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到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350万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480万人,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员达到一定规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达到3.5亿人次。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目标预测,我国非学历职业教育的市场规模将从2014年的4237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9800亿元,在整体教育市场中的占比将从2014年的25.4%扩大到31%,年均复合增速超过15%。

(摘编自《2018年我国职业教育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年6月28日)

材料二:

(摘编自《2018-2024年中国职业教育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年7月18日)

注:K12指中小学教育(不包括课外辅导和民办学校教育)

材料三:

当下的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必须要有一支规模强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但高级技工的缺口,已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大瓶颈。

问题首先在教育,特别是技工人才培养出了问题。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无视和偏见,人才培养和评价体制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

世界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和制造业的竞争,这种竞争不仅需要一流的管理人才和研究人才,也需要一流的能工巧匠。理论上而言,马桶盖和圆珠笔之殇的根源之一,就在于中国这方面技能人才的缺失。这要求国内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都应适应现实的需要,为中国制造真正成为世界一流打下人才基础。

要想从根本上破解“技工荒”,塑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我们就要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深化职业教育和用人制度改革。近年来,各类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成了“香饽饽”,这足以说明在一个公正有序的社会,不同职业都是平等的,只要提供适合人才成长和技能发挥的平台,人才就会脱颖而出。

作为父母或者老师,要以新时代的思想和眼光去指导孩子的人生。广大企业应当重视改善劳动环境,提高职工的待遇和权益保障水平,让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更有职业尊严和自信。如此才能有更多的青年人乐于去就读职业院校,建设制造强国自然也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资源“富矿”。

(摘编自王明虎《发展职业教育须先破除陈旧人才观》,《青海日报》2018年6月19日)

材料四:

大国工匠需要“德技并重”,以培养未来大国工匠为己任的职业教育不该重技能轻职业素养。而当前我国职业素养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认识上存在误区,漠视、轻视、不重视;其次是在教学中的偏差——重技能轻素质,重专业学习,轻职业素养,重理论概念,轻实战演习,导致学生素养意识薄弱。同时,没有将职业素养教育列入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关键是,职业素养教育少课程化,缺少专门的教材、教师、评价和教学,没有把职业素养融入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职业素养要从娃娃抓起”教育部职教研究中心研究员姜大源在德国莱比锡观摩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后感慨地说,“而工匠精神是职业素养的集中体现”。

另有一则调查数据表示,有六成以上的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表现满意度较低。

(摘编自梁国胜《职业教育既要重技能也要重职业素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一可知,国家对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十分重视,而且有着系统的安排和布局。

B.材料二显示,我国职业教育市场规模占比已仅次于K12(中小学)教育。

C.从材料三可见,我国制造业中出现高级技工缺口,原因在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滞后。

D.材料四揭示出我国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对职业素养培育重视不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到2020年,我国职业院校在校生人数和接受继续教育的从业人员人次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B.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幼教到中小学教育、职教、高等教育、各类培训等相对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

C.一方面市场对职业院校学生非常欢迎,另一方面,人们的认识水平、技能人才待遇还有待提高。

D.六成多企业对毕业生不满意,原因在于这些毕业生们的职业素养,也就是工匠精神的欠缺。

3.应该如何解决我国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明。

 

1.C 2.D 3.①加强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无视和偏见;②深化职业教育和企业用人制度改革,健全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③加强职业素养教育,把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并从儿童抓起。 【解析】 1.此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理清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 C项,“从材料三可见,我国制造业中出现高级技工缺口,原因在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滞后”说法太绝对。由原文“问题首先在教育,特别是技工人才培养出了问题。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无视和偏见,人才培养和评价体制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可知,我国制造业中出现高级技工缺口,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在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滞后。 故选C。 2.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认真阅读原文内容及图表,再仔细阅读各个选项,找出文章中与选项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 D项,“六成多企业对毕业生不满意,原因在于这些毕业生们的职业素养,也就是工匠精神的欠缺”说法错误,原文是“另有一则调查数据表示,有六成以上的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表现满意度较低”,并非“对毕业生不满意”。 故选D。 3.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如此题的题干是传主的生活如何体现物质、精神和灵魂三个层次,通过题干看是一道综合信息筛选的题目,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从物质、精神和灵魂的角度进行概括。本题题干是“应该如何解决我国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明”,回答本题,首先要解决的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回答。先找准答题区间,然后再整合答案。根据“问题首先在教育,……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无视和偏见,人才培养和评价体制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可分析出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对职业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无视和偏见”,故可以提出这样的解决方法:加强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无视和偏见;根据“要想从根本上破解‘技工荒’,塑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我们就要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深化职业教育和用人制度改革”可以得出,可以提出这样的解决方法:深化职业教育和企业用人制度改革,健全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根据“大国工匠需要‘德技并重’,以培养未来大国工匠为己任的职业教育不该重技能轻职业素养”“‘职业素养要从娃娃抓起’”可以提出这样的解决方法:加强职业素养教育,把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并从儿童抓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微博的中国式生存

