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与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2)荀子《劝学》中表明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秦论》中用比喻形象生动写出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七)
杜甫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为“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可见是乾元年间诗人流寓同谷时所作的组诗。本诗是诗人流落穷谷荒山的生活遭际的真实写照。
B.一、二句写诗人一生为追求成名奔波天下,却一事无成,至身老之时,还“饥走荒山道”,真切展现了诗人食不果腹、困顿潦倒的生活。
C.“宿昔”即昔日。最后四句诗人与旧人说其往日抱负,却更感到“白日速”,只因杜甫是入世主义者,而今年老无成,故觉光阴易逝。
D.本诗长短句的错综使用,并用仄声字煞尾,大大强化了诗歌的顿挫声情,真切地展示了诗人当下复杂不平的心态,深为后人所赞许。
2.全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
张禹字伯达,赵国襄人也。禹性笃厚节俭。父卒,汲吏人赙送前后数百万,悉无所受。又以田宅推与伯父,身自寄止。永平八年,举孝廉,稍迁;建初中,拜扬州刺史。当过江行部,中土人皆以江有子胥之神,难于济步。禹将度,吏固请不听。禹厉言曰:“子胥如有灵,知吾志在理察枉讼,岂危我哉?”遂鼓楫而过。历行郡邑深幽之处莫不毕到亲录囚徒多所明举吏民希见使者人怀喜悦美德怨恶莫不自归焉。
元和二年,转兖州剌史,亦有清平称。三年,迁下邳相。徐县北界有蒲阳坡,傍多良田,而堙废莫修。禹为开水门,通引灌溉,遂成熟田数百顷。劝率吏民,假与种粮,躬劳于阡陌,遂大收谷实。邻郡贫者归之千余户,室庐相属,其下成市,后岁至垦千余顷,民用温给。功曹史戴闰, 故太尉掾也,权动郡内。有小谴,禹令自致徐狱,然后正其法。自长史以下,莫不震肃。永元十五年,南巡祠园庙,禹以太尉兼卫尉留守。闻车驾当进幸江陵,以为不宜冒险远,驿马上谏。诏报曰:“祠谒既讫,当南礼大江,会得君奏,临汉回舆。”及行还,禹特蒙赏赐。
延平元年,迁为太傅,录尚书事。永初元年,以定策功封安乡侯,食邑千二百户。与太尉徐防、司空尹勤同日俱封。其秋,以寇贼水雨策免防、勤,而禹不自安。上书乞骸骨,便拜太尉。后连岁突荒,府藏空虚,禹上疏求入三岁租税,以助郡国禀假。诏许之。五年,以阴阳不和策免。七年,卒于家。除小子曜为郎中,长子盛嗣。
(选自《后汉书・张禹列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A.历行/郡邑深幽之处/莫不毕到亲录/囚徒多所明举/吏民希见使者/人怀喜悦/美德怨恶/莫不自归焉/
B.历行郡邑/深幽之处莫不毕到/亲录囚徒/多所明举/吏民希见使者/人怀喜悦/美德怨恶/莫不自归焉/
C.历行郡邑/深幽之处/莫不毕到亲录/囚徒多所明举/吏民希见使者/人怀喜悦美德/怨恶/莫不自归焉/
D.历行郡邑/深幽之处莫不毕到/亲录囚徒多/所明举/吏民希见使者/人怀喜悦/美德怨恶/莫不自归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人才举荐制度,即推举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人为官。
B.功曹史主管记录功过、职掌吏员赏罚任免事宜,功曹的权力在汉代最盛。
C.食邑是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或皇帝大臣作为世禄的田邑,盛行于周。
D.乞骸骨是古代官吏因罪责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意即使自己骸骨得以归葬故乡。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禹巡视辖区,平反冤假错案。任杨州刺史时,要过江视察,很多人都认为江中有水神, 难以渡过,但张禹信念坚定,表明志向,顺利过江。
B.张禹性情忠厚,生活勤俭节约。他父亲去世,当地官员百姓所赠办丧事的钱财很多,他都不接受;又把田产住宅推让给伯父,自己寄住在伯父家。
C.张禹位高权重,时常进谏言事。皇上南巡,张禹谏言被采纳,受到皇帝的赏赐;更任太尉之后,连年灾荒,上书请求减免三年租税,以缓解地方困难。
D.张禹心系百姓,要求下属严格。徐县有许多废弃的良田,张禹兴修水利,引水灌溉修成熟田;将弄权有过的官员绳之以法,整肃风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劝率吏民,假与种粮,躬劳于阡陌,遂大收谷实。
(2)祠谒既讫,当南礼大江,会得君奏,临汉回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优雅
周正旺
大学时期,他总是一个人背着一把二胡,来到未来湖前面的草地上,席地而坐,然后旁若无人地拉起二胡,一边拉,还一边引吭高唱,唱的都是优美的情歌,带着遥远的来自草原的韵味。
这时候,未来湖前面停下了匆匆而过的脚步,照射进了一道道明亮的眼神,有人陶醉,有人冷笑,当然也有人无动于衷。
他是秦风。
