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世间万物,最可贵的就是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世间万物,最可贵的就是人的生命。文化遗产是古人的创造,而斯人已逝,独留遗物载其智慧与思想,成为今人与古人心灵沟通的重要工具与媒介,根本而言就是古人的象征,可谓其代言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遗产也像人一样拥有自己的尊严,且至为可贵。这一点应成为全体国民的共识。清代曾国藩言“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抱有一颗敬畏之心于国、于民、于家、于业、于人、于己都至关重要,对于为古人代言的历史文化遗产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了敬畏,盗掘之举方能有所收敛;有了敬畏,破坏之为方能有所约束;有了敬畏,纵容之态方能有所更张。

面对天灾人祸,人的生命十分脆弱。那些饱经沧桑留存至今的文化遗产也如年迈老者一般,生命极其脆弱。敬畏生命、善待老人,使其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已渐成风尚,对待历史老人,我们又该如何呢?首先,既不能敬而远之、弃之不顾,也不可焚琴煮鹤、暴殄天物,更不能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其次,要时刻关注其细微变化,分析背后原因,及时排除一切不利的干扰因素,为其营造有利的生存环境;再次,务必坚守遗产的生命线,面对遗产脆弱的生命,保证其“活下来”是一切文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对得起前人、对得起祖先的基本准则。

生老病死是人类无法逃避的自然法则。有学者说,仔细触摸文化遗产是能够感觉到它的体温的,因为它们身上无疑流淌着先人的血水与汗液,承载着先人的希冀与创造,凝结着先人的思想与智慧,因而触摸遗产其实就是走进了先人的世界,就是在与先辈进行着无声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如此而言,文化遗产是有生命的。既然有生命,就不可避免地经历着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恰如苏东海先生所说,文化遗产处于不断的消失中是遗产存在的根本状态,文化遗产消失的规律是关于遗产的根本规律。只有正确认识遗产消亡的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现存遗产的珍贵价值,才能更自觉、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抗遗产消失的斗争,秉持遗产保护之“道”与“德”,方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方能不断取得斗争胜利。

人生苦短,每个人也都想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作为古人的代言者,文化遗产又该如何借助我们的手段实现自己的价值与意义呢?很多遗产的原初功能已不复存在,但基于其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内涵而衍生的新功能却可以不断挖掘,这也正是体现其意义的重要途径,更是保护文化遗产的终极目的。

(选自王运良《文化遗产好似人类生命》,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遗产是古人的象征,是古人的代言者,拥有自己的尊严。因此,我们对待文化遗产应当抱有一颗敬畏之心。

B.文化遗产的生命极其脆弱,因此合理有度利用,优化生存环境,坚守遗产生命线,是我们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和做法。

C.只有正确认识遗产消亡的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现存遗产的珍贵价值,才能更自觉、更科学、更有效地避免遗产的消失。

D.保护文化遗产的终极目的是不断挖掘基于其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内涵而衍生的新功能,实现古为今用。

2.下列对本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文章采用类比说理的方法,依次论述了敬畏文化遗产、善待文化遗产,遵循规律保护文化遗产,如何实现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等方面的道理。

B.第二段基于文化遗产生命的脆弱性,从摒弃错误做法、营造有利的生存环境、坚守遗产的生命线三个方面来说理,论述如何善待文化遗产。

C.第三段论述层层深入,先从人类的生老病死说起,论述了文化遗产是有生命的;并由此引出正确认识文化遗产生命规律的重要意义。

D.第四段说明如何实现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先以“人类要实现生命的价值”引出话题,再阐明实现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的途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遗产之所以有尊严,是因为它是古人的象征和代言者。

B.对待历史文化遗产,我们不能弃之不顾,而应不断地开发利用。

C.文化遗产处于不断的消失状态中,这是关于遗产的根本规律。

D.恢复文化遗产的原初功能,是保护文化遗产的终极目的之一。

 

1.C 2.C 3.A 【解析】 1.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C项,“更有效地避免遗产的消失”错误,文化遗产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更有效地进行抗遗产消失的斗争”,延缓它的消失。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引出正确认识文化遗产生命规律的重要意义”错,应是“引出正确认识文化遗消失规律的重要意义”。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A项,正确; B项,“不断地开发利用”错。结合原文第二段“不能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意在说明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应当有所节制; C项,结合原文“文化遗产处于不断的消失中是遗产存在的根本状态,文化遗产消失的规律是关于遗产的根本规律”来看,文化遗产消失的规律是关于遗产的根本规律; D项,结合原文最后一段“很多遗产的原初功能已不复存在,但基于其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内涵而衍生的新功能却可以不断挖掘,这也正是体现其意义的重要途径,更是保护文化遗产的终极目的”来看,“保护文化遗产的终极目的”是挖掘其新生功能;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92岁高龄,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炼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陈俊武说过这样一段话:“奉献大于索取,人生就灿烂;奉献等于索取,人生就平淡;奉献小于索取,人生就黯淡。”

陈俊武先生的这段话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正确看待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不得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欣赏下列两幅漫画,请按要求作答。

漫画(一)                           漫画(二)

     

(1)请给第一幅漫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字数不超过8字。

(2)请结合两幅漫画的内容,找出共同话题,据此发表你的观点看法,80字以内。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花的颜色有什么秘密?为什么生在高山雪原的花一般颜色清淡,而热带花朵浓烈鲜艳?因为花朵含有花青素、花黄素、类胡萝卜素等物质。花青素能根据________而呈现各种颜色。而每一种植物体内的酸碱性都不一样,呈现出来的花色自然不同。另外,________,因此早上温度低,花的颜色淡;下午气温高,颜色就变深了。高原和热带的花色差异,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莫言_______,他将作品中描绘的乡土风情与灵动的想象力相结合,(    ):“站在高密的土地上,我能敏锐地捕捉时代进步的足印,听见时间前进的声音。”

没有踌躇满志的神情,没有_______的排场,莫言的脸上始终带着_______的淡然。这平静甚至让人一瞬间忘记了他的光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从1985年《白狗秋千架》开始,在“高密东北乡”的大旗被莫言高高举起后,使得他如同草养英雄现世,表现了自己的文学王国,最终成为第一位_______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将中国文学推向世界瞩目的舞台中央。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笔耕不辍  前呼后拥  宠辱不惊  问鼎

B.挥毫泼墨  前呼后拥  泰然自若  问鼎

C.笔耕不辍  蜂拥而至  宠辱不惊  蝉联

D.挥毫泼墨  蜂拥而至  泰然自若  蝉联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代小说一个新的审美时期被开启,将中国故事带到了世界文学的舞台

B.开启了当代小说一个新的审美时期,将中国故事带到了世界文学的舞台

C.开启了当代小说一个新的审美时期,中国故事被带到了世界文学的舞台

D.当代小说一个新的审美时期被开启,中国故事被带到了世界文学的舞台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高密东北乡”的大旗被莫言高高举起后,使得他如同草莽英雄现世,创建了自己的文学王国。

B.莫言高高举起了“高密东北乡”的大旗,如同草莽英雄现世,表现了自己的文学王国。

C.“高密东北乡”的大旗被莫言高高举起,如同草莽英雄现世,创建了自己的文学王国。

D.莫言高高举起了“高密东北乡”的大旗,如同草莽英雄现世,创建了自己的文学王国。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倒(shuò    恿(sóng  寂(cén    锱铢必较(zī zhū

B.chéng        zhēn  得鱼忘quán

C.shuān   品(yàn    邻(    欢渡春节

D.窠臼kē jiù   值(     sǔn   食不果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