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某校校庆会务组准备发出的一份邀请函的正文,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找出并作...

下面是某校校庆会务组准备发出的一份邀请函的正文,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尊敬的校友您好!峥嵘九秩,桃李五洲;岁月如歌,悠悠风华。3月1日,学校将迎来建校90周年诞辰的大喜日子。值此喜迎校庆之际,谨向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广大校友致以诚挚的问候,特邀您们在百忙中光临,共叙友情,共谋发展,共襄盛举。纸短情长,望务必到会。会后欢迎参观校园。

 

⑴将“诞辰”改为“华诞”(“诞辰”多用于所尊敬的人)。 ⑵“大喜日子”删除(口语化,场合不对)。 ⑶“望务必到会”,改为“望到会”,或“期待您的到来”。 ⑷“您们”,改为“您”。 ⑸“纸短情长”删除(“纸短情长”常用于书信)。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查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辞敬辞的运用。“诞辰”多用于所尊敬的人,对学校用“华诞”合适。“大喜日子”较口语化,不适合用于邀请函,可删去。“望务必到会”说法生硬,不适合邀请函,可改为“望到会”,或“期待您的到来”。 邀请函是针对个人的,所以把“您们”,改为“您”。“纸短情长”常用于书信,不适合邀请函,要删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15个字。

人这一生当中要接受三种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________。如果将教育比作一棵树,那么,家庭教育则是树根。家庭教育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_________,好的家庭教育必然来自好的家长。________,也是终身老师,他们的言行影响自己的孩子一辈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史记》体大思精,_____________通过描写起伏跌宕的情节,展示了_____________的社会历史画卷。3000多年历史,风起云涌的时代,宏大壮阔的场面,纷繁复杂的史事,林林总总的人物,汇聚三寸笔端。《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在编排人物传记时司马迁表现出髙超的技巧,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造成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本纪”还是“世家”。司马迁的安排,可谓_______,是对历史事实的充分尊重,也是合乎逻辑的归纳。《史记》各层次的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上是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了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着以类相从的原则。司马迁对人物传记次序的巧妙编排,形成了《史记》一书婉转多变的叙事脉络。人物传记有分传与合传。(      )。合传是以类相从,把某些相同类型的人物放在一起,在人物合传中,历史和逻辑有时达到___________的程度,叙事手法非常高超。通过叙述某一类型的人物的所作所为,描绘出特定领域的总体风貌,人物合传以这种方式集中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应有尽有    波澜壮阔    见微知著    天衣无缝

B.包罗万象    云谲波诡    独具慧眼    滴水不漏

C.应有尽有    云谲波诡    见微知著    滴水不漏

D.包罗万象    波澜壮阔    独具慧眼    天衣无缝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编排人物传记时司马迁表现出高超的技巧,使它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造成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

B.司马迁在编排人物传记时表现出高超的技巧,使它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形成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

C.在编排人物传记时司马迁表现出高超的技巧,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形成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

D.在司马迁编排人物传记表现出高超的技巧时,使它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形成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各一传是分传,把几个人的传记合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是合传

B.把几个人的传记合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是合传,人各一传是分传

C.分传即人各一传,合传则是把几个人的传记合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

D.合传则是把几个人的传记合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分传即人各一传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描绘音乐经过短暂的停顿后猛然变得激越雄壮,将全曲推向高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

(3)李广死后,司马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谚语)来赞誉他品德高尚,用不着自我宣传,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司马迁《李将军列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寄和州刘使君①

张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注]①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因参与政治革新运动接连被贬放,时任和州刺史。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的首联交代自己与友人刘禹锡分离已久,友人长期在外郡供职,官场失意。

B.颔联交待和州沙口堰、水心亭等自然风物,想象刘禹锡在和州的闲适生活场景。

C.颈联描述和州清晨江上雾气弥漫白茫茫一片,雨后山色青绿,城郭风光更美丽。

D.尾联抒写了作者对友人才华的赞誉,以及对友人境遇的同情和深深的关切之情。

2.“闲”是全篇的诗眼。请分析“闲”的内涵,并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刘禹锡“闲”的表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基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圈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郭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尤一人。”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日:“发人之墓,非盛德事。”知颖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

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肆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B.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肆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C.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肆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D.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肆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D.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他取代聘史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多次蓄意挑衅。他坚决予以反击,使萧禧羞愧无言以对。

B.许将善于治理。他在郓州任上,因治理得法,当地没有犯法之人。郓俗士子爱好聚集议论官政,他恩威并施,稍加禁止,此俗自然止息。

C.许将任职兵部,熟悉兵部事务。他担任兵部侍郎时提出治兵之道在于灵活用兵,才能做到万众犹如一人。神宗问及兵马之数,他也详细回答。

D.许将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其时司马光已去世,却受到朝廷权臣的不公平对待,当皇上向他征询此事时,他回答说这是不道德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

(2)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