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学校有“庠”“序”“太学”等,明清最高学府是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叫监生,教学人员称博士、助教等,主管国子监的教育行政长官是教授。
B.合从:“从”通“纵”,与六国“连横”之策相对,是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C.古代表示官职调动的词很多,如:迁,调动官职,一般指降职;徙,一般的调动官职;改,改任官职;出,京官外调;乞骸骨,表请求退职;致仕,指退休。
D.“六部”,隋唐至清,中央行政机构分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这些部门各司其职,如礼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传统史官将宋徽宗列入负面教材,认为他应该为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耻”负最大的责任。《宋史·徽宗本纪》的记戴就是对宋徽宗的___________________:“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谀……君臣逸豫,相为诞谩怠弃国政,日行无稽。”今日主流的历史研究者对宋徽宗的评价,基本也是持类似的观点。但另一方面,哪怕是那些对宋徽宗的治国理政很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也无法否认他在艺术领域的才华与成就。在当时,金国的皇帝章宗就是宋徽宗的粉丝,他的书法“悉效宣和字(瘦金体)”,他还刻意模仿徽宗的绘画偏好。而在今天,( )。
传统史官乘承经史观念,强调修史的目的是“以史为鉴”,因此容易出现裁剪历史、以是非遮蔽史实、忽视历史丰富性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宋徽宗本人就是这种史笔的“牺牲品”。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汉学家伊沛霞女士的《宋微宗》一书却________,立足于史料,呈现了一个立体化而非脸谱化的宋徽宗形象,展现了一名“艺术家皇帝”的个人魅力,读来令人_____________。伊沛霞女士凭借一种异于国内历史研究者的视角,利用西方学术背景来解读人物,她更对宋徽宗充满了“理解与同情”。这种解读有助于我们摆脱单一视角来看待这位个性鲜明的北宋君主虽然伊沛霞对宋徽宗的某些辩解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但她对宋徽宗的整体还原还是成功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刊之论不以为意不落窠臼拍案叫绝
B.盖棺论定不以为然不落窠臼耳目一新
C.不刊之论不以为然别出心裁拍案叫绝
D.盖棺论定不以为意别出心裁耳目一新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徽宗的艺术魅力吸引很多文艺青年,他被亲切地称为“胖佶”
B.徽宗被亲切地称为“胖估”,他的艺术魅力吸引很多文艺青年
C.很多文艺青年也被徽宗的艺术魅力吸引,亲切地称他为“胖佶”。
D.很多文艺青年亲切地称他为“胖估”,被徽宗的艺术魅力吸引。
3.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伊沛霞女士以一种异于国内历史研究者的视角,西方学术是她解读人物的背景,她更对宋徽宗充满了“理解与同情”。
B.伊沛霞女士利用西方学术背景,突破一种异于国内历史研究者的视角来解读人物,因此她对宋徽宗充满了“理解与同情”。
C.伊沛霞女士以一种异于国内历史研究者的视角,对宋徽宗充满了“理解与同情”,她是利用西方学术背景来解读人物的。
D.伊沛霞女士利用西方学术背景,以一种异于国内历史研究者的视角来解读人物,因此她对宋徽宗充满了“理解与同情”。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任何值得一做的事,都是值得做好的事。”
也有人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如:“不值得热爱”、“不值得付出”、“不值得珍视”……
还有人认为“值不值得取决于认知。只有认识到得失,并切实的感受到得失才能更加有效的认识到值不值得”。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他们曾骑着白马穿过中国
潘采夫
①十一月二十四日,是黄君去世六周年。奇怪的是,想起他的时候,竟丝毫没有伤感的情绪,我只记住了他离去时做了一个鬼脸,还有一声长笑。
②当然这个记忆是骗人的,一个肺魔缠身的人自有太多苦痛。记得六年前做告别霑叔专题的时候,有的报纸用了“沧海一声哭”的题目,嵌入得巧,只是意境落了下乘,编辑不懂,霑叔什么时候哭过?
