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序”是一种文体,它是附着正文前来对正文进行介绍、评价和陈述写作宗旨或记读后感的文章。
B. 王安石的作品主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中,这部集子是以他的籍贯命名的。《游褒禅山记》是其中的名篇,本文不是一般的游记,而是一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的散文。
C.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被称为“草圣”, 《兰亭集序》就是其代表。
D. 苏轼,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文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并称“ 黄苏”;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擅长行书,楷书,自创“苏体”。
对《归园田居(其一)》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八句,概括叙述了自己从出仕到归田的缘起,让我们很清楚地看到诗人在出入、进退选择上的一段经历: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误入官场)→思归→归隐田园。
B.“方宅十余亩”至“鸡鸣桑树颠”八句,是对田园生活的描述,从中可以感受到田园乡村生活的平淡无奇。
C.“户庭无尘杂”以下四句,是对归返田园生活的总结和赞美,也是对官场生活的否定。
D.诗人热爱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尤其是在对官场生活有了深刻的反感,彻底逃离它之后,对于田园生活更增添了感情。从诗中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的内心闲适、自在、喜悦。
对《短歌行》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流露出对于生命短促的浓浓感伤,不过诗人并没有一味陷在消沉的情绪中,而在对统一天下大业的追求中获得了超越。
B.起首“对酒当歌”,可见这是一场盛大的筵席。然而,乐极悲来,诗人油然生出人生苦短的感叹而无法自拔。
C.诗人由人生无常带来的深沉忧思和他要招揽贤才、统一天下的壮志豪情相混杂,情绪或低落或高昂,到诗歌的结尾处,才让读者体会到诗人已用对理想、对事业的不懈追求驱散了此前萦绕在心头的忧思愁绪。
D.结语作者借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个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读整首诗,让人由衷赞叹曹操的心胸肝胆。
对《孔雀东南飞》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和刘兰芝是一对恩爱夫妻,焦母和刘兄合力将仲卿和兰芝逼上绝路。这个故事表现了具有巨大威力的封建家长制的冷酷与无情。
B.这首诗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这种以美禽比拟夫妇的手法,是这首诗独有的。
C.文中多处运用铺陈手法。如“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这里渲染出太守家煊赫的财势,也从反面暗示了兰芝不贪图荣华富贵、忠于爱情的高洁品格。
D.这个悲剧性的故事,却又在结尾暗示焦仲卿、刘兰芝两人化成了鸳鸯,给故事带来了一点亮色,意在向人们表明,美好的情感虽然一时被压制住,但胜利终将是它们的,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
对《离骚》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离骚》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象,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思想和艺术上的魅力并重,令无数人为之倾倒。
B.“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文情绪的抒发定下了基调。
C.面对周围群小的投机取巧、钻营逢迎,面对君主不分贤愚忠奸的昏庸,屈原心志弥坚,毫无变通、退缩的念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等就是对这种心志的表白。
D.《离骚》多用比兴手法,如“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鸷”指鹰、雕一类凶猛的鸟,“鸟”指一般的鸟,这里分别比拟诗人自己和楚怀王。“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这里所写的衣着佩饰都比拟诗人的美德。
对《氓》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叙事诗,它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她自己的婚恋悲剧。
B.全诗以抒情为主,但女主人公在回忆中的感情变化不时打断叙事,加入一些感慨和议论,如后一章则全是女子的感情表白,抒情性强。
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及“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比兴句。这两处使用比兴手法,在结构上,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
D.“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暗示了女子的容颜由娇美润泽到憔悴衰老的变化。桑叶是农村常见的树木,用桑叶作比,非常切合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同时也暗示了女子的勤劳。