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语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用来传递信息、思考推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语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用来传递信息、思考推理、传承文明、身份认同。人使用一种语言,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并以这种文化身份存在。

社会生活中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需要语言。商贩用语言叫卖商品,教师用语言传授知识,医生用语言探查病情。俗语“三寸舌胜过百万兵”,就是指语言发挥出的极致的交际作用。当然,中国文化很重谨言慎行,言行合一。“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光说不练假把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交际生活中人们为界定社会关系也需要语言。《论语》中有“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就是提醒人们在交际生活中要了解对方。中国人素来注重说话的场合和彼此的关系,以界定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精神生活中人们思考推理、认知外界需要语言。“话不说不明,灯不挑不亮”,没有语言,概念便没有依托,推理进程很难进行。语言是认知成果的储存场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用语言表达出来。精神生活中人们进行情感交流也需要语言。《荀子》云:“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良言价值无可比拟,千百年来语言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使人们的精神得到慰藉。

文化生活中人类创造、记载、传播文明需要语言。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是在习得这一民族的文化,每一种语言都蕴含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和生态。今天,保护濒危语言和方言、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已经成为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语言在加强民族身份认同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共同的语言身份将相同文化背景的人联结在一起,使他们即使身处他乡也能得到社会归属感和心理慰藉。小说《最后一课》中,面对母语教育权利被剥夺,法语教师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语言是把民族凝聚在一起的重要纽带,是使民族永远充满生机活力的源泉。

人类既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也生活在语言的世界中。绚烂多彩的社会生活,抽象繁复的概念推理,复杂多变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语言来描述和书写。语言把人与人联系在一起,把人类同周遭世界联结在一起,把人类的精神世界联结在一起。人类的一切生活无不跟语言相融相连,正如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所说:“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生活里的语言灵动活泼,构成了世界上最美妙的音符。语言有多丰富,生活就有多精彩。

(摘编自黄彩玉《语言是一种生活方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一切生活都跟语言相融相连,语言能用来传递信息、思考推理、传承文明等。

B.保护濒危语言和方言是我们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种重要表现。

C.“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光说不练假把式”充分说明中国人很注重说话的场合。

D.《最后一课》中法语教师的话说明语言能把民族凝聚起来,使民族充满生机活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论证了“语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一中心论点。

B.文章从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来论述语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C.文章第二段至第五段是分论部分,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证,各段间是递进关系。

D.文章在论证中多处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引用的主要有俗语、名人名言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俗语“好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就是指精神生活中人们进行思考推理需要语言。

B.相对于注重说话的场合以及彼此的关系,中国文化更讲究谨言慎行,更看重言行合一。

C.人类生活在语言世界中,人的社会生活和喜怒哀乐、概念推理等都只能用语言来记录。

D.异地相逢的老乡也能得到社会归属感和心理慰藉,是因为他们拥有共同的语言身份。

 

1.C 2.C 3.D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C项,“‘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光说不练假把式’充分说明中国人很注重说话的场合”中“说明中国人很注重说话的场合”曲解文意,根据第二段“中国文化很重谨言慎行,言行合一。‘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光说不练假把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知应是说明“中国文化很重谨言慎行,言行合一”。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文章第二段至第五段是分论部分,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证,各段间是递进关系”中“各段间是递进关系”分析错误,根据文本内容“社会生活中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需要语言”“ 精神生活中人们思考推理、认知外界需要语言”“ 文化生活中人类创造、记载、传播文明需要语言”“ 语言在加强民族身份认同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这四个方面是并列关系。 故选C。 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A项,“俗语‘好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就是指精神生活中人们进行思考推理需要语言”推断分析错误。“好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强调语言起到的沟通作用,是指语言发挥的极致的交际作用。 B项,“相对于注重说话的场合以及彼此的关系,中国文化更讲究谨言慎行,更看重言行合一”中 “更讲究谨言慎行,更看重言行合一”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中国文化很重谨言慎行,言行合一”,“中国人素来注重说话的场合和彼此的关系,以界定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并无比较之意。 C项,“人类生活在语言世界中,人的社会生活和喜怒哀乐、概念推理等都只能用语言来记录”中“都只能用语言来记录”说法绝对,原文是“绚烂多彩的社会生活,抽象繁复的概念推理,复杂多变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语言来描述和书写”,“可以”并不等于“只能”,比如图画也可以描述这些。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现实中,该干的事和想干的事有时是统一的,有时是不统一的。统一当然是好事,不统一未必是坏事。

对以上材料你持什么态度?请表达你的想法。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人物的复杂性是指文学作品中某个人物形象有丰富的释读和评价的可能。请从贾宝玉、王熙凤、林黛玉、贾探春、薛宝钗这五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该人物复杂性的理解。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毕业生写给母校80年校庆的贺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惊闻母校八十华诞,我百感交集!回想在母校生活和学习的那几年,老师和同学们都给了我兄弟般的鼓励和帮助!饮水思源,永难忘怀!敬爱的老师,我想再次倾听您那语重心长的教诲。祝愿各位恩师扬名杏林!祝愿莘莘学子们学业有成!

 

查看答案

很多古代诗句浸润着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下列选项中对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金按驰骋属儿曹,夜半喧阗意气豪。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

(2)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3)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4)樱桃桑椹与葛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A.上元节        清明节        七夕          端午节

B.除夕          重阳节        中秋节        清明节

C.上元节        重阳节        七夕          端午节

D.除夕          清明节        中秋节        端午节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填补在划线处衔接最恰当的组合是

命运总是与人一同存在的。____________。因为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的手里。在你绝望的时候,别忘了自己拥有一半的命运;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另一半的命运。你的恐惧越放大,你手中掌握的那一半越小,你失去的也就越多;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里掌握的那一半越大,你获得的也就越丰硕。因此,人的一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____________。

①不要惧怕命运的无常,虽然有时它深不可测;不要惧怕命运的神秘,虽然有时它来去无踪

②不要惧怕命运的神秘,虽然有时它深不可测;不要惧怕命运的无常,虽然有时它来去无踪

③用你自己的一半去获取上帝手中的一半

④用上帝手中的一半去获取你自己的一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