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仿照第一阶段的文字表述,概括明代词选发展所经历的第二、第三第四阶段...

阅读下面文字,仿照第一阶段的文字表述,概括明代词选发展所经历的第二、第三第四阶段。

《草堂诗余》是南宋何士信编辑的一部词选集,其中词作以宋词为主。《花间集》是后蜀赵崇祚编辑的一部词集,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经典作品。明代词选的编纂与这两部词选集关系密切,以此为线索可以清晰地看到明代词选所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明前期《草堂诗余》不大被人们重视,词学发展与其关系不大。明中期词选的编纂很是热闹,人们唯《草堂诗余》是尊,对《草堂诗余》奉若典范,或奉其为填词之法式,或视之为“宋人风致”“宋词精绝者”“古之佳制”。明代后期,《草堂诗余》所呈现出的柔艳婉约之风,与明人的审美理想相契合,使之在明代后期伴随着心学思潮、文学复古思潮,在词选编纂史上成为靓丽风景;而《花间集》与《草堂诗余》中的词在某些方面同调,再加上明代后期复古思潮的进一步深入,它也成追摹范本。明末选家从《草堂诗余》《花间集》中突围,打破了婉约词独占天下的局面,选词范围有所扩大,形成了婉约词,豪放词并重的局面。

①第一阶段:明前期“草”色凋零,不为所重。

②第二阶段:明中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阶段:明后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第四阶段:明末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②一“草”独秀,奉为典范 ③“草”“花”斗艳,均成范本, ④突围”草”“花”,范围扩大 【解析】 本题考查语段压缩能力及仿写能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仿写要注意格式等方面。示例特点是,两个四字短语,且用“草”来代指作品名称。 明中期,结合原文“明中期词选的编纂很是热闹,人们唯《草堂诗余》是尊,对《草堂诗余》奉若典范,或奉其为填词之法式”,可概括为“一‘草’独秀,奉为典范”; 明后期,结合原文“而《花间集》与《草堂诗余》中的词在某些方面同调,再加上明代后期复古思潮的进一步深入,它也成追摹范本”,可概括出“‘草’‘花’斗艳,均成范本”; 明末期,结合原文“明末选家从《草堂诗余》《花间集》中突围,打破了婉约词独占天下的局面,选词范围有所扩大”,可概括出“突围”草”“花”,范围扩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中国汉字的发生与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汉字虽以象形造字开始,但①__________,既表音又表义;汉字结构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都是四四方方的方块字。同时,作为书写性文化,②___________。真、草、隶、篆、行,书法家的一笔一画结构章法,都有情趣和个性因素在里边。此外,汉字③______:一方面各地方言百花齐放,多姿多彩,体现了地域性;另一方面它又基于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统一性。这种方言和汉字加强了人们的交往,促进了人们的感情交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感叹如今大学的“千篇一律”时,林林总总,风格各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却成为大学个性展示的一道缩影。有的大学通知书,是一座手工拼插的微型3D版校门;有的大学通知书________了活版印刷这门古老工艺;有的大学通知书嵌入了________AR技术的虚拟校园平台,只需下载APP,从而扫描通知书正反面,就能查看校情校史介绍,学科特色展示等内容一览无遗。录取通知书是具有仪式感的东西。大学在这方面倾注心力,借此或展现办学理念,或凸显精神追求,或传递对新生的希冀,都是在仪式感上做加法。(   )。

虽然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设计追求______无可厚非,但要警惕过度“创新”。不管如何创新,录取通知书的原始功能依然没有变,过多的炫技、过度的展示,往往会有________之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启用        鉴于        差异化        舍本逐末

B.使用        基于        个性化        喧宾夺主

C.启用        基于        个性化        舍本逐末

D.使用        鉴于        差异化        喧宾夺主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需下载APP,从而扫描通知书正反面,就能查看校情校史介绍学科特色展示等内容。

B.只需下载APP,扫描通知书正反面,就能查看校情校史介绍-学科特色展示等内容一览无遗。

C.只需下载APP,进而扫描通知书正反面,就能查看校情校史介绍,学科特色展示等内容一览无遗。

D.只需下载APP,然后扫描通知书正反面,就能查看校情校史介绍学科特色展示等内容。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新生的欢迎和期许从中得到体现,大学形象的自我营销和构建也得以实现

B.大学形象的自我营销和构建得以实现,对新生的欢迎和期许也从中得到体现

C.这既是大学形象的自我营销和构建,也能体现对新生的欢迎和期许

D.这既能体现对新生的欢迎和期许,也是大学形象的自我营销和构建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有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是无尽宝藏,可以尽情享用。

(2)《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杜鹃这一传统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表达了凄凉之情。

(3)《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军营之事后主刘禅都要咨询向宠,这样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越王台

文天祥

登临我向乱离来,落落千年一越台。

春事暗随流水去,潮声空逐幕天回。

烟横古道人行少,月堕荒村鬼哭哀。

莫作楚囚愁绝看,旧家歌舞此衔杯。

[注]①越王台:在今广州市越秀山上。越王,指南越王赵佗。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作者被俘押送北上途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王台已逾千年,“落落”既写冷落、荒疏的越王台,也映照作者此时的心境。

B.颈联营造了凄凉而壮阔的意境,寓情于景,和“山河破碎风飘絮"异曲同工。

C.虽已沦为“楚囚”,但作者以酌酒自我宽慰,悲伤之中透露出一丝自信的心绪。

D.这首怀古诗并非歌咏胜景,而是吊古伤今,寄寓了作者深深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叹。

2.“春事暗随流水去”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群臣皆莫敢言。于是乃令萧何第一,所食邑多,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

汉中十二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何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余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以自污?上心乃安。”于是何从其计,上乃大说。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何置田宅必居穷处,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为文终候。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

B.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

C.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

D.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秦,指潼关以西的秦朝故地关中地区。项羽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B.趋,小步疾行而前,表示敬意;文中“人朝不趋”是高祖刘邦给予萧何的一种高规格礼遇。

C.孝惠,指汉朝皇帝刘盈,孝惠是其庙号。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D.百岁,死的委婉说法。遇有忌讳的事物,不直说该事物,而需用其他的话委婉表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何目光远大,所为异于众将。攻入咸阳时,和众将争分金帛财物不同,他收藏秦朝的文献档案,使刘邦得以详尽掌握全国地理、户口等方面的情况。

B.萧何功勋卓著,受到刘邦封赏。楚汉相争时,他留守后方,制定法令,安抚民众,补给粮草兵员。论功行赏时,被刘邦评为第一,受到封赏甚为优厚。

C.萧何心系国事,不计个人恩怨。重病期间,孝惠帝亲来探望。问及相国的继任者时,他尽管与曹参不和,但还是举荐了曹参,并为得到合适人选而高兴。

D.萧何功高震主,引发刘邦猜忌。位为相国,功劳第一,然而依然孜孜于国事,深得民心,这引发了刘邦的提防之心。他以多买田地自污,保全了自己。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何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

(2)何置田宅必居穷处,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