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张载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习近平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并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和抄袭。

 

范文:“功成有我”方可贵 北宋大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浓缩了中国人精神上对国家,对社会的担当和使命感,具有非常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习主席具体指出,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发扬“为万世开太平”的宏愿。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以此作为指导思想,作为做事契机,增强我们青年人对社会的使命感和担当,做到“功成有我”方可贵。 出“功成”之力,而不求“功成”之誉,是我们青年人应有的品格。我们有许许多的前辈作为榜样,我们要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林俊德致力核爆炸研究,扎根大漠52年默默奉献;黄旭华搞核潜艇研究,隐居荒岛30年,他说,祖国的需要,使我选择了这“不可告人”的人生。如果不具备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情怀,他们怎能“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中国“天眼”工程建设负责人南仁东,在工程落成启用一周年的前10天离世,虽然庆祝竣工那一刻没有他的身影,但谁能否认和忘记他的功绩呢?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建立丰功伟业,是因为有无数人不为一己之名、一己之利、一己之荣的付出和牺牲。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青年人也要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无私奉献、甘当无名英雄。“功成”虽然不必在我手中但却要有我的执著、有我的奋斗、有我的心血汗水——每个青年人都应有这样的境界和担当。 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立志者,当计其大舍其细,则所成之事业,当不至限于一隅,私于个人矣。”如果说“功成不必在我”属于“怎么看”的层面,那么“功成必定有我”就是“怎么干”的问题。为求事业“功成”,不计个人“功名”,对于新时代的我们青年人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尚书》有言:“政贵有恒。”干事创业就像接力赛跑一样,除了要自己跑好外,关键还得接好棒、传好棒。现实中,有的人尽管有履职尽责的热心、干事创业的决心、攻坚克难的信心,但却不懂得什么叫一张蓝图绘到底和一任接着一任干。比如,有的只顾“烧自己的火,热自己的锅”,无论什么好传统好做法,都弃之一旁、从头再来,另起炉灶、另搞一套;有的只想“自己栽树,自己乘凉”,对开花早、结果快的事高度重视,对周期长、见效慢的事过于忽视。这样一来,反倒使自己履职走了弯路,让事业发展断了链条。相反,只有在前任基础上做好衔接性、继承性、持续性的工作,为后任做好铺垫性、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才能不断拾级而上,既有利于自己有所作为,也有助于事业取得成功。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我们青年的义不容辞担当,“功成”在谁不重要,“功成有我”方可贵,这也最能体现我们青年的人生境界。 【解析】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是两句名言。北宋张载的名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 由于其言简意宏,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为天地立心”,天地本无心,但人有心,人的心也就是使生之为人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为生民立命”,直接来源于孟子的“立命”的思想。通过修身致教,最后如果能而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即不管一个人的寿命是长是短,都能保持自己的性体全德,那么这个生命个体就可以说已经安身立命了。张载所标示的“为生民立命”,实即为“民吾同胞”来“立命”,其立命在于教,“修道之谓教”,此之谓也。“为往圣继绝学”,故“往圣”者,孔子、孟子所代表的先儒也;“绝学”者,孔孟先儒所弘扬之道学也。对儒学而言,孔子固然是集大成者,而宋的濂、洛、关、闽诸大家,则把儒学拓展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真能阐扬承继孔孟先儒之道统者,惟有宋儒。“为万世开太平”,所表达的是先儒也是宋儒的永恒政治理想。“开”期待之谓。“为万世开太平”,实现张载《西铭》描述的文化理想,民胞物与,全体归仁,才能让蔽惑无明的现代人重新回归率性诚明的人类精神家园。“横渠四句”这四句话最能表达一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担当和使命。言简意赅,境界宏远,可以说“横渠四句”是中国人精神上的绝句,相当于精神上的坐标。不管身在何处,世界华人都对此感同身受,它具有非常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方针,告诉我们 “功成不必在我”与“功成必定有我”的关系,虽然都有“功成”,但“在我”与“有我”却有很大区别。前者指的是“属于我”,后者说的是“需要我”,重点应在后者。胡适曾经说过:“功成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意思是,功绩事业的完成没必要在我一个人身上,但为功绩事业的完成所付出的努力一定不会白白浪费。建功立业绝非易事,依靠的是集体,需要的是时间,每个人每时每刻的付出都是在为干成事业添砖加瓦。只有聚众、积久之“功力”,方有一事之“功成”。所以,“功成”不是属于哪一个人的,但是却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付出。这是人生的崇高境界,只有一个人达到为事业而忘我、为“大我”而弃“小我”时,才能做到“功成不必在我”。 立意:综合两个名句的意思和精神,可以立意为:每个人对国家,对社会应该有自己的担当和使命;“功成”不必属于哪一个人,但是却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付出。 相关素材: (1)马英九曾引用北宋大儒张横渠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呼吁“为了两岸人民,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中华民族开创更和平灿烂的未来。”道出了儒家后孙对理想的追求和实践,让人充满了信心和力量,这就是中国人的担当和责任。 (2)在国医大师表彰及座谈会上,国医大师朱良春在发言中吟诵了北宋大儒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表达了其为中医事业竭尽绵薄之力的拳拳之心。 (3)为天地立心,培养“以民为本,快乐奉献”的服务理念。对于青年来说,为天地立心就是培养以民为本、奉献快乐的服务理念。要让广大青年树立并践行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帮助被人是快乐的”“一个人的作用不是你获得多少帮助,而是你能给别人提供多少帮助”的理念。 (4)为生民立命,培养“为民担当,舍我其谁”的担当情怀。对于青年来说,为生民立命,就是要培养为民服务舍我其谁的担当。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仁人志士奋笔疾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提倡担当精神。在新时代里,当代青年既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 (5)为往圣继绝学,培养“为民载道,守夜渡人”的文化情怀。对于青年来说,为往圣继绝学,对于青年来说就是为民载道,做文化的守夜者和摆渡人。青年要自觉学习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守护文化根基,做一个文化人。知名学者梁晓声说,文化就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可见,文化其实并非学者专属,属于全面范畴。提升全民文化素质,青年不可缺位。 (6)为万世开太平,培养“兼济天下,天下大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于青年来说,就要有培养一种“兼济天下,天下大同”的全球视野和人类情怀。习近平总书记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也启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人才,不能坐进观天,要放眼全球,要有更高格局、更宏观的视野。只有站在全球发展的全局上才能搞好本国事情。 (7)做到“功成不必在我”,难在如何看待“功成”。这里的“功成”,第一,指事业成功,是说革命事业不可能在一个人手上完成,它告诫我们,事业之成是个渐进的过程,如果忘记了这条规律,就会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第二,指事业成功所带来的名利,是说不能把事业仅仅当作自己获取名利的手段,它告诫我们,如果考虑个人名利过多,就处理不好革命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就容易出现重眼前、轻长远,重治标、轻治本,重立竿见影、轻循序渐进的问题。第三,指“功”不必“在我”,但事“在我”,它告诫我们,不求功绝不是不做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功成不必在我’,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大我和小我的关系,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个人抱负、个人利益的关系。”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必须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政绩观,全身心投入事业,少想事业给自己带来的名利和好处。 行文结构:文章现拟定一个观点鲜明的标题,开篇引述材料,简要分析,提出观点: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以此作为指导思想,作为做事契机,增强我们青年人对社会的使命感和担当,做到“功成有我”方可贵。主体部分以老一辈科学家、革命家为例,为青年人提供榜样,说明每个青年人都应有“功成有我”方可贵的境界和担当。接下来论说“功成有我”怎么干,要传承,要坚持,并列举了一系列反面事例作为批驳的对象,有利于确立正确的观点。结尾号召广大青年人要以此为精神指导,做到“功成有我”方可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观点,要求不超过30个字。

