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扶贫往事 侯德云 下乡,一行四人,坐在吉普车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扶贫往事

侯德云

下乡,一行四人,坐在吉普车里。吉普车是老朱的。老朱当过多年乡镇领导,年前才调入瓦城。

路过一个叫八里的村子,这个村子以种桃出名。春天的时候,村子还张罗过一场“桃花节”,可以想见,桃树的种植规模有多大。现在是夏天,正是收桃季节。人、桃、车挤在公路两边,道路一下子窄了很多。

四个人的话题里自然而然就有了桃。说桃的价格、桃的味道,说桃的其他种种。

吉普车拧拧巴巴终于离开了八里村,这时话题已经转到樱桃上。

不管是说桃还是说樱桃,老朱都是主讲。后来才知道,老朱是内行,农大毕业生。

老朱不光说桃说樱桃,还说了些扶贫往事。

老朱说,他在三台乡当农业助理那会儿,搞扶贫,动员农民栽樱桃。乡干部一拨拨挨村动员,大会小会,可村民一个个都木着脸,袖着手,似听非听。白给的樱桃树苗没人要。乡长气得拍桌子,说:“他们不栽,我们栽!把树苗栽到老百姓的地里去,非逼着他们富起来不可!”

车内一阵哄笑。

我说:“真去栽啊?”

老朱说:“可不是!那个春天,我们天天栽树,灰头土脸的。”

我在心里感慨,没想到乡镇干部还得上劳动课。

老朱继续说:“你说可气不可气,有的村民,就站在地头上,叼着烟,看你给他栽树,好像这事跟他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后来呢?”

“后来,”老朱说,“四五年后,樱桃结果,市价居高不下,老百姓尝到了甜头,不少人跑到乡政府要樱桃树苗。乡政府又不是苗圃,哪有苗啊?”

我们三个听众都感慨:“扶贫这事儿,真是不容易。”

老朱又说起他当副乡长期间发生的事儿。“我们在一个村里搞试点,原计划只扶持十户,结果二十多户报名,那个吵啊。没办法,乡里咬咬牙,决定扶持二十户,每户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技术,还挖了沼气窖,干净,也节省能源。忙了一秋天。快到过年的时候,一天,我们正在开会,突然听到一阵农用车的轰隆声进了政府大院。走到窗前一瞅,我吓了一跳,心说这是谁要闹事啊?一溜三辆农用车,装满青黄的蔬菜,挤在政府小楼门口。每辆车的车斗边沿,还都坐着两三位壮汉。我赶紧下楼,仔细一瞅,乐了,这不是种植大棚蔬菜的那些人吗?大伙儿见了我,也乐,说:‘第一批蔬菜下来了,我们不能忘本,给政府送些来,让领导尝尝。’”

我故意问老朱一句:“三车蔬菜,怎么处理的?”

老朱说:“我指挥他们送食堂里了。”

三个听众都笑。

老朱说:“笑什么笑?没白吃!我们哪能占老百姓的便宜?不光没白吃,我随后还给他们联系了几个蔬菜批发商,定期到村里收购。现在那个村,已经是蔬菜大棚专业村了。”

“噢,干得不赖。”三个听众都感慨。

四个人都笑。

老朱沉默了一瞬,又说:“还是我当副乡长的时候,遇到过一个怪人。那年乡政府决定,为水稻种植区内的贫困户补助一些稻种和化肥。挺好的事儿,大伙儿都高兴。第二年春,一天我正在办公,突然‘砰’的一声,门被踢开,一个老农冲进来,敲着我的桌子说:‘你是不是庄稼人啊?什么时候了,还不送稻种和化肥?’”

三个听众忍不住,还是笑。

老朱说:“我抬头一看,认识,就是前一年我的贫困户,老李头。老李头气得浑身发抖,他腋下还夹了两只蛇皮口袋。”

老朱说:“你说那老李头,那么蛮横,为什么呢?”

