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夏夜宿表兄话旧 窦叔向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夏夜宿表兄话旧

窦叔向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表兄弟之间话旧的诗,亲故久别,老大相逢,人世沧桑,感慨良多。

B.中间两联写话旧的内容,亲故重逢的欣喜和人生遭遇的甘苦都蕴含其中,道尽了种种往事。

C.尾联写“话旧”的结束,这结束预示着再一次的离别,句中“又”“愁”炼字精妙,写出了不尽的惜别之情。

D.这首诗从“醉初醒”起到“酒幔青”结,诗人和表兄一夜话旧,抒发了诗人对官场失意的感慨。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D 2.①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夜合花开香满庭”衬托出诗人与表兄相逢的喜悦之情。②对亲友的关切思念之情。“远书珍重何曾达”道出了对亲友的关切思念之情。③对时过境迁的感慨。“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流露出诗人对人生风霜、时光飞逝的感叹。④对离别的伤感。“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写出了诗人对离别的哀伤。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D项,“这首诗从‘醉初醒’起到‘酒幔青’结,诗人和表兄一夜话旧,抒发了诗人对官场失意的感慨”中“抒发了诗人对官场失意的感慨”理解错误。此诗主题为怀旧与惜别,诗中描述诗人与表兄夜晚一起畅聊往事,回忆旧时场景,抒发诗人的亲故久别,老大重逢的感慨之情,并无诗人对官场失意的感慨之情。 故选D。 2.本题考分析评价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答题时,可以先结合注解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再对诗歌内容准确把握、正确理解,接着把握并能概括出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可以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并能结合诗句分析,进而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 首联“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诗人首先由深夜酒醒落笔,久别重逢,又是中表至亲,自不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等到深宵酒醒的时候,微雨萧疏,花气袭人,显得格外宁静,这样的环境衬托出诗人与表兄相逢的喜悦之情。中间二联即话旧。离别久远,年头长,经历多,千头万绪。颔联“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那纷乱的年代,写一封告嘱亲友珍重的书信也往往寄不到,彼此消息不通,该说的事情太多了,但是真要说起来,那一件件一桩桩都够凄凉的,教人听不下去,可说的事却又太少了,道出了诗人对亲友的关切思念之情。颈联“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说起当年离别时的孩子,如今都已长大成人,聊可欣慰。但是从前的亲戚朋友却大半去世,健在者不多,令人情伤,流露出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风雨的感慨之情。这四句道尽种种往事,亲故重逢的欣喜,人生遭遇的甘苦,都在其中,也在不言中。尾联“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两句,是想象明朝分别的情景。“又是孤舟别”,一个“又”字,表达了诗人对动荡生活的厌倦。今日相晤,亲情无极,明朝一别,孤舟飘零,想到此,真令人惆怅万分。想起那黄河边,桥头下,亲友搭起饯饮的青色幔亭,又要见到当年离别的一幕,真叫人犯愁。最令人难受的怕是明朝河桥边的送别宴了。这两句结束了话旧,也等于在告别,有不尽惜别之情,有人生坎坷的感慨。据以上分析分条概括作答案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朱赓,字少钦,浙江山阴人。登隆庆二年进士,授编修。万历六年以侍读为日讲官。宫中方兴土木,治苑圆。赓因讲宋史,极言“花石纲”之害,帝为悚然。帝营寿宫于大峪山命赓往视中官示帝意欲仿永陵制廣言昭陵在望制过之非所安疏入久不下已,竟如其言。累官礼部尚书,遭继母丧去。二十九年秋,沈一贯独当国,请增置阁臣。帝素虑大臣植党,欲用林居及久废者。诏赓以故官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遣行人召之。再辞,不允。明年四月诣阙,即捐一岁俸助殿工。其秋极陈矿税之害,帝不能用。既而与一贯及沈鲤共献守成、遣使、权宜三论,大指为矿税发,賡手笔也。三十三年,言官効温纯及鲤,中使传帝意欲去纯。赓言大臣去国必采公论,岂可于効疏报允。其冬,工部请营三殿。时方浚河、缮城,赓力请俟之异日。帝皆纳之,不果行。三十四年,賡独当国,年七十有二矣。朝政日池,中外解体。賡疏揭月数上,十不能一下。御史宋焘首讽切赓,给事中汪若霖继之。赓缘二人言,力请帝更新庶政,于增阁臣、补大僚、充言路三事语尤切。帝优诏答之而不行。赓乃素服诣文华门恳请,终不得命。赓以老,屡引疾。礼部主事郑振先遂効赓十二大罪,帝怒,贬振先三秩。先,考选科道,吏部拟上七十八人。候命逾年,不下赓连疏趣之。三十六年秋,命始下。是时赓已寝疾,乞休疏二十余上。言者虑其复起,攻不已,而赓以十ー月卒于官。遺疏陈时政,语极悲切。赠太保,谥文懿。赓醇谨无大过,与一贯同乡,昵给事中,以故蒙诟病病云。

