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我们真的在乎文化自信,我们不应只从典籍和传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我们真的在乎文化自信,我们不应只从典籍和传统中去寻找支撑点,我们更应该想到的是,我们是什么人,我们每个个体又是怎样的性情,一切世间所谓先进的优越的成就如何培养我的性情。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 怀揣历史责任,让文化自信永流传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所禀赋和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材料中说,如果我们真的在乎文化自信,我们不应只从典籍和传统中去寻找支撑点,我们更应该想到的是,我们是什么人,我们每个个体又是怎样的性情,一切世间所谓先进的优越的成就如何培养我的性情。是告诉我们不仅要传承文化经典,更要筑牢文化自信,怀揣历史责任,让文化自信永流传。 回想几千年前屹立于世界之巅的中国文明——那令人惊叹的四大发明、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以及一系列的科学成就,这些无一不昭示着中国文化曾经的繁荣与昌盛。马可波罗曾在他的游记中赞美中国是“物产丰富的天朝大国",让无数的西方人神往。我们应该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信,因为它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因为它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所做的巨大贡献,也因为它曾带领中国冲向世界的巅峰。 而今,孔子学院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开办,无数的外国人慕名进入;“中国年"在俄罗斯成功举办,吸引了大批外国游客前往游览;中国的功夫之乡每年也都吸引大批外国人前来拜师学艺。这一切都证明了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吸引力。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深刻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和基本内容。没有文化发展,便没有国家民族的兴盛。在对其文化抱有强烈信任和发展的理想信念之下,才能获得坚持和坚守的信心,才能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才能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怀揣历史责任,多一份对于自己文化的信仰与自豪,再多一份自信和从容,我们一定可以让华夏文明在二十一世纪焕发出无与伦比的活力。 无论是文物还是典籍,都只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主体是人,而灵魂是载体中的内在精神。没有一个民族能完全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因为文化融于血脉之中,成为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加速度”,是弘扬中国精神的“源动力”,是凝聚中国力量的“向心力”,是坚持中国道路的“稳定力”。未来,我们要不断发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文化成为祖国崛起的坚强后盾。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自信,更要懂得怀揣责任,让文化自信永流传,让中国文化引领世界!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围绕“文化自信”展开,在肯定在乎“文化自信”时,讲了要注意什么,并引导我们对“我们是什么人”,“我们每个个体又是怎样的性情”,“一切世间所谓先进的优越的成就如何培养我的性情”的问题进行思考,很有现实意义和启发性。材料并未否定“借助传统”成就自己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但更强调要着眼于现在和未来、整体和个体的发展需求。“文化自信”,这种自信不能是无端的,不能是倚仗过去的。写作时,要扣紧“文化自信”这个中心概念,注意“我的需要”与“文化借鉴”的区别与联系,也要注意“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国际传统优秀文化”的区别与联系。写作时,还要注意运用概念性分析法、表里性分析法、互利性分析法、包容性分析法和批判性分析法等多种逻辑分析手段。 立意提示: 1、传承文化经典,筑牢文化自信 2、以发展观念看文化自信 3、怀揣历史责任,让文化自信永流传 4、树立文化自信,从我做起 5、汲时代精髓,铸文化自信 6、文化自信: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7、坚定文化自信,展现个性风采 素材1:从“古诗词热”看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古诗词热,仿佛一股清泉,浸润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仿佛一面镜子,折射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旺盛需求;仿佛一声号角,召唤我们更好地。 素材2:丘吉尔有句名言: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位莎士比亚。丘吉尔并非真的愿意放弃英国当年的殖民地印度,而是借莎翁强调对本国文化的珍惜。 素材3: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深刻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和基本内容。没有文化发展,便没有国家民族的兴盛。 素材4: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习近平 【范文层次】 文首段以对文化自信的认识开篇,引用所给材料,提出中心论点:怀揣历史责任,让文化自信永流传。第二三段由回想几千年前屹立于世界之巅的中国文明,到展现今日的辉煌,引用习总书记的讲话片段强调坚持文化自信的意义。最后一段讲明文化的主体是人,传承文明需要一种精神,并再次重申坚持文化自信的意义,呼吁号召中学生怀揣历史责任,让文化自信永流传,强化观点。文章首尾照应,引用分析入理,具有时代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面这段文字,请给“精神亚健康”下定义。要求不超过70个字。

