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人类长期生活,聚居、繁衍的聚落空间和社会单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人类长期生活,聚居、繁衍的聚落空间和社会单元,村落并非伴随人类的起源而出现,它是人类进化和人类文明起源时期的产物。人类进化史表明,人类是从灵长类古猿进化来的,属于群居型动物。这一进化过程,提供了早期村落产生的两条线索:一是群居作为动物性本能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特别是到了智人阶段,人类为了有效降低单个个体的生存难度,形成了共同防御、共同发展的族群观念,因而基于血缘的聚众而居开始出现。只是由于完全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为了获取食物,需要频繁迁徙,所以并未形成长期的、固定的、规模化的居住点。二是由于生存的驱动,人类开始积极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创造出大量与生产生活有关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包括工具、器皿、衣物、建筑和制作它们的经验、技术,以及语言、制度、道德和原始信仰等。由此,动物性聚众本能开始向社会性聚居意识转变,具有村落内涵的聚落随之产生。

距今一万年前后,农业的出现和发展,使人类从迁徙流动生活逐步走向定居生活。定居把人类固定在土地上,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又稳定了定居生活,于是有了早期村落的形成与发展。

原始社会后期,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产生,使早期社会从氏族进化为部落,部落又发展到部落联盟,并形成以城郭为中心的地缘一体化政体。由此,国家应运而生。国家的出现,意味着跨地域、跨血缘、跨部落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建立。国家要维系和巩固这种关系,其前提和基础是对土地和人口的全面掌控。因此,村落就具有了国家层面的意义。先秦的“井田制”“授田制”,秦汉的“郡县制”“乡亭里制”都充分表明这一点。秦汉时期国家对于村落的管控有所加强,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地形图》中名为“某某里”的有43处,均分散在山川地区,既说明村落的广泛存在,也表明其受到国家的行政管辖。不少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皇权不下县”,但从秦汉国家与村落的关系来看,国家权力显然下渗到了县以下的地方社会。只是这种渗透并非以设置国家机构的方式实现,而是通过基层代理人来体现,如里长、村正。可见,村落以其聚族群体性,血缘延续性和地缘一体性的特质,起到了维系和巩固国家的稳定,发展和繁荣的历史作用。

作为聚族而居的社会单元,中国村落是血缘关系优先的社会,属于血缘型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突出表现于四个方面:村落的宗族化发展、互助体系的形成、乡民信仰的一致性,村落治理的乡约化。正因如比,村落形成了互助友爱的道德规范,进而构建了以伦理为本位的共同价值观。

村落的形成,意味着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世界的产生。除田赋徭役、战争动乱等不可抗拒因素外,村落较少与外界发生联系,是一种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社会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化的推进,近代以来的村落逐步转型发展。

(摘编自胡彬彬,邓昶《变迁与转型;中国村落发展的用途》)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远古时期,没有形成长期、固定、规模化的居住点,这和当时人们的生产方式相关。

B.伴随着人类动物聚众本能最大限度的释放,具有村落内涵的聚落在我国历史上形成。

C.秦汉时的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村落的管控,是因为村落已发展成熟且对国家作用巨大。

D.村落属于自给自足的封闭世界,只有遇到不可抗拒的诸多情况,才会和外界发生联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时间为序,梳理了我国村落的变迁过程:聚落—早期村落—聚族而居的社会单元。

B.文章从人类的进化过程,和农业的关系,和国家的关系等方面阐释了村落产生与发展的条件。

C.文章以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文献资料为论据,论证了秦汉时期国家对于村落的管控有所加强。

D.文章既着重分析了村落的形成过程,也论及村落对国家稳定-发展和繁荣的作用,详略分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村落的产生虽晚于人类的起源,但其源远流长,在我国有着悠久长远的发展历史。

B.国家建立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是跨地域,跨血缘-跨部落的,而村落并非如此。

C.从秦汉国家与村落的关系来看,认为我国古代“皇权不下县”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D.村落构建了以伦理为本位的共同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将随村落的转型发展而消亡。

 

