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呼应着“一带一路”倡议,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的延伸,诗歌创作也开辟出了一条朝向海洋的航线。越来越多的诗人将笔触伸向大海的神秘与无垠,抒写海洋意象与海洋经验,从而拓宽了新诗的题材,形成了诗歌创作中审美方式的嬗变与生存经验的更新。
②海洋意象与海洋经验对于中国诗人来说并不陌生。当曹操面对大海时,首先征服他的是大海对日月经行的容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但是,曹操在《观沧海》中对海洋的书写也预示了诗人的位置与书写范式:一种海边眺望式的感性书写。这种书写一直延展到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意味着诗人的立足之地仍然是坚实的陆地。诗人用想象中的春暖花开遮蔽了对大海本身的恐惧,拒绝了直接面对大海不测的幽深与辽阔。这种对于海洋的眺望式书写构成了审美经验与生存经验的双重自闭。在眺望中,海洋成为陆地的中断而不是延伸,作为陆地的限制而不是开放。用黑格尔的话说,他们和海不发生积极的关系。
③现在,到了必须与海发生积极关系的时刻。诗人们不再满足于对海的眺望与想象,而是真正地朝向海洋,投身海洋,置身于大海之中。“一带一路”倡议为海洋诗歌创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三沙抒怀》《诗遇三沙》《海天集》等诗集的陆续出版,展示了诗人们跃过陆地的边界,朝向海洋,投身大海的积极努力。诗人们终于摆脱了眺望式、观光式、想象式的海洋书写,而真正让海洋作为一种诗歌元素内化为诗人的生存视野,从而在诗歌中带来一种全新的生存空间感受与诗歌审美经验。
④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意味着一种新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经验的开拓。在诗歌中,海洋成为祖国的具体构成部分,被诗人具体地感知。诗人李琦在《三沙笔记》中写道:“祖国在此,有了颜色、气味、形状和声音/蓝色的系着白浪花飘带的祖国/贵重的被波浪簇拥的乡土。”诗歌更新着人们对于祖国的认知:无垠的大海的蓝也是我们贵重的乡土。
⑤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意味着“海与诗”构成一种丰富而微妙的互喻关系。海洋在拓展诗的经验疆域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激发诗歌本身的形式与语音的潜能。诗人蒋浩的作品《诗》是一首典型的“海之诗”。在诗中,“诗与海”之间具有非常微妙的互喻、互文关系。诗歌采用的体例具有波浪般的片段性、一种海水涌动的语法和一排排浪式的句群。“岛是这颗心脏。波浪是,船也是。”诗人不再仅仅把海洋作为一个观光的对象,而是将海洋当成一个立足点,重新展开诗人的语言和诗人的世界。
⑥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意味着一种新的诗歌审美经验的体验。当诗人被命运驱使,来到大海之中,他总会从大海里获取他所寻找的东西。许多震撼的瞬间会楔入诗人涌动的生命的潮汐中。这样的瞬间,要求诗人更新自己的诗歌语言与诗歌经验来适应这种全新的生存经验;或者说,为这种全新的生存经验找到一种恰当的诗歌表达。如果再用以前的“风、花、雪、月”的诗意经验模式,显然不能够很好地应对商业化、全球化和海洋化的新的生存秩序。
⑦当一个诗人敢于站在大海边上,敢于出海,敢于像海燕置身于海洋的风暴中,他才不会辜负这个新时代。
(摘编自田一坡《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审美方式的嬗变促使诗人们拓宽诗的题材,把笔触伸向大海去抒写海洋意象和海洋经验。
B. 从李琦和蒋浩的作品看,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通过海与诗的互喻,能更新我们对祖国的认知。
C. 当诗人跃过陆地的边界,投身大海之中,那些震撼的瞬间总会使他找到一种全新的生存经验。
D. 当诗人将海洋当成一个立足点而不是观光对象时,诗歌语言就不再是以前的“风花雪月”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开篇就提出了“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的背景与意义。
B. ②至⑥段从不同角度提出分论点以论证中心观点,各段之间构成并列式的论证结构。
C. 在论证对待海洋的态度上,作者列举《三沙抒怀》等,与曹操和海子的诗形成对比。
D. 文章最后指出诗人们要敢于置身海洋的风暴中,才不会辜负这个新时代,收束有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只有摆脱眺望、观光、想象式书写,让海洋内化为诗人的视野,才能带来全新的诗歌感受。
B. 诗人如果恐惧大海,拒绝直面其幽深辽阔,就容易造成审美经验与生存经验的双重自闭。
C. 想要很好地应对商业化、全球化、海洋化的生存新秩序,就要摒弃传统的诗意经验模式。