什么人容易成为作家?作家天生具备某种责任,要对当下发生的事情发出自己的声音,是批评也好,建议也好,反正需要提醒社会,使这个社会变得更和谐。对一个作家来说,成名前还要守得住寂寞,整天满世界跑,遍地开花,就有可能遍地荒漠,不可能有沉淀的思想。经验、观察和想象都很重要,但这些都是途径,作家最先要完成的是把握自己的内心,明白“为什么而做”。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文化艺术,行为举止,自古以来都有高雅与通俗之分。但凡高雅的, _______________ 。路人皆知的,不能称之为高雅。但凡通俗的,必定流传于民间, _____________。入得朝堂,为皇亲王胄所传扬的,不能称之为通俗。从古至今,似乎高雅和通俗势同水火,不能相容。有雅俗共赏的,反倒成了不伦不类,模糊了雅俗的界限。然而, ___________?这就是见仁见智的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修身”,他主张并践行的做人要做君子、不做小人,成为儒家对后世的遗嘱。只要是中国人,即使不通文墨,甚至      ,也乐于被人称为君子,而绝不愿意被人看作小人。由此,儒家的遗嘱,也就变成了整个中国文化的主要遗嘱。

其实,孔子完整的人生规划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一辈子下来,不但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自己没有达到,而且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十余年奔走于一个个政治集团之间,并无成效。回来一看,亲人的离世使“齐家”也成了一种自嘲。最后,他唯一能抓住的,只有修身。因此,他真正实践了、可让别人信赖的结论,也只有这一条。(    ),没想到,竟变成了终点。不错,做人,是永恒的起点,也是永恒的终点。因为与人人有关,所以能够代代感应,成为有效遗嘱。

做君子、不做小人,这是一种永不止息的人格动员,它使多数社会成员经常发觉自己与君子的差距,然后      ,产生对      的向往。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身”、锻铸人格的过程,而“即时打造、批量生产”的“君子”,肯定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目不识丁    择善而从    高山仰止    名不副实

B. 不学无术    择善而从    高山景行    盛名难副

C. 不学无术    见贤思齐    高山仰止    盛名难副

D. 目不识丁    见贤思齐    高山景行    名不副实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只是自己没有做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

B. 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但自己没有达成,别人听着也等于对牛弹琴。

C. 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但自己没有达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

D. 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只是别人听着等于对牛弹琴,自己也没有做到。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修身”本是他规划的起点

B. 他规划的起点本来是“修身”

C. 作为他规划的起点的“修身”

D. “修身”作为他规划的起点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2)王勃《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苏轼“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和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诗句,共同化用了《逍遥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各题。

秋夜病中

查为仁

巷尾迢迢报柝声,虚堂如水断人行。

云移一朵月吞吐,竹啸几声风送迎。

不向枚生求《七发》,只凭曲部觅三清

调糜煮药经旬卧,白发萧萧又几茎。

(注释)①《七发》是汉代辞赋家枚乘的赋作,赋中假托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通过互相问答,诱导太子改变生活方式,使太子病愈。②曲部,指唐代号称曲部尚书嗜酒如命的李琎。三清,酒名,即清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病中静卧,听到远处传来的号角声,意境和《马嵬》中“空闻虎旅传宵柝”一句如出一辙。

B.家中院子里空荡荡的,看不见一个人,空中洒下的如水月光照在地面上,渲染寂静的氛围。

C.诗人卧病在床多日,不得读书,亦不得饮酒,只能服药调养,不禁感叹自己又添白发,又苍老许多。

D.全诗通篇写诗人的病中感受,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将自己内心情感表现得真切丰满,极具艺术魅力。

2.袁枚曾评价此诗第二联“细致动人”,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