 (摘编自《明史朱赓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帝营寿宫于大峪山/命赓往视/中官示帝意欲仿永陵制/赓言/昭陵在望/制过之/非所安/疏入/久不下/

B. 帝营寿宫/于大峪山命赓往视/中官示帝意欲仿永陵制/赓言/昭陵在望制/过之非所安/疏入/久不下/

C. 帝营寿宫/于大峪山命赓往视/中官示帝意欲仿永陵制/赓言/昭陵在望/制过之非所安/疏入/久不下/

D. 帝营寿宫于大峪山/命赓往视/中官示帝意欲仿永陵制/赓言/昭陵在望制/过之/非所安/疏人/久不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编修,职官名,掌修国史、会要、实录的官吏,明朝隶属于翰林院

B. 侍读,职官名,为帝王、皇子讲学之官职务与侍读学士略同,然级别较其为低。

C. 礼部,古代官署,掌管嘉礼、军礼、吉礼、凶礼、宾礼管理学务及税收等。

D. 优诏,皇帝对提出好建议、政绩优秀的臣下给予赞许或奖励的诏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朱赓巧妙讽喻,委婉劝诫。万历年间,宫中兴建园林,当时朱赓担任皇帝的日讲官,恰好讲到宋史,就大讲特讲“花石纲”对宋朝的危害,以此规劝皇帝不要大兴土木。

B. 朱赓淡泊名利,辞官不就。朱赓对功名利禄十分淡薄,担任礼部尚书时曾辞去职位,后来皇帝下诏让他担任原来的官职参与国家重要事务,他一再推辞不做官。

C. 朱族敢于进速,直陈看法。万历三十年秋天,朱赓上书陈说收取矿税的祸随后与沈一贯和沈鲤一起向皇帝呈送相关奏章,深刻揭露矿税对国家社会的危害。

D. 朱赓年虽高迈,忠于国事。朱赓单独掌管大政时已经七十二岁,当时朝政松弛,内外涣散,他上书请求更新国家政务等,没有实行,他就脱去官服到文华门恳求皇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方浚河、缮城,赓力请俟之异日。帝皆纳之,不果行。

(2)赓醇谨无大过,与一贯同乡,昵给事中,以故蒙诟病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网络热点话题。

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有胆量,不必唯学历是举。但舆论纷纷中,难免有人对这番话进行歪解,有的甚至从中推演出了一个极端的结论:读书无用。读了几年大学,还不如中学毕业就去做生意的同学,人家都有车有房了,自己却什么都没有……

的确,这些年来,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如果把“有用”等同于物质上的成功,老实说,想通过读书上大学来实现“挣大钱”的梦想,的确没那么简单。同时,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普通人创造了很多机会,即使没有大学学历,只要敢闯敢干,一路坚持下来也能有不小的斩获。但这是否说明,我们就不需要读书了?

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的能力。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与其说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素养。读书的“有用”,就在于丰富个人素质的“无用”之用。大学所带来的宏阔视野、丰盈见识以及价值观的塑造,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

当然,“读书无用论”的回潮也值得社会反思: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但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

(选自2017年1月1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在1月3日晚上的直播中,两个90后网红姑娘原本只是在盘点近日收到的生日礼物,唯独对其中的书本不屑一顾,最后却演变成为撕书直播,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

如今渐渐流传开的“读书无用论”,一是源于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后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二是源于读书多年,进入社会后,大部分知识内容都忘记了。读书又有何用?

