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下面一段话的内容,就“碎片化阅读”提取关键信息,不超过60个字。 网媒的快速...

根据下面一段话的内容,就“碎片化阅读”提取关键信息,不超过60个字。

网媒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碎片化的浅阅读已成为当代人阅读的主要方式。人们从微博、微信、头条及其他媒体上获取碎片化信息,快捷且看似忙碌的阅读使人们倾向没营养的快餐文化,而没时间投入经典作品的细细研读。加之碎片化的阅读不需要思辨,绝大多数人沉溺于此而忽略了从经典中提升思维和辨别的能力。

 

①颠覆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②从微博、微信、头条及其他媒体上获取信息;③不需要思辨。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与段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所给材料,划分层次,筛选关键词句,最后整合答案。本材料共有四句话组成,前两句为第一层,“网媒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碎片化的浅阅读已成为当代人阅读的主要方式”可压缩为“碎片化的浅阅读颠覆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第三句话为第二层,即“人们从微博、微信、头条及其他媒体上获取碎片化信息,快捷且看似忙碌的阅读使人们倾向没营养的快餐文化,而没时间投入经典作品的细细研读”,主要介绍了碎片化阅读获取信息的方式,包含微博、微信、头条及其他媒体;第四句为第三层,即“加之碎片化的阅读不需要思辨,绝大多数人沉溺于此而忽略了从经典中提升思维和辨别的能力”,这里介绍的是碎片化的阅读的特点——不需要思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1)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手机是今天人类常使用的现代发明,可以满足生活中的所有需求,改变了人、社会,甚至世界。作为工具的手机,几乎进化成人类身体的一部分,手机里的信息,就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部。没有手机的日子,会让人陷入恐惧的深渊。

(1)手机不一定能够满足生活中的所有需求。

(2)

(3)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知识或者说科学的确切性决定了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可以反反复复地运用,去获得相对确切的     效果。运用知识的人越多,知识的地位就越牢固,由此形成了一种人类共有的意识形态:知识是有用的,经得起检验,因而值得相信,值得崇拜,更值得追求。事实上,知识的“确切性”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可以相信”或“无可     ”的内在因素。例如,“水往低处流”作为一种知识,不只是它的确切性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更让人看到或想到位势高低落差.确信一旦有水流过,绝对不会从低处流向高处。可见,“确切性”就是某种相信、信赖甚至于信仰的别名。基于此,(  )。他们相信知识、运用知识和追求知识。他们清楚地知追,与“确切性”为敌,是不可能胜利的,也是很      的。

神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复杂原因。它以人类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精神活动,构造了一个超然的思想体系,     出了一个极致完美的理想世界和超现实的终极善者,譬如上帝。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预设  质疑  荒唐  推演

B.预期  置疑  荒唐  推演

C.预期  质疑  荒诞  推算

D.预设  置疑  荒诞  推算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只是它的确切性经得起生活的检验,更让人在看到或想到位势高低落差时,确信一旦有水流过,绝对不会从低处流向高处。

B.它的确切性不只是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看到或想到位势高低落差时,更让人确信一旦有水流过,绝对不会从低处流向高处。

C.它的确切性不只是经得起生活的检验,更让人在看到或想到位势高低落差时,确信一旦有水流过,绝对不会从低处流向高处。

D.不只是它的确切性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更让人在看到或想到位势高低落差时,确信一旦有水流过,绝对不会从低处流向高处。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知识或科学领域里聚集的求知者是为数众多的

B.聚集在知识或科学领域里的求知者是为数众多的

C.为数众多的聚集的求知者是来自知识或科学的领域

D.知识或科学领域里,聚集了为数众多的求知者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人诗心往往相通,陆游曾在某年的“十一月四日”夜阑人静之时“卧听风吹雨”,梦见“铁马冰河”;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也曾用“_____”来表达类似情怀。

(2)《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村中庆典将近,乐声不断,反映村中民风纯朴的诗句是“_____”。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

(4)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________”。

(5)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是:“_____

(6)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杂 感

陆游

雨霁花无几,愁多酒不支。

凑凉数声笛,零乱一枰棋。

蹈海言犹在,移山志未衰。

何人知壮士[注],击筑有余悲!

〔注〕壮士:此处指荆轲。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一景一情,上句雨后萧条之景烘托下句酒难消的忧愁悲愤,定下基调。

B.颔联借凄凉笛声喻人民哀怨声,借棋局喻朝政混乱、国家日受宰割的局面。

C.尾联借壮士荆轲击筑悲歌无人能识,抒发了诗人内心慷慨激愤的爱国情怀。

D.本诗前两联主要写景,后两联主要抒情,和他的《游山西村》的写法迥异。

2.诗的颈联用典历来为人称道,请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屠岸贾为司寇,将作难。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皆灭其族。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居无何,而朔妇生男。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然赵氏真孤乃反在,婴卒与俱匿山中。居十五年, 晋景公疾,问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告。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氏孤儿,召而匿之宫中.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赵孤名曰武。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命,并命群臣。非然,孰敢作难?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今君有命,群臣之愿也。”遂反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及武,为成人,婴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武啼泣顿首固请曰:“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之,世世勿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

B.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

C.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

D.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即冠礼,是古代中国汉族男性的成年礼,一般在二十岁举行。

B.顿首即磕头,古代跪拜礼之一,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比稽首礼更加隆重。

C.齐衰亦作‘齐縗”,丧服名,用粗麻布制成,以其缉边缝齐,故称“齐衰”。

D.祠是古代祭祀的一种,春祭为“祠”,引申为祭祀。也指供奉祖先等的庙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孙柞臼有勇有谋,他在赵氏旧主被害之后,冷静筹划,用自己的牺牲瞒过了抓捕的士兵,与程婴相互配合一起救下了赵氏孤儿。

B.程婴忍辱负重。他没有为赵朔立即殉难,而是假装投敌,卖友求荣;他将赵武藏匿于山中,一直在等待和寻找机会将实情告知晋景公。

C.程婴不负所托。他毅然决然地承担起更困难的奉养遗孤的责任,在十五年间,躲在深山,终于迎来复仇的一刻,并以死明志。

D.赵武懂得感恩。他在程婴表明死志时极力劝阻,愿意终生报答程婴;在程婴义无反顾地赴死后,又为他服丧、祭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赵氏先君遇于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

(2)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今君有命,群臣之愿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