我给老朱的三个故事加以概括,得出的结论是:“扶贫这事儿,难心,开心,偶尔也闹心。”老朱听罢,连连点头:“对对对,就这意思。”        

(选自《百花园》,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首段交代老朱当过多年乡镇领导,为下文老朱讲述扶贫往事做了铺垫;接着以整段笔墨写了八里村的桃子,暗示政府扶贫工作卓有成效。

B.村民不要樱桃树苗,扶贫工作无法开展,乡长为了避免被上级批评,逼迫乡镇干部种树,可见乡长是一个不能体恤下属、沽名钓誉的领导。

C.小说善于运用动作和语言表现人物,老李头“踢”“冲”“你是不是庄稼人啊”活画出一个急躁的老农形象。

D.小说中多次写到“笑”,但每次笑的含义都不同,“三个听众都笑”,包含了对老朱做法的肯定和赞许;“四个人都笑”则表达出对扶贫工作见成效的开心和满足。

2.“老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写了三个扶贫故事,这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请结合作品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艺术效果。

 

1.B 2.老朱是一个精通农业知识、工作踏实、为农民着想、廉洁奉公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①精通农业知识。农大毕业生,讲桃子讲樱桃都很内行。②工作踏实。给农民栽了一春天的樱桃树。③为农民着想。帮菜农联系蔬菜批发商,定期到村里收购。④廉洁奉公。把菜农送来的蔬菜送到食堂。 3.①三个故事分别展示出扶贫工作中的难心、开心和闹心,多侧面地反映出扶贫工作中的苦与乐,使小说内容丰富,更符合生活的真实性。②三个故事表现出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百姓对政府由不信任到信任再到依赖的过程,反映出政府扶贫工作逐渐深化,逐渐深入人心,深化了小说主题。③小说以老李头的故事结尾,揭示出当前扶贫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引人深思。 【解析】 1.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对文意、文章的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等内容的考核,设错点概括类一般为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类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错误的选项命制一般都有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B项,“乡长为了避免被上级批评,逼迫乡镇干部种树,可见乡长是一个不能体恤下属、沽名钓誉的领导”不当。“为了避免被上级批评”文中没有依据;“逼迫”说法不准确,乡长说的是“逼着他们富起来”,“他们”指的是老百姓;“不能体恤下属、沽名钓誉”概括不当。 故选B。 2.本题考核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时要先概括,后分析。从全文来看,小说重点写的是老朱当乡镇干部时的一些经历,因此小说中的“老朱”应是一个农村基层干部形象;再筛选出小说中“老朱”的言行,就可以概括出他的形象特点了。 答题时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不管是说桃还是说樱桃,老朱都是主讲。后来才知道,老朱是内行,农大毕业生”“可不是!那个春天,我们天天栽树,灰头土脸的。”“四五年后,樱桃结果,市价居高不下,老百姓尝到了甜头,不少人跑到乡政府要樱桃树苗。乡政府又不是苗圃,哪有苗啊?”“我指挥他们送食堂里了” “笑什么笑?没白吃!我们哪能占老百姓的便宜?不光没白吃,我随后还给他们联系了几个蔬菜批发商,定期到村里收购。现在那个村,已经是蔬菜大棚专业村了。” 3.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的选材和谋篇布局的特点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概括出每个故事反映了什么内容,然后分析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再从内容、主题表达等角度组织答案。 从全文来看,三个故事分别表现出“扶贫这事儿,难心,开心,偶尔也闹心”。第一个故事中老百姓不接受樱桃树苗说明他们不信任政府的扶贫工作,第二个故事中百姓抢着报名种菜则反映出百姓对政府的信任,第三个故事中老李头抱怨不送种子和化肥则反映出老百姓对政府的扶贫形成了依赖心理,所以三个故事多侧面反映了扶贫工作中的苦与乐,反映出政府扶贫工作深入的过程,也反映出老百姓对扶贫工作的认识过程。最后一个故事反映出老百姓对政府扶贫的依赖心理,这种心理显然不利于社会发展,因此以这一故事结尾又起到了引人深思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从国内外各城市对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的。

市民在家中或单位等地产生的垃圾,应做到分类贮存或投放,需注意做到以下几点:垃圾压缩车收集垃圾时,应做到密闭收集,防止二次污染环境,收集后应及时清理作业现场,清洁收集容器和分类垃圾桶。非垃圾压缩车直接收集时,应在垃圾收集容器中内置垃圾袋,通过保洁员密闭收集。

投放时应按垃圾分类标志的提示,分别投放到指定的地点和容器中。投放后应注意盖好垃圾桶上盖,以免垃圾污染周围环境,滋生蚊蝇。

(摘编自“百度百科”等)

材料二:

最近,继上海之后,49个城市开始垃圾分类试点。根据住建部等部门的计划,到2020年年底,将在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所以,很多人在分析预测,垃圾分类有望带动2000亿元行业新风口。从小程序识别垃圾、智能垃圾箱到智能分拣,似乎一个新的行业就要出现了。