1.A 2.A 3.D 【解析】 1.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B项,“伴随着人类动物聚众本能最大限度的释放”错,原文是说“这一进化过程,提供了早期村落产生的两条线索:一是群居作为动物性本能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二是由于生存的驱动,人类开始积极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由此,动物性聚众本能开始向社会性聚居意识转变,具有村落内涵的聚落随之产生动物性聚众本能开始向社会性聚居意识转变,具有村落内涵的聚落随之产生”,可见村落的形成有两个原因,选项只是其中一个。 C项,“因为村落已发展成熟”错,原文是“从秦汉国家与村落的关系来看,国家权力显然下渗到了县以下的地方社会……可见,村落以其聚族群体性,血缘延续性和地缘一体性的特质,起到了维系和巩固国家的稳定,发展和繁荣的历史作用”之所以加强对村落的管控,是因为要全面掌控土地和人口. D项,“只有……才”错,原文是说“除田赋徭役、战争动乱等不可抗拒因素外,村落较少与外界发生联系,是一种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社会形态”。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A项,“聚族而居的社会单元”是村落在不同阶段都具有的特点,不属于一个变迁阶段。从文中看,村落变迁的第三阶段是具有了国家层面意义的村落。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D项,“这种价值观将随村落的转型发展而消亡”错,原文有“村落的宗族化发展、互助体系的形成、乡民信仰的一致性,村落治理的乡约化。正因如比,村落形成了互助友爱的道德规范,进而构建了以伦理为本位的共同价值观”,只要村落存在,这种价值观就不会消亡。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两座悬崖,中间隔着一条又深又宽的峡谷。女巫站在这边,秃鹫站在那边。秃鹫不断召唤女巫跳到它那边来。女巫说,峡谷太宽,她跳不过去。秃鹫对女巫说,不要用消极的思想打败自己,只要她有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就能做成任何事情。女巫在秃鹫煽动下,热血沸腾起来,她真的开始感到世界上没有她做不到的事,于是,一挺胸,一弓腰,向对面的悬崖猛冲过去。结果,女巫并没有跳过峡谷。

秃鹫看着掉入峡谷的女巫,自言自语道:看来,光鼓动她的激情是不够的,还得教她如何锻炼腿部肌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本(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为鱼道的设计点个赞。要求语言简明得体,35字以内。(4分)

南水北调汉江四大工程之一的兴隆水利枢纽工程,由于阻断了汉江鱼类的洄游路线,耗资1300万元专修了一条保障下游鱼类能够顺利洄游的鱼道鱼道长300多米、宽3米,为了分摊高达6米的落差,共分成44级,以改变水流速度并制造声响,同时装有模拟日光的照明设备,吸引洄游鱼类从下游一级一级上溯产卵。

 

查看答案

某中学将举行高考备考冲刺大会。以下是一班班委会代表同学向全体家长发出的邀请信。其中有一处格式不妥,一处词语运用不简明,三处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修改。

尊敬的各位家长:

我校将于2019年4月15日早8时在大礼堂举行2019届高考备考冲刺大会,我们谨代表班级全体同学诚邀家父家母到场观礼。高考,意味着成长;高考,意味着蜕变。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您的到场实属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高考需要您的支持与帮助,也需要您的监督与指导,届时我们还将惠赠礼物一份。请您拨冗出席,对此我们敬谢不敏。

2019年4月8日

一班班委会

格式不妥的一处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语运用不简明的一处是: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语运用不得体的三处是: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代文章(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剖毫析芒,无所不至。文章评点自宋代以后就一直十分兴盛,流传十分广泛,(      )。

古代文章评点文献数量相当庞大,因此今天开发古代文章评点,首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开展文献调查。这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古代文章评点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我们一般以往认为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别集之中很多也有评点。明清时期,很多作家在写出作品后寄送给自己的师长、朋友和弟子阅读。这些人阅读之后,往往会有一番评论。很多作家在刊刻自己的文集时,就会把这些评论也附在每篇作品之后。比如,康熙年间所刻《醉白堂文集》有王士祯等人的评点。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其次,古代文章评点涉及的对象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的文献,所以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假如只注重散文或骈文评点,而不去了解八股文评点,或者只注重集部评点,对有关经、史、子部的评点视而不见,肯定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

总之,只有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考察,才能谈得上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否则只能是盲人摸象。

1.文段中画波浪线处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文章(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

B.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剖毫析芒,无所不至。

C.古代文章评点涉及的对象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的文献,所以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

D.总之,只有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考察,才能谈得上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否则只能是盲人摸象。

2.下列在括号中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

B.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

C.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日本、韩国等也在传播

D.广大读者喜闻乐见,日本、韩国等也在传播

3.文章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一般认为以往评点存在于主要选本之中,在很多别集之中实际上也有评点。

B.我们一般认为以往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

C.以往我们一般认为主要评点存在于选本之中,在很多别集之中实际上也有评点。

D.以往我们一般认为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以“蓬”“雁”自比,暗写出诗人内心激愤和抑郁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

(2)《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治国的贤能之士,而在文章结尾处,也规劝刘禅应该自行谋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