他并不是来自遥远的北方,他出生在江南小城临川,却不可思议地掌握了慷慨悲凉、雄壮热情的草原部落的天籁。没有人知道他内心深处为什么会有无边的浪漫和深沉的忧伤。
秦风拉得一手好二胡,歌也唱得很好,却是白白净净的文弱书生。他身高一米七五,身材匀称, 戴一副纯净的银丝边眼镜,总是穿着一身洁白的衣衫,大家都不明白,为什么他经常席地而坐, 却总能那样一尘不染。
秦风不大和人说话,大学时代也没什么朋友。
他仪表斯文,沉默寡言,学习也好得很——虽然他并不花什么时间来钻研。毫无疑问,他成了女孩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不少优秀的女孩向他射来了丘比特之箭,然而秦风始终无动于衷。他一直怀揣一颗浪漫的心,始终在等待一个真正属于他的梦中女郎。
就这样,一直过了几年,直到大四的时候,秦风才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场爱恋,他的女朋友是一个大学新生,来自遥远的黄土高坡,长得黑黑胖胖,但是难掩一脸的坚毅和执着。
所有人大跌眼镜,不少女生为秦风伤心地流下眼泪,败在这么一个女生身上,她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
大学毕业后,同学中很多人进入了政府、事业单位、大型国企工作。秦风学业优秀,不少令人羡慕的岗位向他招手,然而他都拒绝了。他去了遥远的内蒙古,去做了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他的心,选择永远留在北疆、留在大漠、留在无边的草原。
他从此杳无消息。
几年后,他的女友,那位坚毅的北方女孩,也去了同一所学校,做了老师。秦风成了一个记忆,也成了一个不解之谜。
十月十八日是老教授的八十大寿。老教授姓卢,是教写作的,秦风的文章让老教授赞颂连连, 他成了教授最喜爱的关门弟子,关系格外密切。老教授是一个著名文学评论家,也是一个多情浪漫的教授,每年过生日,都要邀请学生们去他家举行生日宴会,这已成了习惯。大学时,每次老教授的生日宴会,秦风都带着二胡去伴奏,他神采飞扬,眼里射出一道道夺目的光辉,不少人为他的演奏所震撼。
老教授年纪大了,他还有个心愿:再见秦风一面。大学毕业后,秦风已经整整十年没有露面了。教授托人给秦风打电话,秦风沉默了一会,说,好,我会赶来的。
十月十八日。老教授家高朋满座,然而寂静无声,大家都在等一个人。学生们几乎都到了,除了秦风。男的西装革履,自信满满,女的也都神采飞扬,青春依旧。不少人都带上了自己的伴侣, 看得出,大家都发展得不错,事业成功,家庭幸福。
八点整,约定的集会时刻。秦风和一个女人——他当年的女友,现在是他的爱人——双双走了进来。十年不见,秦风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他满脸的沧桑,身体也变得臃肿起来,只有那眼神, 依稀可见当年的神采。秦风的爱人倒是没多少变化,依然黑黑胖胖,依然一脸坚毅。
不少女生都叹息了一声。老教授似乎也有点失望,他招呼大家坐下吃饭。酒席上,大家高谈阔论,秦风和他的爱人却一直没有开腔,只是在老教授敬酒的时候,才说了声谢谢。
酒席之后,照例是歌舞晚会。这时候,大家都矜持起来,偌大的舞池竟然没有一个人下去……悠扬的二胡声响起,所有的人像在心灵上被重重敲打了一下。不知什么时候,秦风已抱起一把二胡,站在舞池中央,旁若无人地演奏起来,一股清泉流水的音乐倾泻而出,秦风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他的头昂得很高,脚踮得也很高,这里仿佛只有他一个人,仿佛只有他的灵魂在涤荡……这时候。他的爱人也仿佛一个精灵翩翩起舞,围在秦风的身边,像一只优美的蝴蝶。曼妙的声音和曼妙的舞蹈结合在一起,仿佛这就是全世界。
看着秦风的身影,仿佛看到了当年遥远的记忆,一瞬间,所有人泪流满面。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秦风在大学时期,常常一个人来到未来湖边的草地上,自拉自唱着忧伤浪漫的草原情歌。他的行为,令人侧目。
B.秦风的二胡拉得好,歌唱得好,却是白净的文弱书生样,又总穿一身洁白衣衫席地而坐却一尘不染,说明他天生纯净,不受污浊之物的侵犯。
C.大学毕业时,同学们大都选择留在大城市里打拼,而且事业有成。只有秦风,选择去内蒙古做了一名平凡的中学教师。十年过去,他满脸沧桑,身材臃肿,已完全不复当年的神采。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文笔朴实无华,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张力巨大。尤其是作者通过众人眼里秦风前后的对比,衬托出秦风与众不同的优雅气质,耐人寻味。
2.秦风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全文进行概括分析。
3.在本文中,什么是“优雅”?秦风对爱情和事业的选择,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颜色的阶级性
传统中国一向以等级分明壁垒森严著称。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以及介于统治阶层与布衣百姓间的知识分子集团,都致力于通过各种方式来标示和加固这种等级差异。而颜色,正是其重要方式之一。