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外国网友的回答很有意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下了许多的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但我确定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我的骨血。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事情。”

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还要学,并且不仅我们学,下一代还要学,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

所以,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你”读不读书才重要。

(选自2017年1月4日“红网”,有删改)

材料三:

河南省卫辉市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薛屯村,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每年都会有三五名学生考上全国各地的大学。近些年,该村考上大学的学生数量成倍上升。截至目前,该村已经出了200多名大学生,甚至一条街上竟然有多名博士生。

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大有市场。让人惊诧的是,却有极个别的农村走出了成百上千名大学生,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考名村”。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些村子为何能够如此重视教育?有何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

这些“高考名村”的村民并非毫无缘由地对教育“情有独钟”。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一是,这些“高考名村”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出过几个大学生,他们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鲜活案例,促使后人争相效仿;再者,就是尽管贫穷,但这些地区的村民并没有外出打工,而是过着简单的生活,全力供孩子读书,并时常向他们灌输教育改变命运的思想。对教育的重视,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要想彻底剔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布,诸如在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介制、名校联合招考等教育改革举措中,向农村考生重点倾斜,从而疏通贫寒子弟向上层流动的通道。这些“高考名村”所取得的经验,也在警示我们,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选自2016年3月1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材料一中“某位名人”在演讲中这样说,是激励年轻人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要有胆量。

B.大学教育能带给学生宏阔视野、丰盈见识以及价值观的塑造,大学教育的回报,不能完全用量化的金钱体现。

C.材料二中外国网友对“读书有何用”的回答巧妙地点出了读书的重要性,读过的书也许会忘记,但它们会变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D.网红们读不读书不重要,因为作者认为他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成功,但是我们以及我们的下一代一定要读书。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话作为引子,引出话题“读书无用论”,然后对读书的“无用”和“有用”进行论述,最后指出我们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

B.材料三以农村地区出现“高考名村”这一事件引出讨论,认为这些地区对教育的重视形成了良性循环,有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

C.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读书无用论”问题,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

D.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报纸,有门户网站,但都针对“读书无用论”流行的现实进行报道,议论性较强。

3.如何扭转“读书无用论”的观念?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司马迁作《史记》,完成于汉武帝末年。班固作《汉书》,书未成而作者因与外戚窦宪的关系,死于狱中,事在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一属西汉,一属东汉,相去公元元年各约90年。今日看来,这两部书好像联袂而出。其实它们间隔了大约180年,等于我们现在距离清嘉庆朝的时间。

《史记》为私人著作,《汉书》则经皇帝看过,有国史的色彩。司马迁自称“成一家之言”和“藏之名山”,已和班固作书的宗旨不同。况且《史记》是通史,《汉书》是断代史。两位史家的个性癖好不同,这也使他们在取材行文之间,有相当的出入。在公元前90年和公元90年,中国的史家和思想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已有大幅度的变化。其中一个关键在于,汉武帝用董仲舒之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董仲舒之尊儒,并不是以尊儒为目的,而是为了树立一种统一帝国的正统思想。他坦白地承认提倡学术,旨在支持当时政权。武帝之置五经博士、立学校之官、策贤良,都从此宗旨着眼,从此中国庞大的文官集团有了他们施政的正统逻辑。司马迁和董仲舒同时代,他读书不受这种政策的影响。而到了班固生活的年代,“正规的”儒家思想已有一百多年的基础。

司马迁和班固一样,自称是周公和孔子的信徒。可是今日我们一打开《史记》,随意翻阅三五处,即可以体会到作者带着一种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作风,爽快淋漓,不拘形迹,无腐儒气息。他自称“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应当是一种真实的写照。他所崇奉的“士为知己用,女为悦己容”也可以说是源于儒家道德,可是这立场就已经和经过正统限制的所谓儒家不同了。

《史记》里写荆轲和高渐离饮酒击筑,又歌又泣,旁若无人,已近于董仲舒所说的“邪辟”。并且项羽是汉高祖刘邦的死对头,而《史记》里的《项羽本纪》排列在《高祖本纪》之前(若在后代必称“项酋”“伪楚”,而“本纪”只能降格为“载记”)。文中又把项羽写成一个虽暴躁却又浑憨可爱的角色,其英雄末路,令人怜惜。与之相较,刘邦反像一个伪君子。

《史记》除了《刺客列传》之外,还有《滑稽列传》《日者列传》和《龟策列传》,可谓涉及三教九流,有呈现整个社会之剖面的样子。班固书里虽有《东方朔传》,却少有记载非正派或下流的文化资料。