①微博现象是当下中国的媒介奇观,编织“围脖”已成为当下人们媒介生活的一种时尚。“围脖”这一温馨的称谓,反映了中国微博用户对这一新兴媒介产品的钟爱。

②微博在中国媒介生态中的意义不同寻常,它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媒介革命。微博一小步,媒体一大步。微博释放的“微动力”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公共与私人交往方式。微博刷新了中国的媒介视域,也改写了国人的媒介生活方式。微博所释放的“微动力”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公共与私人交往方式。“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这正是对当下中国语境下微博效应的经典描述。在江西宜黄强拆事件中,钟如九在微博空间中的泣血呼救,奇迹般地改写了整个事件的走向。正因为此,社会公众对微博给予了很高的褒奖与期待,并认为,微博制造的“围观”力量助推了公民社会的大步前行。

③其实,小小的微博承受了不少不能承受之重,承载了过多的光荣与梦想。在微博的八面风光的背后,我们需要追问和思考这一新兴媒介功能的宽度与限度。

④可能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小小的微博会在当下中国媒介环境下释放出如此巨大的能量。有媒体甚至夸张地说,“微博搅动中国”。微博为什么能搅动中国?一个只有140个字符的媒介空间,为什么会引爆一个个舆论事件?微博与当下中国舆论生态究竟构成怎样的联动关系?

⑤微博是博客的微型版。博客曾被中国的网络用户热宠过一阵子,相对于网络论坛,博客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表达空间。“我的博客我作主”。有研究者认为,博客使全民表达成为可能。每个人都要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或者无数个麦克风,而且这是跨国麦克风。在博客空间,表达者可以相对独立、从容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可以把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完整地说清楚,就像自己的日记本,但与局限于个人抽屉的日记写作不同,博客日志可以在互联网上被人“看见”。博客写作不是为自己的抽屉写作,也不为自己的孤独抒怀,而是期待他人的分享。博客作者往往存在双重诉求:一是为自己写作,即通过文字编织自己的空间。不管是直接书写自身的所见所感,还是转贴他人的文字,或直接链接他人的博客空间,都意在编织一个刻有自己风格的个人空间。二是为他人写作,为“围观”写作。博客作者多有一种被他人“看见”的期待。无人喝彩的博客,就失去了外部性的动力。他人的喝彩与加油,会给写作者以动力。

⑥就目前而言,博客这一网络表达形态,已过了蜜月期,进入效能衰退期。相对于博客,微博则正处在蜜月期。前文说到,微博是博客的微型版,但微博的功能更为显化,具有鲜明的功利主义色彩。从技术逻辑上看,微博在技术上被设置在有限的表达区间内,很难尽情、尽兴地进行表达。毕竟140个字符的表现空间是很难有大的表达作为的,要表达一个重大的问题或事件,一百多字显然是非常局限的。

⑦但从另一方面看,微博的空间约束恰恰成就了它的功能革新。微博功能不以凸显单数表达主体力量见长,而以彰显复数表达主体力量擅长。微博功能主要体现在舆论表达功能方面,最能体现微博舆论功能的,就是它发现话题、传递意见、产生舆论共振的能力。每一个微博,可能就是一个社会瞭望所和意见观测点,成千上万的微博分散于社会各个角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隐形的社会舆情监测网络。一旦发现话题烽火,就可能被这张巨型网络捕获,产生聚众效应,引发舆论共振,乃至掀起强大的舆论冲击波。什么样的话题容易成为微博“围观”的目标?笔者认为,主要是那些能够牵动社会公共神经的话题。某一话题越具有公共性、争议性、戏剧性,越容易在微博世界中风行。如“李刚门”事件、江西宜黄强拆自焚事件、上海高层住宅大火事件、方舟子遇袭、唐骏“学历门”、周立波与网民对骂等事件,不仅可以看到微博在当下中国的超级影响力,也可以感受到微博表达的话语逻辑。“某项技术在某些方面具有天生的政治性”“特定的技术可能导致特定的社会影响”,此言体现在微博身上是比较确切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微博能够刷新媒介视域、改写事件的走向,因此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

