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呐喊》内容,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人物。 (1)______从城里发财回来...

根据《呐喊》内容,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人物。

(1)______从城里发财回来,大名从“浅闺”传到“深闺”里去了。

(2)______不加入“索薪”行列,认为索薪欠斟酌,太嚷嚷,而一旦经济拮据,他也赞同索薪了。

(3)清王朝的天下是大家的,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针锋相对,这句话反映了______思想中的民主性和民族性。

(4)______伸开两个指头按脉,指甲足有四寸多长,单四嫂子暗地纳罕,心里计算:宝儿该有活命了。

 

阿Q 方玄绰 夏瑜 何小仙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应对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多读经典作品,多记忆,多感悟;此外,作答时要审清题干要求,根据要求迅速筛选相关内容。《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同时也形象生动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阿Q等一批不朽的艺术形象。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本文塑造的阿Q的形象可谓是深入民心,本文讲述了一个个即独立又关联的故事,形象的刻画了“阿Q”的性格特征,及其精神胜利法,往往能引起读者会心一笑。但笑过以后却又不禁同情阿Q,本文的语言可渭是独具匠心,却又恰倒好处,如“阿Q”调戏了小尼姑而“十分得意的笑”,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阿Q从城里发财回来,大名从“浅闺”传到“深闺”里去了。相对于“深闺”的“浅闺”和相对于“十分”的“九分”,用得十分形象而幽默。给人以别致之感。 《端午节》中,方玄绰自私自利,自命清高,他的“差不多”一说挟带私心,但偏要戴上忧国的花环,他不加入“索薪”行列,认为索薪欠斟酌,太嚷嚷,而一旦经济拮据,他也赞同索薪了。方玄绰口头上责备太太提出的买彩票“无教育”,但对“头彩几万元”的广告也是动心的,方玄绰表里不一的虚伪相,被作者刻画的惟妙惟肖。作者对于方玄绰的内心描写,以及通过方玄绰与方太太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也是很成功的,把这个可怜又可恶的小官僚塑造的活灵活现。 《药》中,夏瑜身陷囹圄,还劝说牢头造反,表现出夏瑜确是一位舍生取义的革命者;夏瑜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这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针锋相对,推翻异族统治的大清,正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精神,这句话反映了夏瑜思想中的民主性和民族性。 《明天》中,塑造了一个中医“何小仙”的形象:“何小仙伸开两个指头按脉,指甲足有四寸多长”他并不关心劳动妇女单四嫂子小儿子“宝儿”的病情,只是懒懒地“伸开两个指头按脉”,“说了半句话,便闭上眼睛”了。然后,轻易地将单四嫂子“每天节省下来的十三个小银元和一百八十铜钱”夺走了 。结果,“宝儿”的命并没保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红楼梦》中女子众多,遭际不一,形象各异。《红楼梦》回目名中多有涉及,比如: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贾宝玉亲近金钏惹王夫人恼怒,打了金钏一巴掌,还扬言要撵走她,金钏含愤忍辱,投井自杀。

请仿照这则例子,从下列回目名中任选三则并指出其人其事。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情切切良宵花解语/黄金莺巧结梅花络/鸳鸯女誓绝鸳鸯偶/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一句为女主人的出场安排了一个独特的背景;“_____”一句有反衬意,给她哀怨的心绪添上了几分酸楚和难堪。(温庭筠《菩萨蛮》)

(2)词人因反对变法受到排挤打击,仕途坎坷,遭际不幸,转徙外地,备尝艰辛,“____________”两句可见其生活之蹭蹬与心境之凄凉。(苏轼《江城子》)

(3)上片“______”句和下片的“______”句之间通过一个共同意象的作为感情纽带,让作者由描写眼前之景自然地过渡到抒发思乡之情。(周邦彦《苏幕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独处客馆,一个“闭”字锁住了馆门,也锁住了词人的心。春寒料峭,杜鹃悲啼,斜阳渐沉,这所有景物触动了词人一腔身世凄凉之感。

B.一个“砌”字把不可言传的抽象的微妙的感情,变为具体形象的东西,同时也使人想象词人心中的积恨也如砖石垒成的城墙那般沉重坚实而无法消解。

C.“楼台”“津渡”“桃源”都是清冷孤寂生活的象征,表现的是词人被贬后感到美好的生活已消失,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惆怅之情和前途茫然之感。

D.“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写词人遭遇贬官,精神至感痛苦,所以朋友的礼物和书信不仅没让他感到高兴,反而更引发了他思乡怀旧的离愁别绪。

2.此词末两句曾令苏轼击节赞叹,竟书于扇面。这两句究竟好在何处?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于是秦王大怒,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二)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疠,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B.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C.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D.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兵诣赵           益:增加 B.秦王必             【解析】
懈怠

C.今智伯我           知:知遇 D.襄子如厕,动       动:惊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人搜查燕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高渐离逃脱后,改变姓名藏匿在宋子做佣工。

B.秦始皇怜惜高渐离擅长击筑的才能,于是特别赦免了他的罪行,后来熏瞎了他的眼睛,留在身边击筑。

C.赵襄子虽最痛恨智伯,但却有感于豫让对故主智伯的忠诚,把扮作受刑奴隶试图为智伯报仇的豫让放走了。

D.豫让的朋友劝他去委身侍奉襄子,并借机刺杀,被豫让拒绝了。豫让认为若是做了别人的臣子,就应该忠心事主。

4.把文中画横线句子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

(2)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

 