也因其如此,司马迁就受到班固的指责。《汉书》里就有《司马迁传》,内中批评他“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

这些地方还不足以表现班固的正统思想,最使我们看出他的作品在历史上是属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产物的,乃是《汉书》卷二十《古今人表》。这表里列有1931位古代名人,包括传奇中的人物如女娲氏、有巢氏,《论语》中有名的孔门弟子,《春秋》中的国君等,至秦亡为止。由作者“显善昭恶”的原则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内中得“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以周公、孔子殿后。仲尼之外即再无圣人,孟子也只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申子、墨翟、韩非都属“中上”,与孙膑、白起一流。刺客荆轲则为“中中”,和孟尝君、吕不韦同品。而“下下愚人”里既有蚩尤、共工、三苗,也有倾国倾城的褒姒和妲己。秦始皇虽焚书坑儒,班固只贬之为“中下”,因为他下面还有二世胡亥列入“下中”,宦官赵高列入“下下”。

因此,我们也可以推想出世俗观念中儒家的拘泥,并不一定是孔子和他门徒的真性格。那些呆板的多方面的样子,还是后人所造,其目的在维持文官集团的紧凑。总算还是中国读书人的运气好,得有太史公司马迁在兰台令班固之前写作,否则没有《史记》,径由《汉书》开二十三史之端,中国史学的传统,必更趋向“文以载道”的方针,更缺乏“百家殊方”的真实性和生动活泼了。

(选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史记》里的人物涉及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如日者(占卜的人),而《汉书》秉持官方正统思想,不记录不符合正统观念的人物。

B.《史记》和《汉书》在对待项羽的态度上差异明显,《史记》里的《项羽本纪》排列在《高祖本纪》之前,这在《汉书》中是不太可能出现的。

C.司马迁的“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的宗旨和班固作《汉书》的宗旨有很大不同,这就决定了《史记》是通史,《汉书》是断代史。

D.《史记》为私人著作,而《汉书》则经皇帝看过,带有国史的色彩,因此《汉书》在编修上要比《史记》更为严谨和准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作者的写作宗旨,个性癖好及作者所处社会环境等方面论证了《史记》和《汉书》在取材行文上的差异。

B.文章以《刺客列传》《项羽本纪》等为例,论证了司马迁是带着个人主义作风来写作《史记》的。

C.文章以《汉书》卷二十《古今人表》为例,论证了班固坚持“少记载非正派或下流的文化资料”的写作原则。

D.通过对比和举例论证,文章得出了《汉书》更秉持官方正统思想,更趋向“文以载道”,《史记》更爽快淋漓,不拘形迹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董仲舒尊儒的真正目的在于树立一种统一帝国的正统思想,为当时的政权服务。班固受其影响,并体现在《汉书》的创作中。

B.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表达了对司马迁的看法——“是非颇缪于圣人”,他认为《史记》的叙史观念有悖于圣人之道。

C.司马迁的《史记》完成于汉武帝末年,未受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这对中国读书人来说,是幸运的事。

D.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孔子及其门徒的形象,多半出于汉朝“独尊儒术”以后的历史典籍,这些形象不是他们的真实形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一位82岁的老母亲,儿子是某名校研究生,48岁了还不肯工作,母亲不仅要用微薄的生活费养活儿子,还要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材料二:先天无臂的29岁农村男孩陈兹方,用脚照顾生病的母亲,开网店销售农产品,成为脱贫“网红”。

这两则新闻材料引发网友热议,批判研究生,点赞陈兹方,甚至对他们的母亲也颇有说辞。对此你怎么看?请根据你的想法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剧作本身的角度分点概括《平凡的世界》受到好评的原因。(不超过40字)

相比以“狗血”话题为宣传噱头,并以收视率为商业目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塑造了以孙家两兄弟为中心的众多鲜活形象,讲述了人物间朴实真诚的情感经历和他们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以其独一无二的厚重历史感,将城乡的发展历史真实地体现出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此外,该剧采用直接的叙事风格讲述了当代农村的生活百态,给观众带来了全新体验;用沉稳的故事节奏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能够平心静气调慢节奏的净土,在浮躁喧嚣的电视圈中给观众注入一剂强有力的镇定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