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荷塘月色》)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品读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段描写了一幅月下美景图,从荷叶、荷花、荷香、荷波五个方面进行描写,营造了一种清幽恬静的氛围。

B.第二段借助叶子、花、树木,写出了月色朦胧的特点,作者按照从光到影,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描述,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C.第二段作者描绘了一幅光影交错图,其中“酣眠”是指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小睡”指的是朗照。

D.这三个段落皆为写景,每个段落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且比喻较为明显。

2.为了描摹月光,作者用了不少传神的动词,试从 “泻”、“浮”、“洗”“画”四个加点的动词任选两个,分析其使用的妙处。

3.第3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加以分析。

 

1.C 2.示例一:“泻”、“浮”。““泻”本指液体很快地流。在句子中,作者首先将“月光”比作“流水”,然后将月光静静地照射在叶子和花上,说成“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更有活泼灵动、形象直观的感受。而“浮”本指物体漂在水面上。在句中,把整个荷塘比作水面,而一个“浮”字,既呼应了青雾“薄薄”的特点,又表现了青雾轻柔、缥缈的特点,给人一种画面的即视感。示例二:“洗”“画”。“洗”本身是个动词,把东西放在水里进行清洗、洗涤的意思,在句中,作者首先把朦胧、皎洁的月光比作牛乳,而被月光笼罩的荷叶、荷花,就像在月光中,洗涤一般,更呈现出一种乳白的色泽。而“画”,是动词,本义就是用笔对客观事物进行描摹。而在句中,作者用一个“画”字,把杨柳的投影巧妙地反射在荷叶上的情形生动地刻画了出来。 3.对比(反衬)。划线句“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将“蝉声”、“蛙鸣”的“热闹”和自己渴望“独处”、“宁静”进行对比。结合创作背景可知,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苦闷、彷徨,而现实的聒噪、喧嚣,也波及到了书香圣地——清华园,所以作者对知识分子的何去何从感到彷徨、迷惘,这正是文章作者“淡淡的哀愁”的情感所在。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此类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内容的探究,也有对艺术特色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明确主旨,关注手法,做出准确判断。本题要求选择“对这篇散文的品读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 C项,错在对“酣眠”和“小睡”的理解有误。根据原文“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可知:“小睡”指的就是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显然是不可能“朗照”的。 故选C。 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锤炼文字,品味语言艺术的能力。做此题时要把握文本内容和主旨,根据上下文语境去理解,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即需要整体把握。本题要求从 “泻”、“浮”、“洗”“画”四个加点的动词任选两个,分析其使用的妙处。这四个动词都集中出现在第二自然段。整个段落写的是“月光下的荷塘”,即通过对荷塘里的景物荷叶、荷香、荷波的描绘,来反衬月色的特点。我们首先应找出相关语句,然后先解释一下加点字的意思,然后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情感的表现,意境的营造等角度去分析这些动词的妙处。比如:我们选第一组:“泻”、“浮”。“泻”本指液体很快地流。在“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个句子中,作者首先将“月光”比作“流水”,然后将月光静静地照射在叶子和花上,说成“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更有活泼灵动、形象直观的感受。而“浮”本指物体漂在水面上。在“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把整个荷塘比作水面,而一个“浮”字,既呼应了青雾“薄薄”的特点,又表现了青雾轻柔、缥缈的特点,给人一种画面的即视感。 再看第二组动词“洗”、“画”。“洗”本身是个动词,把东西放在水里进行清洗、洗涤的意思,在“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一句中,作者首先把朦胧、皎洁的月光比作牛乳,而被月光笼罩的荷叶、荷花,就像在月光中,洗涤一般,更渗透出一种乳白的色泽。而“画”,是动词,本义就是用笔对客观事物进行描摹。而在“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句中,作者用艺术家的手笔表现出月光透过杨柳,把杨柳的投影巧妙地反射在荷叶上,这体现出了作者对细节的把握非常传神。 3.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艺术的能力。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①抓住关键词语理解。②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③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理解句子。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答题方法如下:从关键词语入手,一个句子中总有对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所以,体会句子含义一定注意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找到它们,也就意味着把句子的理解转化成了对主要词语的理解;从分析修辞入手,作答的关键是将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还原出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即可,如果是比喻句,就要找出两者的相似性,是借代句就要找出相关性,是比拟句就要找出形象性等。本题要求回答:第3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表现手法。“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显然用了对比或反衬的修辞手法。我们在回答的时候重点是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在本文中所体现的情感来思考。“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当然是聒噪的,它们“热闹”的叫声只是一种生物的季节性和生理性反应。作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面对大革命失败,白色笼罩全国的背景下,内心是“颇不宁静”的。作者通过由现实的“不宁静”到荷塘“寻宁静”、“得片刻的宁静”,最后再一次回到现实。对比手法的运用能更好地揭示人物的内心,进而表达出作者内心淡淡的哀愁,从而彰显了文章的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9月16日清晨7:30,2018年第38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按照惯例在天安门广场鸣枪起跑。本次北京马拉松赛,报名人数达到111793人,相比去年增加了13106人。“马拉松热”在中国大地不断升温,已经成为大家心中的“国马”,“北马”的报名人数也是逐年水涨船高。并且我国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已经包合了西藏在内的全国31个省、区、市的234个城市,现在平均每天都有3场马拉松赛事。