D. “一带一路”的倡议为海洋诗歌创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可见时代呼唤诗人也造就诗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 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 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贴着你的心窝,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我最亲爱的祖国,你是大海永不干涸,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这首《我和我的祖国》堪称 2019 年最红的歌,它唱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无论老人还是孩子,都在共唱一首歌《我和我的祖国》。 同时,同名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也在 9 月 30 号如期上映,为祖国七十华诞献礼,反响空前。一个个“我”深情诉说着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一个个“我”甘愿为祖国母亲的繁荣富强奉献热血青春。
为了庆祝建国七十周年,本校(“兴华中学”)要举办一场主题为“我和我的祖国”的演讲比赛,请你以参赛者身份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
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7个字。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①________。文明交流互让世界文明变得多彩而丰富。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②________,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文明是平等的,③________。承认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的平等性是前提,否则难以发现其它文明的美。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オ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与金庸本人的人生乃至性情,当然有联系,但不可____ 。简单梳理金庸的人生轨迹,你会发现它并没有武侠小说中那样____。金庸的第一本书不是《书剑恩仇录》,而是《献给投考初中者》的试题精编,凭借这本全无飘逸空灵意境可言的工具书,金庸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金庸读大学时念的是外交系,原本希望成为一名外交官,但最终因为性格问题未能如愿;后来金庸涉足报界,虽然也做得____,但终究不及他在武侠小说方面的巨大成就……
看,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有多少人没有过对世俗名利的向往?又有多少人未曾遭受过梦想无法照进现实的挫折?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怀揣《九阴真经》《葵花宝典》、骨骼清奇、天生任督二脉早已打通的绝世高手和旷世奇才,更多的不过是在生存与命运、欲望与现实之间徘徊和挣扎的凡夫俗子。金庸,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 )。
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写道:“真正的人,真正的事,往往不及心中所想的那么好。”金庸未必有大侠那样的快意人生,但他一定是一位 的武侠小说大家。
山东高密虽然说是莫言的精神原乡,但是金庸则用一支笔练就了一个瑰丽的武侠王国。那里山川锦绣,沟壑万千,那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响亮的名字,都有独特的语言和表情。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等量齐观 一波三折 风生水起 名不虚传
B. 一视同仁 一波三折 如火如荼 当之无愧
C. 等量齐观 跌宕起伏 风生水起 当之无愧
D. 一视同仁 跌宕起伏 如火如荼 名不虚传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武侠幸运地找到了金庸,又或者,金庸幸运地遇到了武侠
B. 金庸幸运地找到了武侠,又或者,武侠幸运地遇到了金庸
C. 武侠幸运地找到了金庸,而且金庸幸运地遇到了武侠
D. 金庸幸运地遇到了武侠,并且武侠幸运地找到了金庸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山东高密如果说是莫言的精神原乡,那么金庸则用一支笔开辟了一个瑰丽的武侠王国。
B. 虽然说山东高密是莫言的精神原乡,但是金庸则用一支笔构筑了一个瑰丽的武侠王国。
C. 山东高密虽然说是莫言的精神原乡,但是金庸则用一支笔开辟了一个瑰丽的武侠王国。
D. 如果说山东高密是莫言的精神原乡,那么金庸则用一支笔构筑了一个瑰丽的武侠王国。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写去近郊的人,可以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时“________”;而到千里外的人,则需要“__________”。
(2)“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