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凌万顷之茫然 B.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凌万顷之茫然 B. 亦将有感于斯文

C.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 共事二三年

 

C 【解析】 试题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本题是对古今异义现象的考查。A项,茫然:(古)旷远的样子/(今)完全不知道的样子;B项,斯文:(古)这篇文章/(今)文雅;C项,“幽暗”古今同义,都是“昏暗”;D项,共事:(古)一起生活/(今)在一起工作。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月出于东山之上

A.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 不能喻之于怀

C. 相与枕藉乎舟中 D. 亦自缢于庭树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中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的一项是()

①况吾与子渔于江渚之上②群贤毕至,少咸集③火尚足以也④唐浮图慧褒始於其址

鱼虾而友糜鹿⑥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⑦方其破荆州,江陵

A. ①④⑦/②⑥/③/⑤ B. ①③⑦/②④/⑤⑥

C. ①④⑦/②/③⑥/⑤ D. ①③⑦/②/④⑤/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卫风•氓》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恶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用“朝露”来做比喻,抒发对人生短暂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常和同学到湘江游泳并写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样气势豪迈的诗句,后来他在《沁园春·长沙》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就是对这一时期这一生活的回忆,其实两者都是借写游泳以言志。

(6)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表达了他对于段祺瑞执政府的暴行已经达到了无话可说的程度的句子是“惨象,_______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_______”。

(7)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题。

饮 酒(其十四)

陶渊明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注] ①班荆:在地上铺开荆条。②行次:次序,辈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老友携酒而来,宾主铺荆于地,欢饮松下,自然而又亲切,颇有隐逸的恬淡之趣。

B. 父老也一同饮酒,既醉之后,大家更是随意言笑,忘乎所以,以至场面混乱失控。

C. 全诗围绕“饮酒”二字展开,叙事中融情寓理,章法与诗意相得益彰,浑然成篇。

D. 诗歌语言自然而醇厚,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有真趣,与《归园田居》风格类似。

2.作者说“酒中有深味”,他体会到了哪些“深味”?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举酒客              属:劝人饮酒

B. 白露江              白露:白茫茫的水汽

C. 方其破荆州,江陵    下:攻占

D. 不知东方之既        白:白色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既望”是“既”与“望”两个词的组合,“望”即“望日”,农历十五日,“既望”是过了望日,也就是农历十六日。

B. “斗牛”是古代星宿的名称,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星空分为二十八星宿,在北方七宿中,有“斗宿”“牛宿”,文中“斗牛之间”谓天空。

C. “美人”是个多义词,“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的“美人方”中的“美人指作者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D. “蜉蝣”是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文中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3.对第三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写作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 “客人”因见月出东山的景象,并看到这里的地理形势,从而联想到曹操的诗句和业绩,生出积极入世的念头。

C. “客人”又联想到主客双方的现实处境,深感个人在天地间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思想颇为消沉。

D. 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