B.微博虽然表现空间有限,却可以独立、从容、完整地表达内容与抒发感受。

C.博客作者渴望被他人关注,博客作者写作的动力全都来源于他人的喝彩。

D.发现话题、传递意见、产生舆论共振、掀起舆论冲击波是微博的主要功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首先肯定了微博在中国媒介生态中的非同寻常的意义,从而引出对这一新兴媒介功能的宽广度的思考。

B.人们用“围脖”一词来称呼“微博”,是因为微博短小精悍、贴近生活、有巨大的能量。

C.文章通过微博与博客功能异同点的比较,鲜明地指出了微博在表现空间上的不足与缺陷,进而表达惋惜之情。

D.作者引用“特定的技术可能导致特定的社会影响”一语,巧妙细微地表达了功能革新后的微博的强大的社会舆论功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观改变中国”是指中国社会的公共与私人交往方式在微博的“微动力”下得以改变。

B.小小的微博不能承受社会公众之重任,因为它承载了过多的光荣与梦想。

C.随着博客的功能衰退,微博日趋受到人们的追捧,在中国媒介生态中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媒介革命。

D.微博在当下中国的超级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话题能够牵动社会公共神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心有诗意。

《中国成语大会》2015年度总冠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三季年度总冠军、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亚军彭敏,她是这样读书的:高中读、大学读,读到北大硕士……身处雅室而心自通灵。

对上述两种状态下的读书方式,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和思考谈谈你的观点。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用对联形式为下列新闻拟一则标题。(4分) 

新华社香港9月9日 中国奥运金牌选手代表团9日结束了为期3天的访港活动,他们在香港市民的欢送下离开香港,前往澳门访问。迎候在码头的数百名澳门居民以鲜花、欢呼和激动的心情,热烈欢迎健儿的来访,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等到澳门外港码头迎接。奥运金牌选手访港3天来,在全港市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美好的印象。9日上午,香港上环港澳码头门口聚集了许多市民,他们高举中国的英雄”“中国人的骄傲”“预祝中国奥运健儿2008再创佳绩等字样的横幅,热情欢送奥运金牌选手。

  到澳门时,等候在那儿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当刘翔、田亮、郭晶晶等名星运动员走到近前时,人们争相拍照,闪光灯亮成一片,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表达了与金牌健儿重逢的喜悦。根据安排,代表团将在澳门活动2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没有中断的文化血统之一,就是对知识和教育的极大尊重和推崇。今天即便在拜金主义盛行的个别地区,人们也还是普遍认为家中有个考上985大学的人比挣985万更加光宗耀祖—— 先贤们高诵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且不论对错与否,都被认为是光宗耀祖,任谁也改变不了。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与现代的高考,无论从考试的目的、内容、性质还是选拔的标准都不能         ,但是人们还是喜欢将两者         ,因为二者都是国家最为重视的抡才大典。对科举考试而言,正史记录得最多的是名字和名次,某朝某代某年某科,谁是状元谁是榜眼谁是探花,而在古代笔记中,却呈现出别样的记载,那就是能         者,大都不仅仅因为八股文做得多么好,还必然有“品德加分项”。“积德”和金榜得中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对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我们而言,是         的事情。不过,(         ):他们希望每一位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国家管理者的生员,都能牢记自己的成功来自先祖的“道德基因”,也希望他们能继续行善政做好事,给自己的后代积德。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先贤们高诵“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且不论对错与否,都已沁到骨髓里去了。

B.先贤们以高诵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为可以光宗耀祖终身必举的大事。

C.先贤们高诵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且不论对错与否,反正早已沁到骨髓里去了。

D.虽然先贤们高诵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有对有错,但是早已沁到骨髓里去了。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应该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不应简单地抨击古人的这种观点。

B.我们不应简单地批判古人的这种观点,而是应该体会到他们的善良。

C.我们应该体会到个中深意,不应将古人的这种观点简单视之为“愚昧迷信”。

D.我们不应将古人的这种观点简单视之为“愚昧迷信”,而是应该体会到个中深意。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混为一谈       相提并论      蟾宫折桂    不言自明

B.百喙一词       一视同仁      蟾宫折桂    显而易见

C.混为一谈       一视同仁      首屈一指    显而易见

D.百喙一词       相提并论      首屈一指    不言自明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2)庄子的《逍遥游》中举例解说“小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3)《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4)“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