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语文教育的核心是作文。作文之道是语言之道,也是人生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语文教育的核心是作文。作文之道是语言之道,也是人生之道,它不仅是一种技能,一种字词教学的延伸,更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具备健全理智与情感最直观而雄辩的方式。从传统上说,无论是汉代贤良方正,还是始于隋朝科举制度,几乎都是一篇文章定终身,这种选才方式是中国独有的。古人视文章为立身之本,是个人修为,更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文章里面藏着民族和个人的精神密码。

具体到个体而言,作文也是认识自我的绝佳方式。我们经常教导学生,要写好作文就要多贴近生活,贴近生活也包括贴近自我;我们称赞一篇作文写得好,其实就是称赞这篇作文中有作者独特的发现和感受。如何发现生活的美,如何正确地看待人生和世界,如何不落俗套地思考问题,这些都有赖于自我的建立。即便是相同的作文题目,也要学习找寻属于自己的角度,有不同于别人的表达,这就是创造精神的培养。其它一些科目的教育,比如数学、物理、化学,都是寻找公共答案。是印证已有的科学,而作文最需避免的恰恰是雷同,它不是求同,而是求异,是重在表达个体。你所看到的事物、表达的见解越特殊,越有说服力,这篇作文的价值就越大。

作文教育为孩子的情感抒发、自我建构保留了一条精神通道,它是千姿百态、形象各异的。作文没有现成的结论可用,不能照抄已有的表述,又要完成对一个人、一件事的记述,完成对一个问题的思索。那就要开动想象力,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自己的心感受,并善于捕捉和定格自己精神世界里的秘密。这样的思维训练,是精神成人的过程。也是人类思想丰富性的具体表现。不少人担忧孩子个性压抑,创造力不足,困于各种考试而不敢有冒险精神,这或许是一种现实,毕竟在强大的竞争压力面前,求稳是多数人的心理选择。要改变这种境况,创新作文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入口,因为作文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思辨力,培育一个有创新精神的自我。

由作文而来的语言训练,也是最好的思维训练。你观察到了,感受到了,也想把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想象表达出来,但如何组织语言、如何找寻最佳表达方式,是一个难题。既要遵从文体规范,又要准确传达自己的意思,还要在文采上有风格、有特点,这种语言驾驭能力、文体驾驭能力的培养,可以把人带到一个虚拟与想象的世界,一个纯逻辑与思辨的世界,通过思想来实现一种精神遨游,这种创造性的思维训练是其他教育方式所难以企及的。

(摘编自谢有顺《创新作文教育  释放创造活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文之道是语言之道,是字词教学的延伸,是一种技能,作文是语文教育的核心。

B.要写好作文就要多贴近生活,贴近生活就是贴近自我,写作文就是要表达自我。

C.作文写作不能照搬套用,要开动想象力,要学会用眼用心感知事物,表达真心。

D.创新作文语言训练难点在于既要考虑文体,又要表意准确,文采上还要有特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把作文放在个人和民族的精神高度进行论述,突出了作文非同寻常的意义。

B.第二段运用对比论证方法,论证了创新写作重在表达个体,重在培养创造精神。

C.第三段先论述作文训练有助于思想成熟,再阐明它能彻底改变学生的求稳心理。

D.文章分别从认识自我、构建自我和训练思维三个方面阐述了作文的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作文之道也是人生之道,是检验人的方式,因为在古代常常是一篇文章定终身。

B.作文最需避免雷同,描写的事物越独特、表达的见解越特殊,作文价值就越大。

C.很多家长困于各种考试的强大竞争压力,为了求稳而不敢让孩子写作时去冒险。

D.作文训练可以把人带到一个虚拟的纯逻辑与思辨的世界,是一次精神上的遨游。

 

1.B 2.C 3.D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一般采用直选法或者排除法。本题要求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B项,“要写好作文就要多贴近生活,贴近生活就是贴近自我,写作文就是要表达自我”曲解文意,原文说 “贴近生活也包括贴近自我”。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分析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再阐明它能彻底改变学生的求稳心理”说法绝对,原文是“要改变这种境况,创新作文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入口,因为作文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思辨力,培育一个有创新精神的自我”。故选C。 3.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项,“作文之道也是人生之道,是检验人的方式,因为在古代常常是一篇文章定终身”颠倒因果,根据原文应该为“无论是汉代贤良方正,还是始于隋朝科举制度,几乎都是一篇文章定终身,”。B项,“作文最需避免雷同,描写的事物越独特、表达的见解越特殊,作文价值就越大”以偏概全,除了选项所说,还有“越有说服力”这个条件。C项,“很多家长困于各种考试的强大竞争压力,为了求稳而不敢让孩子写作时去冒险”说法属于无中生有,于文无据。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写道:“持之以恒,不乱节奏,对于长跑实在至为重要。一旦自身节奏得以设定,其余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他告诉我们人生就如长跑,要坚持自己的节奏。

曾经是相机胶卷生产龙头企业的柯达公司宣布破产。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是柯达公司反应迟钝,未能根据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所致,由此建议人们要适时调整自己的步伐。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加以评说。

(注意)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隐者不理解孔子,楚狂接舆认为孔子应该迷途知返:“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的“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对比的手法,抨击了秦王朝统治者搜刮民产又奢靡浪费的行径。

(3)《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以明月在天、寂静无声为音乐画上了休止符,余韵无穷。

(4)诗人擅长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如李煜在《虞美人》中写愁是有长度的,“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王实甫在《长亭送别》中写崔莺莺的烦恼是有重量的,“遍人间烦恼填胸臆,___________?”