“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对生活缺乏热情,活着的意义仅仅在于活着;二是对他人缺乏感情,淡漠、疏离,甚至于防范、欺骗;三是对事业缺乏激情,精神萎靡,庸碌无为;四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社会的冷暖对他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究其原因,是人们在精神追求方面失去正确标准,缺乏价值的支撑点。

精神亚健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园广播站的一则广播稿,其中有四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吕梁英雄传》(长篇小说),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马烽和西戎。全书共80回之多,全部是吕梁革命史的真实写照。为提高同学们的阅读鉴赏能力,校广播站将播出专题节目,为大家解读这部小说,到时将开通热线,由王宏老师为同学们垂询相关问题。敬请关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家族为本位、家国一体,是中国传统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春运的壮观景象,未必能为西方世界理解,国人却能心领神会。与最爱的家人相会,方不负一年的奔波与辛劳。更重要的是,在春节的相聚中,每一个中国人都将面临心灵的终极拷问:我是谁?有个       的段子是这么说的:身处北上广的托尼、露西,回到村里,就变回了二狗、翠花。撇开戏谑的成分不谈,能在故乡找回自己、发现自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其实,能从春节汲取力量的,又何止是个人?互相关爱、真诚祝福,构成了春节的每一个底色,也被印证了中华民族的特征:团结统一。无需     的宣传,也无需不厌其烦的诉说,它早已印刻在每一张摆放着年夜饭的餐桌上、每一个温暖人心的拥抱里、每一幅合家欢的幸福画面中。当然,我们不必否认,随着时间的推移,欢度春节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停滞不前,并不是可取的态度。在饭桌上被亲友逼问、催婚,为了领压岁钱不停地磕头,凡此种种,都给欢乐祥和的春节气氛添上了不和谐音。因此,想要过好春节,不妨大胆做好减法,去除陋习。(    )。有人说,不再看春晚是家庭气息淡薄的表现。其实,全家一起看电影或看网剧,又何尝不是一种新年俗?娱乐、休闲方式的多元化,意味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已经变得更自由、更丰富。同理,俏皮的表情包取代了     的祝福,有趣的抢红包打消了“节日腐败”的烦恼……敢于拥抱新生事物,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才能获得新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家喻户晓   雷厉风行   故步自封   千篇一律

B.家喻户晓   大张旗鼓   抱残守缺   众口一词

C.耳熟能详   大张旗鼓   抱残守缺   千篇一律

D.耳熟能详   雷厉风行   故步自封   众口一词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每—个春节的底色由互相关爱、真诚祝福构成,也被印证了中华民族的特征:团结统一。

B.互相关爱、真诚祝福,构成了春节的每一个底色,也印证了中华民族的特征:团结统一。

C.互相关爱、真诚祝福,构成了每一个春节的底色,也印证了中华民族的特征:团结统一。

D.春节的每—个底色由互相关爱、真诚祝福构成,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特征也得到了印证。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同时需要我们确立崭新的表达方式。

B.同时,确立崭新的表达方式是我们让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具体行为。

C.我们为了传统的文化生生不息,同时也应确立崭新的表达方式。

D.同时,为让传统文化生生不息,我们也应确立崭新的表达方式。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其《师说》中以孔子从师的例证证明了“____________”的观点,而郯子等人道德学问不及孔子又与后文“____________ ”的观点相照应,论证严密。

(3)《诗经﹒氓》中女主人公与男子在结婚问题上产生分歧后,她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解释原因,再将婚期定在秋天以平息男子的愤怒。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次韵陈履常雪中

苏  轼

可怜扰扰雪中人,饥饱终同寓一尘。

老桧作花真强项,冻鸢储肉巧谋身。

忍寒吟咏君堪笑,得暖欢呼我未贫。

坐听屐声知有路,拥裘来看玉梅春。

(注)①本诗作于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赈济颖州雪灾百姓之后。②强项:形容性格刚强不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次韵”要求和诗依照原诗用韵的次序,“酬”则仅指以诗文相赠答。

B. 诗人体验了雪中灾民的饥寒与痛苦,对他们的遭遇寄予了深切同情。

C. 诗中描写老桧和冻鸢,一刚强一巧谋,敏锐抓住了它们的形象特点。

D. 诗人表面上对陈履常忍寒吟咏加以讥嘲,实则赞美了他高雅的情趣。

2.如何理解这首诗最后两句的含意?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