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某校校庆邀请一事业有成的校友来为同学们作励志演讲。下面是该校友演讲词的开头部分,...

某校校庆邀请一事业有成的校友来为同学们作励志演讲。下面是该校友演讲词的开头部分,其中有五处不当之处,请找出并改正。

多次接到母校的召唤,总因各种俗务缠身未能成行。今天,我于百忙之中抽身前来,惊闻母校20年庆典,能与同学们一起为母校过生日,真是大快人心。我也真诚地希望我的经历能够为同学们的成长提供宝贵的经验。

 

(1)召唤-邀请 (2)于百忙之中抽身-有幸 (3)惊闻-欣闻 (4)大快人心-倍感高兴(5)宝贵的经验-一些经验或教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本段材料是某校校庆邀请一事业有成的校友来为同学们作励志演讲的开头部分。“多次接到母校的召唤”中,“召唤”是召集的意思,把人们唤来。此处无“唤”的意思,是母校对学生的邀请,可改为“邀请”。“我于百忙之中抽身前来”中,“于百忙之中抽身”,是用于别人的客气语,是敬词,应改为“有幸”。“惊闻母校20年庆典”中,“惊闻”是吃惊地听说,语境中没有吃惊之意,有的是开心,可改为“欣闻”。“真是大快人心”中,“大快人心”意为痛快,泛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众人心里感到非常痛快。此处是校庆,可改为“倍感高兴”。“我也真诚地希望我的经历能够为同学们的成长提供宝贵的经验”中,“宝贵的经验”一般用于别人,此处说自己不妥,可改为“一些经验或教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其“五绝”的奇景和博大精深的徽文化蜚声中外。黄山不仅是        的自然美景,而且是价值连城的艺术宝库。1990年12月12日,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继泰山之后成为中国的第二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黄山现有楼台、亭阁、桥梁等古代建筑100多处,令人        。黄山现存历代摩崖石刻近300处,篆、隶、行、楷、草诸体一应俱全。历代文人雅士在观赏美景的同时,还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的就有2万多篇(首)。美丽神奇的黄山孕育了“黄山画派”,创立了以黄山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山水画派,在中国画坛        。当然,黄山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如今的黄山市,正继往开来,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进新型工业化。“大黄山”“大旅游”,黄山市正发生着        的变化。“大开放”“大交通”,日益发达的高铁网和航空网,把黄山与世界联结起来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钟灵毓秀   目不交睫   另起炉灶   日新月异

B. 秀色可餐   目不暇接   独树一帜   泾渭分明

C. 钟灵毓秀   目不交睫   另起炉灶   泾渭分明

D. 秀色可餐   目不暇接   独树一帜   日新月异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黄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继泰山之后的第二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B. 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继泰山之后的第二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C.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黄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继泰山之后成为第二个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D. 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继泰山之后的第二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它还让微州改名为黄山市,徽州曾经是徽商故里、徴文化的发祥地。

B. 它还让徽商故里、徴文化的发祥地徽州因之而改名为黄山市。

C. 微州是徽商故里、徴文化的发祥地,也因黄山而改名黄山市。

D. 微州也因黄山而改名黄山市,这里曾是徽商故里、徴文化的发祥地。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____________”来否定等同生死,等同寿夭的思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小题。

西厢记长亭送别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1.下列对《一煞》一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了一幅深秋黄昏图,以萧瑟之景烘托了人物的离愁别绪。

B. 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它包含着人物内心的许多“潜台词”。

C. “无人语”三字既道出了环境的寂静,更刻绘了莺莺“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的孤独感和无处可诉的痛苦心理。

D. “来时甚急,去后何迟”一句,直抒胸臆,表现莺莺留恋美景、留恋情人的情怀。

2.请从抒情方式、修辞手法两个方面鉴赏“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一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以闻。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 “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

(注)①醮,jiào,古时称妇女出嫁。②烝烝,zhēng,淳厚。③谯周:人名。

④游夏:孔子学生子游、子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B.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C.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D.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表,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李密的《陈情表》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

B. “泰始初”中的“泰始”是年号,汉武帝首创年号,“永和九年,岁在癸丑”中永和是年号纪年,“癸丑”是干支纪年。

C. 征指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古代任职授官用词不同,意义也可能不同。如“擢、右迁、升”是升官,“黜、罢、除”是降官。

D. 服阕指守丧期满除服,《仪礼·丧服》所规定的丧服,由重至轻,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称为五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密幼年丧父,母亲再嫁,年仅几岁的他热切地思念双亲,不能自已,以致忧思成疾。