马拉松在中国短时间快速发展,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地方政府的推动,除了包含赛事本身产生的多层的商业合作体系,如赛事冠名商、赞助商、服务商等,还推动了相关的产业发展如装备、训练、补给、信息服务等。业界普遍认为,马拉松经济=赛事本体经济+赛事载体经济+赛事媒体经济+赛事衍生经济。

对比美国每年举办1200场马拉松赛事,有55万人可以完成全程马拉松比赛的市场规模,中国跑步市场依然潜力巨大,据预测,未来中国跑步市场的容量可以达到300亿元。2017年,全国马拉松共有500万人次参加,参赛者带动的消费规模达百亿元。

(摘编自《北京商报》)

材料二:

城市马拉松赛事,是一场城市“小奥运”,充当着“城市会客厅”的功能,对城市形象产生积极的综合性影响力。城市居民、游客和其他受众对城市历史文化、人文资源等的综合印象,可以透过马拉松赛事的举办,以体育运动参与的途径将城市形象和感知者(居住者和游客)发生最直接最亲密的接触。

(摘编自《中国首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

材料三:

马拉松赛事井喷式发展背后,藏着各种肆意生长的问题。除了各地想要这张“城市名片”外,巨大的经济利益也是一个重要推手。

只有当赛事管理者与参与者在专业层面同步提升,马拉松赛事才能真正配得上“国际”标签,才能得到更多认可。在某地马拉松比赛中,医疗和后勤支援让来自北京的跑友大失所望。马拉松赛事存在运营商不成熟现象,则成为受访者的共识。

从马拉松赛事本身来着,马拉松赛事举办门槛、准入规则不明确。马拉松赛事与其他比赛不同,它会占用极大的公共资源,这种资源的调度和配置只有相关部门才能执行。目前马拉松赛事的举办是报备制,不是审批制,至于这个城市有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赛事,没有衡量标淮,马拉松赛事的举办也没有很明确的准入门槛。

也有业内人士提出,目前相当数量的赛事公司在宣传方面下足了功夫,却忽视了选手的真正诉求。现在许多马拉松赛事,动辄将几百万元花在电视转播和舞台搭建上,而真正花在选手身上的钱不过万元。时间长了,这些赛事举办方必然会破淘汰。

另外,很多马拉松赛事单纯地以推介城市形象、推介旅游资源为目的,赛事方一边倒地把精力与资源投入到如何规划“最美”赛道上。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18年、马拉松赛场对违规行为的查处与惩罚力度骤增。今年,广马按照国际顶级赛事标准,首次引进防作弊手环,力争为广大选手打造一个纯粹、公平的竞赛环境。选手在博览会领取参赛包时,需由工作人质审核后亲自为选手佩戴手环,该手环将作为检录、参赛凭证,完赛后方可取下。

(摘编自《中青在线》,2018年1月17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马拉松的重要赛事之一,第38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报名人数突破了11万人大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马拉松赛的喜爱。

B.在马拉松经济中,赛事衍生出来的经济,诸如装备、训练、信息服务等通常大于赛事本体的经济效益,这成为地方政府推动马拉松发展的重要原因。

C.从2011—2016年,我国举办的马拉松赛从数量和参赛人次上都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2016年增长最快,呈爆炸式增长。

D.2016年我国共举办马拉松赛事300多场,上半年比赛有一百多场,其中5月份是赛事最为密集的月份,全年金牌赛事达到15个。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我国马拉松赛虽已覆盖了许多城市,但与美国相比,在年均举办比赛数量、“全马”的市场规模等方面与美国还有不小的差距。

B.从2016年中国马拉松赛事时间分布图可以看出,全年赛事最为集中的是10月份,其中下半年举行的赛事要远多于上半年。

C.马拉松撼市影响力覆盖范围广,对城市形象、历史文化、人文资源等方面都有积极、深刻的影响,并逐渐改变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

D.2018年广州马拉松赛首次引进让参赛选手佩戴防作弊手环的措施,为当前略显混乱的马拉松赛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方式。

