己的行为,但他们不能不从自身的利益上来思考历史上的教训。

⑩如今再打破这个 “虚构的阿房宫已不会让更多的人悲哀和痛心了,因为我们现代的政治体系中已有了相对能彼此制约一下的力量了。否则谁要先戳穿阿房官这个 “虚构的谎言”,那一定会遭到众人更多的咒骂。

[诽谤木]:也叫“谤木”、“华表木”,相传尧舜时于交通要道树立木牌让人在上面写谏言。

1.第3段中说秦王朝的阿房官是一个“比真实都更其实的谎言”是因为

2.在第6段的横线处填写正确语句: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历史上“虚构阿房官”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虚构”具有伟大力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世界艺术舞台上伟大的悲剧、喜剧有震撼灵魂、启迪心智的伟大力量的原因就是“虚构”。

B.史学家根据现有的确凿证据,否定了司马迁、杜牧笔下的阿房宫的真实性。

C.杜牧写《阿房官赋》极力虚构阿房官的奢华,目的是为了告诚后人不要重蹈秦王朝灭亡的覆辙。

D.现代的政治体系中具有能彼此制约的力量,已不再需要只依靠“虚构”来起到警戒的作用。

6.最符合文意的标题是:(     )

A.《虚构》 B.《虚构的阿房宫》 C.《阿房宫的启示》 D.《虚构的力量》

7.文章中说世界艺术舞台最伟大的悲剧、喜剧因为虚构而有着“伟大力量”,请举出一部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说说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1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