B. 李密在祖母去世后,服孝期满,到晋朝廷任洗马的官职,实现“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夙愿。

C. 文中李密与张华的对话,表现出李密对忠贤兴国、奸佞误国的认识极其深刻。

D. 李密常盼望转回朝廷做官,但因写诗抱怨,晋武帝对他很生气,被调到汉中做太守,他因而心怀怨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灵   芝

杨文丰

①很早以前灵芝就被供上了神坛。

②灵芝,本来只是真菌类生物,怪胎或肾形模样,菌柄,不像蘑菇那般基本撑在中部,多含角质,质地怪异,异常坚硬,经久不腐,弥漫陈腐气息。成品灵芝更是呈黑赭色,让人想起暮冬缺乏阳光的阴郁之日。

③灵芝自然没有蕉叶那般的绿,无婴孩脸蛋或蛋青似的嫩,无你想象的总带紫气、仙雾、祥云及仙乐。灵芝的叶片无法大幅度伸张发展,即便有日光,也不会发生光合作用,因为灵芝不含叶绿素。

④然而,如此的灵芝,却被渲染成集千年天地日月精华的“不死仙草”。“山川云雨,四时五行,阴阳昼夜之精,以生五色神芝。青芝生泰山,赤芝生霍山,黄芝生嵩山,白芝生华山,黑芝生常山” (《神农本草经》)。《淮南子》则说“紫芝生于山,而不能生于盘石之上”。你可能以为灵芝脚下应该是五色土,土色纯净,祥云缭绕,灵光四射。甘泉流在灵芝左右,喜鹊来去灵芝前后……至少是生活在童话里。

⑤想一想,在中国,又有哪一种生物能像灵芝这样长期笼罩如此神秘、灵异的光环呢?有哪一种生物会似灵芝一般被视为令人起死回生,乃长生不老的“仙药”呢?有哪一种生物,会被抬至如此之高的地位呢?当然,在古埃及、古希腊,蘑菇是被崇拜成“神物”,而在中国,灵芝却不仅已是“瑞草”,还是吉祥、美好和得道登仙的象征!

⑥凡事总是物极必反的吧,只要探究,你就会发现:灵芝,其实早已与疾病、与怪异相连——宿命的连接。

⑦我们大抵还记得《白蛇传》里白娘子为救许仙上峨眉盗灵芝。现代医学倒是证明,灵芝确实含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能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在整体上能调节人体机能平衡、人体新陈代谢,促使内脏或器官机能正常化,对神经衰弱等,也有协同治疗作用,还可以抗疲劳、美容养颜、延缓衰老、防治艾滋病等——然而,纵然如此,也断然不可能令人长生不老、起死回生!

⑧何况自上世纪以来,被人工引种驯化过的灵芝,体内已被嵌入人工污染和环境污染。灵芝之“灵”,与灵魂、与灵柩、与死亡,我以为,早已明里暗里有剥不开的干系。

⑨灵芝被奉上神坛,可说与皇权有关。汉武帝居位时,宫廷年久失修,栋梁腐朽,灵芝滋生焉,臣子怕皇上怪罪便诡称是吾皇无量功德感动天地,灵芝降生宫廷,乃国泰民安之瑞兆。从此,乡野朝贡灵芝,便几成“潜规则”。

⑩显然,非无风起浪,亦非无中生有,灵芝除了已是神异的心理安慰药,还戴一顶神幻的光环。

○11尘世之所以出现“灵芝现象”,在于灵芝得天独厚就关涉了终极问题——人之生死,还在于这人生太需要寄托太需要信仰却又太害怕死亡了,何况,这人的黑眼睛,还并不太难飞入一羽羽黑“寒鸦”。既然如此,又会有什么人间奇迹不能被创造出来呢?

                                 (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灵芝,是真菌类生物,因为不含有叶绿素,所以不会发生光合作用。

B. 在古代,由于认识的局限,常会崇拜某种生物,比如古代欧洲就把“蘑菇”视为神物。

C. 灵芝具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也是神异的心理安慰药,但也不能无限夸大其作用。

D. 人害怕死亡又时常遭遇灾难需要寄托和信仰,灵芝正好关涉了人之生死问题,因此被渲染成“瑞草”。

2.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不仅介绍了灵芝的类别、形状、质地、颜色、医疗保健等方面的知识,也分析了“灵芝”成为“瑞草”的原因。

B. 第③段通过与蕉叶、婴孩脸蛋、蛋清的比较说明灵芝长相普通,没有想象中的仙气。

C. 文章举白娘子盗灵芝救许仙的例子具体地说明灵芝早已和疾病怪异相连,古人早已认清了灵芝的各种医疗保健作用。

D. 文章以说明为主,配合描写和议论,介绍了有关灵芝的知识和事理,语言既富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3.文章开头说“很早以前灵芝就被供上了神坛”,灵芝为什么会被供上神坛?结合全文概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