3.近年来,马拉松赛在我国以井喷式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你认为出现的问题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语文教育的核心是作文。作文之道是语言之道,也是人生之道,它不仅是一种技能,一种字词教学的延伸,更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具备健全理智与情感最直观而雄辩的方式。从传统上说,无论是汉代贤良方正,还是始于隋朝科举制度,几乎都是一篇文章定终身,这种选才方式是中国独有的。古人视文章为立身之本,是个人修为,更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文章里面藏着民族和个人的精神密码。

具体到个体而言,作文也是认识自我的绝佳方式。我们经常教导学生,要写好作文就要多贴近生活,贴近生活也包括贴近自我;我们称赞一篇作文写得好,其实就是称赞这篇作文中有作者独特的发现和感受。如何发现生活的美,如何正确地看待人生和世界,如何不落俗套地思考问题,这些都有赖于自我的建立。即便是相同的作文题目,也要学习找寻属于自己的角度,有不同于别人的表达,这就是创造精神的培养。其它一些科目的教育,比如数学、物理、化学,都是寻找公共答案。是印证已有的科学,而作文最需避免的恰恰是雷同,它不是求同,而是求异,是重在表达个体。你所看到的事物、表达的见解越特殊,越有说服力,这篇作文的价值就越大。

作文教育为孩子的情感抒发、自我建构保留了一条精神通道,它是千姿百态、形象各异的。作文没有现成的结论可用,不能照抄已有的表述,又要完成对一个人、一件事的记述,完成对一个问题的思索。那就要开动想象力,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自己的心感受,并善于捕捉和定格自己精神世界里的秘密。这样的思维训练,是精神成人的过程。也是人类思想丰富性的具体表现。不少人担忧孩子个性压抑,创造力不足,困于各种考试而不敢有冒险精神,这或许是一种现实,毕竟在强大的竞争压力面前,求稳是多数人的心理选择。要改变这种境况,创新作文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入口,因为作文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思辨力,培育一个有创新精神的自我。

由作文而来的语言训练,也是最好的思维训练。你观察到了,感受到了,也想把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想象表达出来,但如何组织语言、如何找寻最佳表达方式,是一个难题。既要遵从文体规范,又要准确传达自己的意思,还要在文采上有风格、有特点,这种语言驾驭能力、文体驾驭能力的培养,可以把人带到一个虚拟与想象的世界,一个纯逻辑与思辨的世界,通过思想来实现一种精神遨游,这种创造性的思维训练是其他教育方式所难以企及的。

(摘编自谢有顺《创新作文教育  释放创造活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文之道是语言之道,是字词教学的延伸,是一种技能,作文是语文教育的核心。

B.要写好作文就要多贴近生活,贴近生活就是贴近自我,写作文就是要表达自我。

C.作文写作不能照搬套用,要开动想象力,要学会用眼用心感知事物,表达真心。

D.创新作文语言训练难点在于既要考虑文体,又要表意准确,文采上还要有特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把作文放在个人和民族的精神高度进行论述,突出了作文非同寻常的意义。

B.第二段运用对比论证方法,论证了创新写作重在表达个体,重在培养创造精神。

C.第三段先论述作文训练有助于思想成熟,再阐明它能彻底改变学生的求稳心理。

D.文章分别从认识自我、构建自我和训练思维三个方面阐述了作文的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作文之道也是人生之道,是检验人的方式,因为在古代常常是一篇文章定终身。

B.作文最需避免雷同,描写的事物越独特、表达的见解越特殊,作文价值就越大。

C.很多家长困于各种考试的强大竞争压力,为了求稳而不敢让孩子写作时去冒险。

D.作文训练可以把人带到一个虚拟的纯逻辑与思辨的世界,是一次精神上的遨游。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写道:“持之以恒,不乱节奏,对于长跑实在至为重要。一旦自身节奏得以设定,其余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他告诉我们人生就如长跑,要坚持自己的节奏。

曾经是相机胶卷生产龙头企业的柯达公司宣布破产。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是柯达公司反应迟钝,未能根据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所致,由此建议人们要适时调整自己的步伐。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加以评说。

(注意)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隐者不理解孔子,楚狂接舆认为孔子应该迷途知返:“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的“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对比的手法,抨击了秦王朝统治者搜刮民产又奢靡浪费的行径。

(3)《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以明月在天、寂静无声为音乐画上了休止符,余韵无穷。

(4)诗人擅长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如李煜在《虞美人》中写愁是有长度的,“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王实甫在《长亭送别》中写崔莺莺的烦恼是有重量的,“遍人间烦恼填胸臆,___________?”

(5)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为国捐躯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

材料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材料一所体现的孔子处世态度与成语____________表达的意思相一致。

2.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儒家提倡的交友之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