那么,如何才能建好这个市场体系,过去历史中的经验,值得借鉴。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由于中国经济不发达,物资紧缺,所以建立起了一套国有体制的废旧物品回收系统,回收废旧物资再利用,帮助国家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后,国有的废品回收体系没落了,而市场化的、更加高效的废品回收体系取而代之。

改革开放后,来自河南信阳固始县、河北和四川等地的农民到达北京后,开始依靠买卖废品为生。20世纪80年代,这个由外来谋生农民搭建的废品回收网络,从社区甚至垃圾箱开始,实现了高效的废品回收、集中,再到末端再生利用,整个链条实现了无缝衔接。可以说,这些人是城市的清道夫。2014年左右,北京的废品回收从业人员达到历史高峰,近30万人分散在废品回收、分类和再利用各个环节。其他大城市的情况也与北京类似,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一直拥有较高的废品回收率。除首尔之外,东京、新加坡、纽约等城市的再利用率均低于北京。

现在很多人在谈垃圾的智能识别,而我国20世纪的废品收购者早就会判断型号、材质、塑料的种类,甚至洗衣机电机是铜是铝,他们都能高效区分。他们的下游——收购市场中,废纸、废铜分门别类,塑料制品甚至分为好几个类别。

所以,中国原本的市场化的、成熟的废品回收体系,在这一波垃圾分类中,不应该缺位。新的更高技术、更大规模的市场化,应该吸纳这个行业过去成熟的流程、专业能力。

(摘编自刘远举《高大上的垃圾分类风口,不应忘记拾荒者》,2019年7月22日“央视网”)

材料三:

在垃圾分类方面,日本走在了世界最前列。20世纪60年代严重的环境污染“逼”出了日本一流的环保技术,70年代石油危机又促成了最好的节能技术。在号称垃圾分类标准“最严格”的日本,垃圾分类已成为人们的基本“生存技能”。

在日本,如果垃圾回收人员发现垃圾分类得不合理,可不予回收。如果谁家的垃圾分类不当而被拒收,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情节严重的“不法投弃”则会被通知警方出面处理。如果乱丢垃圾,可能面临高额罚款甚至坐牢。

日本的儿童打小就受到正确处理垃圾的教育。日本居民扔垃圾真可谓一丝不苟:废旧报纸和书本要捆得非常整齐,有水分的垃圾要控干水分,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

分类垃圾被专人回收后,报纸被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很多日本人以名片上印有“使用再生纸”为荣;饮料容器被分别送到相关工厂,成为再生资源;不可燃垃圾经过压缩无毒化处理后可作为填海造田的原料。日本商品的包装盒上就已注明了其属于哪类垃圾,牛奶盒上甚至还有这样的提示: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

(摘编自2019年5月20日“北青网”等)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常垃圾→分类储存、搬运→公共资源。

B.垃圾分类→成分构成、产生量→物尽其用。

C.密封收集垃圾→防止再污染→及时全面清理作业现场。

D.垃圾→分类投放到特定区域→盖好垃圾桶。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继上海率先实行垃圾分类之后,国内其他49个城市也开始垃圾分类试点。垃圾分类带动了与垃圾分类相关新行业的发展。

B.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20世纪以买卖废品为生的来自河南、河北和四川等地的农民使北京的废品再利用率超越东京、新加坡等大城市。

C.在建立我国垃圾分类体系,践行垃圾分类理念的实践中,日本严格的分类标准、严厉的惩罚措施、对垃圾分类的重视,都值得我们学习。

D.日本曾经历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促使其拥有了世界一流的环保技术和节能技术,废物利用、节能环保的意识如今已深入人心。

3.我国要构建良好的垃圾分类秩序,可向日本借鉴哪些方面的经验?请简要概括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偶像总会给人一些神圣感、威仪感,靠近它们会有一种灵魂被触及的感觉,可是如果把偶像过分的世俗化、庸俗化,就成了“呕像”了。比如河北某地的奶奶庙就出现了手把方向盘的“车神”,对普通人吃喝拉撒声色犬马的欲望都进行了精细化管理,有“钱”必“应”;北京某地的财神庙里的塑像,则直接让裸体的美女坐在了财神爷的大腿上,那“教化”意义,直白显豁,唯恐别人不明白、不掏钱……或许有人会说:那是民俗,是文化,是发展旅游的需要。