(5)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为国捐躯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

材料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材料一所体现的孔子处世态度与成语____________表达的意思相一致。

2.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儒家提倡的交友之道。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凌霄花

白居易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偶依一棵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飘。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1.这首诗体现了白居易______________的语言风格。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为何劝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渔

鱼藏水底,各自为天,自谓与世无求,可保戈矛之不及矣。乌知网罟之奏功,较弓矢罝罘为更捷。无事竭泽而渔,自有吞舟不漏之法。然鱼与禽兽之生死,同是一命,觉鱼之供人刀俎,似较他物为稍宜。

何也?水族难竭而易繁。胎生卵生之物,少一母数子,多亦数十子而止矣。鱼之为种也似粟,千斯仓而万斯箱,皆于一腹焉寄之。苟无沙汰之人,则此千斯仓而万斯箱者生生不已,又变而为恒河沙数。至恒河沙数之一变再变,以至千百变,竟无一物可以喻之,不几充塞江河而为陆地,舟楫之往来,能无恙乎?故渔人之取鱼虾,与樵人之伐草木,皆取所当取,伐所不得不伐者也。我辈食鱼虾之罪,较食他物稍轻。兹为约法数章,虽难比乎祥刑,亦稍差酷吏。

食鱼者首重在鲜,次则及肥,肥而且鲜,鱼之能事毕矣。然二美虽兼,又有所重在一者。如鲟、如鯚、如鲫、如鲤,皆以鲜胜者也,鲜宜清煮作汤;如鳊、如白,如鲥、如鲢,皆以肥胜者也。肥宜厚烹作脍烹煮之法全在火候得宜先期而食者肉生生则不松过期而食者肉死死则无味。

迟客之家,他馔或可先设以待,鱼则必须活养,候客至旋烹。鱼之至味在鲜,而鲜之至味又只在初熟离釜之片刻,若先烹以待,是使鱼之至美,发泄于空虚无人之境;待客至而再经火气,犹冷饭之复炊,残酒之再热,有其形而无其质矣。煮鱼之水忌多,仅足伴鱼而止,水多一口,则鱼淡一分。司厨婢子,所利在汤,常有增而复增,以致鲜味减而又减者,志在厚客,不能不薄待庖人耳。更有制鱼良法,能使鲜肥迸出,不失天真,迟速咸宜,不虞火候者,则莫妙于蒸。置之镟内,入陈酒、酱油各数盏,覆以瓜姜及蕈笋诸鲜物,紧火蒸之极熟。此则随时早暮,供客咸宜,鲜味尽在鱼中,并无一物能侵,亦无一气可泄,真上着也。

(选自《闲情偶寄·饮馔部 》)

[注]①罝罘(jū fú):泛指捕兽的网。②吞舟:能吞舟的大鱼。③千斯仓而万斯箱:指鱼卵数目极为庞大。④祥刑:同“详刑”,断狱、用刑审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觉鱼之供人刀俎          刀俎:宰杀

B.苟无沙汰之人            沙汰:淘汰,拣选

C.我辈食鱼虾之罪          我辈:我们这辈人

D.候客至旋烹              旋烹:立即烹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一母数子            于其身也,耻师焉

B.较食他物稍轻          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C.鲜味尽在鱼中          五亩之宅,树之

D.亦稍差酷吏            州司临门,急星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比较,认为捕鱼的细网比捕猎的工具更厉害。不需要把水抽干来捕鱼,自然有捕到很多鱼的方法。

B.作者认为鱼繁殖得太快,若无人吃鱼,就会阻塞河道,后果严重,因而吃鱼虾的罪过比吃其他的东西稍轻。

C.作者认为烹鱼要把握好时机,要是先煮好了等着客人来享用,会让主人觉得内心空虚无聊,闲情无处发泄。

D.本文运用了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行文饶有情趣,作者幽默风趣,把捕鱼烹鱼的日常琐事写得有滋有味。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食鱼者首重在鲜,次则及肥,肥而且鲜,鱼之能事毕矣。

(2)更有制鱼良法,能使鲜肥迸出,不失天真,迟速咸宜,不虞火候者,则莫妙于蒸。

5.用“/”给下面文字断句。

肥宜厚烹作脍烹煮之法全在火候得宜先期而食者肉生生则不松过期而食者肉死死则无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