③戴上耳机听《沧海一声笑》,搜集了六七个人的版本,任贤齐将一首神曲弄得俗气,江智民中规中矩,罗文的声音华美,许冠杰唱出了神韵。听来听去,原来这首歌只专属黄霑一人。最让我热血流动的是黄霑、徐克、罗大佑三人合唱的版本,徐克算是配角,罗大佑声音粗粝,已有身在江湖的感觉,而黄霑声音自由不羁,不讲技法,如旷野风声,又如谁在滚滚江边纵声长啸,歌者动容,听者惊心,这种慷慨悲凉的味道,是别人无论如何学不来的。
④徐克和罗大佑已经是人中翘楚,但仍然配不上与黄霑合唱此曲,在电影《笑傲江湖》里合奏这首曲子的曲洋与刘正风,就像历史上的俞伯牙和钟子期。我以为最好的组合,应是倪匡、黄霑和金庸。金庸入世儒生,黄霑游走红尘,倪匡笑瞰三界,而且精神层面都达到了最高水准,隐隐有儒、道、释齐聚绝顶的气势,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三人唱起“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那是我能想到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场面。
⑤每次想到黄霑,想到倪匡,想到金庸,都忍不住慨叹,这是怎样的人中龙风啊!得有怎样的水土,多少的历史,才能让这样的人现于世间。游龙戏凤,惊鸿一瞥,他们走后,就再也见不到这样的人了。
⑥所以,我一直想弄清楚,他们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受过什么样的教育?他们为什么汇聚在了那时的香港?这样人的以后还会再有吗?
⑦黄霑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广东,一九四九年到了香港,他的香港经历我们比较熟悉了。金庸出生在民国时期的浙江海宁,是当地书香望族,自小就在战争中流亡,但学业不废,弱冠成为报人,去香港《大公报》供职,这才有了后面的办《明报》、写武侠的经历。
⑧最传奇的是倪匡,他同样出生在民国,在内地还当过军人、警察。五十年代到内蒙古垦荒,因冬天拆了一座小桥当木柴,被以反革命罪羁押数月。他决心逃走,从内蒙古、上海一路到广州,然后到香港,从此一生再不北望神州,不迈进大陆一步。
⑨这是黄霑他们那一代的经典路线图,其实何止这三人,太多人走了这样的轨迹。梁羽生是这样,胡菊人是这样,余英时是这样,他们也到了香港:雷震、殷海光、李敖、许倬云也无不同,他们只不过是到了台湾:而唐德刚、巫宁坤等人去了美国。
⑩如果把这些人的人生轨迹一一盘点出来,就是一幅文化“流民图”,他们都是严复、梁启超、陈寅恪的文化余脉,像鸟一样离开民国故土,从此成为海外游魂。唐德刚的《五十年代的尘埃》,巫宁坤的《一滴泪》,黄霑的“浪奔浪流,万里江水滔滔永不休”,金庸的“塞上牛羊空许约”“谁家子弟谁家院”,许倬云的《万古江河》《风雨江山》,听听这些名字,这些句子,哪一个不是深藏着去国之痛,文化之殇?英风之下,多有斑斑泪痕,有如孤鸟之悲鸣。
(11)倪匡的去国经历在香港成为神话,香港人说倪匡是骑着一匹马从中国腹地跑到了香港。这个形象一直吸引着我,成为一代去国知识分子的象征,虽然这形象远不是这么轻松潇洒。骑着白马穿过中国,这是那一个时代的中国文化地图。
(12)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黄霑能够“沧海一声笑”,林夕不能,方文山不能,余华不能。黄霑生在民国,受过完整的民国小学教育,然后投奔香港,香港成为民国文化人的诺亚方舟,人文荟萃之地,他们文脉未断,香火不绝,同时有着对万里家国的深沉记忆,以及去国怀乡的隐隐伤痛。最最要紧的是,那时的香港,是自由的灯塔,经济的中心,文化的集散地。这些风云际会,这些因缘巧合,当得上一句空前绝后,连台湾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而今天的香港,文脉渐渐杳然:今天的台湾,也不再是当年的水土了。所以只有那个年代的香港,才能诞生黄霑,才能诞生倪匡,才能诞生金庸。不会有别处。
(13)这样的人也许不会再有了,也许未来还会有,但我看不到了。
1.请简要分析②③④段怎样塑造黄霑这个人物的。
2.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1)英风之下,多有斑斑泪痕,有如孤鸟之悲鸣。
(2)这样的人也许不会再有了,也许未来还会有,但我看不到了。
3.文章是为了纪念黄霑去世六周年而写,为什么要以“他们曾骑着白马穿过中国”做标题?
4.作者为什么说“黄霑能够‘沧海一声笑’,林夕不能,方文山不能,余华不能”?这对你有哪些启示?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方方正正的方块字,体现了中国古人追求的客观美——稳重、端庄、平衡对称,有一种周正之美。无论书写方式怎么变,① 。唐朝时用科举制选拔人才,无论是考哪一科,都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详”,文字与书写并重。② ,所谓“升沉是系”,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古人重视书法如是,今人更应如是。
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①人们把一年从4个时间节点再等分成为24个时间节点的过程,大致经历了l千余年。
②而春分、秋分正好将“二至”平分。
③因赤道与地球公转轨道面间存在夹角,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往置不同,便有了四季更迭。
④在这24个节点中,清明节和冬至,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⑤日影最短之日则被称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⑥一年中影子最长的那天,被古人称为冬至,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