事实上,色彩本身是人类在生物性进化过程中,为加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把握而发展出的符号系统。然而,在我们的文化体系内,它却演化出维克多·特纳所谓仪式化特征,成为人们确立身份意识、分析阶层归属的视觉性载体。
黄色在古代代表的是皇权的至高无上,非臣属或百姓可以染指。颜色的阶级性,在黄色的运用上体现得最为充分。但在先秦时期,黄色并不见得高贵,秦始皇作为第一个皇帝,其龙袍却是黑色的。到了隋唐年间,黄色逐步受到重视。这是由于当时的皇帝们逐步接受了阴阳五行的学说,即君主是坐镇中央、指挥四方的,而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土”处于五行正中,其相应的颜色为“黄”,所以皇帝一定要使用和推崇黄色。其实唐宋年间,黄色虽逐步被皇室垄断,但尚未被皇帝个人独享。白居易在《卖炭翁》里写“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即是太监,他是皇室的奴仆,却也狐假虎威地穿着黄色。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大红色称为“朱”,这是诸侯们参加祭祀时礼服的颜色;浅红色才叫作“红”,是低贱的颜色,只能用来做内衣。为什么大红色能得到青睐呢?清代学者段玉裁解释说,因为这是朝阳的颜色,自然受到崇拜和喜爱。按照春秋时的说法,紫色跟浅红色一样,都属于“间色”,是低等的色彩。然而紫色染料在当时非常难得。据《韩非子》记载,五匹素色的绢也换不到一匹紫色的绢,所以颇有些贵族喜欢借紫色来炫耀自己的财富。自春秋战国以来,紫色代表高贵这一观念越来越强,跟位居正色的“朱色”几乎并驾齐驱,在官服上体现得尤为充分。
青、白、黑三色,则较为平实素朴,既不具备黄色的哲学属性,又没有紫色那种物以稀为贵的特质,所以数千年来一直是属于劳苦大众的颜色。如青色,汉代时,富贵人家的仆人们常用青巾裹头,所以被称作“苍头”。“苍”便指“苍翠”,即所谓深青色。两晋南北朝时,晋怀帝被匈奴抓走,还被强迫穿上仆人的青色衣服在宴会中当侍从,留下了“青衣行酒”的故事,常用来比喻受人摆布。至于没有官阶的普通百姓被称作“白身”,整日劳作、风吹日晒的农夫被称作“黎民”,都是兼备自然色彩与阶层色彩的。“黎”古通“黧”,形象地揭示出百姓在田里耕作,被太阳晒得“黧黑”的面孔。
往事越千年,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斑斓色彩如繁花照眼,但其背后,往往隐含着特权阶层恣意的骄奢和劳苦大众无奈的顺从,这是我们在读史时,常常需要加以留意的。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中国一向等级分明壁垒森严,颜色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以及知识分子集团用来标示和加固这种等级差别的一种重要方式。
B.“金木水火土”中的“土”处于五行正中,可寄寓君主坐镇中央、指挥四方之意,而土为黄色,因此皇帝便使用和推崇黄色。
C.在中国,浅红色是低贱的颜色,只能用来做内衣,只有大红色即“朱”才是高贵的颜色,是诸侯们参加祭祀时礼服的颜色。
D.青、白、黑三色较为平实素朴,数千年来一直是属于劳苦大众的颜色,农夫被称作“黎民”,“黎”就是“黑”的意思。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色彩本身是人类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符号系统,在古代中国却演化成为人们确立身份意识、分析阶层归属的视觉性载体。
B.黄色的地位有一个发展过程,原先并不高贵。随着五行学说的盛行,黄色逐渐得到皇帝的重视,从而成为高贵的颜色。
C.春秋战国时期,大红属“正色”,浅红色和紫色均属于“间色”,因紫色染料在当时非常难得,紫色便高贵起来,最终成为“正色”。
D.“苍”,是深青色,在古代有明显的阶级性,汉代富贵人家的仆人们就常用这种颜色的头巾裹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色彩无贵贱,它所体现的贵贱特征是一种仪式化特征,是由人们根据颜色的哲学属性、稀缺与否的特质等因素而主观地赋予的。
B.先秦时期人们的贵贱意识并不那么强烈,秦始皇作为第一个皇帝,其龙袍不是黄色的,而是黑色的,隋唐年间黄色才逐步受到重视。
C.唐朝时,太监也穿着黄色;两晋南北朝时,匈奴抓走了晋怀帝,强迫他“青衣行酒”。这两个例子说明颜色代表等级的观念在人们的意识中十分鲜明强烈。
D.贵族喜欢借紫色来炫耀自己的财富,百姓、农夫被叫作“白身”“黎民”,这隐含着特权阶层恣意的骄奢和劳苦大众无奈的顺从。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①《论语•子路》篇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句。你对这则语录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②《边城》中爷爷对翠翠说:“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方配活到这块土地上!”
请以“结实地活在这块土地上”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叙事符合逻辑,有细节,有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