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诗人羡慕万物恰逢其时,感叹自...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诗人羡慕万物恰逢其时,感叹自己生命将要结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典型的动作细节表现失意英雄辛弃疾内心复杂的感受。

(3)《赤壁赋》中赞扬曹操儒将风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休。 (2)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3)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情境默写成为近几年高考默写的一种新方式,考生要注意在平时背诵文章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大意。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钩”“酾”“槊”“赋”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酒楼秋望

华岳[1]

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

秋水碧连天一片,暮霞红映日三竿。

花摇舞帽枝尤软,酒入诗肠句不寒。

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

注:[1]华岳: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这首诗作于南宋晚期,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

(1)这首诗颔联写景精妙,请简要分析。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武,字少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望。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使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拏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节选自《汉书苏武传》)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         )

A.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B.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C.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D.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2.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在古代可指变动官职,通常指晋升或调动;某些时候也指贬谪、放逐,如“迁客骚人”“迁谪”。

B.《汉书》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通史,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之间229年的历史。

C.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干支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年号和干支兼用。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自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

D.单于,匈奴的最高首领。斥候,侦察兵。阏氏,匈奴单于配偶的称号,如同王后。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叙述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的经过,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刻画苏武的浩然正气。

B.第二、三段写由于苏武副使张胜的鲁莽,匈奴内讧后,苏武受到牵连。

C.从文章内容看,卫律原是汉朝官员,后投降匈奴,但一直有归汉之心。

D.第四段写苏武为了保持气节,宁死不受辱,写张胜,是为了烘托了苏武的气节。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2)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3)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数据的一个根本缺陷就是它只关注“客观数据”的呈现,而缺少对“主观数据”的反映。从社会学角度看,所有数据说到底都是有关“人”的符号,因此,符号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是我们真正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如果脱离了人及其所在社会的价值本性,无限放大大数据的效应及其影响力,就可能本末倒置,最终产生许多难以预期的后果。数据来源于社会又作用于社会。无论是可以数字化的数据还是不可数字化的数据,其比较、分析和归纳其实反映的都是人在符号层面上的一种互动。大数据是汇集了行为主体、时间、地点三个维度的“数据宇宙”。在大数据时代,个人的信息更多的是以数据为载体来进行互动的。如果人及其各类社会行为都仅仅被看作一个个数据符号,我们就很难从数据中解读出充满朝气、富有激情的人,也就很难从数据塑造出来的没有个性特征的人去推导群体样态和社会构成。

犹如网络一样,大数据也是一把双刃剑。巨量化的大数据在给我们研究和分析社会现象带来便利的同时,实际上也掩盖了许多具有个性特征的数据的意义。在连续的巨量数据海洋中,许多本身具有个性特征的数据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了,它们在大数据霸权面前会成为微不足道的牺牲品,大数据简化了人们对数据差异性的认知。大数据的复杂性不仅在于其数据样本巨量,更在于其多源异构、多实体和多空间之间的交互动态性。当前,只有少数人掌握处理这种复杂的巨量化大数据的技术,这很容易导致“数据暴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防止大数据滋生出“数据暴力”是大数据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数据的价值只有在其能够被规范成为可供分析的形式之后才能最大程度地被挖掘出来。然而,在巨量的大数据面前,实际上可供规范分析的数据只是极少数,许多数据都停留在“碎片化”阶段而难以被真正挖掘和分析。对这些碎片化的数据进行清理,形成规整的结构,是大数据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的根本所在。在大数据中,其研究范式重在发现而不是推论,运用大数据进行各种分析不应像传统的社会调查方法那样通过假设检验来进行推论,而应通过数据的总体归纳来达成对社会现象的总体分析。这不仅要求我们在数据清理技术、存储结构上进行优化,而且要在数据采集环节尽可能地做到规范,否则就很难获得对复杂事物的系统认知。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真正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大数据本身,而且是大数据背后所隐藏的我们想要获取的各种信息资源,而这些信息资源可能只占数据总体的万分之一甚至更少。从这个角度说,大量的信息其实都是垃圾。不仅如此,许多大数据本身就是模糊的,其中含有大量虚假和有害的内容。如果我们纯粹凭借数据来判断和分析人类行为,甚至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和传播某种数据,就会导致许多误判。因此,未经前期调研论证和规范分析所获取的信息,其数据量越大可能越模糊,其得到的垃圾信息也就可能越多,这也为各种数据造假和不当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对此,我们必须学会辨识和判断数据的真实性,避免因盲目的数据崇拜造成误判,甚至迷失在大数据的洪流之中。

(摘自《大数据热中的冷思考》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

A.所有数据说到底都是有关“人”的符号,所以大数据时代,个人的信息更多的是以数据为载体来进行互动的。

B.大数据能反映人及其所在社会的价值本性,因此人及其各类社会行为都不能仅仅被看作一个个数据符号。

C.把人及其各类社会行为变为更多的数据符号,我们就可以从数据中解读出充满朝气、富有激情的人。

D.大数据时代不应该脱离了人及其所在社会的价值本性,无限放大大数据的效应及其影响力。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大数据时代,我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大数据本身,而是大数据背后所隐藏的我们想要获取的各种信息资源。

B.从某种意义上说,大数据的价值只要在其能够被规范成为可供分析的形式之后就能最大程度地被挖掘出来。

C.许多数据都停留在“碎片化”阶段而难以被真正挖掘和分析,大数据的“碎片化”导致人们难以系统认知复杂事物。

D.未经前期调研论证和规范分析所获取的信息,其数据量越大越模糊,其得到的垃圾信息也就可能越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大数据的碎片化不仅要求我们在数据清理技术、存储结构上进行优化,而且要在数据采集环节尽可能地做到规范,才能获得对复杂事物的系统认知。

B.因为只有少数人掌握处理这种复杂的巨量化大数据的技术,所以许多本身具有个性特征的数据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了。

C.因为有不可数字化的数据,因此尽管其比较、分析和归纳其实反映的都是人在符号层面上的一种互动,也很难从数据塑造出来有个性特征的人。

D.大数据给我们研究和分析社会现象带来便利,但我们也不能盲目的崇拜数据,在大数据热中应该有冷思考。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互联网+”本身是开放的产物,生物链和产业链开放,技术和资源共享,激发了人们创新创业的激情,催生了互联网经济现象的出现。

B.据脑科学家研究,天赋起的作用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几乎任何人,都有可能在他没有天赋的领域成为世界级的大师。

C.苏轼历经仕途坎坷,却始终能以旷达之心消解现实痛苦。他丰富而又精彩的人生经历,正是那句流传甚广的话“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真实写照。

D.推动长江经济带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尊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