查看答案

阅读下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淑英和淑华在觉民的房里读英文,陈先生在旁边听婷们自己诵读。淑英在诵读的时候忽然听见她父亲克明的鞋底声,克明从窗下走过往外面去了,她心里陡然一惊,略略停了一下,又继续读下去。但是克明的脚步声又渐渐地近了,显然他走到中途又转身回来。她一面读书一面听那鞋底声,声音愈来愈近,克明的脚似乎踏上了石阶,她吃惊地抬头看门外。

他就站在门口,板起脸向淑英吩咐道:“二女,你跟我去,我有话说。”淑英害怕地答应了一声,立刻拿起书跟着克明走出房去。克明引着淑英往他的书房走去,一路上他不说一句话,这沉闷的等待使淑英心里非常难过,但是她没有勇气来打破沉默,低着头在阴暗的灯光下慢慢地移动脚步,心里盘算应对的言语。

克明在写字台前面那把有椅垫的藤椅上坐下,淑英就站在写字台旁边。克明忽然正言厉色地责斥道:“我说过不准你读英文,你居然不听我的话,你年纪也不小了,还不学点规矩,现在虽说不比从前,然而男女究竟有别,你老人公.平日很称羡我们高家的家风,如果他知道你天天跟年轻男人在一起读什么英文,他就会看轻我,说我没有家教,说你失了大家闺范,我万不能丢这个脸,从明天起如果再去,我就不要你做我的女儿。" “陈先生教我读书,这也是寻常的事情,还有三妹在一起“ "淑英气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克明不等淑英说完话,忽然把手在桌上一拍,恼怒地喝道:“我问你究竟听不听我的话?”

随后高声吩咐仆从道:“去把大少爷立刻请来。

觉新走进克明的书房,恭敬地站在克明的面前。克明微微点一点头,正言厉色地说:“我嘱咐你,我不准二女再跟陈先生读英文。你去说一声,请他以后不要理二女,他的束修我按月照数送给他。”觉新恭敬地应了一声:“是”。“大哥,你不要去对陈先生说,人家也要面子。”淑英忽然抬起头呜咽地央求道。

“你还要袒护他。你连我也反对起来了。”克明气得脸色大变,喘吁吁地指着淑英骂道。

“大哥……"淑英忽然哭着唤道,也不说什么便掉转身子急急地走出房去了。

克明又对觉新说道:“二女下定的日期我已经看好了,冬月初十,是个好日子,陈家要明年春天接人,我也答应了。"

觉新回到自己的房间,发现众人还在那里等他,他们恳切地问起淑英的消息,觉新把他所知道的一切完全告诉了他们。

“那么我们应该动手了,就用觉慧离家的办法。"觉民果断地说。“是的,再不能迟疑了。”琴会意地点头答道。

两天后,琴便邀淑英到她的家里去玩。琴把他们制定的计划详细地对淑英说了。这份离家计划把潜伏在淑英心里的阴云完全驱散了,给她种植了一个坚强的信念。

回到家后,已经晚上九点多了,淑英走进克明的书房,给克明请了一个安。克明埋着头正在读《春秋左传》,他抬起脸瞪了她一眼,冷冷地责斥道:“你去看看现在几点钟了?你记不记得你将来要做陈家的媳妇?陈家是最讲究规矩的,你应当小心,下次你出门去再这样晚回来,我就吩咐你妈,不给你进屋,听见没有?”淑英并不分辩,只是静静地听着,她走出房门抬起头来,两眼充满了泪水,她再也控制不住,就让泪珠一颗接连一颗地流下她的脸颊,她并没有悲哀,她有的只是气愤。

“二哥,我再住不下去了,我一天也住不下去了。”淑英走进觉民的房间。

“我想好了,后天早晨就安排你走。”觉民说道。

淑英沉吟一下,过后毅然答道:“后天早晨,我记得。”她抬起头勇敢地望着觉民微微一笑。她的眼睛里还有泪珠在发亮。

第二年的春天终于来了,大地渐渐地变了颜色。春天带来的是生命,是欢乐,是花香,是鸟鸣,是温暖,是新绿,以及别的许多许多的东西。

一天午后,琴在家里接到淑英从上海寄来的信:……春天又来了。可是只有在这一个春天我才真正觉得快乐,我现在是自由的了,连眼前的景物也变了一种样子,我想起从前的一切仿佛在做梦一般,姐姐,我真高兴,我想告诉你:春天是我们的……读完信,抬起头来,两手托着腮痴痴地望着窗外,窗外一片阳光,一群蜜蜂在盛开的桃花周围飞舞,一阵风轻轻吹过,几片花瓣随着风飘落下来,一只小鸟从树枝上飞走了。鸟在飞,花在飞,蜜蜂在飞,琴的思想也跟着飞起来,这思想飞得远远的,飞到了上海,飞到了淑英的身边。“春天是我们的。”琴亲切地低声念着,她忽然微微地笑了。

(有删改)

注:①老人公,川渝一带的方言,指女性的公公。②下定:旧式婚姻定婚时男方给女方聘礼。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反复提到“鞋底声"这一细节,营造了紧张的氛围,表现了淑英对克明的畏惧,又透露出克明对淑英的不满。

B.小说表现了淑英由害怕、气愤到坚定、欣喜的情感变化,生动细腻地刻画了一位少女与封建家庭决裂时的心路历程。

C.克明严厉斥责淑英,根本原因是淑英不听自己劝阻,执意跟陈先生读英文,致使人们对淑英说三道四,有辱高家的家风。

D.小说结尾处运用蜜蜂、花瓣、小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自由欢快的春景图,烘托人物心情,深化了文章主旨。

2.本文是长篇小说《春》的节选,请结合文本分析“春"的多重含义。

3.小说没有交代淑英逃离家庭的具体过程,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