其实并非如此。民俗是文化的一部分,毋庸置疑。但什么叫文化?一般认为,“文化”乃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此语出于《易经·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民俗是自然规律和文明道理在生活中的“形象化”,饮食男女、生老病死,无不被“文而化之”。也就是说,人之所以为人,总有一些超乎肉体的精神性的东西,它们以某种偶像、节日、仪规、禁忌、图形等等形式存在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散发出某种精神的力量,对人们的道德、言行、审美、价值观等进行潜移默“化”,甚至可以渲染着一个时代的文化氛围,一定程度上塑造出一个地域的、民族的文化性格。所谓东北人的豪放、山东人的热情、湖南妹子的泼辣、苏杭女子的曼妙,主要是地方文化濡养的结果。

民俗文化有明显的时代性、地域性,同一个节日在不同的地域传播,总会有大大小小的不同,这是个非常复杂的发生学、传播学过程。但是就影响力而言,层级越高,就越带有超越性和高尚性。一村一落的民俗,只要满足普通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老少平安的基本愿望就可以了。一省一市一个国家的民俗,就必然要承担起更为普适的包容的美好的社会责任。层级越高的民俗,越是摆脱了具体的实用价值的,具有了某种道德和信念的力量。是一种普通人难以企及,但是值得所有人仰望和追寻的“星空”。也就是说,民俗出自于俗,却最终指向雅,包含着从平庸生活中超拔出来的向上的渴望。

从这个意义上看,那些打着民俗旗号的“伪民俗”,是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投机取巧思想在作祟。那些为了旅游开发编造出来的故事,为了满足违章开车免受处罚的侥幸心理而生造“车神”,为了贪污腐败不被发现而求菩萨保佑,为了迎合财色双收的低俗愿望而“创造”出一个裸女坐怀的财神像……都属于上不得台面的伪民俗、恶民俗、丑民俗,是走向了“文化”反面的精神霉菌。

真正的民俗是在民间自发生成的,永远处在不断传播,不断升华、丰富、美化的动态过程中。它符合绝大多数人向真、向善、向美的共同的心理诉求,它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对所有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存发展都无害,它是所有人共同营造又总能反哺于所有人的“文化共同体”。伪民俗是负面的文化,有害的文化,任何一个文明社会都不会给这种糟粕留下存在的空间。一时的兴盛,迟早会招致灭顶的结果。这一方面是文化自新的内在力量,也是先进的文化思潮、正确的社会力量,以及党和政府恰如其分的干预。民俗的意识形态属性表明,放任自流的民俗经常会跑偏、变质,最终伤害到每一个人。

《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这说明主流价值观对民俗的教育、引导是必要的。而对民俗发生影响的理想状态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适应了文化传承规律的循序渐进,是充分尊重了人民群众基本的认知、审美、心理和既有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之后的“移异”。

(选自刘加民《警惕“伪民俗”》,《光明日报》2019年10月20日12版,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偶像会给人神圣感、威仪感,但不过分地世俗化、庸俗化,就会成为民俗。

B.民俗是自然规律和文明道理在生活中的形象化,塑造地域的民族的文化性格。

C.层级高是民俗超越性、高尚性和道德信念力量的标志,因为普通人难以企及。

D.真正的民俗是在民间自发生成的,不断传播、升华、丰富、美化,无须干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环环相扣、逐层推进。

B.文章论证将民俗与伪民俗对比,分析了民俗特点及作用,警惕伪民俗负面影响。

C.文章引用《易经》《礼记》中的句子,既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作者观点。

D.文章第四段主要论证了伪民俗的危害,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呼应了第一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北人的豪放、山东人的热情、湖南妹子的泼辣、苏杭女子的曼妙等文化性格主要由地方文化濡养,所以地方文化应值得重视。

B.民俗文化层级越高,就越能摆脱具体的实用价值,具有某种道德和信念的力量,可见民俗出自于俗,最终指向雅,有向上的渴望。

C.因为文化有自新内在力量,有党和政府恰如其分的干预,所以有害的伪民俗没有存在的空间,一时兴盛,迟早会招致灭顶结果。

D.民俗常受主流价值观影响,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基本的认知、审美、心理和既有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之后的“移异”,不会跑偏变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著名女作家迟子建曾接受记者的专访,提到写作的原因和动力,迟子建表示坚持写作就是因为喜欢。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为热爱某件事情,所以能竭尽全力坚持下去。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你的经历和见闻,抒发你的情感,也可以发表你的观点,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这段文字是一名学生写给老师的留言条的正文部分,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昨天到寒舍造访,不巧您因事外出,未能谋面,特惠赠大作一本,不是很好的地方,敬请雅正!在此深致谢意!

 

查看答案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中秋节和重阳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词语。

黄菊倚风   月静池塘   紫门临水   风摇帘幕   村酒冽   桐叶影   稻花香   桂花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