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众所周知,技术是各个企业的命脉,特别是核心技术更是其竞争力所在,各国及各大企业在政策法律资金方面都加大投入予以保护,以维持其竞争力和先进性。
华为在5G上的成就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公开资料显示华为在过去10年中为了研发5G已经投入了40亿美元,获得了2570个5G专利,占全球份额的20%多,遥遥领先其他公司。
近日任正非在接受英国《经济学人》的采访时表示,华为愿出售5G技术给西方国家,甚至可以是一次性买断,拥有完全自主的修改权限,而非每年缴纳年度许可费。
任正非表示“当我们把技术全部转让以后,他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去修改代码,修改代码以后,相当于对我们屏蔽了,对世界也屏蔽了。美国5G是独立的5G,没有什么安全问题,它的安全就是管住美国公司。不是我们公司在美国卖5G,而是美国公司在美国卖自己的5G。 我们希望西方能缩短往前走的平台路径,所以许可其他公司完整拿到我们的技术。当然我们把5G许可权转让以后,我们会得到一部分钱,这部分钱就如柴火一样,“柴火”可以把我们未来的科学研究烧得更旺。”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能抄袭,不少于800字。
下面是我国地面站与“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的通信过程的示意图,请据此写一段文字,介绍地面站与“嫦娥四号”之间的通信过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不超过80个字。
下面是某杂志社一则征稿初稿的片段,在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五处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征稿启示
金庸先生去世,各位“金”迷都非常悲痛。为了寄托哀思,表达对先生的问候,本刊拟在2019年第1期刊发“致敬金庸”专题。本人受邀屈就本专题的编辑。特向大伙儿征稿,每篇作品以不超过3000字为宜。征稿日期截至本月底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览会如约而至,上海“四叶草”张开双臂,迎接八方来客,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站在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全球治理大局的高度,提出“各国都应该拿出更大勇气,积极推动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习主席的讲话 ,赢得广泛赞誉。历史大势必将浩荡前行。可以说,在经济全球化面前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 ,也没有哪—个力量能够阻止这样的潮流。观察今天的全球经济,跨国企业全球布局,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国际贸易和投资互通有无,繁荣了各国经济;资本、原材料、商品的全球配置,带来了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密切联系。这些一再说明,( )。毋庸讳言,当前,一些国家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国际上单边主义正在抬头,使得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挑战和困难重重,如何才能书写国际经贸合作新篇章?中国提出并奉行“三个坚持”,在推进经济全球化中发挥着 的作用。从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到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从首先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到世界上举办以进口为主题的第一个国家级博览会,中国行动成为全球自由贸易体系 的组成,中国理念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赢得广泛共识,中国方案为解决全球治理和国际经济问题注入强大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是当下世界开放合作当之无愧的引领者。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振振有词 置身事外 半壁江山 举足轻重
B.掷地有声 置身事外 中流砥柱 不可或缺
C.振振有词 置之度外 半壁江山 不可或缺
D.掷地有声 置之度外 中流砥柱 举足轻重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谁能够主动适应,赢得发展主动权,谁就能引领全球化发展。
B.谁能够引领全球化发展,主动适应,谁就能赢得发展主动权
C.谁能够赢得发展主动权,主动适应,谁就能引领全球化发展。
D.谁能够主动适应,引领全球化发展,谁就能赢得发展主动权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到举办世界上以进口为主题的第一个国家级博览会
B.从首先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到举办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
C.从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到举办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
D.从首先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到举办世界上以进口为主题的第一个国家级博览会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认为“___________,______”的人才能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而无须有所待。
(2)“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鹧鸪天
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
辛弃疾
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
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
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①陌上尘!
注释:①柴桑,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是陶渊明的家乡,也是他晚年归耕之处。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作的上阕是对陶渊明晚年生活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他躬耕田亩的清贫生活,也写出了他安贫乐道的乐观心态。
B.词中表现出词人对陶渊明诗作的熟稔,多处化用了陶渊明的诗句,如“躬耕”出自“躬耕非所叹”,“王谢”出自“旧时王谢堂前燕”。
C.“晋宋之间事”指晋宋时期不少人表面推崇清高,实际上却忙于谋取名利,词中的陶渊明不问名利,淡泊宁静。
D.“羲皇以上人”是说陶渊明像远古先民一样自足地生活,与“晋宋之间事”形成对比,突出了他在乱世中生活的恬淡、安宁。
2.词的下阕是怎样赞颂陶渊明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